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狹義和廣義相對論,天宮二號上的時間比地球上快還是慢?

2020-12-05 火星科普

根據相對論的時間膨脹效應,由於天宮二號在太空中飛行,那上面的時間流逝速率與地球上相比會有所不同。不過,只有在接近光速和強引力場的情況下,時間膨脹效應才會變得很顯著。天宮二號和地球的時間流逝速率差異其實很小,小到只有用原子鐘才能測出來。

首先,根據狹義相對論的動鍾變慢效應,天宮二號上的時間(ΔT)過得地球上(Δt)更慢。天宮二號的軌道高度為393公裡,對應的軌道速度(v)為7.68公裡/秒,相當於真空光速(c)的0.00256%。由動鍾變慢效應可得:

代入具體數值,則有ΔT≈0.999999999672Δt,這意味著地球上過一秒,天宮二號上會比地球上慢了0.328納秒。累計一年,天宮二號上的時間也只會變慢10.35毫秒。

其次,根據廣義相對論的引力時間膨脹效應,地面比天宮二號距離地心更近,受到的引力作用更強,所以時間會過得更慢。由引力時間膨脹效應可得:

上式中,ΔT為參照系與地心距離為r處的時間,Δt0為距離引力場無限遠的時間,G為萬有引力常數,M為地球的質量。

代入具體數值,經過化簡之後,可以得到天宮二號上的時間ΔT2和地球上的時間ΔT1關係:

ΔT2≈1.0000000000404ΔT1

這意味著地球上過一秒,天宮二號上會比地球上快了0.0404納秒。累計一年,天宮二號上的時間也只會變快1.27毫秒。

因此,同時考慮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時間膨脹效應,天宮二號上的時間過得比地球上慢。但兩個參照系的時間流逝速率差異很小,地球上每過1年的時間,天宮二號上的時間才會慢了9.1毫秒。

另外,如果是對於軌道高度為兩三萬公裡的導航衛星,比如,位於軌道高度為3.58萬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上的北鬥-G3,那裡的廣義相對論效應將要比狹義相對論效應更為顯著,使得導航衛星上的時間過得比地球上更快,每天走快大約數十微秒。雖然這個時間差得很小,但乘以光速就是一個不小的數字,所以必須要消除掉這種不可忽視的誤差。

