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山「石岐鴿」有望迎來「創業2.0」時代

2021-01-10 羊城派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翎 實習生 張婧 通訊員 黃美霖 袁旺 李幹錢

提到中山美食,很多人會想到中山的城市名片「石岐乳鴿」,這已是遊客初到中山的必點菜式。改革開放以來,以「石岐乳鴿」為代表的中山本土特色粵菜乘勢而起,菜式豐富、名廚輩出,以其生、脆、鮮、淡的口味,成為世人「舌尖上的美味」,同時也成就了中山市「中國粵菜名城」和「新派粵菜發源地之一」的美名。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10月14日獲悉,今年9月底,中山「石岐鴿」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專家評審,如果順利通過公示期,將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

石岐鴿申報地理標誌保護

中山三鄉鎮的白石村,中山市石岐鴿養殖有限公司的石岐鴿養殖基地就位於此,是石岐鴿最大的養殖基地。該基地現有種鴿10萬多對,蛋鴿2萬對,年產乳鴿220多萬隻,每年可育成優質良種鴿20萬對以上。

中山市石岐鴿養殖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正晟告訴記者,石岐鴿在中山的養殖時間已超過百年。1915年,旅美中山華僑從美國帶回良種肉鴿王鴿,與中山本地鴿雜交,並經養鴿人不斷改良形成目前已定型的石岐鴿。因其產自石岐及周邊地區,故被稱為「石岐鴿」。

申請農產品地理標誌標識,要求申請的農產品來源於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徵主要取決於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石岐鴿一旦通過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這將為石岐乳鴿產業鏈帶來正面效應,推動石岐鴿走上標準化的發展道路。

據了解,中山市內石岐鴿養殖場7家,分布在三鄉、古鎮、民眾、橫欄等鎮,現有石岐鴿存欄量33萬至50萬隻,石岐鴿年產量達240萬隻左右。

有望迎來「創業2.0」時代

「目前,石岐鴿正迎來第二波產業升級的『創業2.0』時代」,李正晟說,第一波產業升級,發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妙齡乳鴿」為代表。但是,這只是飲食方面的升級,中山人的「十八般武藝」還沒有調動起來。「近年來,除了不斷擴大市場份額,石岐鴿還注重品牌的培養,若能將石岐鴿打造成北京烤鴨一樣的知名品牌,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十分有益。」

「第二波產業升級是全方位發展,追求產品的質量和出品多樣化。」李正晟說,公司正試水發展石岐鴿的成品、半成品的食品加工產業,目前是以醃製的為主,還在籌劃滷水鴿、鹽焗鴿、石岐鴿湯水系列。「成品、半成品可以更方便進入家庭,再加上物流配送的便利性,就可以延伸產業鏈。這個未來是我們的主業,特別在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帶,非常有前景。」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李程

