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十分鐘能吃下多少熱狗?83個不能再多了……丨一周科技

2021-01-17 澎湃新聞

原創 見文末 果殼

歡迎收看一周科技。溫馨提示:安全起見,請勿嘗試挑戰標題中的極限……

鉛筆畫電路

如何製造能貼在皮膚上的輕薄傳感器?最簡單的答案可以是:拿張紙,然後用鉛筆畫一個。

利用鉛筆在紙上畫出的各種電路設計 | Yadong Xu et al

在本周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研究者們介紹了一種可以貼在皮膚表面的電路裝置[1],製造它所需的兩種主要原料是:隨處可見的普通列印紙,以及高石墨含量、筆跡容易導電的9B鉛筆。利用鉛筆在紙上描繪電路圖樣,然後噴上一層方便貼合皮膚的塗層,再結合其他一些元件,就製成了各種可以貼在皮膚上的傳感器。利用這些裝置,可以持續檢測體溫、心電圖信號、呼吸頻率等一系列生理指標,記錄信號的質量可以達到與常規方法相當的水平。

研究者展示鉛筆畫與LED、電池組成的電路 | Yadong Xu et al

貼在皮膚上的傳感器此前也有很多,而這一次的新設計勝在便宜:紙張和鉛筆都是十分便宜易得的材料,畫電路也不需要複雜的加工工藝。

大胃王

人十分鐘最多能吃下多少熱狗?這可能是你從未想過的問題,但卻成了本周一項生物學研究的課題[2]。

納森吃熱狗大賽 | Major League Eating

在這項神奇的研究中,論文作者分析了每年在美國紐約舉行的「納森吃熱狗大賽」近40年的歷史數據,利用數學模型估計了人類大胃王們快速進食的極限。作者表示,從吃熱狗大賽的數據來看,人類理論上可以在10分鐘的快速進食中達到大約832g/min的攝食速度——也就是說,極限是每分鐘吃下8.32個熱狗,在10分鐘的比賽中一共吃下83個。而目前,參賽選手在該比賽中創造的實際最高記錄是75個。在過去不到40年中,吃熱狗比賽的最好成績提升了大約700%——與那些體育項目的記錄相比,提升幅度相當驚人。

那麼,又為什麼要研究這個呢?其實,動物快速進食的能力也算是演化生物學的一個研究課題。野外覓食不確定性高,快速進食有時會成為促進動物生存的演化優勢——不過對不愁吃飯的現代人而言,狼吞虎咽帶來的恐怕更多只是消化問題了。

節能飛行

安第斯神鷲(Vultur gryphus)可以 5 小時飛行 172 千米——其間完全不用拍動翅膀。

安第斯神鷲(Vultur gryphus) | Pedro Szekely/Wikipedia

安第斯神鷲生活在南美洲,體型龐大,重可達 15 千克,翼展達 3 米。2013~2018 年,研究者對 8 只安第斯神鷲進行追蹤,記錄了超過 200 小時的飛行記錄。結果發現,這些大鳥的飛行方式相當節能:它們只在 1.3% 的飛行時間裡撲動翅膀,其餘時間都處於不拍翅膀的滑翔狀態;最誇張的時候,它們可以 5 小時滑翔 172 千米。

撲動翅膀的情況,75% 都發生在起飛階段;這個過程相對耗能,安第斯神鷲會避免不必要的起飛和著陸。研究者還發現,不動翅膀的滑翔大多發生在有風但平靜的天氣裡;撲動翅膀則通常發生在有緩慢上升氣流的清晨。這項研究發表在本周的《美國科學院院刊》上[3]。

甲蟲攝像頭

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甲蟲的後背上裝備了迷你攝像頭,能以甲蟲的視角實時傳輸周圍環境的影像[4]。攝像頭通過藍牙將160*120像素解析度的圖形傳輸給智慧型手機,傳輸速度達到了每秒1-5幀。

