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內蒙古赤峰,圖7位於林東南邊的土城遺址

2021-01-08 歷史老圖片

林西縣境內,在一些黃土坡地,有百姓挖掘窯洞,以此為家,圖中一位婦女正走回窯洞中。

赤峰地區歷史悠久,是遼代的政經中心(遼上京和中京位於境內),赤峰因城東北的山峰為紅色而得名,城內街巷依英金河而建,圖中街道寬敞,車轍深深留下蜿蜒的痕跡。

從高處遠瞰林東縣城,1932年設為縣,1933年7月撤銷,建立巴林左旗至今,作為一座古城,歷史悠久,宋遼時期的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於公元918年在此築皇都,後改稱上京,設立臨潢府,為遼代五京之首。

位於今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附近的慶州白塔,遼慶陵和慶州城遺址的所在地,遼王朝聖宗、興宗、道宗三個皇帝及帝後的陵墓均葬於此,遼被金滅後,陵被掘,金玉被掠奪,後世便不再修繕管理,被歷代盜墓搜刮成空,圖中的白塔為釋迦佛舍利塔,是遼興宗於公元1047年後為其母所建。

位於林西縣南部的一處新生沙丘,因氣候乾燥,大風吹襲砂崖和河流衝刷形成沙石,覆蓋到草原上。

位於林西境內,沿途沙丘,隨處可見動物的骨骸。

位於林東南邊的土城遺址,一座遼代古塔,雖只剩半截矗立,卻依然可見宏偉之姿,曾經讓宋朝吃盡了苦頭的契丹,就在這裡紮根,統轄著北部中國。

位於熱河白塔子(今巴林右旗境內)的興安嶺,山水流水清清,白楊林生長其間。

位於林西與白塔子之間的二家子附近,興安嶺的一處山崖旁,建有小土地廟。

西遼河的北邊源頭西拉木倫河。

相關焦點

  • 收破爛的糟踐著元大都土城遺址(組圖)
    本報訊(記者梁鳳鳴) 元大都土城遺址距今已有735年,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多年來,這裡卻是這樣一番景象:垃圾滿山,屎尿遍地。昨天上午10時,記者看到令人觸目驚心的一幕:小孩在垃圾堆邊玩耍,剛起床的人蹲在垃圾堆旁漱口刷牙,煙燻得發黑的鍋灶距垃圾僅有幾尺之遙……  這塊土坡南面是一處高級住宅小區,東側是中科院大氣物理所鐵塔分部,北面是小月河、知春路。土坡東西走向,長不到200米。
  • 北土城: 元代城垣遺址
    因臨近元大都北城牆遺址(俗稱土城)而得名。遺址公園包含北土城和西土城兩段,城牆全部夯土築成,全長4.2公裡,基部寬達24米,頂寬約8米,高約16米。明洪武元年八月二日(1368年9月12日)明軍進佔大都,元順帝和后妃、太子以及部分大臣倉惶北逃,明兵佔領大都城後對大都城進行了改建,放棄了北部城區,將北城牆南移約五裡後另築新牆,從而奠定了明代北京城的北界。於是北部元代城牆(土城)便成為遺址。
  • 江西省發掘5000年前土城遺址 系最古老土城之一
    據新華社11月3日電 江西省樟樹市博物館透露,迄今發現的中國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土城之一,樟樹市築衛城遺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發掘工作日前啟動。  築衛城遺址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是以新石器時代晚期為主的遺址,也有青銅時代的遺存,距今已有5000多年。
  • 內蒙古赤峰現古生物三眼恐龍蝦 距今2億年
    三眼恐龍蝦(資料圖)     中新社赤峰6月22日電中新社記者22日獲悉,內蒙古赤峰市一家企業員工近日在該公司院裡發現的一種長得像蝌蚪,腹部長滿了小腿、三隻眼睛的奇怪生物,被專家證實為古生物三眼恐龍蝦,並稱距今已有2億年歷史
  • 讓心靈安靜的土城古鎮
