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發掘5000年前土城遺址 系最古老土城之一

2021-01-08 搜狐網

  據新華社11月3日電 江西省樟樹市博物館透露,迄今發現的中國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土城之一,樟樹市築衛城遺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發掘工作日前啟動。

  築衛城遺址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是以新石器時代晚期為主的遺址,也有青銅時代的遺存,距今已有5000多年。遺址於1947年10月被發現,因「築城以自衛」而得名。遺址城垣規模宏大,東西寬410米,南北長36米,城牆最高處20餘米,遺址面積約14公頃。

  據介紹,築衛城遺址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土城,本次發掘總面積達到了創紀錄的1000平方米,並將對遺址所在的清江盆地進行調查,調查為期5年,首期發掘工作將持續至2012年1月。考古發掘隊將採集不同層次的泥土,採用碳-14測年法等考古手段,確定古城的確切年代。

  據了解,築衛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將隨發掘工作展開,相關報告最遲將於明年1月底上報國家文物局。

相關焦點

  • 北土城: 元代城垣遺址
    因臨近元大都北城牆遺址(俗稱土城)而得名。遺址公園包含北土城和西土城兩段,城牆全部夯土築成,全長4.2公裡,基部寬達24米,頂寬約8米,高約16米。明洪武元年八月二日(1368年9月12日)明軍進佔大都,元順帝和后妃、太子以及部分大臣倉惶北逃,明兵佔領大都城後對大都城進行了改建,放棄了北部城區,將北城牆南移約五裡後另築新牆,從而奠定了明代北京城的北界。於是北部元代城牆(土城)便成為遺址。
  • 收破爛的糟踐著元大都土城遺址(組圖)
    本報訊(記者梁鳳鳴) 元大都土城遺址距今已有735年,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多年來,這裡卻是這樣一番景象:垃圾滿山,屎尿遍地。昨天上午10時,記者看到令人觸目驚心的一幕:小孩在垃圾堆邊玩耍,剛起床的人蹲在垃圾堆旁漱口刷牙,煙燻得發黑的鍋灶距垃圾僅有幾尺之遙……  這塊土坡南面是一處高級住宅小區,東側是中科院大氣物理所鐵塔分部,北面是小月河、知春路。土坡東西走向,長不到200米。
  • 遵義周末遊推薦:從土城聖地客棧出發,探索土城的精彩去處
    位於貴州遵義習水縣的土城古鎮赤水青山、紅色聖地、老少皆宜就像是為你們量身定製!體驗本地千年古城文化了解幾十年前紅軍的艱苦奮鬥在體驗老街特色美食之餘享受難得的身心放鬆時刻土城探索計劃已安排吃下漫步紅城這組安利↓↓01土城古鎮位於貴州遵義習水縣,是一個因航運而興的古鎮,也是一個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土城。
  • 讓心靈安靜的土城古鎮
    位於貴州遵義土城古鎮的女紅軍街,古色古香,特色鮮明。 羅星漢攝(人民圖片)土城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赤水河中遊,其東、西、南三面臨水,北面靠山,形成「鎮依山建,水繞鎮轉」的典型山水格局。土城古鎮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100年,「土城」名字的由來可上溯到元末明初時期,當時這裡的居民在改建街房時,發現大量用泥土建房築城的牆基,「土城」由此得名。土城水路交通便捷,往來商船川流不息,四方商賈雲集,自古以來就是川黔地區的交通重地,系古時「川鹽入黔」的重要碼頭和集散地。在土城古鎮的老街區走一走,更能感受到古鎮保存完好的歷史風貌、獨特的商埠文化以及古樸的民風。