相關焦點

  • 相對論中:時間在狹義和廣義的概念下有什麼不同?
    下面是我們經常會在科普文章看到的一個公式:這是狹義相對論的結論,物體速度越快,時間過的越慢。狹義相對論兩大原理光速不變原理(實際叫作光速不疊加更好)狹義相對性原理(後來的廣義相對論,直接推廣為相對性原理)
  • 這很物理:時間的形狀、廣義相對論中的時間測量
    在廣義相對論中,根據等效原理,可對時空中任意觀察者A引入相對於他瞬間靜止的局部慣性系B並仿照狹義相對論,定義靜止在B中的「真實時鐘」為標準鍾,它所記錄的時間為慣性系B的固有時間。這也就意味著,如果要想讓GPS能夠準確地確定地球上某一點的位置,就必須對時鐘進行相對論修正。在設置GPS上的時鐘時,要同時考慮到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的影響。這兩種相對論的效應會部分疊加,但不會完全抵消。根據廣義相對論,一束在一個重力場中向下下落的光的頻率會變高;而一束上升的光的頻率則會變低。
  • 愛因斯坦是如何發現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
    有些讀者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他們想知道愛因斯坦是怎麼發現相對論的,是用實驗的方法慢慢驗證推理出來的,還是直接用數學方法和物理思想推出來的。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要去創立相對論的呢,有哪些時代背景和機緣巧合,為什麼同時代那麼多權威的物理學家都沒有辦到,他一個畢業工作沒幾年的小毛頭是怎麼辦到的?
  • 相對論為什麼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說起愛因斯坦,都知道他提出了著名的相對論。但是你可知道,相對論為什麼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呢?了解「相對論」對於研究現代物理學的人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據說,相對論的創始人阿耳伯特?愛因斯坦從小就思考這樣兩個問題:(1)如果有人跟著光線跑,並努力趕上它,那麼,這個人將看到些什麼現象呢?
  • 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到底有啥區別?
    之前的所有文章,我們多次談到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和長度收縮概念,其實這裡所說的相對論僅僅是狹義相對論,其中長度收縮僅僅是一種相對效應,也就是地面人看運動的物體,長度變短了,但是運動物體自己看自身,長度依然是沒變的,這就是長度的相對性,如果不理解這個,可以翻翻前面的文章看下。
  • 牛頓力學、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通俗的講一下這些不通俗的事
    然而,牛頓力學體系並不完美,甚至可以說並不是一種普遍的規律,其所描述的其實是一種普遍規律之中的一小部分特例,所以,之後便有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終於算是將力和運動的事情給說明白了。那麼,什麼是牛頓力學、狹義相對論以及廣義相對論呢?這些是複雜而高大上的話題,不是一句兩句,一天兩天能夠說清楚的。
  • 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這些驗證實驗具體如何做的?如果沒有嚴格的實驗論證,愛因斯坦和一個神棍有什麼區別?小愛的狹義相對論以及廣義相對論,那可是經受過無數考驗的存在。狹義相對論的實證——世界的傷痛1905年,物理歷史的第二個奇蹟年。愛因斯坦當年提交了5篇論文,其中三篇都達到諾獎級別。而狹義相對論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E=mc2,當然也包括其中。E=mc2用最簡單的話來說,這個等式的意思是:質量和能量是等價的。
  • 憑什麼引力越大時間越慢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關於廣義相對論的一個結論,就是「引力越大時間越慢」,科幻作品裡經常出現,比如《星際穿越》裡的「穿越」,靠的就是這個,那麼這個結論對於普通人該怎麼理解呢,為什麼引力越大時間就會越慢,當然真正在廣義相對論單期。
  • 廣義相對論和時空彎曲,帶你漲漲見識!
    那麼廣義相對論的時空是怎樣的呢?前面說過歐式空間,即認為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的空間。如果不是180度就稱之為非歐空間。其中內角和大於180度的稱為黎曼空間。用黎曼空間解釋一下太陽造成的彎曲對地球的影響。
  • 尺縮鍾慢效應已證明無比正確為什麼還有人說相對論不堪一擊?
    只要稍微懂得一點狹義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理論,也就是運動中的鐘慢尺縮效應,就會覺得這個題只是一個無知的笑話,就像看到一個傻子大笑著說別人傻一樣的好笑,難道這個傻子不是「妄想症」嗎?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關於鍾慢尺縮效應認為,當一個物體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物體周圍的時間就會迅速變慢,空間會迅速縮小。但達到光速時,時間就會停止,空間會縮小為零。
  • 什麼是雙生子時鐘佯謬,對自狹義相對論有多重要?
    首先對雙生子(時鐘)佯謬的再討論雙生子佯謬(時鐘佯謬)是一個自狹義相對論誕生之初起一直引起爭議的問題。有人聲稱這一問題超出狹義相對論範疇,必須而且已經由廣義相對論解決了;有人又聲稱在狹義相對論範疇也可以解決,等等。
  • 「時鐘變慢效應」讓時間變成了相對的,絕對時間也不存在了
    光速不變性原理:任何光線都以確定的速度c運動著,不管這道光線來自靜止的還是運動的物體,狹義相對論認定光的速度是恆定的,兩個不同運動速度的物體各發出一束光,在相同的時間裡,兩束光走過的距離不一樣,但光的速度是一樣的,而在第三者測量的相同的時間裡,這兩個物體所經歷的真實時間也是不一樣的。
  • 什麼是廣義相對論?通俗易懂,了解牛頓到底錯在哪裡了
    廣義相對論和萬有引力廣義相對論主要論點是質量本身會導致時空彎曲。一個物體的質量越大,它周圍的空間就越扭曲。它的場方程描述了質量與空間曲率和時間膨脹之間的關係。它在粗略的測量和觀測當中都是正確的。但是它解釋不了很多問題,比如說兩個天體的高速運動的動力學規律,像是某天體以0.1個光速向另一個天體移動的時候,萬有引力在這裡就會計算失敗。因為我們知道,根據狹義相對論,在高速運動裡,質量會隨速度而增加。
  • 遲到的科普:廣義相對論
    在講相對論的的時候將其分成兩部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很久很久以前講過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卻遲遲沒有講。所今天冷言和大家談談什麼是廣義相對論?其實廣義相對論最主要的有兩點:廣義協變原理和等效原理。
  • 相對論到底有多顛覆我們的認知?為您帶來最詳細的解讀(上)
    後來愛因斯坦稱該理論為「相對性理論」,簡稱「相對論」,再後來又改為「狹義相對論」。十年後,愛因斯坦又提出「廣義相對論」將「相對性理論」推廣到非慣性系(具有加速度的參考系)。於是,相對論應運而生,為人們揭示了一個隱藏在現象背後的時空規律。接下來阿怪就帶著大家跟愛因斯坦一起在狹義相對論的世界中推導出物體時間變慢、長度縮短、質量增加的奧秘。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
    如何理解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可以用幾個字來表達:「時空告訴物質是如何運動的;物質告訴時空是如何彎曲的。」但是,物理學家約翰·惠勒的這一簡短描述隱藏了一個更為複雜、更深刻的真理。除了量子理論,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即:引力理論和關於行星、星系和整個宇宙的理論。
  • 十分鐘內讓你理解相對論
    理解相對論的途徑:光速不變——狹義相對論——等效原理——廣義相對論——時空彎曲。愛因斯坦由此推斷,速度和質量等效,它們在拉慢時間方面起的作用是一樣的。(當然,這方面有個很經典的邏輯推理過程,我就不詳述了)結論:不僅速度可以改變時空,質量也可以改變時空。四、廣義相對論。
  • 同樣是解釋「引力現象」,萬有引力定律和廣義相對論有什麼區別?
    比如,當我們在太陽附近時,我們感受到的時空變化,就和在地球上是顯著的不同的。意思是說,在地球上的人看到在太陽附近的人都在做慢動作,太陽附近的人相對於地球上的人發生了時間膨脹。不僅如此,看到的物體的尺度也會不同。這看起來很神奇的一幕,來自於太陽引力對於時空的影響。
  • 從廣義看:不是民族英雄,而狹義上:是
    如此可知從廣義來論述,就是沒有涉及到事物的具體概念,這也就表明了這個範圍上是十分廣闊的,可以理解為:並沒有將事情具體化,就是以大範圍去闡述。對於廣義而言,這兩個是相對論,就是正面與反面,這是一個小範圍,還可以理解為:一個在東,一個在西。
  • 如何自學廣義相對論,這裡有一份秘籍
    事實上,我們的學習欲望不止於此,我們還想學會如何進行廣義相對論計算。但是,自學太難了,書本上那些張量的計算足以繞暈我們的腦袋,而且有些步驟還省略了,這讓原本數學基礎差的同學雪上加霜。那麼,該如何入門呢?在這裡,我推薦北師大趙崢教授的廣義相對論教學視頻。為什麼推薦他的視頻,我覺得有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