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痛苦的,這是一個非常清晰和難以辯駁的事實。一個人到底要怎麼面對痛苦的生活?最簡單的答案就是追求享樂。跟誰衝動、活在當下、及時行樂。及時行樂雖然只是一時的,但其帶來的快樂至少可以用暫時抗衡存在的恐怖和痛苦。或者,是否還有另一種更強大、更吸引人的生活方式?意義的出現表明了,你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恰當地平衡了秩序和混亂,讓一切都實現了最好的可能性。
延遲滿足的價值,通俗的說,犧牲和工作就是延遲滿足。人類在意識到滿足能被延遲到同時也發現了其與時間到因果關係。如果控制住自己當下的衝動,體諒他人的困難,那麼就會在未來獲得獎勵。放棄玩樂是一種犧牲,但的確能讓你在未來養活一家人。從長遠來看,這解決了很多問題。要改善未來,更大的犧牲會帶來更好的結果。延遲滿足的前提是人類文明穩定到能夠確保延遲行為在未來會得到獎勵。
分享的本質是交換,分享並不意味著放棄自己在乎的事物卻得不到任何回報,只有拒絕分享的小孩子才會有這樣的擔心。分享的本質是交換,一個無法分享的孩子不會有朋友,因為友誼就是一種交換形式。有比沒有好,而慷慨分享你擁有的則更好,比這還要好的是因慷慨分享而廣為人知。「你應該堅持練習奉獻和分享,直到習以為常,然後你的生活就會幸福順利。」
如何放棄才能更好的擁有?你需要放下當前的預設和執念,甚至需要犧牲你最在乎的東西,才能夠實現自己的潛力,而不是始終停滯不前。如果你停止說謊,遵從自己的良心,那麼即使面對死亡也能保持高貴。如果你真誠勇敢地追求最崇高的理想,獲得的安全感和力量將遠勝於任何目光短淺的自我保護。如果你以正確、充實的方式生活,就能發現 你已強大到足以克服死亡的恐懼。
人們會像反抗極權主義一樣反抗自己。一個人無法要求自己或者他人唯命是從。「我要停止拖延」「我要堅持健康飲食」「我要停止酗酒」,人們雖然這麼說,卻不一定這麼做。一個人也沒法把自己變成思想中構建出來的樣子,尤其是當他的思想受到意識的影響時。每個人都有天性,而我們必須發現這種天性,只有與之抗衡,我們才能與自己和解。
有意義的生活,無聊會令沒有目標的人幾近窒息。如果你相信自己雖然遭遇到了不公平和痛苦,但是不應該就此產生對存在的怨念,那麼你就能發現哪些事情可以幫助你減少不必要的痛苦。你會問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來讓一切變得更好一點,而你得到的答案可能包括處理整理自己的房間,或者心懷感恩地為家人烹飪美味的食物。當你遵循這樣的道德義務,將改善世界作為終極價值的時候,就能體會到越發深刻的意義感。
你需要放下當前的預設和執念,甚至需要犧牲你最在乎的東西,才能夠實現自己的潛力,而不是始終停滯不前。成長意味著背叛,背叛過去的自己。讓你的人生追求意義,拒絕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