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前,那個重達14.5斤而轟動全美的「巨嬰」,現狀如何?

2021-01-09 網易

  在37年前,美國曾經有一位小男孩剛剛出生時,便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登上了各大媒體頭條,可以說是引起了全美廣泛關注,是什麼使得這孩子一出生就轟動一時?

  原來,這個小男孩在剛出生時,體重就達到了14.5斤,基本是正常新生兒出生體重的2倍,這在當時來說可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事情,而且以當時的醫療條件來說,更是難得,因而小男孩一出生便引起了全美關注,各大媒體報紙都是爭相報導。

  

  據了解,這位小男孩於1983年在美國的新澤西州出生,名叫Kevin Clark,令人驚訝的是,小男孩的父母都沒有超重的情況,家族也沒有這種遺傳病史,因此Kevin這個「巨嬰」的誕生令夫妻倆都感到很是驚訝。

  而且,由於Kevin的大基數體重,他的媽媽在分娩時可謂是九死一生,吃了不少苦才僥倖將他生下,畢竟生過寶寶的女性應該都知道,即便是正常體重的寶寶,寶媽在分娩時也是痛不欲生的,這種臨盆的痛苦或許也只有當了媽媽才深有體會。

  更令人難過的是,由於Kevin的體重超標,因而一出生就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好在經過醫生的各種檢查及一段時間的看護,確認小寶寶只是生理性的超重,主要就是由於寶媽在懷孕期間食量過大,加上骨架大,因而導致Kevin患上了巨嬰症。

  

  不過這件事情還是引起了不少媒體的注意,在Kevin出院沒多久,便有多家媒體刊登了他的照片,一時間Kevin受到了廣泛關注。

  當然,由於受關注,小Kevin還陸續接了一些廣告,也為家庭創造了一些收入。在之後的成長過程中,Kevin的身高更是長得飛快,竟然有2米高,這也引起了一些籃球隊的注意,紛紛邀請Kevin加入。

  但由於Kevin的父母擔心兒子過度暴露於公眾媒體之下,沒有私生活,不能健康成長,加之Kevin本身也不喜歡籃球,於是父母便拒絕了諸多邀約,在父母的刻意保護下,關於Kevin的報導也就越來越少,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野,Kevin也開啟了普通人的生活。最後,Kevin更是進入了自己喜愛的空軍,遇到了自己心愛的1.84米高的大個子妻子,婚後小夫妻的生活也是十分幸福。

  

  由於出生時身就是個巨嬰,加之媒體的爭相報導,Kevin的成長受到了不少的關注,但就巨嬰症本身來說,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甚至還可能加大難產的概率,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對孕媽媽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孩子出生時體重多少才算巨嬰?

  巨嬰症(macro-somia),簡單來說就是新生兒在出生時體重過重。雖然國際上尚未就孩子出生時體重過重到什麼程度才算巨嬰症達成共識,但從美國婦產科醫師協會「2016 年巨大兒指南」上的描述來看,胎兒過度生長的術語有兩個:「大於胎齡兒」(LGA) 和「巨大兒」(macrosomia)。

  1、「大於胎齡兒」是指寶寶在出生時體重大於或等於同孕周相應重量的第 90 百分位數。

  2、「巨大兒」則是指任何孕周胎兒體重達到或超過絕對出生體重 (通常為 4000 g 或 4500 g)。

  

  正常來講,如果小寶貝在出生時的體重在4000-4500g之間,那麼母嬰風險就會高於一般的產科人群。如果小寶寶出生時的體重大於4500g,母嬰風險更是會直線上升。

  這也就是為什麼產科醫生基本都不太喜歡「巨大兒」,因為單單是寶寶的分娩就會比較麻煩,而且發生難產的概率也會大很多。

  那麼,我們要怎麼才能預防孩子患上巨嬰症呢?

