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型思維模式Vs固定型思維模式,你有哪一種思維?

2021-01-13 七哥的勵志日記

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固定思維模式的概念解釋了你的心態如何影響你在生活中取得的成功。

小成和小固是兩個從同一起點開始職業生涯的人。他們在同一所大學學習,擁有相似的智商,甚至在同一家機構從事相同的工作。

20年後,他們的故事不再相似。小成經營著一個價值數百萬元的機構,並以高管的身份運作。小固則成長為一名經理人,過著高於平均水平的生活。這些年來小成在收入上已經完全超過了小固。

那麼,兩個在同一起點、具有相似能力的人是為什麼會有不同成就呢?成長中的思維模式在其中影響最大,也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說的心態。固定心態的人相信技能和能力是固定的。例如,他認為自己的智力是恆定的,因此他只能獲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他認為他無法超越這一點,因為他的天賦限制了他。

一個有成長心態的人相信,通過努力學習和實踐,他可以在任何技能上成長得更好。他的觀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取得無限的成功,成就的規模取決於一個人願意付出多少努力。

以上就是對兩種思維模式的解釋,相信小成和小固這個例子大家在生活中甚至在自己和發小身上都能看到。差不多的條件下,影響個人發展成就的取決因素在於二者是否擁有成長型的思維模式。今天七哥就兩種思維模式的主題談其下的三個內容,即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的區別。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為固定型思維的人和如何發展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小成)和固定型思維(小固)的區別?

對待挑戰的態度。小固會說,「這不應該是我的事。」小成會說:「交給我吧!」因為小成知道在完成任務後自己能累計到的經驗和知識會增加。

對待技能的態度。在遇到困難時,小固會說:「沒學習這方面的技能,不懂怎麼去做這事。」而小成說:「花點時間百度學習一下也許能搞定,讓我試試吧!」

對待挫折的態度。遭遇挫折時,小固抱怨道:「啊不,真是爛事,我選擇放棄。」小成則會思考「這事情糟透了,我該做點什麼去扭轉或者逃脫這個困境?」

對待他人的態度。當小成和小固聽說共同的朋友小紅賺了100萬。小固說:「呵呵,女的,100萬怎麼來的想想都知道了。」小成會想:「小紅好強,要向她學習並請吃飯好好取經才行!」

對待過程的態度。當小成和小固聽說共同的朋友七哥練了八塊腹肌時。小固說:「結果雖然看起來不錯,但是要做到八塊腹肌這個過程很煩,還不是要做了。」小成則想:「八塊腹肌這個結果確實贊,但畢竟是一個長遠的目標。困難的事應該以過程或者小目標為導向,否則容易在過程中放棄。如果我確定要練這八塊腹肌,必須找到過程中能產出的可視化結果。比如逐漸降低的體重,精神狀態更好等等以激勵自己達到八塊腹肌這個終極目標。」

也就是說,一個有固定心態的人只為了結果而追求一個目標。當過程變得艱難時,這些人就放棄了,因為他們不喜歡這個過程。一個有成長心態的人喜歡到達目的地的過程。

對待回饋的態度。小紅對兩人說:「你們太弱了,有些錯更本不該犯。」小固會想:「小紅只是嫉妒我,她的回饋對我一點幫助都沒!」小成則會仔細詢問具體哪些部分可以提高,並思考如何去提高。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為固定型思維的人?

1.看看自己是不是有經常找藉口的習慣。

2.是不是經常把「我不能,因為…以及我失敗了,因為…」等口頭禪掛在嘴上。

3.跟身邊的人相比,你學習新事物的熱情是不是沒那麼高?

4.你認為你自己是個「安分」的人嗎,是否敢於冒險?

5.對於別人的批評和建議,你是置之不理還是會認真吸收和反省?

以上等問題的答案如果都是消極的話,那麼你很有可能就是固定型思維的人。如此請接著往下看,看看我們應該做點什麼以成為一個成長型思維的人。

如何發展成長型思維?

保持謙卑。如果你認為你比身邊的人都強,就需要審視一下,是不是真的有這種情況。如果有,那你也許該另謀高就。如果不是,保持謙卑向他們學習。

吸收反饋。生活中大家都很忙,如果有人批評你其實都是一種小確幸。請認真對待在剔除非理性的無聊建議後的建議。如果沒人願意給你建議,甚至找個罵你的人都很難。不妨寫寫網絡博客,也許網友和筆友的評論能幫助你更高的認識和提升你自己。

培養學習習慣。每年都要規定自己看幾本書,學什麼技能等。沒完成要做總結並在來年爭取完成計劃。

學會耐心等待。有價值的事情大多需要時間伴隨著去慢慢壯大。切忌三分鐘熱度去做事情,否則將一事無成!