    位於貴州遵義土城古鎮的女紅軍街,古色古香,特色鮮明。 羅星漢攝(人民圖片)土城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赤水河中遊,其東、西、南三面臨水,北面靠山,形成「鎮依山建,水繞鎮轉」的典型山水格局。土城古鎮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100年,「土城」名字的由來可上溯到元末明初時期,當時這裡的居民在改建街房時,發現大量用泥土建房築城的牆基,「土城」由此得名。土城水路交通便捷,往來商船川流不息,四方商賈雲集,自古以來就是川黔地區的交通重地,系古時「川鹽入黔」的重要碼頭和集散地。在土城古鎮的老街區走一走,更能感受到古鎮保存完好的歷史風貌、獨特的商埠文化以及古樸的民風。
  • 三臺縣土城 與蕭氏家族遷徙發展史
    土城遺址鳥瞰圖。建於乾隆年間的蕭氏老宗祠。道光十六年(1836)為蕭羅氏修建的貞節牌坊。牌坊銘文。謝氏祖婆墳塋。建於道光年間的蕭氏宗祠。□曾為志謝楊傑文/圖四川三臺縣黎曙鎮西南的土城村,一條小溪蜿蜒流過,溪名澗漕河。沿河南下的長河埝灌溉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1970年代以前,這裡曾矗立著一座聞名三臺、中江兩縣的土城,村名也因土城而來。從留下的遺址看,土城略呈橢圓形,基礎用石條壘砌而成,上築夯土,空中俯瞰,猶如一顆善睞的明眸鑲嵌在大地上。土城的主人姓蕭,他的後代,就散居在土城附近。
  • 遵義周末遊推薦:從土城聖地客棧出發,探索土城的精彩去處
    位於貴州遵義習水縣的土城古鎮赤水青山、紅色聖地、老少皆宜就像是為你們量身定製!體驗本地千年古城文化了解幾十年前紅軍的艱苦奮鬥在體驗老街特色美食之餘享受難得的身心放鬆時刻土城探索計劃已安排吃下漫步紅城這組安利↓↓01土城古鎮位於貴州遵義習水縣,是一個因航運而興的古鎮,也是一個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土城。
  • 赤峰站預計7月投運!赤喀高鐵進入調試階段,赤峰站首迎動檢列車
    赤峰市,是內蒙古地級市,是一個以蒙古族和漢族為主的多民族城市,是內蒙古第一人口城市,內蒙古東部中心城市,也是副省級中心城市!今天,小編主要再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赤峰即將迎來的首座大型交通樞紐!這座大型交通樞紐,就是赤峰站!
  • [壯美亮麗內蒙古]赤峰:從"旅遊扶貧"到"旅遊富民"
    精準扶貧 旅遊先行  烏蘭布統草原位於渾善達克沙地與蒙古高原接壤處,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境內。近10年來,八一、長影、北影等影廠在這裡攝製了百餘部影片。「《還珠格格》《康熙王朝》《漢武大帝》等都是在這裡拍攝外景。」烏蘭布統蘇木黨委書記姜惠勇對《經濟日報》記者說起這裡的旅遊資源,如數家珍。
  • 小邾國故都遺址位置成疑 或位於滕州山亭交界處
    小邾國故都遺址位置成疑 或位於滕州山亭交界處 而經對古籍整理和考古研究,筆者認為小邾國古都遺址位於滕州山亭交界處,在墓址正西2.5公裡的小清河右側。  筆者的根據有三:首先,該處有清晰可見的古城牆。筆者在現場考察中發現,小清河東側古城牆不僅清晰可辨,復原後城周長約2000米,合乎當時小邾國為「廓」的說法。
  • 棗莊市中區峨山口土城煉鐵遺址
    新聞熱線:0632-3156865 通訊員qq群:25238684 當前位置:首頁 > 首頁內容 > 棗莊舊事 棗莊市中區峨山口土城煉鐵遺址
  • 盛夏的古鎮之旅 貴州習水之土城遐思
    感受川鹽入黔時期百姓的不易;品味十八幫江湖的義薄雲天;體驗「前店後宅」的歷史城鎮格局……縱然古鎮興衰彈指間,但文明永存。我們的行程就從一頓美食開始吧。8月20日早晨從 重慶 直奔 習水 土城古鎮,到達時已經中午。於是在古鎮外找了家清爽的小店吃午飯,順便品嘗了土城小吃苕湯圓,口感獨特。初起香甜,繼而就有肉餡入口,感覺像吃紅薯肉包子。
  • 貴州省土城黃金灣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本體保護方案
