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小蠶寶寶 化身「致富寶」

2021-01-09 呼倫貝爾發布

cán

bǎo

bǎo

軟乎乎蠕動的蠶寶寶,你們見過嗎?

初秋時節,扎蘭屯市中和鎮福興村山坡上的柞樹林青翠欲滴,柞樹葉子上,許多胖胖的蠶寶寶正慢悠悠的蠕動著身體啃食柞樹葉,而這些蠶寶寶的主人王俊元正和老伴忙著給蠶寶寶們挪到另一片枝葉更茂密的柞樹坡上。這些年,王俊元通過養蠶不僅讓自己家過上了好日子,同時還成為了村裡養蠶致富的領頭人。

王俊元年輕時是中和村的村書記。臨近退休時,閒不住的他就開始自己的養蠶路,並註冊成立了「中和良種場蠶廠」。他每年7月份時投放2批蠶,到了9月份大概就可以收益四萬元左右。「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做過村幹部的王俊元有著共同富裕的夢想,為讓鄉親們致富,他還傳授養蠶的技術和經驗,村民們看到他家日益向好的生活,也紛紛加入到養蠶的行列。現如今,福興村的養蠶戶達到16戶,包括貧困戶4戶。同時,在每年收蠶比較忙的時候還會僱傭村裡的貧困戶來幫忙收蠶,帶動貧困戶增收。

