長江裡的瀕危生物,被稱為水中國寶,我國耗費三十多年阻止它滅絕

2020-12-03 居家生活大爆炸

我一直以為,當初河流灌溉人類文明時,曾料到,總有一天會在它的孩子手裡走向沒落。

現在看來,汙染帶來的一系列噩耗,不僅僅是河道萎縮,水質惡化這麼簡單,而且像中華鱘這種特有魚種,也可能被歷史拖入深淵。

圖片來源丨BBC

中華鱘在這片大陸上生活了1.4億年,比人類文明早很多。那是恐龍橫行的時代,巨樹遮天蔽日,河流一望無際,各種植被一層層覆蓋在肥沃的土地上,到處有新鮮的生命與新奇的事情。

而這時候,我們在哪兒呢?人類文明還沒有出現,長江裡恐怕還是中華鱘的天下。

查看來源 Pixabay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文明代表創造,也代表毀滅。

人解放雙手,直立行走,學會打磨石頭製作尖銳的武器,並通過摩擦研究出火種。所以有些大石頭碎成小石頭,新鮮的樹枝被人折斷,樹葉變成遮風的外衣,而大火燒了幹樹枝,也同武器一樣,嚇退了虎視眈眈的野獸。

火光聚集了人,人用雙手製作出更多武器跟器皿,並聚集成頗具規模的部落。當時的野獸們,可能早對夜晚熊熊燃燒的火光心生畏懼。

圖片來源丨Unsplash 攝影丨de

從石器時代到冷兵器時代再到熱兵器時代,人越來越強大,生態破壞越來越嚴重,很多森林變成樹林,樹林變成樹叢,樹叢變成荒地,荒地水土流失,甚至變成了無生氣的荒漠。

在漫長的衍化過程中,長江中的生物被大量捕撈,很多物種先後滅絕。甚至有些躲過了6500萬年前物種大滅絕的生命,也慢慢消失。面臨這樣危機的,就有中華鱘。

圖片來源丨iucn

根據資料顯示,野生中華鱘可以長到1.3米(另一說法5米)以上,重達500多千克,可以存活40餘年。由於過度捕撈,它的數量在慢慢減少。與此同時,汙染接踵而來,在廢水、廢渣的影響下,水質變壞,大量有毒物質開始折磨這些生物。

類似白鱀豚這種備受迫害的生物,已經在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滅絕。而中華鱘也捱不住反覆折騰,終於變成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水中國寶。

圖片來源丨Pexels

除此之外,有更多因素在推波助瀾,加快物種滅絕。歲月雕蝕過無數次的長江裡,一艘搜巨輪,載著滿滿的貨物,緩緩行駛在淺褐色的水面上,巨大推力捲起層層疊疊的浪花,混著低沉的汽笛聲,震蕩著水下幾米甚至十幾米的生命。

圖片來源丨地理中國

為了阻止中華鱘滅絕,我國成了專門研究部門,30年來通過不斷追蹤與分析,用生物科技人工飼育中華鱘,並將成體放歸長江。

自1984年第一次放流中華鱘至今,已經放流500多萬尾中華鱘。至於人工魚能不能在野生環境下順利成長,還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圖片來源丨YouTube

在這場生態與利益的較量下,不是所有人將生態放在首位。2018年12月,央視曝光了關於湖北荊州兩項未經批准的政府工程,並特別報導了工程導致36尾中華鱘非正常死亡的事實。

由此而引發的擔憂被多家媒體競相傳播: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依河而建的城市密密麻麻,像這種影響水生態的事件不會只有一兩件。可以想像,長江的生態遭到持續破壞,包括中華鱘在內的長江水生物常年受影響,數量銳減最終淪為瀕危物種真是一點都不意外。

圖片來源丨imgur

不管結果如何,我們保護中華鱘的道路依然會延伸到更遠方。

一波波新成長的中華鱘進入長江,在這片曾經養育了它們1.4億年的母親河裡,度過剩餘的時光。可能野生環境對這些從小被人嬌生慣養的小傢伙來說有些殘酷,但所有生物都是要回到自然的懷抱,而後完全沉澱到時間之河的床底,成為歲月的見證。

