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的佛音(圖)_音樂頻道_鳳凰網

2021-01-10 鳳凰網

巴赫寫這部《哥德堡變奏曲》已經晚年,幾近失明。這部作品,雅俗拼貼,難得糊塗,萬物融洽,直至包羅萬象。他在萬物的靈性中領會世界大同。於是,彈奏巴赫就是修煉。

田藝苗

初聽朱曉玫彈巴赫,是一張《哥德堡變奏曲》的唱片。

她將流傳了一千年的樂曲,彈得像初生般鮮美,樂評說得好,「青翠欲滴」。古爾德彈得火花閃耀,朱曉玫挖掘到深處別有洞天,只見天光雲影,流水叮咚。一句經過音的善感,利落的裝飾音中的明快,全無刻意表情,唯有對巴洛克技藝的頂禮膜拜。

《哥德堡變奏曲》又是一首大薈萃:第七變奏的西西里舞曲風,第十六變奏的法國序曲,最後變奏中的德國民歌,巴洛克典型的華麗花飾,義大利的詠嘆調風格……特別是最後一曲輝煌的變奏。在變奏曲這隻鍊金爐中,織體變幻與對位運動以一種內在的節奏綿延,直至一支質樸的民歌在輝煌的音區篤定地奏至酣暢淋漓。這一鋼琴可達到的最輝煌的對位,在古爾德的演奏已是難以逾越的巔峰。跟古爾德相比,朱曉玫展現了她的靈巧與多層次。聲部疏密有致,依然行雲流水,奏至酣處,水到渠成,回歸最初的詠嘆調。

聽見這樣出神入化的彈奏,叫人不禁回顧中國人與巴赫的復調音樂的淵源。

20世紀初,巴赫的音樂最早來到中國。1927年,留德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蕭友梅南下上海,懷揣著從南京政府要來的3060塊大洋,到上海創辦國立音專,也就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前身。那時候,沒有教材,沒有教授,蕭友梅四處張羅,聘請外籍教授,自編教材,組織樂隊。他找來耶魯大學音樂系的高材生黃自擔任教務主任。黃自34歲英年早逝,但寫了不少曲子,編譯了數門教材,教出了賀綠汀、丁善德等日後的大家。黃自寫的《單對位法概要》是最早一批直接運用於教學實踐的西樂復調教材,很快地開花結果,賀綠汀在音樂學院期間寫的鋼琴作品《牧童短笛》獲得「齊爾品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徵集」的頭獎。這首樂曲以對位法編織江浙牧童小曲,笛聲歌調相映生輝,鄉音綿綿,至今廣為流傳。中國音樂的旋律與西方復調多聲部思維一拍即合。敏銳的耳朵已經聽見,在旋律深處,中國式內斂與復調音樂的智性溫和有一種精神共鳴。

朱曉玫說,巴赫的音樂與佛相通。這個說法驚人,誰都知道,巴赫信奉基督教路德新教。但他寫得雜,寫世俗音樂,寫基督教作品,也寫天主教彌撒,比如《b小調彌撒》。叫人想起「佛有眾生像,萬物皆可佛」。智慧的人,身上有佛性。巴赫性情嚴正溫柔,寬厚包容。他寫這部《哥德堡變奏曲》已經晚年,幾近失明。這個變奏主題來自他早期的一首薩拉班德舞曲,是寫給妻子安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晚年想起來又重寫。這一部作品,雅俗拼貼,難得糊塗,萬物融洽,直至包羅萬象。他在萬物的靈性中領會世界大同。於是,彈奏巴赫就是修煉。

到網上只能找到朱曉玫的簡歷:生於上世紀50年代的上海藝術家庭,8歲登臺演奏,1962年考取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文革」時期在河北張家口勞動鍛鍊5年,恢復高考時她已超過年齡線,只好到進修班學琴。後來輾轉美國、巴黎。晚年開始成名,目前在巴黎的音樂會場場爆滿。

照她樸素的風格,巴黎似乎也不是她的歸宿。而她無所謂,因為她的歸宿是巴赫。無論在河北張家口,還是美國、巴黎,唯一不變的生活就是每日彈巴赫。彈巴赫似乎也不是雄心勃勃要做巴赫專家的,一切順其自然。她的手長得小,有些曲子彈不了,就多練練巴赫。當年去張家口務農,記得老師說,用巴赫的《十二平均律》練手最好了,特別是賦格曲。她就找來一架舊鋼琴,手抄了一本巴赫的平均律曲譜,抓緊時間練琴,也是彈巴赫。直到後來她在巴赫那兒找到信仰和信靠。國內關於她的宣傳很少,面對媒體她很害羞,好像彈琴是自家的事,哪裡需要到報上去說得興師動眾。她也不願提及舊日練琴的事,那不是勵志故事,在那個雙眼望不到頭的黑暗時期,人們只是需要一點音樂的激勵。

