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瑞典半數老年人感到孤獨焦慮

2021-01-11 人民網

  人民網斯德哥爾摩10月19日電 (記者 李玫憶 實習記者 劉靜)瑞典國家社會事務委員會日前發布了瑞典老年人年度社會調查報告。共有135085名目前接受家庭護理或住在養老院的老人參與此項調查。大多數老年人對調查問卷的問題提供了正面的回答。然而孤獨和焦慮仍然是困擾老年人的主要問題。

  瑞典國家社會事務委員會是隸屬於瑞典社會事務部的國家行政機構。每天瑞典國家事務部都會就瑞典老年人護理展開民意調查並發布調查報告。今年的調查結果與往年相似,大多數老人對老年護理工作表示滿意。調查數據顯示,在接受家庭護理的老人中78%的老年人表示很容易能夠得到護理人員的幫助。82%的老人認為家庭護理人員始終能夠完成護理工作,73%的老人認為家庭護理人員在多數情況下都能完成護理工作。86%的老年人表示有安全感,僅有4%的老年人表示生活缺乏安全感。然而,52%的老年人表示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其中43%的老年人表示有輕度焦慮,9%的老年人表示有嚴重焦慮。58%的老年人表示感到孤獨,其中15%的老年人時常感到孤獨。瑞典國家社會事務委員會表示調查結果將用來分析全國老年護理工作現狀,以進一步改善老年護理工作。

(責編:張瑞琦、常紅)

深度閱讀

【盤點】歷次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上的中國聲音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10月16日在印度果阿舉行。在八次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上,中國領導人發表了哪些講話,提出了哪些主張,貢獻了哪些中國智慧?本網一一盤點。【詳細】

金磚十年:推動國際秩序改革,促進經濟合作共贏近年來,金磚國家合作領域擴展深入、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在重大國際事務中的溝通不斷加強,為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完善全球治理、加強發展中國家間的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詳細】