  其實,孕媽媽們如果能控制好整個孕期的體重增長,基本上絕大多數的巨大兒都是可以預防的。

  不少巨大兒寶寶都是由於孕媽媽在孕期裡瘋狂進補,各種吃吃吃,在導致孕媽媽體重瘋長的同時,胎寶寶的體重同樣也會跟著長,所以說孕媽媽在孕期裡控制好體重增長是非常重要的。

  

  在孕期裡,孕媽媽應遵循適量均衡多樣化的原則,控制好碳水,少吃些甜食和飲料。同時,孕媽媽也可以依據自身情況,適當做一些有氧運動,減少巨大兒的風險。

  對於一些患有高血糖的孕媽媽,還需要注意控制好血糖,進行血糖管理,以降低巨大兒的風險。

  不過,最最重要的還是孕媽媽要積極進行產檢,配合醫生的檢查和治療,堅持科學育兒,可別聽信一些民間偏方或是謠言自行治療,以免耽誤治療,對自己和寶寶造成不利影響。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係。 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出生時就重達14.5斤的「巨嬰」,曾獲得全球矚目,現狀如何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網上流行一個戲謔的詞——巨嬰,用來形容一個人雖然成年,但心智卻還不如一個孩子。然而在醫學上,「巨嬰」是確確實實存在的。我們都知道,新生寶寶體重普遍在三四公斤左右,就這還不知產婦要費多大力氣才能順利分娩。然而就在37年前的美國,一個新生寶寶重達14.5斤,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 37年前14.5斤的「巨嬰」寶寶誕生,多年之後,他過得如何
    文|小豆芽育兒記大部分新生兒出生,體重都在5~10斤左右,但也早產、巨大兒等情況發生,可是你知道嗎?曾經有一個「巨嬰」寶寶在美國誕生,他的出生體重高達14.5斤!14.5斤的「巨嬰」寶寶的誕生37年前,美國有一位年輕媽媽期待肚子裡的寶寶誕生,可是她怎麼也沒想到,因為寶寶的出生她的分娩幾度出現生命危險。這位年輕媽媽在懷孕期間,並沒有感覺胎兒有什麼異樣,可在生產的時候卻十分困難,接生的醫生發現是胎兒出現問題,但以當時的情況和醫療條件,醫生只能協助這位年輕媽媽。
  • 剛出生就獲得全世界關注的巨嬰,如今怎麼樣?網友:還好回歸正常
    案例 說起胖寶寶,在37年前,在美國新澤州的一家醫院裡,有一位孕婦曾生下了一個「巨嬰」。 這個剛出生就獲得了全世界關注的巨嬰,體重達到了十四點五斤,樣子一點都不像剛出生的寶寶,更像是出生好幾個月的寶寶,全身上下看起來都肉乎乎的。 我們都知道,新生兒的標準體重是5斤至7.5斤,如果新生兒的體重在8斤以上,體重已經超標了。
  • 巨無霸嬰兒,出生重達35斤:如何管理孕期體重,孩子才能不超重?
    我女兒出生時體重偏輕,五斤八兩。姑姐家兒子出生時八斤八兩,我們都說這孩子太重了。但2016年澳大利亞一位產婦竟然生下了一個36斤重的嬰兒,剛出生體重就相當一名6歲兒童的體重,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巨嬰。產科醫生表示,巨嬰和母親有關。
  • 巨嬰的人格,沒有煉成的鋼鐵
    在此意義上,本書是三十年前布魯姆那本轟動全美的《閉塞的美國心智》在新世紀的迴響。甘陽清華大學新雅書院講席教授、新雅書院院長「閱讀譯本時百思不得其解?查查原文吧!」——我自以為屢試不爽的這條「普遍定律」,幾年前在閱讀田雷的一個譯本時,被輕易地證偽了。
  • 北京5年級課本重達4.6斤 「罪魁」原是教輔書