王俊元表示,養蠶投資小、見效快,而且不太佔用農忙的時節。下一步,他將和鄉親們一道勤勞苦幹,讓蠶寶寶真正化身為當地村民增收的「致富寶」。

來源:扎蘭屯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黃平縣重興村:勤「繭」致富 蠶寶寶變身「銀元寶」
    「快來看呀,蠶寶寶吐絲上簇了,結成的白色蠶繭如鴿子蛋大小,像極了一個個銀元寶......」近日,記者跟隨黔東南州黃平縣重安鎮重興村同步小康第一書記趙學海的腳步走進黃平縣重興正帆蠶業專業合作社,蠶房內數百張方格簇整齊排列,蠶寶寶已上簇結繭,預計再過兩三天後便可採摘蠶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香菇撐起阜平縣「致富傘」
    阜平縣用小香菇撐起了「致富傘」。見到記者時,23歲的小夥子張強,正在菌棚裡忙活著。今年是他在村裡培育香菇的第二個年頭,膚色健康、腰板直挺、說話幽默的他,是阜平縣食用菌產業園區裡年齡最小的菌棚棚主。「在整個園區我都是最小的一個,優勢是年輕,劣勢是太年輕……」張強一家去年從山裡搬出,搬進了一百平米的新家,不僅居住條件得到改善,離食用菌產業園區的距離也很近,只有一公裡左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布爾津縣:養殖合作社帶領村民搭上致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布爾津縣:養殖合作社帶領村民搭上致富「快車」 2020-11-27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一條通向克爾古提的「旅遊致富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一條通向克爾古提的「旅遊致富路」 2020-07-22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金溪:小小黃梔子做成大產業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金溪:小小黃梔子做成大產業 2020-10-19 15: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金蠶寶寶 村民「致富寶」
    今年是郭光金養殖黃金蠶的第一年,意外地獲得了大豐收。他指著一張張的繭子告訴記者,這種彩繭是自然呈現的金色,這些蠶種在外觀與飼養方式上,與普通蠶種並無太大差別。蠶寶寶吃的是普通桑葉,結的繭卻顯示出了天然的金黃色。此外,彩色繭子相比普通白色繭子繭形大,具有更多優良特性。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一個偏遠貧困村的「華麗轉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一個偏遠貧困村的「華麗轉身」8月初的涇川縣飛雲鎮南莊頭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齊的小康屋,一處處碩果纍纍的果園,水泥路蜿蜒伸向遠方,村莊內百花爭豔,處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農村美麗畫卷。而誰又曾想到,就在幾年前,南莊頭村還是一個土地貧瘠、交通閉塞的深度貧困村。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從砍樹到看樹 阿爾山靠林致富的小康路
    在位於大興安嶺腹地的內蒙古阿爾山市發展生態旅遊、拓展林下經濟,走出了一條與林為伴、靠林致富的小康路。在阿爾山白狼鎮鹿村,鄭曉林正忙著帶遊客參觀鹿園。鹿園裡30多隻母鹿下羔率今年頭一次達到了九成以上。2000年,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全面實施,從前依靠伐木過生活的大量林業工人下崗。在林業轉型、生態保護的政策之下,當地的林業部門開始扶持原來的伐木工人養鹿,鹿村由此而來。
  • 瀘西縣舊城鎮:「蠶寶寶」成了農民「致富寶」
    8月5日,記者走進瀘西縣舊城鎮,桑園裡,只見蠶農們一邊採摘桑葉,一邊笑語連連;移步到農戶家的養蠶大棚,在一排排養蠶架上,只見白胖可愛的「蠶寶寶」們正在鋪滿桑葉的竹篾篩上津津有味地吃著桑葉……「去年栽了4畝桑樹獲得近2萬元的收入,今年估算有3萬多元。
  • 河南魯山:小小蠶寶寶 致富新門道
    近年來,當地因地制宜發展柞蠶養殖,幫助農戶實現規模化科學養蠶,助力農民增收致富。目前魯山縣柞蠶養殖面積約7萬畝,畝均收入2000多元,帶動600戶農戶就地就業。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近年來,當地因地制宜發展柞蠶養殖,幫助農戶實現規模化科學養蠶,助力農民增收致富。目前魯山縣柞蠶養殖面積約7萬畝,畝均收入2000多元,帶動600戶農戶就地就業。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紅火火的日子 紅彤彤的本
    他走進家裡,用那雙皮膚黝黑、布滿了老繭的手拿出了一本紅本讓大家看,並且高興地說:「這下土地也有了『身份證』,我們老百姓算是吃上了『定心丸』。這個本上寫得很清楚,我的土地是10.86畝。你看,這上面還精確畫著圖哩。」牛寬喜手中的紅本,就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堡子鎮朱北村致富記
    「短期脫貧靠勞務,長期致富靠產業」是朱北村確立的脫貧思路。曾經的朱北村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後、缺乏產業支撐,是大堡子鎮13個村中典型的貧困村。近年來,通過黨支部引領,著力在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上下功夫,全速培育富民產業,通過開展勞動力技能培訓,讓全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實現增收,使全村群眾生活和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股文明新風吹遍家家戶戶。
  • 《幸福者說》④ 婁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展示婁底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組織開展《幸福者說》——婁底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媒體主題報導,由婁底市新聞中心、婁底日報社、婁底市廣播電視臺全程策劃執行,分《蝶變》《新局》《家園》《小康》《和諧》《幸福》六個篇章,通過全媒聯動、多屏共振、跨界融合等方式,形象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實惠,生動體現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 蠶寶寶丨蛻變計劃—小小蠶農招募中...
    養蠶寶寶,勾起了我們多少兒時的回憶,當蠶寶寶還是卵的時候,我們為了讓它們快點孵出來,還在上面蓋上棉花,增加溫度,當蠶寶寶孵出來的時候,我們會小心翼翼屏住呼吸把小小的蠶寶寶移到鋪滿新鮮桑葉的鐵皮筆盒中,希望它們快快吃,快快長大,長得白白胖胖的!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找準好產業...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找準好產業 走穩致富路 2021-01-04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西新絳澤掌鎮:金燦燦的菊花 金燦燦的日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西新絳澤掌鎮:金燦燦的菊花 金燦燦的日子 2020-08-28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蠶寶寶生長全過程
    早早的就採了桑樹上最好、最嫩的桑葉,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剛剛出生的蠶寶寶,放在了剛剛採回來的桑葉上,黑黑小小的!一片葉子夠很多個蠶寶寶吃的。剛出生的蠶寶寶只能吃,剛發出來的嫩葉,吃不了較老的葉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電商平臺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電商平臺為農民脫貧插上「增收翅膀」 2021-01-11 1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村莊美了 村民笑了 南豐中和村變身幸福村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村莊美了 村民笑了 南豐中和村變身幸福村 2020-11-28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池塘裡盛開「致富花」,江蘇如皋「升級版...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池塘裡盛開「致富花」,江蘇如皋「升級版」特色漁業拓寬富民路 2020-12-23 14:23:20 來源: 如皋日報 江蘇如皋地處長江下遊蘇中平原,是南通地區唯一不具有沿海岸線的縣(市),水產養殖面積僅有6萬餘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