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有條鐵路,一進去就像穿越到了上個世紀。
它就是鐵路四村!
鐵路四村,藏在老鐵路旁的慢時光
鐵路四村不是很好找,從黃桷坪塗鴉街過去接觸妹問了路人,才找到了方向。
穿過了小路,走過了窄窄的樓梯,終於找到了這個隱藏在深處的鐵路四村。
一進村,就能看見幾條交叉的軌道,已經是廢棄了好多年。
在這裡,軌道直接穿過附近的樓房,一邊是面臨拆遷的老屋,一邊是空出來的舊倉庫。
因為正好是三條鐵路的交會處,以前火車會在這裡調頭,大家都叫它「三角道」。
從三角道往村子裡走,穿過小巷又是軌道,寬闊的路面上,橫跨著四條軌道線。
這條路上最兩邊的兩條軌道還在運行,每天還有火車經過。
再往裡走就能看到有江,還是那種沒得提坎,沒得濱江路,野草瘋長比人高的那種。
接觸妹都能想像到夏天在這舀蝌蚪,秋天摸螃海,和小夥伴玩泥巴,一不小心就踩上淤泥打溼全身的場景了。
鐵路四村,就像繁華城市裡安靜的一角,遠離鋼筋水泥,只有鐵路、老屋和江畔相互守望,而來的人心中,不管有什麼波瀾,都會平復下來。
鐵路四村,鐵路人回不去的青春
這裡的房屋,大多都是重慶鐵路局的自建房,職工樓上還能清晰地看見帶有「成鐵房屋」的標識,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鐵路家屬區。
這麼多年來,在鐵路醫院出生,鐵路幼兒園學步,再到鐵路小學、中學,子弟校的鐘聲讓很多在鐵路四村長大的娃兒笑稱自己被鐵路「束縛」了。
鐵路四村的鐵路很長,從站臺到回家的路,走著走著一輩子就過去了...
「有撒子拍事嘛,我都住了幾十年了,看都看傷了。」對於這裡,爺爺嘴上嫌棄的說著,但心底卻習慣了這裡的生活,也熱愛這裡的一切。
時不時的火車轟鳴聲、牆皮都掉禿了的副食店,端著飯碗圍觀麻將局的露天茶館,或許在我們眼中,這是一道關於過去的痕跡,一種獨特的風景,其實也只是這裡老鐵路人的日常生活而已。
隨著時間的流逝,綠樹已經參天,青磚開始斑駁,軌道被摩擦得面目全非,那些年輕的的職工已經白髮,鐵路子弟也都變成了中年人了。
慢慢地那種老城區的味道散發出來,浸潤了這裡的每一塊磚,每一片土壤,每一根軌道,成為了一道無可替代的風景。
但有趣的是,你交往過的人在變,住過的房子在變,熟悉的街道在變,但當你從鐵路四村走出去時帶走的那一顆少年心,從未曾老去。
鐵路四村,老街新生成網紅
這兩年隨著懷舊浪潮的爆火,鐵路四村已經從以前的老街巷演變成了重慶熱門的網紅打卡地,再次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廢棄軌道◆
在鐵路四村,三角道的廢棄軌道就是這兒的「網紅」!
斑駁的老屋、廢舊的鐵軌,加上各式各樣的塗鴉,讓這裡多了幾分藝術氣息,非常適合拍照。
也可以坐在廢棄的軌道上,曬著太陽,聽著火車轟隆轟隆韻味感十足的聲音,悠閒地度過一天。
◆軍哥書屋◆
一個露天小花園,幾張撿來的舊木桌,身後的書架上堆滿六七百本從各處淘來的書畫,地上隨意擺放著做了一半的手工活...這就是軍哥書屋。
在這裡拿上一本舊書,點杯蓋碗茶,就能看上一整天,遇上飯點還能順便吃頓家常菜,沒有菜單,沒有外賣,花上十幾塊就能吃上一頓,要是遇上周日還能免費看電影。
◆如故·秘密花園◆
穿街過巷,再越過鐵軌,略舊的小白房,頗有年代感的縫紉機、收音機,彩色輪胎…如故·秘密花園就像大隱於市的靜謐空間!
前方面朝長江江岸,身後則是大片臨近拆遷的老房、偶爾還有火車轟鳴和船鳴…老舊卻並不違和。
老巷子,老鐵路,老書店,老房子改造的咖啡屋...在到這裡時光都按下了暫停鍵。
鐵路四村,希望你消失得慢一點
如今滿是「拆」痕的鐵路四村,正在隨著城市發展的腳步慢慢改變。
但留在這兒的人依舊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續著它的故事與生命力,直到他們不得不搬走的那一天。
再次站在軌道上,接觸妹仿佛看到了鐵路四村的未來,我們知道但並不熟悉的它一點一滴開始變化,逐漸消失...
所以無論你是不是這裡的人,都有必要來這一次這裡。或是周末空閒的午後帶著孩子去曬曬太陽,走走鐵路;或是約上三五個好友打卡充滿文藝氣息的老店...
今日話題
# 你對鐵路四村的印象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