    黃金灣遺址位於貴州遵義習水縣土城鎮黃金灣村,黃金河與赤水河交匯處的赤水河東岸一級階地上,面積約4萬平方米,遺址於2009年為配合仁懷至赤水高速公路建設而進行區域考古調查時發現,並於2014年11月和2015年6月進行了考古勘探和發掘,累計鑽探面積約3萬平方米,揭露面積1500平方米,主要劃分為A、B、C三個發掘區,並於B區東側山坡上發現了1座巖坑墓(M23)和7座崖墓(M5-M9、
  • 從蒙A到蒙M——內蒙古各地市名稱由來及歷史沿革簡要
    先秦時期,趙武靈王在此設雲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託克託縣境。民國時期為綏遠省省會,蒙綏合併後,呼和浩特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市中心城區本是由歸化城與綏遠城兩座城市在清末民國合併而成,故名歸綏。1954年改名為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
  • 草原上的「千年瓷都」——赤峰缸瓦窯
    遼 缸瓦窯白釉剔花填黑梅瓶高42.2釐米、口徑7.3釐米遼瓷在我國古代豐富多彩的瓷系中頗富民族特色。其中的仿定瓷、遼白瓷、遼三彩器、單色釉器等造型和裝飾工藝獨特,自成體系,被譽為遼瓷,是我國古代制瓷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內蒙古赤峰一農戶家26隻羊被野狼咬死
    這幾天,在內蒙古赤峰翁牛特旗橋頭鎮,幾隻在野外找不到食物的野狼趁夜溜進了一戶村民家的羊圈,咬死了26隻羊。翁牛特旗的橋頭鎮距離赤峰市區約50公裡,入冬以來,當地下了幾場大雪,村民宋國民告訴記者,從1月7日夜間開始他家的棚圈晚上常有狼群闖入,修補加固棚圈也沒什麼用,幾天下來他家共有26隻羊被咬死。  目前,橋頭鎮政府正在為宋國民申請野生動物攻擊造成財產損失的補償。
  • 科爾沁區莫力廟福巨遺址為遼代龍化州
    科爾沁區莫力廟福巨遺址為遼代龍化州近日,由科爾沁區與內蒙古民族大學共同承辦的第十四屆遼金契丹女貞史學術研討會圓滿結束。來自全國的史學界專家學者得出結論:科爾沁區莫力廟福巨遺址為遼代龍化州。在科爾沁草原腹地, 通遼市科爾沁區莫力廟蘇木福巨嘎查北約2.5公裡處,在一處沙質臺地上,沉睡著一座千年的遼代古城遺址。
  • 到底是北魏武川鎮還是魏帝行宮 武川土城梁古城為魏帝行宮
    土城梁古城位於武川縣西南20餘公裡的大青山鄉土城梁村西山顛之上。五十年代 張鬱先生調查發現,並考證為北魏"武川鎮"城址。這一觀點多年來被歷史學及考古學界普遍採用。筆者經實地調查及史料核對,認定此城是北魏皇帝行宮遺址,不是北魏武川鎮城址。
  • 內蒙古「最低調」的地級市,不僅出土「中國龍」,還非常「有礦」
    我去過幾次內蒙古,走過很多城市, 赤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蒙冀遼三省區十字路口赤峰,東南與遼寧朝陽接壤,西南與河北承德接壤,東部與內蒙古通遼接壤,西北與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接壤,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交通非常便利。
  • 從河姆渡文化到井頭山遺址:史前時期人們究竟如何生活?
    花廳墓地的16號墓葬平面圖。花廳墓地是一處長江流域的良渚文化與黃淮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共處的墓地,分為南北兩個墓區,兩文化的陶器不但共見於同一墓地,還共見於同一墓區和同一墓葬,但是以人、狗、豬殉葬的墓葬卻都位於北墓區。隨葬豬和狗是大汶口文化的顯著特徵,在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就曾出土一件憨態可掬的狗形陶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