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伴飛正陽門近600年 正陽門要建北京雨燕「安樂窩」

2021-01-10 央廣網

  昨天,北京文博會京津冀博物館文化創意展上,正陽門的卡通形象「北京雨燕」正式亮相。在人們的印象之中,北京雨燕總是圍繞著高大的城樓飛舞,所以老北京人都叫它「樓燕兒」。這種全世界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鳥類,已經在正陽門城樓上盤旋了近600年,是北京中軸線上活化的歷史標示,也是綠色北京、生態北京的代表。

  「北京雨燕」卡通形象

  北京晨報記者獲悉,正陽門管理處將與北京動物學會等單位共同推進「古建保護與城市生態」課題研究,從正陽門開始,為北京雨燕在京城建造遮風擋雨的「安樂窩」。

  北京雨燕「代言」正陽門

  昨天,正陽門管理處主任關戰修在北京文博會現場,向媒體展示了以「北京雨燕」為原型的卡通形象。

  只見一隻剪刀尾巴的雨燕,生著一張可愛的娃娃臉,挽著髮髻,穿著長袍,額頭上還有一個紅點。關戰修說,這個紅點可是不一般,如果放大就會看清,它其實是中國公路零公裡標識。

  「在人們的印象裡,每年夏天,都會看到成群的北京雨燕,圍繞著正陽門城樓飛舞,成為一道引人注目的城市風景,是正陽門重要的伴生鳥類。」關戰修說,而中國公路零公裡標識就在正陽門城樓下的地面上,所以這次在設計卡通形象時,就把北京雨燕和零公裡標識結合起來了。

  燕國青銅器現燕子形象

  據關戰修介紹,1870年的時候,英國科學家在北京第一次採集到北京雨燕的標本,並把這個新物種命名為「北京雨燕」。這是全世界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鳥類。

  關戰修說,當年英國科學家採集的雨燕是否來自正陽門已無法考證,但根據雨燕的生態習性,專家斷定在北京城市形成以前,就應該有雨燕在北京地區自然分布。在北京城市興建起來之後,北京雨燕就逐漸遷居到城裡。「在琉璃河燕都遺址出土的燕國青銅器上,就有玄鳥的形象,而在《說文》裡有注釋,玄鳥就是燕。」關戰修說,無法確定燕國的名字是否與燕子有關,但可以肯定的是,玄鳥是燕國重要的文化圖騰。

  雨燕伴飛正陽門近600年

  關戰修說,北京雨燕伴隨著古都北京的發展,這種喜歡與人親近的鳥類,在正陽門城樓已經飛舞盤旋了近600年,可以說是北京中軸線上活化的歷史標識。

  「我們在北京城裡會看到,有些古建設有防鳥網,阻止雨燕等鳥類進入,正陽門目前沒有這麼做。」關戰修說,根據觀察,雨燕每年4月到7月會來到正陽門產卵,小燕出生後,就會和成年雨燕一起告別北京,一路飛行1萬多公裡,最終到達溫暖的南非。等到來年4月,再飛回北京。

  「現在能看到雨燕對古建的影響很小,就是會有一些糞便,但及時清理後,不會有什麼危害。」關戰修說,雨燕都是利用古建裡的孔洞產卵,不會自己築巢。

  要研究給雨燕建「安樂窩」

  昨天,正陽門管理處與北京動物學會、北京國博遺產文化研究院共同籤署《古建保護與城市生態》課題研究合作意向書。「我們要找到文物保護與雨燕保護雙贏的辦法。」關戰修透露,今後會在正陽門安裝觀察北京雨燕的攝像頭,先對雨燕的數量、習性等進行調查。

  北京動物學會副理事長白加德表示,北京雨燕和其他生活在北京地區的多種野生動物,都是人類的朋友,只有保持良好的生物多樣性,才能使人們和城市都能健康的生活和發展。文物古建需要保護,野生動物也需要保護,這次通過《古建保護與城市生態》研究,就是要找到平衡點。

  白加德表示,除了古建以外,還要在城市裡為北京雨燕創造其他適宜生活的場所,比如一些樓宇的頂部,使它們的種群不斷擴大。

  ■口述

  老北京口中的「樓燕兒」

  北京雨燕給「80後」女孩兒王蘋的童年留下滿滿的美好回憶。「我家住在天壇附近,夏天晚上,爺爺奶奶帶我在外面乘涼,成群的雨燕就圍著附近的城樓上下翻飛,大人們都叫樓燕兒。」

  王蘋還記得在北京少年宮學習舞蹈的時候,從天壇到少年宮,一路要經過前門、正陽門、天安門、故宮、景山,一抬頭就能看到圍著城樓漫天飛舞的雨燕。

  「我們練舞就在壽皇殿,裡面雨燕特別多,圍著大殿飛,飛得特別快,課間休息的時候,好多小朋友就說燕子飛得太快了會不會撞上,撞上要是掉下來要趕緊搶救,但是看了那麼多次也沒有燕子掉下來。」王蘋說,現在她偶爾還會沿著中軸線行走,再次看到圍繞城樓飛舞的雨燕時,童年的一幕幕還會湧上心頭。

  ■揭秘

  北京雨燕為何伴人而居?

