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呂芳會見嚴嵩、徐階,嘉靖帝起疑,發配呂芳做監工

2021-01-09 貝蓓影視

海瑞堅持要把供狀原文呈交朝廷,譚綸來勸海瑞,希望他能夠按照穩妥的方案實行,而海瑞說出了他不同於趙貞吉的另一番見解:海瑞還是執意一字不改,並言倘若因此獲罪是自己一人之罪,與他們無關,就這樣供狀直接送到了京城,兩個人的供狀變成了四份,趙貞吉譚綸一份,海瑞王用汲一份,這下禍可闖大了,就連平時一直慈眉善目的呂芳也終於忍不住了,他覺得嚴嵩和徐階的黨爭已經真正的威脅到了自己和嘉靖帝,所以他決定一面急遞趙貞吉,責問他將這樣的供詞呈上來是何誠心,另一面則要親自去會一會內閣的兩個外相,他帶了一壇嘉靖元年的陳年花雕,他給嚴嵩倒了滿杯,給自己和徐階各倒了半杯,又拿出了海瑞審出的供詞,嚴嵩看後當即表態,如果真如鄭泌昌,何茂才所言,是嚴世藩他們叫浙江毀堤淹田,還敢通倭,就應該滿門抄斬。但是一來嚴世藩毀堤淹田並沒有證據,二來呂芳又打出了胡宗憲抗倭的這張牌,徐階有心倒嚴,一切早已洞若觀火,但是在呂芳的一番陳述後,他只能被迫表態,這案子不能這麼辦,兩份供詞是陪審官海瑞主審,陪審官王用汲記錄,並沒有趙貞吉和譚綸的署名,這不正常,所以他只能贊同呂芳的說法,供詞不能呈交給嘉靖帝。

而此時的嘉靖帝已經很快的察覺到了呂芳有鬼,所以特地找來了陳洪問話,而陳洪等今天已經等了很久了,因為他在太監裡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野心勃勃的他其實早就已經覬覦呂芳的掌印的位置很久了,所以他藉機將真相告訴了嘉靖帝,而嘉靖帝這個人生性多疑,最恨別人瞞著他,所以他深忌呂芳,嚴嵩,徐階三人聯手欺瞞聖聽,等到呂芳回到宮中,他就立馬派呂芳去督修自己的皇陵,而古代帝王的皇陵不到駕崩是不能修完的,看來這次呂芳真的徹底完了,而嚴嵩和徐階也沒能倖免,一個被命回家養老,一個要搬進內閣值房不許外出,而陳洪也如願以償的得到了司禮監掌印的位置。同時,嘉靖帝還對外宣布閉關半個月,並命陳洪派急遞通報,日夜兼程,將楊金水押到京師。一夜之間禁宮驚變,呂芳發配,首輔次輔都被關了禁閉,各部衙門的例行公事雖日常辦著,但公文案牘一時卻不知由誰票擬批紅,大明朝這架巨大的機器似乎突然停止了運轉。這嘉靖帝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要破解這道難題,還是得請出這許久未露面的李妃來說道說道。王爺一定要記住一條,父皇只有王爺之一條根,祖宗的江山社稷終有一天要由王爺擔起來,李妃知道裕王心裡既要順著嘉靖帝又要悠著百姓,於是勸說裕王,楊金水哪天押進了宮,好壞自有徐階,高拱,張居正稟報。

裕王十分感動,派馮保去監視嚴府的動靜,馮保發現宮裡竟然也派了人來查看嚴府的動靜。此時的嚴府大門緊閉,硬是任嚴世藩砸破大門,嚴嵩也不見,在家中自顧曬書。嚴世蕃無奈只能在羅龍文,鄢懋卿的陪同下前往內閣值房找徐階,但是六部九卿的官員都被擋在西苑禁門之外,這時候張居正厲害了,他藉口兵部有軍情急報必須入內閣,結果真的給放了進去,而此時的嚴世藩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情勢發生了什麼變化,又見不到徐階,只得憤憤離去。