Mark Ston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相比起昆蟲形狀的機器人或無人機,這種裝在甲蟲身上的攝像頭在節能方面有很大優勢。攝像頭重量僅0.5克,由鋰聚合物電池驅動,能在持續傳輸信號的狀態下連續工作超過1個小時。攝像頭還內置了加速度傳感器,可以被設置為只有在甲蟲移動時才進行影像拍攝,這種工作模式下的續航更是能長達6個小時。雖然目前還無法控制甲蟲的運動,但通過釋放數十上百個配備攝像頭的甲蟲,研究人員能更全面地對未知環境進行監測並繪製地圖。

甲蟲在行走中記錄下的圖像(0.5倍速播放) | Vikram Iyer et al

超黑深海魚

在深海魚的身上也存在著深不見底的黑色,超黑皮膚能幫助它們在微弱光線的環境下更好地隱藏自己。

一隻角高體金眼鯛(Anoplogaster cornuta)。在強曝光的照片中它顯得不是那麼黑,但體表的低反射率足以幫助它在深海隱身 | Karen Osborn, Smithsonian

本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至少有16個深海魚物種存在超黑的皮膚,它們對光線的反射率在0.5%以下[5]。在「超黑魚」的皮膚中,存在著緊密排列的黑素體結構,這些黑素體的大小、形狀和排列方式都有利於降低光線反射,達到比普通黑色生物更黑一籌的效果。這種超黑結構存在於親緣關係相當遠的深海魚類當中,這提示它可能多次在不同物種中獨立演化。

與此前相比,深海魚的超黑皮膚結構更簡單,於是也更方便工程師模仿,或許能催生更容易製造的人工超黑材料。

題圖:吃熱狗大賽目前的男子組紀錄保持者,在10分鐘比賽中猛吞75個熱狗的Joey Chestnut。拍攝者:Richard Drew

參考文獻

[1]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7/09/2008422117.short

[2]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bl.2020.0096

[3]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7/09/1907360117

[4] https://robotics.sciencemag.org/content/5/44/eabb0839

[5] 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pdf/S0960-9822(20)30860-5.pdf