  • 三臺縣土城 與蕭氏家族遷徙發展史
    土城遺址鳥瞰圖。建於乾隆年間的蕭氏老宗祠。道光十六年(1836)為蕭羅氏修建的貞節牌坊。牌坊銘文。謝氏祖婆墳塋。建於道光年間的蕭氏宗祠。1970年代以前,這裡曾矗立著一座聞名三臺、中江兩縣的土城,村名也因土城而來。從留下的遺址看,土城略呈橢圓形,基礎用石條壘砌而成,上築夯土,空中俯瞰,猶如一顆善睞的明眸鑲嵌在大地上。土城的主人姓蕭,他的後代,就散居在土城附近。據曾居城中的族人回憶,土城坐東北向西南。之所以稱為「城」,是因為其格局完全仿照城池的修建格局,城牆、護城河一應俱全。城牆高3米多,護城河寬5-6米。
  • 棗莊市中區峨山口土城煉鐵遺址
    新聞熱線:0632-3156865 通訊員qq群:25238684 當前位置:首頁 > 首頁內容 > 棗莊舊事 棗莊市中區峨山口土城煉鐵遺址
  • 貴州省土城黃金灣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本體保護方案
    受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紅色旅遊文化有限公司委託,2016年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擔了《黃金灣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本體保護方案》的編制工作,在對黃金灣遺址的現狀保存情況及病害原因進行綜合勘查分析的基礎上,根據遺址保護與展示的需求,制定了科學、合理的保護方案。
  • 記憶中家鄉慶陽的土城,地道
    南鄭村,一個無名卻古老的村子,隸屬於寧縣中村鎮鄧家大隊。尾隨於早勝塬的西端,遙望在馬連河的東岸。在慶陽這片黃土地上,大多數村子都曾有過一座用土夯成的古老土城,但是並不是每個村子都會有的,畢竟在古代,修建一座土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貴州習水的土城古鎮,習水縣的「習」字的演變,最初是「習」
    大家都知道貴州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貴州省習水縣的土城古鎮,土城古鎮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早晨,土城古鎮慢慢甦醒,附近村民挑著剛採摘的蔬菜,來到鎮上販賣,早集的規模不大,正好可以滿足鎮上一戶人家一天的需求。從七點開始,大約12點結束,周而復始。這種生活方式幾百年來一直延續著。
  • 貴州這座千年土城,被稱為「活著的古鎮」,是四渡赤水的第一渡口
    縱觀我國目前旅遊業的發展,各省市都以其特色吸引了很多遊客,我國的貴州省近幾年來的發展也是十分可觀的,在貴州的旅遊景區當中黃果樹大瀑布以及梅花山最為著名,這些著名的山地旅遊特色已成為了當地的代表,除此以外,在貴州省還有一些具有歷史價值的古建築,在貴州省遵義市有一座土城,名為習水土城,已有千年歷史
  • 民國時期的內蒙古赤峰,圖7位於林東南邊的土城遺址
    位於今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附近的慶州白塔,遼慶陵和慶州城遺址的所在地,遼王朝聖宗、興宗、道宗三個皇帝及帝後的陵墓均葬於此,遼被金滅後,陵被掘,金玉被掠奪,後世便不再修繕管理,被歷代盜墓搜刮成空,圖中的白塔為釋迦佛舍利塔,是遼興宗於公元1047年後為其母所建。位於林西縣南部的一處新生沙丘,因氣候乾燥,大風吹襲砂崖和河流衝刷形成沙石,覆蓋到草原上。
  • 盛夏的古鎮之旅 貴州習水之土城遐思