內閣裡張居正嘴上說軍情,跟徐階筆談面議,問徐階今天的事情是否是因為海瑞審出了毀堤淹田,徐階說是,張居正又讓徐閣老命趙貞吉把海瑞的供詞交給皇上,但是徐階早就已經答應了呂芳,還覺得這件事情有更多的隱情,沒有同意張居正的動議,只讓張居正寫信跟趙貞吉商量。

嚴嵩本來早已命人把要見他的嚴世藩擋在了相府門口,但是現在徐階首先破壞規矩見了張居正,他也不得不出手了,事情已經到了這樣生死攸關的時刻,他要動用他手上的最後一張底牌了,於是他自己口述,讓嚴世藩寫信給胡宗憲認錯,其實之前要不是胡宗憲苦心為嚴世藩遮擋,事情早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嚴嵩暗命胡宗憲倭寇不得不剿,但不能全剿,倭寇在胡宗憲就在,有胡宗憲在嚴家就不會倒。一邊是精忠報國英雄心,一邊是知遇之恩師生情,最終胡宗憲到底會作何選擇呢?

大明王朝15:呂芳會見嚴嵩、徐階,嘉靖帝起疑,發配呂芳做監工

相關焦點

  • 大明王朝:呂芳為何能夜訪嚴嵩和徐階議事?嘉靖:他不僅是個宦官
    引言《大明王朝1566》這部歷史劇以嚴嵩父子把持朝政二十餘年,大明國庫空虛,東南頻遭倭寇侵擾為背景,講述了以徐階、高拱和張居正等裕王派「清流」和嚴嵩黨羽鬥爭的故事。觀眾們一定注意到了這部劇中的一位特殊人物——呂芳,呂芳是嘉靖帝的貼身太監,雖然他不在朝為官,但是在嚴嵩父子和裕王派的鬥爭中,卻處處都有他的影子。
  • 從《大明王朝1566》看呂芳,忠心耿耿40年,十步之內皆芳草
    塵封十年的《大明王朝1566》終於揚眉吐氣,得到了應有的電視地位。再看劇中人物,每個人都是那麼的經典。今天我們來看下第三派系的話事人——呂芳,這個可不是唱朋友別哭的那個香港歌手的呂芳。他是司禮監掌印大太監,伺候嘉靖四十年,統領宮內十萬太監的老祖宗。
  • 大明王朝:司禮監掌印太監新官上任三把火,老祖宗也不是隨便叫的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20篇文章) 嘉靖帝不愧是嘉靖帝,雖說在閉關,實際上一刻都沒有停止對各位官員的監視。 徐階暫時是好自為之了,可是司禮監內部的小太監們,命運就不可捉摸了……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220期:大明王朝:司禮監掌印太監新官上任三把火,老祖宗也不是隨便叫的!
  • 裕王府的密謀,嘉靖帝卻一清二楚,告密者是裕王、陳洪、徐高張?
    咱們可以分析一下第一:陳洪自己,我覺得這不太可能,本來就是陳洪自己要搭上裕王的關係巴結裕王,做出了欺瞞嘉靖帝的事兒,結果引起了嘉靖帝的雷霆之怒。如果他自己向嘉靖帝說出實情,這麼做不就是找抽嗎?陳洪雖然狠毒,可他一點兒都不傻。
  • 無奈之下,嘉靖將呂芳逐出京城,呂芳寄希望於馮保:23大明王朝
    ,朱七一向都特別敬佩海瑞的為人,雖然他警告齊大柱不要再見海瑞,但還是讓齊大柱把這件事情去告訴了徐階,自己則去找了呂芳。海瑞本是裕王推薦的人,萬一嘉靖帝因為此事而猜忌儲君那便是壞了大事,因此當徐階知道消息後,立刻決定提前進宮,想和呂芳一起將海瑞的這件事遮掩過去。現在的嘉靖帝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他因久服丹藥而漸漸病入膏肓,又聽信方士之言,反四季而行,七月竟然還穿著棉布大衣。
  • 大明王朝:嘉靖為何會對徐階說,如果嚴嵩在就不會問這麼細?