如今朱曉玫60多歲,居住在巴黎塞納河畔,任教於巴黎高等音樂學院。塞納河畔的屋子是一位她的樂迷以很低的租金租給她的,希望她有更好的環境練琴。如今朱曉玫還是和從前一樣,每日練琴不輟。巴赫的琴曲自塞納河畔的窗戶裡傳出,那聲音一定很美,叫人想起一句中國古話,「風行水上」。

作者:田藝苗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巴赫的音樂「不接地氣」
    不能怪罪普羅大眾的欣賞品位,因為巴赫的音樂(包括巴洛克時期的多數音樂作品)確實不太「接地氣」。這些音樂原是為上帝創造,與神對話,在教堂中演奏,追求的是肅穆莊嚴、理性的嚴謹,而儘量避免世間情感的過度表達。
  • 朱曉玫,連囚犯都可以在巴赫的音樂裡安靜下來(圖)
    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朱曉玫說,比起那些新建造的音樂廳舞臺,她更喜歡在幾十人的小場地演出,而教堂,則是她認為最適合演奏巴赫的場所,「巴赫的音樂就是教堂的產物」。  中國人最聽得懂巴赫  去年,旅居法國30多年的朱曉玫第一次回中國演出,成為國內古典音樂圈熱捧的「朱曉玫現象」。她在北京、上海、廣州和香港的演奏會均是一票難求。
  • 巴赫與他豐盈雄渾的音樂世界
    書名中的「天堂城堡」一詞,來自巴赫在魏瑪公爵府進行演奏的小聖堂的名字「Himmelsburg」。加德納試圖假借這個意象,隱喻「巴赫畢生創作天堂性的音樂,他的視野處在音樂演繹的天堂城堡上」。「我們都是一種天堂視角的受益者」,這是加德納渴望傳達的意涵。
  • 音樂教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巴洛克時期代表人物)
    『音樂鋼琴說』只分享給你最硬核的音樂知識縱觀音樂史中,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成就是無人可比的。巴赫以他的天才所具有的普遍性和洞察力,用他自己的技巧和風格融合了16世紀、17世紀以及18世紀早期的義大利、英國和法國的作曲家所做的貢獻。
  • 巴赫被稱作西方音樂之父,為何多數人對他的音樂敬而遠之?
    巴赫大名鼎鼎,被稱作西方音樂之父,但多數人對他的音樂敬而遠之,覺得聽不懂或比較枯燥單一,幾分鐘之後就會失去興趣。不能怪罪普羅大眾的欣賞品位,因為巴赫的音樂(包括巴洛克時期的多數音樂作品)確實不太「接地氣」。
  • 音樂之父巴赫生前默默無名?金子不會被埋沒的!
    巴赫被認為是音樂史上最傑出、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巴赫一生多產,除了歌劇,幾乎涉獵了當時所有的曲式,包含清唱劇(教會用和世俗用,也包含受難曲與神劇)、經文歌、彌撒曲、聖詠、各式的獨奏曲、組曲、室內樂及協奏曲等等。
  • 漢堡王門前的巴赫:先被商品化又被武器化的古典音樂
    舊金山市場街和第八大道的交叉口,漢堡王的外面流淌著不同尋常的音樂。巨大的窗戶頂部安裝著一個米色的揚聲器,播送著大鍵琴演奏的巴赫。音樂聲震耳欲聾,不分晝夜從不停歇。巴赫、莫扎特和維瓦爾第的聲音從漢堡王上方傳來,響徹周邊空蕩蕩的大街。空無一人的街道本身就是這場音樂會的目標受眾。
  • 肺炎期間人民日報中的巴赫你是否了解?J.s·巴赫鋼琴音樂創作特徵
    (一)音樂風格巴赫在繼承本民族民間音樂的基礎上還富於創造性地汲取外民族的音樂。巴赫所處的年代,正是音樂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以對位、復調為主的手法正在與和聲、旋律佔優勢的音樂風格合併。巴赫創作的每一首作品無不展示了新穎的節奏、天才的旋律、精巧的對位、大膽豐富的和聲、有創意的主題及難以應付的技巧。
  • 從巴赫到柴科夫斯基—大師經典弦樂作品音樂會
    點擊訂票  從巴赫到柴科夫斯基弦樂音樂會  --詳細介紹  音樂總監、指揮:尼克•史密斯(英國著名指揮家)  小提琴演奏:布蘭登•克裡斯蒂森教授(美國著名小提琴家)  靳海音(新雅空氣室內樂團首席)  這是「時代佳藝•新雅空氣室內樂系列」創辦以來,新雅空氣室內樂團第一場在北大講堂觀眾廳舉辦的大型音樂會
  • 席夫首次現身國內 權威演繹巴赫與貝多芬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劉小龍博士說,「席夫是注重學術和鋼琴文化的詮釋者,更是演奏巴赫的權威。他的演奏深刻、內省,意味深長,是當今琴壇鮮有的思想者。如果想拋棄單純的炫技,選擇聽一聽有『思想內涵』的鋼琴音樂,席夫是絕不容錯過的。」樂評家劉雪楓則表示,自己也是席夫的「粉絲」,並且收藏了席夫幾乎所有的唱片,「席夫的巴赫是耐聽而樸實的巴赫,是來自匈牙利正宗的貴族化詮釋。」
  • 林宥嘉 曲風_時尚頻道_鳳凰網
    風格分類  註:代表曲目指林宥嘉曾在比賽、節目或是活動中曾經演唱或翻唱的歌曲的音樂風格分類。抒情歌曲林宥嘉演唱的特點之一是強烈的情緒張力和充滿戲劇性的鋪陳,這樣子的特色讓他在詮釋抒情歌曲的時候特別有說服力。