    進入古鎮的第一眼,就看到了土城古鎮圖書館。沒想到古鎮裡還有一個小小的圖書館,裡面的陳設頗有古風韻味,圖書不多,就隨便攤在幾個大桌子上,供讀者自由翻閱。大致看了下,有關於 赤水 和土城歷史介紹的書籍,也有現如今人們喜歡的一些暢銷小說。盛夏的土城古鎮十分炎熱,午后街道上一片靜謐,四周的店鋪大都閉門謝客,石板路上只迴蕩著我們一家子四人一狗的腳步聲。
  • 《斬龍傳奇》土城爭霸活動怎麼樣 玩法詳解
    斬龍傳奇中玩家之間相互PK團戰是遊戲的一大樂趣,從玩家PK的刺激程度上來說遊戲中的土城爭霸可謂是遊戲中最為刺激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遊戲中土城爭霸的玩法攻略。 「土城爭霸」活動一般會在每周三、六晚上的八點時分準時進行開啟。活動可謂是還原了曾經以來的沙巴克王城大戰,千人奪沙的場面也在這裡重新地進行了上演!
  • 到底是北魏武川鎮還是魏帝行宮 武川土城梁古城為魏帝行宮
    土城梁古城位於武川縣西南20餘公裡的大青山鄉土城梁村西山顛之上。五十年代 張鬱先生調查發現,並考證為北魏"武川鎮"城址。這一觀點多年來被歷史學及考古學界普遍採用。筆者經實地調查及史料核對,認定此城是北魏皇帝行宮遺址,不是北魏武川鎮城址。
  • 土城記憶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㊱
    烈士的鮮血沒有白流,如今的土城,以紅色基因的傳承為依託,以美酒河的綠色發現為出路,實現了英雄河與美酒河的崛起。土城活在時光與歷史的河裡。要記住土城,不僅要記住一條河——赤水河,要記住一次戰鬥——土城戰鬥,還要記住一座城一個人。
  • 習水土城紅色文化旅遊創新區「與國同慶」
    實景演出 實景演出  有著大小十七間紅色場館的土城在10月1日至4日期間就迎來近10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他們沐浴著紅色文化的陽光,享受著滋州古鎮的輕鬆愉悅。  挑戰橋上走一走,看一場真槍實彈的實景演出,跳一曲竹竿舞、舞一場花燈戲,夜遊古鎮,觀燈光水舞秀、打鐵花、《土城往事》文藝演出……精彩不斷。
  • 遵義土城苕湯圓,舌尖上的美食!
    今天小編告訴大家,在遵義市習水縣的一個千年古鎮,土城鎮,一樣的很出名,因為土城除了是一個有著紅色傳承的千年古鎮,她還有一道讓人難忘的美食——土城苕湯圓!習水土城苕湯圓是赤水河畔傳統的名小吃,具有典型的黔北地方風味恃色,皮溥嫩滑,味道鮮美,食之難捨。
  • 貴州遵義:千年土城古鎮,步步皆是景,鮮為人知的旅遊勝地
    貴州遵義:千年土城古鎮,步步皆是景,鮮為人知的旅遊勝地哈嘍,F姐來了,我們上期講的貴州遵義的旅遊勝地——婁山關,不知道這個地方的最美玻璃棧道,有沒有成功吸引到大家想去旅遊的小心心呢?不過都不要緊,今天F姐來給大家講一下遵義的另一個美景勝地吧。
  • 貴州的土城古鎮,流傳著十八幫的故事,「大腳女人」最為津津樂道
    眾所周知,貴州的旅遊資源極為豐富,今天介紹一下貴州省習水縣的土城古鎮,土城古鎮已有千年歷史。歷史上,土城不僅是軍事要塞,更是商貿重鎮,這座『通商碑』上就記載了明朝時期,官方為了促進土城的商業發展,給往來這裡的商人減輕稅賦的事。
  • 5000年前「山東大漢」身高達1米9 為目前焦家遺址最高
    焦家遺址中出土的彩繪陶,既是生活實用器也是墓葬內隨葬品的組成部分。  中國古人身材有多高?昨天,一位身高1.9米的「山東大漢」現身國家博物館,他來自約5000年前。  在國博首個全國考古發現成果系列展——「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上,這樣的「考古味」也無處不在。最明顯的是,展覽特別設置了考古科技環節,介紹了此次考古的過程,以及各類高科技在這個全國首次內水區域水下考古發掘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