    在《大明王朝1566》中,有這樣一個極為經典的場景。嘉靖皇帝準備將戶部尚書趙貞吉提拔進內閣,可他並沒有直接下旨任命,而是用「三光日月星」的「絕對」典故,將自己的想法含沙射影式的表達了出來。作為內閣首輔大臣的徐階當即明白了嘉靖的意思,只不過徐階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向嘉靖進行了確認:「啟奏聖上,臣愚鈍,請問聖上,是不是在內閣添上一個貞字?
  • 大明王朝1566:跟著想嘉靖之所想的趙貞吉,學習如何「討好」領導
    而在《大明王朝1566》中,趙貞吉的做法無疑給大家上了生動的一課,無論是事前的籌劃與準備,還是面對嘉靖時所展現出的超高的匯報「藝術」,以及伴隨全程的謙恭、謹慎態度與說辭,絕對堪稱「教科書」級別,值得我們去好好的復盤與品味。
  • 大明王朝裡嘉靖帝旗下的群臣,有哪些著名人物,你又了解多少?
    明王朝中待機超長的皇帝之一嘉靖帝,是如何在手握權力的這些年裡培養出眾多的能人異士。我們也無從知曉,不過從他那种放浪不羈的性子中我們也想可以略知一二。畢竟能夠二十幾年不上朝,還喜歡研究丹藥的人,總有些奇思妙想的怪點子。
  • 《大明王朝》中,是什麼力量推動齊大柱身份一再變化?
    國產神劇《大明王朝1566》中,身份變換最多的角色是誰?是齊大柱,有十一次變化之多。那麼,是什麼力量在推動他身份的變化?就劇論劇,竹林君帶您圍觀齊大柱。一,桑農「倭寇」嘉靖帝自身德行有失,何嘗不知宮裡在各類案件中扮演的骯髒角色。宮裡主導的倒嚴計劃被迫中止,嚴嵩繼續為嘉靖帝謀取私利,同時將齊大柱作為拿捏清流和海瑞的一張牌。通倭不通倭並不重要,齊大柱成了詔獄欽犯,也成了朝廷各方勢力爭鬥的籌碼。正所謂:將軍百戰死,終成通倭罪。引出來:鄢懋卿巡鹽大收穫,裕王妃獻寶大歡喜。九、詔獄欽犯十三太保
  • 內閣票擬,為嘉靖籌款修宮殿,海瑞前往順天府賑災:24大明王朝
    海瑞在「六必居」提字的事情京城人人皆知,嘉靖帝命裕王抄寫刻匾,錢糧胡同已被錦衣衛的人暗中守著。吏部京裡京外的百官欠俸,兵部南邊北邊的戰事軍需,還有遭災和徵稅過重省份返還百姓賦稅的奏呈都批了紅,唯獨嘉靖帝修殿的票擬還有撥給宮裡用款的票擬沒有批紅,顯然嘉靖帝嫌少了。內閣重新擬票,從吏部又擠出一部分銀子。趙貞吉為徐階所薦從浙江巡撫任上升調戶部尚書,表示戶部也可撥出款項給工部為嘉靖帝修建宮殿和道觀。趙貞吉直言受災的省份和徵稅過重的省份必須安撫,該撥的qian一文不少都要撥足。
  • 盤點大明的最傑出的內閣首輔
    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有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從1368年大明建立到1644年大明滅亡。整個王朝近300多年的歷史長河裡。共更替16帝王。這一時期經濟也文化都空前繁榮、名家輩出。如張居正、王陽明、于謙、戚繼光等人。同時更替95次內閣首輔大臣。其中出現了不少名垂青史的首輔大臣。他們居功至偉。
  • 大明王朝的5位太監,他被稱作老祖宗,他裝瘋3年,個個不簡單!
    《大明王朝1566》這部歷史劇,可以說給太監進行了正名。明朝的太監,其實都是具有很高素質、文化涵養和察言觀色的本領,不僅只是生活秘書,也是工作秘書,相對來說是最忠誠的。這也是為什麼歷朝歷代都有幾個太監當政或影響朝野的例子。
  • 《大明王朝1566》宦官成為贏家,閣老鬥嚴嵩,到後來永遠忠於大明
    現在的國產劇,演的是真的好,這幾天被一部《大明王朝1566》刷新了新的自己對國產劇的偏見,就是這一部精彩的國產劇,竟然被冷藏了10年,十年前大明王朝,這部國產劇,曾經在電視臺,播放過一次,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下架,這一冷藏就是10年,這部國產劇一上映,就在豆瓣的評分,達到了有史以來最高的一次9.5