學會理性比較。少點和身邊的人比較,多點和過去的自己比較。縱向的比較結果更理性和公正而且對個人發展更有利。

寫在最後的話,你的思維過程對你走出舒適區有多遠起著關鍵作用。你的頭腦相信什麼,你的大腦就會跟隨什麼。有一個成長的心態是很重要的,因為它不僅對你的職業生涯有幫助,也會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只有當你相信你需要改進,並且你有能力實現它時,你才會成長。如果不是,你那被限制的信念就像無形的枷鎖,你能感受到這些枷鎖,卻無法掙脫。

相關焦點

  • 「我和你,疫路同行」|心課堂②:利用成長型思維培養孩子的自信力
    第二講--利用成長型思維培養孩子的自信力不知道怎麼樣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嗎?不知道怎麼樣去鼓勵孩子嗎?有想法卻總無從下手嗎?第二類學生:我會儘量避開這個課題(學習的動力消失了) 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不同之處1、固定型思維的人傾向於迴避挑戰與失敗,從而剝奪了自己過上富於體驗與學習的生活;2、成長型思維的人能夠沉著應對挑戰,他們不怕犯錯誤或難堪,而是專注於成長的過程。
  • 孩子的思維方式,可能正讓他「變笨」!
    這是否意味著,孩子的智商和成績,並不完全取決於天生的天賦,與他們的思維模式具有極大的相關性?固定型思維的孩子「變笨了」孩子們表現出來的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被科學家們歸納為: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成功靠天賦,而天賦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能力可以通過訓練提高,通過智慧和努力就能做得更好。
  • 編程貓:傳遞給孩子的是一種思維模式
    其實,「編程貓」這個名字也是有寓意的:很多人的童年都是動畫「哆啦A夢」陪伴度過的,動畫中的哆啦A夢是個無所不能的機器貓,它盡職盡責地陪伴在大雄身邊,陪伴著他學習和成長。而編程貓也希望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為孩子答疑解惑,並傳遞給孩子專業的、系統化的編程教育與思維模式,由此得名「編程貓」。那麼這樣的編程貓到底怎麼樣呢?
  • 優秀的人,骨子裡都有這種思維!(建議所有渴望成長的人都看看)
    沒有成長則教育無意義;沒有成長型思維,則成長無靈魂。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成長型思維(growthmindset)」被公認為近幾十年裡最有影響的心理學研究之一。這個概念最早來源於斯坦福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的著作《終身成長》,她認為成功最重要的是思維模式,你怎麼思考一件事,決定你的人生軌跡。
  • 別把自己活成祥林嫂,警惕反芻思維控制你的大腦
    有研究顯示,頻繁的反芻者更加不滿自己的生活和人際關係,反芻思維與分數低、解決問題能力差、心情更糟以及睡眠質量差都有關聯。有研究人員對來自172個國家的3.2萬人進行調查後得出結論:生活中消極事件的數量和嚴重性能預測出人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但其反芻程度也是給他們帶來壓力焦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反芻思維是一種逃跑思維反芻思維看起來是直面痛苦和懊悔,實際上是在逃避。
  • 情緒是療愈的入口,拉開情緒跟思維的距離,覺知情緒下的思維模式
    當你以某種特定的思維模式去思考問題的時候,那麼它就會造成一個特定的結果,包括荒謬的結果,所以這個結果帶來不同的體驗,無論你身處天堂還是墮入地獄,任何人無法替代你的體驗,也無法了解你的感受。所以無論我們處在什麼樣的心理問題,或者說在什麼樣的人生低谷期,只要努力的生活就可以了。
  • 培養「成長型思維」,化解孩子「畏難心理」
    列夫·託爾斯泰曾說過,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有保持精神成長的義務。一個無法保持精神成長的人,思維模式就容易產生片面,狹隘,不思進取等現象。尤其對於孩子來說,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多數人首先想的是如何逃避困難,而不是如何迎難而上。何為"畏難心理"?斯坦福著名的心理學博士Dr.
  • 畫風雅致的繪本《點》,教你如何幫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終身學習
    老師很有耐心地看了看,對瓦斯蒂說:「隨便畫個線或者點試試,看看它能指引你去哪?」叛逆的瓦斯蒂猛然抓起墨水筆,在紙上瀟灑地用力一戳,就畫出了一個點。然而這個賭氣的作品,老師卻欣賞了半天,還鄭重其事地讓瓦斯蒂籤字。過了一周,當瓦斯蒂再次踏進美術教室,他發現當初賭氣畫的點,被鑲進了金色畫框,還掛在了牆上顯眼的位置。
  • 畫風簡潔的繪本《點》,講述鼓勵教育的魅力,教會孩子成長型思維
    但老師卻不以為然鼓勵瓦斯蒂:"隨便畫個線或點,看它能指引你去哪?"瓦斯蒂很有個性地在紙上用力一戳,很敷衍的畫了一個點。可老師卻很認真地觀賞起來,並鄭重其事地讓瓦斯蒂籤上名字。到了下次上美術課時,瓦斯蒂發現自己畫的點鑲嵌在金色渦型畫框裡掛在老師的辦公室。有個性的瓦斯蒂覺得自己可以畫得比這個點更好,所以他開始拿起從沒用過的水彩,學習畫畫。
  • 8種思維導圖,讓孩子的思維更有邏輯!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的作文天馬行空,想到哪就寫到哪;有時問孩子問題,他不是不明白,就是不知道如何表達;隨著學科增多,記憶的知識點增加,孩子容易把知識搞混,導致思維混亂...面對孩子的這些問題,你會怎麼辦呢?