想必在我們的文明達到頂峰時,不會希望我們面對的家鄉,是支離破碎並死氣沉沉的地方。那麼保護生態,就不能只是個口號。

文章由意牌旗下【意寵】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長江白鱘滅絕,眾多「水中國寶」九死一生,人類或孤獨生活在地球
    人類,最後一次見到長江白鱘還是在2003年的時候,此後的17年,就再未見到它的現身了。2019年12月23日,中國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發表的一篇論文說,地球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中國特有物種長江白鱘已經滅絕。而這個結論其實延遲了10多年。
  • 長江裡從古至今,滅絕了多少水生物
    這個問題看似時間尺度比較長,可是我們仔細想一想,有些物種的滅絕也就是近30多年的事情,由於生態環境變化,長江流域內生產企業過量排放汙染物,破壞了生態環境;人類的捕魚設備種類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水利工程設施修建阻止個別魚種的洄遊等,才導致長江物種的滅絕,可以這樣說,長江水生生物滅絕,用了幾十年時間,走過上億年之路,例如,近期長江白鱘滅絕是1.4億年前與中生代恐龍同時代的物種。
  • 長江從古至今,滅絕了多少水生物
    這個問題看似時間尺度比較長,可是我們仔細想一想,有些物種的滅絕也就是近30多年的事情,由於生態環境變化,長江流域內生產企業過量排放汙染物,破壞了生態環境;人類的捕魚設備種類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水利工程設施修建阻止個別魚種的洄遊等,才導致長江物種的滅絕,可以這樣說,長江水生生物滅絕,用了幾十年時間,走過上億年之路,例如,近期長江白鱘滅絕是1.4億年前與中生代恐龍同時代的物種。
  • 長江白鱘蹤跡難尋 更多「水中國寶」岌岌可危
    長江白鱘蹤跡難尋 更多「水中國寶」岌岌可危 央視網消息:近段時間
  • 專家:長江裡不為人知瀕臨滅絕的生物還很多 白鱘滅絕只是開頭
    讓危起偉擔憂的是,這次調查不僅沒能發現一個白鱘樣本,也沒能發現過去有記錄的140種魚類,其中60%是瀕危物種。「長江裡不為人知、瀕臨滅絕的生物還有很多,有一些物種其實也已經多年沒有監測到。白鱘滅絕恐怕只是個開頭。」杜軍有些悲觀。
  • 「水中大熊貓」滅絕!為什麼高科技養殖,不能阻止中華白鱘悲劇?
    2020年,愛你愛你啊,但是長江白鱘還是等不到國人的愛,就消失在地球上了。有著「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特有物種白鱘被宣布滅絕。"水中熊貓"滅絕2020年1月2日消息,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沒看錯,是滅絕,從此我們只能在郵票上看看中華白鱘的模樣。
  • 即使是一級保護動物,也瀕臨滅絕,我國瀕危動物有哪些?
    眾所周知,世界上目前已知的動物種類,有很多已經瀕臨滅絕,很多國家都會把瀕臨滅絕的動物劃歸國家級保護動物,受到國家的保護。可是由於人類之前對環境的破壞,很多動物即使作為國家級保護動物,數量還是一直在減少。那麼我國的瀕危動物有哪些呢?
  • 白鱘滅絕!而長江裡的它們也瀕臨消失……
    長江珍稀物種白鱘近日被宣布滅絕。白鱘被稱為"中國淡水魚之王",它的滅絕,令人深感痛心。目前長江裡還有哪些瀕危物種?保護現狀如何? 「這個魚類在長江中下遊滅絕,可以被認為長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走向衰退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光說。
  • 時刻知道丨長江白鱘滅絕,長江還有哪些瀕臨滅絕的物種?
    白鱘是距今一億五千萬年前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的極少數遠古魚類之一,分布極為狹窄,全世界只有我國才有,也被稱作「長江白鱘」。主要集中分布在長江流域一帶,被譽為「長江中的活化石」,極具學術研究價值,屬我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鱘又稱「象魚」,是淡水魚家族中的第一號「巨人」,身長可達7米,體重可達700多公斤,其壽命一般在30年左右。  白鱘郵票。
  • 長江白鱘滅絕,長江十年禁漁|拯救瀕危物種,迫在眉睫!
    1在長江已經生活了1.3億年,堪稱長江的活化石 「千斤臘子,萬斤象」「臘子」指的是中華鱘「象」指的是長江白鱘據說它可以長到上萬斤白鱘體型碩大成魚可長達七八米遊速迅疾被稱為「水中老虎」「中國淡水魚之王」它也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
  • 長江中的10大野生動物,萬斤巨魚、水中大熊貓等三大魚類已滅絕
    長江作為中國第一大河,是生物多樣性最典型最豐富的生態河流,也蘊含了我國最珍稀的水生野生動物,是很多重要的野生魚類的棲息場所,據統計,長江流域共有淡水魚類378種,包括特有魚類142種,擁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14種,很多動物都是長江特有。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長江中重要的瀕危水生野生動物。  第一、已經滅絕的重要的水生動物。