  北京師範大學鳥類專家趙欣如還記得,在西四北四條讀小學的時候,校舍周圍就生活著很多雨燕,不時還會飛進教室。「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物種,人們看到它們就是在不停地飛。」趙欣如說,北京雨燕連睡覺都是飛在天上,只有繁殖季節才會飛落在古建裡,產卵孵育後代。

  北京雨燕為什麼偏愛古建呢?趙欣如介紹,雨燕屬於攀禽,它的四個腳趾都是朝前長著,這種特殊的結構,致使北京雨燕無法抓取樹枝棲息或是在地面站立行走,只能依附於山體裸巖的縫隙和洞穴邊緣,從高處向下俯衝的同時扇動翅膀才能飛行。

  古老的北京城,在明成祖遷都後,先後建成了紫禁城、鐘鼓樓、天壇等皇家建築和數十座城樓、箭樓。這些高大建築中的梁、檁、椽交錯,形成了一個挨一個的人造洞穴,不僅比野外的裸巖更加安全、舒適,而且有利於雨燕的集群繁殖。

  「正是這種獨特的肢體結構與生存方式,讓雨燕在長期演化的過程中選擇了北京。」趙欣如說,長久以來,北京雨燕就這樣習慣了伴人而居。

  北京雨燕到底有多少只?

  北京一共有多少只雨燕?2001年,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地區的雨燕僅存3000隻左右。

  趙欣如表示,這是一個不完全的統計數字,當時調查範圍只限定在四環以內。實際上在四環以外,還有很多古塔古建,這些場所都可能有雨燕生存,因為需要調查的範圍太大,目前還難以說清到底北京有多少雨燕。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北京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北京雨燕的數量會越來越多。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在正陽門、頤和園、雍和宮、天壇、景山、歷代帝王廟等地的古建築中,都有雨燕的身影。雨燕也對北京這座古城難捨難分,開始在各種新式建築中拓展生存空間。近年來,市民們驚喜地發現,從天寧寺橋、國貿橋的橋洞縫隙,到北京師範大學的主樓、北京大學的仿古屋頂,雨燕上下翻飛的矯捷身影再次出現。