  • 心理學解析:為什麼你有著「脆弱的高自尊」?警惕「僵固型思維」
    久而久之,他們會懼怕新的挑戰,因為挑戰失敗會有損他們聰明的形象。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僵固型思維",而這才是導致"脆弱的高自尊"的根本原因。那麼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學生容易形成什麼思維模式呢?也就是與僵固型思維相反的思維模式——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認為,人的能力不是固定不變的,相反,它是不斷變化的,是可以隨著個人努力而不斷提高的,它不受外界評價的影響。
  • 必須給落後的計劃生育思維模式「結紮」
    對此,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繫到鎮雄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稱按照規定每對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孩子,但胡先生曾有過兩次婚姻,第一次婚姻就育有三個子女,違反國家計劃生育的相關規定,對其進行結紮手術符合規定。(2月14日《北京青年報》) 這次進行結紮手術是否符合規定?胡先生表示,2月8日晚上7點左右,當時自己在朋友的家裡,計劃生育小組的人突然進來把胡先生帶到當地鎮政府。
  • 這3大思維模式,決定你的職場高度
    高效的思維模式可以讓你在職場上遊刃有餘。  1.弗洛斯特法則  核心思想:做任何事情之前,清晰知道自己的定位,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內容概要:要築一堵牆,首先就要明晰築牆的範圍,把那些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圈進來,把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圈出去。
  • 來自《土撥鼠之日》的終身成長
    這個過程其實是菲爾從固定型思維到成長型思維的轉變過程,也就是卡羅爾·德韋克在她的《終身成長》一書中所提出的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人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他們把發生的事當做衡量一切的標準;成長型思維模式則認為一切都是可以努力培養的,成長可以帶動更多的成長。
  • 邢臺市地稅局舉辦「世界咖啡館」思維模式培訓
    劉海軍   長城網邢臺2月11日訊(記者 齊彥紅 通訊員 謝曉英 劉海軍)2月8日-9日,邢臺市地稅局創新引入「世界咖啡館」培訓模式,結合地稅工作實際開展了「查找工作短板,謀劃創新舉措」的主題研討。全系統72名優秀青年幹部代表參加培訓活動。
  • 彭劍鋒:數位化不僅僅是一種技術變革,更是一場認知與思維革命
    其次,企業家與企業具有數位化連接的端、網、雲價值閉環思維,以創新引領企業走出經驗曲線,憑藉戰略與商業模式創新突破成長瓶頸,實現突破性戰略新成長。線性的人才思維,資本是強勢的,資本僱傭勞動,職業經理人給老闆打工,本身就意味著不平等,叫資本剝削勞動。但是生態思維與此不同,組織與人、貨幣資本與人力資本之間是一種相互僱傭關係,你可以僱傭我,我可以僱傭你,是一種合作夥伴關係。數位化與智能時代,人力資本成為企業價值創造主體,人力資本不僅要有剩餘價值索取權,更要有經營決策話語權,這使得事業合夥制變成一種主流的公司治理模式。
  • ADHD型人格:思維跳躍的「外星人」
    ADHD型人格的人注意力不夠集中,因此,交際時一定要記得時時刻刻把他們拉回到主題上來。對於常人來說。這可是一件需要耐心和強大控制力的工作。ADHD,在心理學中被稱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原本是在兒童期很常見的精神失調,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少兒多動症。
  • 夜讀丨別讓你的被動思維,毀掉了你的勤奮
    被動型思維的人,習慣了承受:世界給我什麼,我就接受什麼。而主動型思維的人,是會自己尋求突破的:只要是我需要的,我都會去爭取。一個人的成長速度,與他的思維模式是息息相關的。事實就是這樣,被動思維的人在等待機會的同時,主動思維的人已經開始為自己創造機會了。人和人的差距,就這樣被拉開了。
  • 破局思維:只有推倒重來,才能讓你站得更高,高手常用思維
    什麼是破局思維?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局中,人在局中迷。有的局是自己擺出來的,最後自己也無法走出來。有的局是別人設的,卻又不知道怎麼破。破局,就是打破原有的平衡關係、平衡的局面;但平衡不都是褒義詞,有時候往往是極壞的處境,也是處在一種相當穩定的平衡。平衡保持的是原有的狀態,仍然有相互的關係,有些平衡是需要打破的。
  • 誰在網際網路思維下裝神弄鬼?
    網際網路思維究竟帶來了什麼創新   網際網路思維下的創新與革命   與其說網際網路思維是一種思維方式,還不如說網際網路思維是人們對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模式的提煉和概括。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打破傳統生產關係中的信息中心化,改造甚至直接取消了不對稱的環節,從而大規模的實現了生產關係重建,極大的解放了和提高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