相關焦點

  • 外媒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愛玩電子遊戲
    不過一項來自「Must Play May」的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愛玩電子遊戲,受調查者中有超過1/4的老年人也會選擇電子遊戲作為他們的娛樂方式。調查結果顯示,55歲-64歲的受調查者中,42%的人員都喜愛玩電子遊戲,年過65歲的受調查者中,也有27%的人員在過去的五年裡愛上了遊玩電子遊戲。
  • ...約半數年輕人表示出現了焦慮和抑鬱的症狀。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新報告顯示,這種預測是正確的:6月份25%的美國年輕人想過自殺。報導稱,6月底,奎爾特裡克斯公司對5412名成年人進行在線調查。結果顯示,在18至24歲的年輕人中,有四分之一稱過去30天裡想過自殺;②相近比例的受訪者還表示,他們已經開始使用藥物或增加服用劑量,來應對新冠疫情造成的壓力和精神損傷。今年4至6月,約半數年輕人表示出現了焦慮和抑鬱的症狀。
  • 新冠大流行期間,有多少美國人被孤獨和焦慮所充斥?民調顯示不樂觀
    美國人感到孤立和焦慮。他們擔心自己或他們的親人會生病。他們擔心自己的工作。 隨著新冠病毒在美國各地大流行,它對人們的精神健康和壓力水平也影響深重。一項調查發現,在過去一周,大多數美國人感到緊張、沮喪、孤獨,甚至是絕望。
  • 中國精神衛生調查顯示:精神障礙中焦慮障礙患病率最高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魏夢佳)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社會精神病學與行為醫學研究室主任黃悅勤教授團隊主導的「中國精神衛生調查」結果近期在英國知名雜誌《柳葉刀·精神病學》上在線發表。調查結果顯示,在精神障礙中,焦慮障礙患病率最高,為4.98%。
  • 5大原因讓人孤獨焦慮 3類人需關注心理問題
    編者按:不知從何時起,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或身邊人焦慮的頻率越來越高。一項針對2000名成年人的調查發現,62%的人認為生活正變得越來越令人焦慮。5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過去5年裡對金錢更加焦慮;對變老(40%)、外貌(32%)和職業發展(30%)的擔憂也是焦慮的主要來源。
  • 社交很焦慮,一個人也感到孤獨,如何在社交和獨處中找到平衡
    最近一直都會聽到社交焦慮這個詞語,很多人覺得在人群中會覺得不知道如何自處,顯得很是焦慮,雖然自己獨處自在很多,但也存在著孤獨的感受,於是在孤獨與社交之間徘徊和糾纏。  而社交焦慮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人覺得在社交中無法做自己,真實的自我需要被包裹起來,那麼在人群中無法做自己,就顯得比較痛苦,還有人覺得在社交中要表現得更加完美,才能成為人群中矚目的焦點,但會覺得很累,即便達成了目標
  • 日本「孤獨死」現象讓人不忍直視 怕添麻煩的觀念加劇窘境
    在群馬縣沼田市發現的4251萬日元現金便來自一位「孤獨死」老人,警方在確認身份後把這筆遺產返還給了這位老人的法定繼承人。  據日本日清基礎研究所調查顯示,過去10年,日本「孤獨死」人數增加了3倍。現在每年約有3萬人「孤獨死」。而業內人士認為,真正的數字「恐怕是這個數字的兩倍或三倍」。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中,日本每年「孤獨死」的人數位居前列。
  • 專家:積極暗示有利老年人健康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當遇到困難挫折時,這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能起到緩解緊張、焦慮、不安、自責等負面情緒的作用,並且能宣洩不良情緒。當然,不能只做『阿Q』,在自我安慰的同時也要對錯誤進行反思,總結經驗教訓。」事實上,積極的心理暗示能改善老人健康狀況。
  • 焦慮、孤獨、迷茫,是屬於每一個年輕人的心事
    每個人好像都很多焦慮,孤獨又迷茫。不關心任眼前利益之外的事情,甚至都不太關心自己究竟是誰。也許你會意識到這是不對的,隱隱察覺這種生活不是你想要的。昨天發了一段文字,想聽聽大家的想法或是秘密,看過以後有感而發,匯總此篇文章。其實我壓根就不會安慰人,就好像看到朋友在我面前哭,我會手足無措,詞不達意。
  • 「老小孩」行為異常 及時關注多陪伴 市四醫院專家提醒:老年人心理...
    一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中,總體患病率在5%左右,並隨著年齡增長呈幾何指數增加,即年齡每增加5歲,患病率就將翻倍。根據2018年雅安市老齡委數據顯示,我市六縣兩區65歲以上人口共22萬餘人,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為5—7%。更應該引起注意的是,到目前為止,阿爾茨海默病並沒有藥物可以根治,但在早期發現可以通過藥物幹預和專業的護理、康復訓練延緩智力衰退。
  • 孤獨會有的10個跡象,你存在嗎?
    人們的孤獨感正在增加 隨著越多的人表示,感受到社交孤立或焦慮。孤獨正在變成一個普遍的問題,有必要說一下,孤單和孤獨之間,是有很大區別的,它們可不是一回事兒。 比如,內向的人非常重視獨處的時間,把獨處當作為自己充電的重要方式。但是,長期孤獨,會給自己帶來被孤立的感覺。
  • 進入大學後,你會時常感到孤獨嗎?
    剛剛進入大學的你,是不是會感到迷茫?當一個人獨自面對複雜的人際圈層,「舒適圈」是最好的棲息地。大學的你,越來越不敢認識新朋友,也越來越怕受傷。漸漸地,為了不感到失望,我們害怕於嘗試。 其實,小夏和小盧的經歷也是我們自己的縮影。我們不善於交流,性格慢熱。但我們渴望朋友和陪伴,珍惜自己所遇到的每一個人。
  • 報告顯示超10%老年人基本生活無法自理依賴全方位照料
    ● 報告顯示,有4.8%的老年人處於日常活動能力重度失能、7%處於中度失能狀態,總失能率為11.8%。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53億,1.8億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約4200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楊團指出,在我國人口快速老齡化、失能失智人口快速增加、照護需求快速增長和家庭結構變遷的現實下,化解風險的長期照護政策選擇和制度設計已經刻不容緩。
  • 當代老人的必修課,要學習抵禦孤獨
    老年人在這個時代總是容易被忽視。當新興科技、電子支付、手機app日新月異,年輕人成為市場消費競相討好的目標群體之時,老年人則被排除到大潮之外,世界的精彩似乎不再屬於他們,他們的孤獨也無人理會。據統計,我國老齡人口數量世界第一,老齡化的速度世界第一。而另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空巢老人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高達60%,其中達到疾病程度、需要治療的佔到10%至20%。
  • 香港調查顯示:近半數養寵物者不想生孩子
    一項調查發現,逾80%受訪者飼養寵物後,家人之間的感情轉好,更認為寵物為家庭帶來正能量;近半數人將寵物視如己出,沒有生育計劃。負責調查的機構建議港府,檢討「動物友善」政策,例如取消公屋不準飼養寵物的政策,以及深入了解市民寧願飼養寵物不願生育的原因。
  • 日本民調顯示:4成以上獨居老人預感「孤獨死」
    其中,內閣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4成以上日本獨居老人預感自己會「孤獨死」。尤其是每月交談次數在1~2次左右的老人,60%以上都擔憂自己是否會「孤獨死」。 據白皮書顯示,2015年度65歲以上的獨居老人人數高達600萬8千人。其中男性佔總數的12.9%,女性佔總數的21.3%,預計2025年該數據將超過700萬人。
  • 老年人為何會嗜睡,嗜睡要怎麼辦?
    老年人嗜睡是怎麼回事?睡覺時間短是許多老年人的共同特徵,但由於某些原因老年人會出現嗜睡的情況。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五天不睡眠人就會死去,睡眠作為生命所必須的過程,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27%的人有睡眠問題。
  • 珍愛網調研顯示女生長得好、男生收入高最有優勢
    一、婚戀市場單身男女「內卷」實況1、單身男女普遍在26歲~30歲開始感受到婚戀壓力民政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成年單身男女人數達到了2.4億,如此龐大的單身數量,讓婚戀市場裡的單身男女承受著不小的壓力。調研顯示,超3成(33.69%)單身男女在步入26歲後普遍開始焦慮,並且女性比男性焦慮年齡更早一些,此外有3成單身男女表示從來沒有焦慮過。
  • 別人上市你焦慮,面對不確定下的孤獨,你需要一個抓手
    不知不覺中這"天天見"的"大寶"也成了眾多年輕人焦慮內心的最後防線。但就在昨天,就當你還在"理財"與"剁手"間選擇困難症發作之時,這個"寶寶"突然宣布:它要當地主了。人生目標是主要的心理錨定點螞蟻金服在7月20日啟動了在滬、港兩地的上市計劃,作為史上估值最高的獨角獸公司,終於顯露其領軍資本市場的雄心。
  • 旅程終點: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和自己的孤獨與焦慮相愛相殺
    整部電影平淡無奇、非常的單調,唯獨的亮點只是兩個人不停的在說些什麼,大衛是記者所以會不停的提問,而華萊士是個接受採訪的暢銷書作家所以他會不停的回答,也正是在這麼長時間的一問一答中我們發現了華萊士的為人,也發現了大衛的為人,同時在兩個作家諱莫如深的談話中發現了孤獨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