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所有的動物進行一個排名比賽,那麼大熊貓肯定會成為最可愛、最珍貴的排名冠軍。很多第一次見到大熊貓的人,都會被憨態可掬的大熊貓萌化了。
同時大熊貓也是我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享受著名副其實的「國寶級」的待遇。也是我們國家的代表動物,多次作為國禮贈送給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
大熊貓作為我們的國寶動物,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但你們真的了解大熊貓的歷史嗎?大熊貓不僅是屬於熊類物種,而且原本還是肉食類動物,到底怎麼回事呢?今天帶你們了解大熊貓那些有趣的前世今生!
大熊貓距今至少也有800萬年的歷史了,是世界公認的「活化石」。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四川、陝西、甘肅等境內。其實大熊貓是屬於熊類的動物,而且名字原本也不叫熊貓而是「貓熊」,意思是「像貓一樣的熊」!
原來在20世紀50年代,我國的漢子書寫方式是從上到下的,而認讀是從右邊到左邊,但在1993年四川北碚博物館展出熊貓時,在說明書上寫的「貓熊」是用橫書寫的,但當時人們的習慣還是從右到左,所以就被大家誤認為是「熊貓」!
久而久之人們就把熊貓這個名字沿用了下來,另外在大熊貓的主要聚集地四川,古時候人們也把熊貓稱為白熊、或白老熊,也有叫花熊,而在岷山藏族地區當地人又稱大熊貓為蕩或杜洞尕!這些名稱大部分是人們根據大熊貓的體型和毛髮來叫的!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最喜歡吃竹子,尤其喜歡大箭竹、華西箭竹等竹類食物,但為什麼會說大熊貓是肉食類動物呢?原來,科學研究人員對眾多大熊貓的排洩物進行基因研究後,發現大熊貓腸道內的微生物群最適合消化肉類,而且特別是大熊貓的牙齒,它們牙齒中的臼齒非常發達,幾乎是食肉目動物中最強大的,所以科學家認為大熊貓應該是為了適用生存環境,而不得不把竹子作為主要攝取能量的食物來源,但它們依舊屬於食肉類動物!
世界上大熊貓總數也就1600隻左右,是高危瀕臨滅絕的物種,不僅是我國採取了多種手段進行保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也把我國的大熊貓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所以作為我國最寶貴的物種,我們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旅遊中,也請保護好它們以及他們賴以生存的生活環境,如果等到它們消失了,我們就真的後悔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