    記者探訪了多所小學,用彈簧秤分別稱量了一至六年級的新課本發現,6個年級的平均重量為4.2斤。其中,五年級的課本最多,達14本,而且也最重,達4.6斤;一年級「小豆包」的課本為4.2斤;二、三年級的最輕,為4斤。而實際上,孩子的書包比課本裸重還重,校方透露,這主要是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考不上重點中學,從而給孩子配備教輔書的原因。
  • 巨嬰女孩一句話,引起網友熱議,她現狀如何了
    文/依肯的爸爸巨嬰指的是,「巨大的」嬰兒,在非嬰兒、需要別人照顧的年齡階段,卻像一個嬰兒一樣讓人照顧。或許很多家長以前看過一檔湖南衛視的節目,叫做《變形計》,也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節目中出現過不少有問題的富家孩子,有的桀驁不馴和父母做對、有的出入酒吧迪廳做夜店女王,但讓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那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當時全網都在痛罵她「巨嬰」的女孩,劉思琪。節目中,劉思琪花錢極其大手大腳,更有一句名言:「有錢不花幹啥?」在這個容易被外界絢爛色彩迷惑的年紀,劉思琪過著宛如「公主」的生活。
  • 14斤半波龍作寵物 市民:以前還見過20斤的,但被吃了
    廈門網訊(文/圖記者黃麗彬)14斤半的波士頓大龍蝦,您見過嗎?而長到這麼大的龍蝦,據說相當於是人類的近百歲高齡了。近日,記者在廈門第八菜市場就遇到了這麼一隻「大塊頭」的「百歲龍蝦」。  據悉,波士頓龍蝦也叫美洲螯龍蝦,最大的美洲螯龍蝦重達20.14公斤,全長從尾部到大螯尖端為1.06米。由於生活在600-700米以上的寒冷海域,離水後生存期很短,並且生長特別緩慢。大多數捕撈的波士頓龍蝦在0.5-1公斤,一隻波士頓龍蝦大約7-10年長一磅(約453克),而一隻6-7公斤的波士頓龍蝦相當於生長了近百年,故稱之為「百歲龍蝦」。
  • 5年過去,孩子現狀令人欣慰
    如今5年過去了,孩子的現狀令人欣慰。從近期的照片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孩子已經跟正常的小孩沒有太大的區別,氣色非常好,體重也恢復了正常的水準。其實孩子之所以能夠變成如今這樣,正是因為秦海璐不辭辛苦地照顧孩子,這也印證了媽媽一直都是偉大的。不得不承認秦海璐的兒子是非常幸運地,遇到了一個優秀的媽媽。
  • 巨嬰越來越多,當避無可避時,該如何與巨嬰朋友相處
    「巨嬰」,指那些身體已經是成年人,但是心理年齡還停留在嬰兒時期的人。近年來「巨嬰事件」屢見不鮮,在讓人感嘆「長見識了」的同時,對「巨嬰」的討論也逐漸多了起來。網絡上關於「巨嬰」的討論很多,由巨嬰引起的奇葩事件也不少。
  • 2011年他從北大退學,改讀技校,引起不小轟動,現狀如何?
    05來到北京工業技師學院後,在教育圈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北大學子竟然放棄優秀的頂級學府,到名不經傳的專科院校學習技術08參考資料《出都留別諸公》、百度百科等題/2011年他從北大退學,改讀技校,引起不小轟動
  • 體重260斤產婦分娩 4位醫生上臺2位專門負責託肚子
    -16 14:34:24來源:錢江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魏巍 2017年02月16日 14:34據悉,在浙大婦院的分娩史上,這位產婦在體重上排名第二,重達260斤,第一名是8年前的一位體重達289斤的孕婦。  這對夫妻體重太懸殊  令手術醫生咋舌  這位產婦29歲,來自東陽,姓胡。手術醫生一見她,好奇地問:  醫生:多少斤?  產婦小胡:260  醫生:孕前呢?
  • 重達4斤,「臂展」半米!三門青蟹的「蟹中之王」你見過嗎