  • 長江白鱘,解密「水中老虎」2020年滅絕原因!
    從人類發展史來看,人類發展越先進,古老的生物消失的越快。同是居住在地球上的生物,人類的出現,在某種意義上加速了其他生物消失的進程,如果地球上其他有生物滅絕的話,人類是有責任的。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保護珍貴稀有物種,不只是一句喊口號,更需要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 2020年長江白鱘滅絕,如今「長江雙白」已經徹底離我們而去了
    它也被稱為「水中老虎」,是長江中頂級的掠食者,它體型巨大,我國自古有「千斤臘子萬斤象,黃排大得不像樣」的俗語,其中「臘子」和「黃排」分別指中華鱘和胭脂魚,而「象」指的就是長江白鱘,可見長江白鱘體型之大,目前有記錄的捕撈到的最大的長江白鱘是1950年左右,在長江南京段捕獲的,重達2000斤左右。
  • 中華的國寶「大熊貓」
    3曾是瀕危物種大熊貓曾是瀕危物種,因其國際知名度高,所以成為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這個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及生物的生存環境。 5國寶大熊貓被稱作中國的動物國寶,同時享有這個稱號的還有其他幾種瀕危動物,金絲猴就是其中之一。
  • 三農三人談:長江裡的「大熊貓」現在還好嗎?
    在長江裡,白鱀豚、白鱘、江豚都被譽為「水中大熊貓」,但是,目前白鱘和白鱀豚都已功能性滅絕,江豚的數量只有1012頭,相當於國寶大熊貓數量的一半。那麼,白鱀豚和白鱘為什麼功能性滅絕?如何對江豚進行保護?在長江裡,江豚與白鱀豚是長江中的一對難兄難弟,它們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萬年。白鱀豚有「長江女神」的美譽,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據報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國有400多頭,1986年減至300多頭,1990年調查時有200多頭,至1993年為130多頭,到1995年不足100頭,2002年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
  • 再見了,長江白鱘!白鱘已滅絕 更多長江水生生物生存堪憂
    第三期節目我們請到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博士說說長江白鱘。長江白鱘已經存在了一億五千萬年,曾經與陸地霸主恐龍水路並肩,曾經躲過了第四紀冰期,被稱為長江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的告白小片長江白鱘已經滅絕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介紹:長江裡最後一次出現的白鱘,是在2003年,他和專家組在救治後放流長江,隨後進行追蹤。遺憾的是再沒發現白鱘。
  • 可能會消失的五大瀕危滅絕動物排行榜,你了解嗎?
    它不僅是我們的國寶,也是一種可愛的動物。它無論是在我們國家還是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都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你知道為什麼我們國家的國寶是它嗎?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長相,也是因為它們曾經一度面臨著滅絕。但是在國家政府的保護下,數量比原來增加了很多,所以才使得它那呆萌可愛的外表為世人所知、所愛。
  • 長江沿線的珍稀動物你知道幾個?
    長江作為中國第一大河,是生物多樣性最典型的生態河流,也是我國眾多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繁衍場所。據統計,長江流域共有淡水魚類378種,包括特有魚類142種,擁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14種,很多動物都是長江特有。這些萌萌噠的珍稀動物,你知道幾個?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十大國寶動物排名,大熊貓是國寶,華南虎瀕臨滅絕
    它的體毛也是以黑色為主,與黑葉猴不同的是頭部高聳著一撮直立的白毛,形狀如同一個尖頂的白色瓜皮小帽。是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是全球最稀少的一種猴類動物之一,在中國十大國寶動物中白頭葉猴也是比較珍貴的。「水中的大熊貓」。
  • 網傳長江白鱘滅絕了,它真的消失了嗎?
    物種滅絕意味著該生物永遠消失了,那麼存在「死而復生」的情況嗎?前段時間,網絡上流傳了關於長江白鱘滅絕的各種消息,其中不少文章指出自從2003年後長江白鱘就幾乎沒有出現過了,直到今年這種生物被宣告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