作者:麥麥,矩陣星,窗敲雨

原標題:《人十分鐘能吃下多少熱狗?83個不能再多了……丨一周科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一個人十分鐘能吃多少個熱狗?科學家認為極限可能是83個
    在過去經濟水平比較差的時候,糧食短缺,吃得多似乎並不是什麼優點,反而會讓人難以啟齒。然而如今,大胃王絕對是一項發家致富的技能,多少網紅用吃實現了財富自由。7月4日,喬伊·切斯納在著名的內森吃熱狗比賽中,10分鐘內吃掉75熱狗奪得冠軍,刷新了他2018年的世界紀錄,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 不可思議——10分鐘吃掉75個熱狗
    人究竟能在10分鐘之內消滅多少個熱狗今年,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僅有10名選手參加「內森吃熱狗大賽」,並且沒有現場觀眾。但「大白鯊」喬伊·切斯納特(Joey Chestnut)還是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在10分鐘內狼吞虎咽地吃下75個熱狗(包括麵包)。
  • 10分鐘吞掉83根熱狗,這是科學家算出的人類進食極限
    Smoliga 表示,訓練有素的大胃王應該能在 10 分鐘內吃掉最多 83 根熱狗,比現在的紀錄持有者 Joey 還要多 8 根。 Smoliga 是一位來自美國高點大學( High Point University )的生理學家。
  • 紐約舉行吃熱狗大賽 "大胃王"10分鐘吞72個奪冠
    在男子組比賽中,來自加州的喬伊·切斯特納特10分鐘內吃下72隻熱狗衛冕成功,並創造新的賽會紀錄。在女子組比賽中,20歲的三木須藤10分鐘內吃下41個熱狗,連續第四次贏得女子組冠軍。新華社記者王迎攝一名參賽選手在吃熱狗。  (原標題:紐約舉行吃熱狗大賽 「大胃王」吞下72個第十次奪冠)   實拍:10分鐘吞72個!
  • 熱狗正確的做法,不能少這一步,很多人都做錯了
    很多朋友特別是小孩子超級的喜歡吃熱狗,但好多媽媽都不會做,做法都是錯誤的,今天我有一個正確的做法,不能少了這一步,多了這一步吃起來味道會更加好,媽媽們可以學習了。準備熱狗幾根,想吃多少就準備多少,然後準備一鍋水燒開。水再把熱狗下入鍋中煮。
  • 有多少人充Costco的會員只是為了吃熱狗?
    連起來能繞地球多少圈我懶得算,但最令人震驚的是,傳奇性的熱狗套餐自從1985年以來價格就沒變過,一直是1.50美元。 現在用同樣的價格你能得到比原來還大10%的熱狗,和一杯20盎司的汽水,甚至還能免費續杯。 你不必是一名經濟學家就能知道這筆交易有多划算。
  • 天塌了,美國人還顧著吃熱狗
    這數字聽起來挺可怕的,但美國人天不怕地不怕,怕的就一樣的東西——沒熱狗吃了。被疫情困在家裡的美國人,上街的理由就是想念自家附近的熱狗店的味道。即使在政府出臺建議居家、保持社會距離的意見下,公園新開的櫻花樹下還是有人排隊買熱狗。
  • NBA賽場5大超級吃貨:張伯倫中場吃雞,奧尼爾5分鐘吃36個熱狗!
    斯蒂夫·納什作為美職籃96黃金一代的代表性人物,2011年夏,斯蒂夫·納什拿到自己第五個助攻王,時年37歲。也並不是所有球員都像詹姆那樣6年不吃豬肉,如今也是常青樹一般。有個原因就是飲食。眾所周知,NBA球員每天大量的訓練和比賽,會消耗很多能量。那麼場下很多球員就控制不住饞癮。
  • 熱狗跟「狗」有什麼關係?美式熱狗系列談:邁阿密熱狗(一)
    有多少不同的熱狗?你吃過幾種?千萬不要說我不吃熱狗,走遍天下還是有熱狗,林林總總的熱狗。美國人說 Hot dogs are us,的的確確就是真。熱狗是美國生活的標誌,沒有不吃熱狗的,熱狗不吃是不可能的。每年,七月四號獨立節,除了到處是花車遊行和煙火,那倒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熱狗啊。僅僅那麼一天,全國熱狗的銷售量就突破上億。小小的熱狗,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 王思聰有多火?老外竟想在LOL MSI和他一起吃熱狗,哪怕是香腸
    要說現最火的網絡紅人是誰,那必定是王思聰了,自帶熱搜體質,平時每一個關注,每一條評論,每一次懟人都能引起全網的熱議,就連娛樂圈的大咖都無法跟他比,絕對的頂級流量!就拿他在S8 IG比賽現場吃熱狗的這件事來說,霸榜熱搜一周!熱度甚至超過了當時IG獲得S8冠軍,堪稱微博熱搜一周第一人,無人能比。
  • 韓國街邊小吃——芝士熱狗棒,吃的你心滿意足!還想再吃一根!