  • VIP陪練老師分享:巴赫第一首應該彈什麼?
    巴赫第一首應該彈什麼?每次遇到類似的提問,我都會告訴大家,每個人彈奏水平不一樣,對應的練習曲目也各有差異,不能一概而論。鋼琴教學可分為啟蒙,初級,中級和高級四個階段,各階段的學習內容通常包括基本練習、練習曲、復調作品、樂曲幾大類。
  • 鋼琴大師席夫登陸大劇院 權威演繹「巴赫」與「貝多芬」
    「舊約聖經」展現巴赫權威風範作為這個時代最嚴謹的鋼琴大師,同時也是最權威的巴赫「代言人」之一,席夫曾在08年舉行過亞洲巡演,但遺憾的是並未踏足內地。此次大師的亞洲之行,北京國家大劇院也成為大師在內地的唯一一站。音樂會一經公布便立刻在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消息更是經微博、論壇和博客等方式在樂迷之間廣泛傳播。
  • 奶東戀_娛樂頻道_鳳凰網
    第一個女友是人大大學同學龔小京,是劉強東的創業合伙人,也是他的初戀,她的名字是京東的京的出處;第二任是京東高管莊佳,兩人戀情濃時大曬西紅柿,京東很快上線生鮮頻道;和奶茶妹妹從戀情大白之日,京東提交了招股書,準備登陸美國股市。2010年底,當當網赴美上市。劉強東發微博恭喜當當網的老闆李國慶,並感嘆說:「如果有一天京東上市了,我更應該邀請初戀女友來慶功。
  • 學鋼琴,為什麼總是繞不開巴赫?
    哈哈,雖然是玩笑話,但也是有道理的,練習巴赫無疑是我們練手練腦的最佳途徑,可以說要能把大部分巴赫彈好,其他的基本不在話下!這就是為什麼一定要彈巴赫。而復調音樂雙手都是睦調線,並且經常不分主次。即便是 「次」,也要線條完美。這就要求雙手高度的獨立性。要求耳朵能同時聽到至少兩個曲調的同時進行,能支配雙手同時彈好兩個(有時還不止兩個)曲調線。這時, 雙手就需要具備比彈主調時更強的同時做不同事情的能力。所以,真正想獲得雙手的獨立性,非學復調音樂不可。而雙手獨立自如的能力,正是鋼琴彈奏技術最重要 的基礎之一。
  • 巴赫:生命高於一切 奧運聖火是黑暗隧道盡頭的光
    原標題:巴赫:生命高於一切 奧運聖火是黑暗隧道盡頭的光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再次致信運動員。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網站截圖  中新網客戶端3月23日電 當地時間22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再次致信運動員。巴赫同時號召大家保持團結,並明確表示不會取消東京奧運會,他說:「無論這條黑暗的隧道有多長,我們都會一起走過盡頭,奧運聖火就是隧道盡頭的光。」巴赫首先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保護所有相關人員的健康,並為遏制病毒作出貢獻是國際奧委會的首要原則。巴赫保證,有關東京奧運會的所作出的所有決定,都將遵循這一原則。
  • 央視音樂頻道三周年慶典音樂會 呈現音樂盛宴
    2004年3月29日,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開播。為隆重慶賀中國音樂界、電視界這一盛事,2007年3月25日和26日,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將在北京保利劇院隆重舉辦三周年慶典音樂會。  三年以來,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以播出中外古典音樂和世界各民族音樂、大力弘揚中國民族音樂為主要內容。
  •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代表人物
    (一)巴赫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國音樂家,全名J·S·巴赫(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被後人尊稱為「復調音樂大師」、「音樂之父」。1.人物生平J·S·巴赫出身於德國著名的音樂世家,其家族曾經出現過52位音樂家,巴赫姓氏幾乎成了音樂家的代名詞。
  • 呂麗萍抨擊同性戀_娛樂頻道_鳳凰網
    鳳凰網娛樂 中心出品 歡迎收藏 製作:農夫三拳 魚丸
  • 聽「國王歌手」解構巴赫【帶中文解說,讓你更懂巴赫】
    2000年為紀念巴赫(1685-1759)250周年在萊比錫舉行了Swing Bach音樂會。國王歌手合唱團(King's Singers)在這場音樂會上用巴赫那些最著名的作品,配上了近乎惡搞的歌詞,來解構巴赫: 附上字幕的中文翻譯,以及每一首配樂的所屬作品: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BWV565-託卡塔部分J.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