    重達4斤,「臂展」半米!經測量這隻青蟹王重達4斤兩螯伸展開來長度達到52釐米碧綠的殼十分錚亮顯眼「青蟹王」是如何養成的? 三門,青蟹養殖歷史悠久。廣袤的淺海灘涂,是青蟹繁殖、生長的樂園,其產量佔全國的九分之一,是中國青蟹之鄉,品牌價值達35億元。
  • 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竟然在印度,直徑30釐米,一個重達200斤!
    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竟然在印度,直徑30釐米,一個重達200斤!水果大家應該都吃過,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世界上最大的水果,就是菠蘿蜜了,因為一個菠蘿蜜就能長到幾十斤,個頭是非常大的,平時我們吃的水果,一般都不會太大,但是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竟然在印度,而且在印度還非常受歡迎,這種水果的直徑能達到30釐米,一個就重達200斤,印度的水果商販,賣這種水果的時候,一個就能賣半個月的時間。
  • 14年前把蛋殼當「搖籃」的嬰兒,出生僅0.56斤,現在她怎麼樣了
    史上最小嬰兒,出生時僅0.56斤身高24釐米,把蛋殼當「搖籃「 在14年前,有一位美國邁阿密人孕婦,誕生了史上最小的嬰兒,名字叫米莉亞·泰勒
  • 5年前體檢查出脂肪肝卻沒治 37歲男子竟成肝癌晚期
    原標題:5年前體檢查出脂肪肝卻沒治 37歲男子竟成肝癌晚期 鄧和軍為患者檢查身體。  患者  5年前體檢就查出脂肪肝  經過檢查,劉先生是原發性肝癌,但已經是晚期,失去了手術的機會。在徵得當事人同意,星期三上午10點,記者在市腫瘤醫院肝膽外科病房見到了37歲的劉先生,剛見面,劉先生就一聲嘆息:「哎!怪我自己沒引起重視,現在已經晚了,不能做手術了。」
  • 巨嬰?為什麼要做巨嬰?
    什麼是巨嬰?「巨嬰是一個網絡流行語,拼音是jù yīng。指雖然已經成年,但心智仍然停留在幼兒階段,極不成熟的人。巨嬰在哪裡?有人可能會問,現在有多少人是你定義的巨嬰?國人沒有那麼差吧!但是我想告訴你的是不只有,還不少。
  • Netflix新片聚焦轟動全美虐童案,英文紀錄片《武漢戰疫紀》海外...
    因此,竹內亮選擇用紀實錄像的方式讓更多日本人了解中國的現狀,提醒日本民眾「疫情沒有那麼簡單」,增強他們的防護意識。竹內亮接受日本媒體線上採訪短片發布後,日本富士電視臺、朝日電視臺、TBS電視臺等紛紛製作特輯,邀請竹內亮介紹中國的抗疫故事。
  • 智利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滄龍卵,重達13斤,比鴕鳥蛋大4倍多
    迄今為止卻並沒有發現與腕龍、梁龍、泰坦龍類體型比例符合鳥類與鳥蛋的比例的恐龍蛋,這些恐龍的體重能超過100噸,按上述比例它們下的蛋應該重達兩噸左右,但實際上從未發現過重量超過100公斤的恐龍蛋。這枚卵長約30釐米,重達6.5千克(13斤)左右,鴕鳥蛋的4倍多,專家認為這枚動物卵屬於距今約6600萬年前的一種海洋爬行動物,很可能是滄龍的卵。
  • 「水泥紙箱」裝水果成潛規則 30水果紙箱重5斤
    一個水果箱,重達5斤多。記者 熊波 攝  「水果箱,水泥造?」昨日,本報接到市民吳先生的投訴,「水泥紙箱」現身武漢水果批發市場。  【市民投訴】  30斤一箱的蘋果,紙箱重達5斤  元旦假期,家住武昌八一路的吳先生跟家人一起去水果批發市場買蘋果,買了一箱30斤的蘋果,每斤3.2元,付款96元,回家一稱發現,紙箱竟有5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