  北京晨報記者 王歧豐

相關焦點

  • 伴城而棲的北京雨燕
    桂魄初生秋露微,北京雨燕早已踏上旅程。這種世界上少有的以「北京」冠名的鳥兒,每年夏末都會從正陽門城樓、頤和園等處集結,先往西北再向西南飛行,一直抵達南非過冬,直至次年2月再返程,飛回北京。  有人算過,北京雨燕一生遷徙的路程,相當於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同等體型鳥類中最長的。
  • 從五萬隻減到三千隻 我們拿什麼留住北京雨燕(圖)
    前不久,在正陽門管理處舉辦的「關注北京雨燕,打造城市金名片」活動上,正陽門管理處鄭重承諾:古建不掛網,為北京雨燕營造棲息之所。對此,多年關注北京雨燕生態的北京動物學會常務理事、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郭耕這樣趣評:「不少博物館用貓當『吉祥物』,正陽門多酷啊,人家有雨燕!」  「我們強調古都風韻、時代風貌。我們的北京有著3000年的建城史,800年的建都史。在古代我們叫『燕京』,現在我們的文化也叫『燕文化』。」而這一個「燕」字,不僅存在於史冊之中,更是歷代北京人最親切的記憶。
  • 潘石屹發起北京雨燕保護計劃 親手做木質燕巢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宣布,在未來幾個月,會以SOHO中國旗下項目——前門大街和望京SOHO作為試點,建造更多適宜北京雨燕居住的鳥巢。同時SOHO中國也將在未來的樓宇設計中將生態多樣性考慮其中,為即將在中國舉辦的2020年聯合國生態多樣性大會作出行業表率。
  • 北京的雨燕飛去了哪裡
    北京的雨燕飛去了哪裡2018-04-26 09:17 來源: 科技日報相比於飛行時尾巴總是剪刀狀張著的家燕,雨燕的尾巴在飛行時總是收成一束,只有在需要調整方向時才打開。因此它飛得高、飛得遠、速度還極快,每小時可達110公裡,是鳥類中不折不扣的「飛行家」。隸屬於雨燕目雨燕科的北京雨燕又有著更加特別的光環——它在北京首次被發現,由此得名。
  • 參觀正陽門城樓關帝塑像
    參觀正陽門城樓關帝塑像 作者:海長青 二零一二年六月十五日下午,登上了北京正陽門城樓。雖然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但確實是第一次登上正陽門城樓,為的就是看看城樓裡的關帝神龕和塑像。正陽門是明、清時期北京內城的正南門,位於北京的中軸線上,因其在皇城的正前方而被百姓俗稱為「前門」,因其規格宏大,也叫「大前門」。正陽門在北京內城的城門中,是最高大、最富麗堂皇的。正陽門在元代和明初均稱作麗正門,取離卦中「日月麗乎天」之意。明成祖遷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對北京城進行修繕、營建。並於永樂十七年,將元大都南城牆南移一公裡,麗正門遷到了現在正陽門的位置。
  • 從前門到景山曾是雨燕最大棲息地 如何救護城市中野生動物
    北京這座城市,幾千年來一直生活著一種叫做樓燕的鳥類。北京是這個物種北京亞種的模式種產地,所以也是這個種鳥類分布最集中的地區之一。主要以 飛行性昆蟲為食,在飛行中邊飛邊捕食,並常發出高頻的「肌一 」的聲咅。這種高頻鳴聲是其在高速飛行時進行的一種輔助性回聲定位。下雨時因為潮溼的空氣會凝結成微小的水珠粘在飛蟲的翅膀上,讓蟲子無法在高處飛行, 更有利於捕食,所以樓燕下雨都不會停歇,故又名雨燕。
  • 70年後重回故鄉!今天18:00檔,《動物來啦》帶您回顧朱䴉的「回家之旅」
    在浙江省朱䴉從消失到回歸歷經近70年本周《動物來啦》帶您一起回顧朱䴉曲折的「回家之旅」拯救北京雨燕在行動每年4月北京都會迎來一群「老朋友」北京雨燕它們是唯一一種以「北京」來命名的鳥類因為特殊的身體結構北京雨燕只能選擇位置較高且便於攀附的位置築巢北京的
  • 老照片:民國時期的北京正陽門關帝廟
    清末時期的正陽門關帝廟。 又被老百姓們稱為「老爺廟」,始建於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8年)正月。明、清兩代,廟宇本是在甕城之內的,1913年拆除甕城,原來封閉的甕城變成了開闊地,關帝廟就露了出來廟會期間形成臨時集市。
  • 中國鳥類專家將揭秘北京雨燕遷徙路線
    近日,中國鳥類專家在北京頤和園八方亭為棲息的31隻北京雨燕佩戴追蹤器。按計劃,至2015年5月,通過重捕這些雨燕,回收其追蹤器,科學家們將揭秘北京雨燕,這一奧運吉祥物「妮妮」的原型不為人知的遷徙規律。據了解,為保護為數不多的雨燕,2007年起,頤和園攜手北京觀鳥會對園內八方亭棲息的雨燕進行逐年跟蹤。
  • 從南非到北京每年飛越3.8萬公裡 這種鳥從不曾失約現在卻在消亡