  • 為什麼有人說《大明王朝1566》是大陸最好的電視劇?
    日慕鄉關一直認為張黎的另一部作品《走向共和》才是中國大陸電視劇的神作,當然,《大明王朝1566》也是非常好的一部電視劇。中國歷史中「明史」是一段特殊的存在,不僅僅因為它距離現代社會比較近,還因為他是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中原文化為核心的社會制度集大成的一朝,有很強的借鑑意義和研究價值。
  • 嘉靖帝把一世柔情都給了貓,痴迷煉丹20多年不朝,走上了昏庸之路
    人們覺得這樣寧可「任賊分屍」還心繫百姓的崇禎帝,實屬因為命不好,被早已處於風雨飄搖之際的大明王朝連累,才成了「亡國之君」。而造成「明亡」的主要原因,則要「歸功」於崇禎之前的幾代皇帝。而天啟年間,整日醉心於木工活兒的明熹宗朱由校,由於寵信宦官魏忠賢,禍亂朝綱,妄殺忠臣,留下一個爛攤子給崇禎帝,崇禎帝真想勵精圖治來著,但無奈弊端叢生,大明王朝已然氣盡。
  • 歷史上自負多疑敏感的嘉靖皇帝,讓《大明王朝1566》演活了
    《大明王朝1566》是歷史劇裡面難得的好劇,他和《走向共和》一起被評為歷史劇裡的兩大神劇,裡面一群老戲骨的各種飆戲滿足了我們對於明朝嘉靖時期歷史事件的所有想像,把一段精彩的歷史重新呈現在我們面前。其中尤其是陳寶國飾演的嘉靖帝,給人一種神秘易怒又深不可測的感覺,尤其是那種氣定神閒又牢牢把握局勢的感覺,完全讓陳寶國把嘉靖帝這個人給演活了。
  • 大明國殤,「庚戌之變」之變的始末
    朱明王朝的江山取自於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自明朝建立,和蒙古人差不多是"三年一小戰,十年一大戰"。在朱元璋、朱棣統治時期,明朝處於優勢地位,所以採取的是攻勢,把元朝打成了北元,又把北元打成了韃靼和瓦剌。當時的內閣首輔是嚴嵩,有他在,其他人基本上沒說話的份。嘉靖問嚴嵩有什麼退敵辦法?沉默了半天的嚴嵩才不知廉恥的說:"蒙古人只是來搶劫的,等他們搶夠了就自然會回去了。"嚴嵩的話讓嘉靖怒火中燒,卻沒有發作。作為帝國的內閣首輔,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來,古往今來,恐怕也只有嚴首輔說得出來。
  • 嚴嵩20多年老江湖,怎麼被徐階給一招扳倒了?明朝職場太腹黑了
    徐階嚴嵩是親戚,徐階的孫女是嚴嵩的孫子,但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對親戚,卻相當不敬。對此,徐階思考著自己的大事忍了下來。事實上,徐階沒有和嚴嵩唱反調,但他發現對皇帝嚴嵩,幾乎達到了「聽話」的地步。如果他不跟嚴松一起排隊,預計他的下場和前輩們沒什麼兩樣,下關都是最輕的。因此,徐階改變了自己的戰略,用對手的人數使對手落馬。
  • 大明王朝中太監李玄那一晚到底跟芸娘做了什麼,為什麼甘願赴死?
    於是全劇中最香豔的一幕發生了……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6:大明王朝中詭異的一晚,芸娘到底怎麼伺候的李玄讓他情願去死?一、鄭泌昌和何茂才怎麼說服的楊金水除掉自己的乾兒子,劇中並沒有提,但這個結局,其實也在楊金水的預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