審籤|梁澤銘

實習生|李紫媚

相關焦點

  • 如何養出正宗石岐乳鴿:中山石岐鴿場探秘
    石岐鴿場創辦於1973年,位於風光迷人的中山市五桂山生態保護區內,是一家佔地1000畝,飼養10萬對產鴿,2萬對核心育種群種鴿的大型鴿場。年出口乳鴿120萬隻,內銷乳鴿90萬隻,年提供種鴿6萬對。(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市著名特產之一,石岐乳鴿本是中山籍華僑從國外引進的優良鴿種,經同中山石岐的優良鴿雜交後孵育出來的一種乳鴿。
  • 「石岐鴿」如何飛得更高?
    據《中山市農業志》記載,1915年,旅居國外的中山華僑帶回了優良種鴿「王鴿」和「賀姆鴿」等,與中山本土優良種鴿配對雜交,逐步育出新品種——「石岐鴿」,至今已逾百年。今年9月底,「石岐鴿」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專家評審,如果順利通過公示期,就會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
  • 百年石岐乳鴿:一個城市的名片
    帶你搵好嘢    說起石岐乳鴿,幾乎所有人都下意識的咽口水———能夠用城區石岐為冠名的名菜,早已成為了中山的一張名片。每逢人到中山,幾乎清一色都選擇點上一隻或幾隻石岐乳鴿大快朵頤。    在《中山市志》中,有記載這一乳鴿的由來:在1915年,旅居在美國的中山華僑從美國帶回來「白羽王鴿」和「賀姆鴿」,在飼養過程中與本地鴿配對雜交。其後,又有華僑從日本帶回來了「欽麻鴿」,從澳大利亞引進了「澳洲地鴿」,經過長期培育,大約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左右,終於培育出集合上述幾種名鴿優點的、適合本地飼養的一種大型肉鴿新品種,因產自石岐及其周邊地區,故被人們命名為「石岐鴿」。
  • 三鄉養鴿基地:發揮標準化效益 擦亮石岐鴿名片
    市場監管部門、三鄉鎮等將以此為契機,協助企業共同做好種鴿示範區標準化建設的實施和推廣,並在此基礎上把示範區標準化上升為中山市鴿類養殖的標準化,提升標準化水平,發揮標準化的經濟效益,擦亮「石岐鴿」標準化這張名片,提升全市「石岐鴿」養殖的質量和收益。
  • 香港百年老字號美食——「尋糧」,落戶中山公園龍之夢了!
    香港百年老字號美食——「尋糧」,落戶中山公園龍之夢了!31 0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中山公園龍之夢迎來了香港的百年老字號餐飲店
  • 《漢口老街》爆紅網絡喚醒百年中山大道記憶
    這首帶點慢搖曲風、以漢腔京韻為特色的歌曲,用輕鬆的演繹、豐富的表現手法唱出了百年武漢中山大道的歷史巨變,徹底將武漢人對這條百年老街的記憶喚醒,更為全新蝶變後重新開街的中山大道平添無限亮色。&nbsp&nbsp&nbsp&nbsp「左看右看,看不完武漢;緊走慢走,走不出漢口;七繞八繞,繞不出中山大道。」
  • 上海舉辦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展
    上海舉辦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展  【解說】2018年是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29號(今上海市香山路7號)100周年。北京時間6月26日,為了緬懷紀念這段歲月,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展在上海開幕,近半數文物首次對外展出。
  • 2012年中山商業地產項目一覽
    、宏宇大廈、盛景尚峰五座、粵海嘉路華大廈、大東裕三期、泓業ICF  ★區位分析:中山路一向是中山的黃金商業核心地段,其中東區中山三路至中山五路、起灣道、博愛路等更是寫字樓的「集中營」。其中,在經歷近三年的開發後,興中廣場今年十一國慶節的正式開業,讓中山迎來了首個真正集旅遊、商業零售、娛樂、餐飲等為一體的綜合型商業地產項目。  據興中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興中廣場目前已完成招商任務的一半,有馬來西亞百盛、韓國CGV 影院等近百個品牌商家進駐。目前興中廣場按照既定的計劃順利推進,工程進度已經過半,今年10月份A 段和B 段可以先期投入使用。2013年全部投入運營。
  • 【分析】疫情過後,中藥材行業將迎來最好時代?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醫藥人奮起戰「疫」,彰顯中醫藥力量,而中藥材市場也隨之被激活,疫後將迎來最好時代。讓患者儘快用上中藥       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的作用越來越受重視。
  • 24小時國內要聞TOP10:這2億人今年有望增收10%
    >>  要聞三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設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的實施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建設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的實施意見》,系統部署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建設工作。