    尾巴要收好哦不然會糊掉 而且油會跑進熱狗裡面小朋友吃的話會燙到嘴!(裹的賊醜)打散蛋後放熱狗進去裹啊裹再裹上麵包糠!我媽說要減肥然後一個人吃了三個……芝士這個黑惡勢力果然太強大了這誰頂得住啊那麼今天的拉絲熱狗棒就到這啦!!喜歡就收藏吧!小貼士·做出來要趁熱吃!如果放涼啦可以用烤箱的空氣炸熱一下! 沒有的話就用微波爐叮四十分鐘 還是可以有長長的拉絲!!各位小仙女動手做起來吧!
  • 美食街上的美國大熱狗,真的是又大又粗讓人很想要一口咬下去
    相信現在很多城市很多地方都有很多人喜歡吃小吃,也有美食街,夜市這些地方的存在,每當你逛完街後走出來就能看到有小販在外面擺攤賣小吃,因為在那做生意人流量非常多生意比較火,小妖偶爾也會帶上朋友一起去逛逛街順便吃吃小吃美食。
  • 跳繩1分鐘能消耗多少熱量?1片薯片 | 20個熱量警告
    跳繩1分鐘能消耗多少熱量?>簡單來說就是吃完這頓再減肥!1 杯約 310 千卡快走 1 小時 23 分鐘吃下 1 個原味甜甜圈:1 個原味甜甜圈騎車 30 分鐘或者 1 個蛋黃酥(月餅也差不多啦):1 個約 207 千卡遊泳 27 分鐘套餐裡的 2
  • 吃不慣賽百味?這三款熱狗更適合中國胃
    今天這三款熱狗都是熟的,帶到單位去,微波爐叮個三十秒也能熱乎乎的吃個熨帖,既口味正宗,也能兼顧中國人的腸胃,不妨做做試試看。  >>>香辣牛肉熱狗<<<  總計時間:25分鐘  八人份    【用料】  特級初榨橄欖油 20ml 洋蔥 1個 大蒜 2瓣 牛肉餡 500g 墨西哥辣椒粉 15ml 番茄膏(tomato paste)① 63ml 德式紅腸 8根 熱狗麵包 8個 芝士粉 168ml 辣椒醬 40ml
  • 吃貨動起來 尋找全球十處最美味的熱狗
    這裡的納森熱狗店天才般地把這種平凡食物發揚光大,功不可沒,所以就算不少人喜歡沃爾特(Walter's)、克裡夫(Crif Dogs)和Gray's Papaya熱狗店或是紐約街頭的某個熱狗攤,納森的地位還是不可動搖。每年國慶時,納森會舉行國際吃熱狗大賽,10分鐘內吃掉最多熱狗的人就是冠軍。
  • 熱狗也能重口味?嘗嘗紐約熱狗之王,挑戰你的味蕾和想像力
    蘿冰紐約熱狗是熱狗之王,個兒大、味重,包羅萬象,又酸又辣,又鹹又甜。那麼,紐約熱狗怎麼做呢?1. 把肉腸放在水裡面「汽蒸」。拿一隻鍋,肉腸擱進去,加水,水不要高過肉腸,中火加蓋,5-8分鐘,蒸好肉腸。2. 準備好酸包菜絲。
  • 看,一隻小貓咪學會了模仿人類丨一周科技
    原創 見文末 果殼歡迎收看一周科技。是的,你可以訓練一隻小貓咪模仿人類的動作——如果它足夠饞的話。分解塑料垃圾場裡藏著能夠吃掉塑料的酶。僅僅將MHET酶與PET酶混合,就可以讓PET酶的降解速度翻倍;而如果將這兩種酶連接起來,則可以使降解活性再增加三倍[1]。這一發現為有效降解PET塑料提供了方法,可以促進塑料回收利用,降低塑料汙染及溫室氣體排放。模仿貓咪在一項發表於《動物認知》的研究中,家貓首次展現了模仿人類動作的能力[2]。
  • 世界十大最能吃的大胃王
    ,而且還是3個孩子的母親,但是她就是非常能吃,在美國她可獲得了幾十個大胃王比賽的冠軍,她曾今完成過3分鐘搞定一個4斤多的牛排,4分鐘搞定8斤重的玉米煎餅,30分鐘搞定363根雞翅,諸如此類的壯舉,而且她又破了一項記錄,1分40秒吃掉了一個超級巨無霸漢堡還有一份薯條,而這項記錄之前的保持者也是Molly自己。
  • 王思聰:假如時間能重來,就算餓死,我也不吃一口那條熱狗
    IG奪冠,電競愛好者能開心兩天,王思聰吃熱狗,能作為網絡上一個梗讓全國網民歡快兩周,直到現在,王思聰吃熱狗已經演變出各種各樣的版本。一位美術生是最早發展這個笑料的,他臨摹當時的圖片,畫筆下的王思聰唯妙唯肖,他還運用誇張的手法把熱狗描繪得更大更震撼,以此突顯出作品的喜感。對此,王思聰在微博上回應該博主,你被盯上了。
  • 吃這麼多為啥還不胖? 「大胃王」是天賦異稟嗎
    楊華峰 攝  「人的胃容量大,有的是先天的,有的是後天訓練的。這些後天的大胃王的胃部結構起初跟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之所以後來胃變得這麼大就是老百姓經常說的『撐大的』。」劉正新表示,當一個人開始吃多時,胃擴張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給中樞神經「不能再吃了」的信號。長此以往,胃部就會漸漸適應這個擴張程度,以後再擴張到這個程度就不會給中樞神經發射「不能再吃」的反饋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