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固定思維模式的概念解釋了你的心態如何影響你在生活中取得的成功。
小成和小固是兩個從同一起點開始職業生涯的人。他們在同一所大學學習,擁有相似的智商,甚至在同一家機構從事相同的工作。
20年後,他們的故事不再相似。小成經營著一個價值數百萬元的機構,並以高管的身份運作。小固則成長為一名經理人,過著高於平均水平的生活。這些年來小成在收入上已經完全超過了小固。
那麼,兩個在同一起點、具有相似能力的人是為什麼會有不同成就呢?成長中的思維模式在其中影響最大,也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說的心態。固定心態的人相信技能和能力是固定的。例如,他認為自己的智力是恆定的,因此他只能獲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他認為他無法超越這一點,因為他的天賦限制了他。
一個有成長心態的人相信,通過努力學習和實踐,他可以在任何技能上成長得更好。他的觀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取得無限的成功,成就的規模取決於一個人願意付出多少努力。
以上就是對兩種思維模式的解釋,相信小成和小固這個例子大家在生活中甚至在自己和發小身上都能看到。差不多的條件下,影響個人發展成就的取決因素在於二者是否擁有成長型的思維模式。今天七哥就兩種思維模式的主題談其下的三個內容,即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的區別。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為固定型思維的人和如何發展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小成)和固定型思維(小固)的區別?
對待挑戰的態度。小固會說,「這不應該是我的事。」小成會說:「交給我吧!」因為小成知道在完成任務後自己能累計到的經驗和知識會增加。
對待技能的態度。在遇到困難時,小固會說:「沒學習這方面的技能,不懂怎麼去做這事。」而小成說:「花點時間百度學習一下也許能搞定,讓我試試吧!」
對待挫折的態度。遭遇挫折時,小固抱怨道:「啊不,真是爛事,我選擇放棄。」小成則會思考「這事情糟透了,我該做點什麼去扭轉或者逃脫這個困境?」
對待他人的態度。當小成和小固聽說共同的朋友小紅賺了100萬。小固說:「呵呵,女的,100萬怎麼來的想想都知道了。」小成會想:「小紅好強,要向她學習並請吃飯好好取經才行!」
對待過程的態度。當小成和小固聽說共同的朋友七哥練了八塊腹肌時。小固說:「結果雖然看起來不錯,但是要做到八塊腹肌這個過程很煩,還不是要做了。」小成則想:「八塊腹肌這個結果確實贊,但畢竟是一個長遠的目標。困難的事應該以過程或者小目標為導向,否則容易在過程中放棄。如果我確定要練這八塊腹肌,必須找到過程中能產出的可視化結果。比如逐漸降低的體重,精神狀態更好等等以激勵自己達到八塊腹肌這個終極目標。」
也就是說,一個有固定心態的人只為了結果而追求一個目標。當過程變得艱難時,這些人就放棄了,因為他們不喜歡這個過程。一個有成長心態的人喜歡到達目的地的過程。
對待回饋的態度。小紅對兩人說:「你們太弱了,有些錯更本不該犯。」小固會想:「小紅只是嫉妒我,她的回饋對我一點幫助都沒!」小成則會仔細詢問具體哪些部分可以提高,並思考如何去提高。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為固定型思維的人?
1.看看自己是不是有經常找藉口的習慣。
2.是不是經常把「我不能,因為…以及我失敗了,因為…」等口頭禪掛在嘴上。
3.跟身邊的人相比,你學習新事物的熱情是不是沒那麼高?
4.你認為你自己是個「安分」的人嗎,是否敢於冒險?
5.對於別人的批評和建議,你是置之不理還是會認真吸收和反省?
以上等問題的答案如果都是消極的話,那麼你很有可能就是固定型思維的人。如此請接著往下看,看看我們應該做點什麼以成為一個成長型思維的人。
如何發展成長型思維?
保持謙卑。如果你認為你比身邊的人都強,就需要審視一下,是不是真的有這種情況。如果有,那你也許該另謀高就。如果不是,保持謙卑向他們學習。
吸收反饋。生活中大家都很忙,如果有人批評你其實都是一種小確幸。請認真對待在剔除非理性的無聊建議後的建議。如果沒人願意給你建議,甚至找個罵你的人都很難。不妨寫寫網絡博客,也許網友和筆友的評論能幫助你更高的認識和提升你自己。
培養學習習慣。每年都要規定自己看幾本書,學什麼技能等。沒完成要做總結並在來年爭取完成計劃。
學會耐心等待。有價值的事情大多需要時間伴隨著去慢慢壯大。切忌三分鐘熱度去做事情,否則將一事無成!
學會理性比較。少點和身邊的人比較,多點和過去的自己比較。縱向的比較結果更理性和公正而且對個人發展更有利。
寫在最後的話,你的思維過程對你走出舒適區有多遠起著關鍵作用。你的頭腦相信什麼,你的大腦就會跟隨什麼。有一個成長的心態是很重要的,因為它不僅對你的職業生涯有幫助,也會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只有當你相信你需要改進,並且你有能力實現它時,你才會成長。如果不是,你那被限制的信念就像無形的枷鎖,你能感受到這些枷鎖,卻無法掙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