  • 深珠通道首次迎來官方的時間表
    力爭「十四五」末開工建設深珠鐵路,未來珠海-深圳有望30分鐘互通互達。據之前深圳市發改委此前公布的消息,深珠通道初步規劃為公鐵兩用通道,採用西橋東隧方式敷設。該通道將承擔高速鐵路和城際鐵路2種功能,設計將採用高速鐵路設計標準。2019年11月18日,珠海市交通運輸網站發布「關於《伶仃洋公路通道及西延線(珠海段)交通詳細規劃》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
  • 中山已成廣東乃至全國龜鱉養殖基地主產區之一
    南都記者在會上獲悉,中山的龜類養殖已成為廣東乃至全國龜鱉養殖基地主產區之一,全市龜類產量1萬噸,產值達到20億元。&nbsp&nbsp&nbsp&nbsp據中山龜鱉協會統計,2013年中山擁有龜類養殖戶1.2萬戶,遍布全市24個鎮街,主要養殖金錢龜、石金錢、安南龜等,全市龜類養殖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數量超過2000萬隻,產量1萬噸。
  • ...飆漲近300億,寧德時代市值突破7000億,機構:市場有望更上一層樓
    截至午間收盤,上證指數上漲0.58%,深證成指上漲1.34%,創業板指上漲2.23%。兩市半日成交額超5200億元,其中滬市半日成交額為2375.64億元,深市半日成交額為2870.34億元。申萬一級行業中多數行業板塊上漲,電氣設備、國防軍工、有色金屬行業漲幅居前,分別上漲4.25%、3.29%、2.05%。
  • 【企業家專訪】支持兩地青年創業 助推昭通脫貧攻堅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扶貧思想,助力昭通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山、昭通兩地團市委聯合組織舉辦了「2018年中山·昭通兩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這是兩地團市委首次舉辦的跨省青年創業大賽,共收到中山、昭通兩地共58個創業項目報名參賽,覆蓋創業青年170餘名。
  • 梅花生物:胺基酸價格變動,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期
    而在最近的11月5日價格監測中市場98.5%賴氨酸報價已達到了8.5-8.8元/kg,70%賴氨酸報價達到了5.0-5.4元/kg。  蘇氨酸貿易市場報價8.1-8.5元/kg。國內廠家生產成本壓力較大,報價堅挺,成交價格保持穩定。蘇氨酸生產成本較高廠家出口價格上調,歐洲市場價格穩中趨強,美國市場中國貨源減少,現貨價格上調。
  • 時代點金(0104):三年內中聯重科業績有望翻倍
    點評:公司是國內領先的CDMO企業,擁有五大研發中心和三大生產基地,經歷業績波動後已迎來經營拐點:2017-2018年在業績波動時進行戰略轉型,2019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86億(yoy+49.04%),2019年至2020Q3已連續7個季度業績向好,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 時代中國在中山城區再下一子!
    房訊網中山消息9月26日,時代地產位於中山城區的新項目舉行奠基儀式!據了解,該項目位於岐港路旁,面積約26畝,由時代地產與信和地產聯合開發。從地圖上看,周邊已有星辰廣場、花海灣、幸福匯、博達外灘、萬科金域藍灣等樓盤。
  • 北漂族有望返鄉!臺中企業家砸12億助高雄青年創業
    華夏經緯網2月2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北漂族有望返鄉工作了!高雄市長韓國瑜今(27)日參訪新加坡國立大學「創業聚落Block 71」取經,感觸良多。他提到,臺灣青創已比不上新加坡及中國香港,甚至是某些大陸城市,當前之務是幫助高雄青年創業,成立「孵化器」,他也宣布好消息,日前有臺中企業家將斥資12億元新臺幣,幫助青年創業,不需要任何回饋,直說「這非常了不起」。
  • 從《溫州一家人》到《大江大河2》,創業劇勇做垂直類型弄潮兒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創業大潮。與此同時,影視行業緊跟創業浪潮,湧現了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創業劇。前有《溫州一家人》《溫州兩家人》《雞毛飛上天》,後有《在遠方》《大江大河1、2》《我在北京等你》。作為現實題材的重要方向,創業劇在這些年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是如何關照創業者內心和受眾需求的?展現了哪些創業精神、奏響了怎樣的時代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