    但如今,隨著古建築的減少,北京雨燕正逐漸消失在公眾視野。而頤和園廓如亭正是為數不多的北京雨燕最佳棲息地。這裡開闊高大,在亭頂部椽梁的縫隙間密集分布著近百個北京雨燕的巢。「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一直飛,飛累了就睡在風裡,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死亡的時候。」《阿飛正傳》中的這句臺詞哀戚動人,令人難忘。
  • 每年春天,上百萬雨燕從東南亞,飛到雲南這個溶洞,太壯觀啦
    從北京自駕雲南,我們來到了建水。建水的燕子洞,被稱為「亞洲最壯觀的溶洞」。每年春天,上百萬隻白腰雨燕從東南亞飛到雲南這個溶洞,每天清晨離巢而出,傍晚返回。雨燕離巢和歸巢的時候,燕聲啾啾,太壯觀啦!位置燕子洞距離建水古城約25公裡,自駕過去,可以走高速,也可以走國道。高速大約30分鐘,過路費10元;國道大約50分鐘,不需要繳費。
  • 正陽門的「門」字沒有鉤兒,據說和一位皇帝有關,知道怎麼回事嗎
    很多人一提到北京總會加個 "城"字,為什麼要叫北京城呢?因為在早年間,大約是在如今二環的位置是有一圈圍牆的,所以才叫北京城。當時在北京城的四周,總共設有九座城門,而在這九座城門當中,地位最高的當屬正陽門,也就是老北京人口中的前門。
  • 正陽門走皇帝、宣武門走囚車——細說京城內九門的前世今生!
    北京內城又稱「京城」、「大城」。內城有城門九座故又名「內九城」,由朝陽門、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阜成門、德勝門、安定門、東直門、西直門組成,古代官職「九門提督」中的「九門」正是指這九門。這九門每個門的職能都不一樣,今天,隱娘來跟你說說這內九門在明清時代的作用正陽門明清地位:專供皇上走「龍車」的門正陽門居中,地位是最高的,北京人俗稱其為「前門」。專供皇上走「龍車」的門,正陽門又稱「國門」。皇上每年兩次出正陽門,冬季去天壇祭天,驚蟄到先農壇耕地,都出正陽門。
  • 讓「小燕子」飛起來 雨燕駕駛技術探究
    編者按:秉承賽車血統的雨燕從上市伊始,所宣傳的除了時尚的外觀造型,就是如同賽車般駕駛舒適性和靈活性。但相信現在仍有不少雨燕車主對這款小車還不能隨心所欲,操控自如。筆者特意從眾多車主處收集整理了不少有關雨燕的駕駛心得,相信可以使尚未掌控雨燕的車主們可以儘快駕駛著「小燕子」自由馳騁。
  • 學飛小雨燕鑽入市民家 專家:助落地雨燕重返藍天將其拋向空中即可
    原標題:學飛小雨燕鑽入市民家 專家:助落地雨燕重返藍天將其拋向空中即可被市民陳先生救起的雨燕(受訪者供圖)新疆網訊(記者江斌偉)14日清晨,還在睡夢中的陳先生和妻子被客廳的響聲驚醒——一隻小鳥飛進家中,唧唧叫著,不時撲稜著翅膀。
  • 甌之鳥|文成發現浙江鳥類新記錄——灰喉針尾雨燕
    2017年10月6日,溫州鳥人陳光輝、林建波、王小寧和林鉉童在溫州文成發現浙江新記錄——灰喉針尾雨燕,這也是溫州今年的第二筆浙江省鳥類新記錄。以下是發現者陳光輝和王小寧的觀鳥記錄,與各位鳥友分享。陳光輝觀鳥日記:灰喉針尾雨燕,溫州今年的第二筆浙江省鳥類新記錄。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鳳頭雨燕:鳥類中的模範「父母」
    今天,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鳳頭雨燕。  鳳頭雨燕  Hemiprocne coronata  脊椎動物,鳥綱,雨燕目,鳳頭雨燕科,鳳頭雨燕屬。  鳳頭雨燕體型小巧玲瓏,體長約為21-25釐米左右。成年後的鳳頭雨燕頭上長有可豎起的羽冠,背部、翅膀的顏色為深藍色,腹部呈灰色,長而分叉的尾羽為灰褐色。雄鳥兩頰及喉部為紅棕色,雌鳥則無此特徵。  鳳頭雨燕是出色的飛行「大師」。通常情況下它們會以小群落的形式在開闊地和森林上空繞圈追逐。
  • 第十四回 收服水龜 雨燕降臨
    只見一隻身形像尖尾雨燕的大鳥從天而降,正好立在了他們眼前。水盾龜告訴龍王,這就是鳳凰麾下的飛行速度最快的神鳥——神風雨燕。龍王二話沒說便直接對雨燕使出了「聖龍鎖定「,直接把雨燕給鎖定住了,無論雨燕飛行速度有多快,龍王都能瞬間追蹤到他的足跡,緊接著使出」聖龍纏繞「,只見雨燕的身體被龍王幻化出的那條巨龍給緊緊纏繞,不能動彈絲毫!神風雨燕冷笑一聲:就你這點伎倆也想困住我,未免也太小瞧我了!
  • 世上飛行最快的鸚鵡,和雨燕一樣太快了
    世上飛行最快的鸚鵡,和雨燕一樣太快了!快速鸚鵡學名:雨燕鸚鵡,它和雨燕有什麼關係呢?它還有一個詼諧的名字:電報鸚鵡。有的鳥類學家習慣稱呼它:紅尾綠鸚鵡。它有這麼多名字,想必這種鸚鵡一定不同於一般的鸚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