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高速救狗事件中,愛狗人士用私家車堵住運狗車輛
愛狗人士與運輸司機籤署買狗協議
2011年4月15日,京哈高速上一輛載有500餘只待宰狗的卡車被愛犬人士攔下,獲救的狗被送往各個寵物醫院救治。「高速救狗」事件已過去近兩年,近日,10家動物醫院聯名將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及騰訊公司告上法庭,索要拖欠的治療費用約50萬元。
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以下簡稱「中小保」)曾公開承諾負責救狗的相關費用,騰訊公司也曾發布過聲明,稱願意提供這批狗的醫療和安置費用,具體金額和應用將會在核定預算後正式公布。如今,這筆錢似乎成了爛尾帳。
2011年,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發布明細:到2011年11月9日,4.15救狗事件獲捐款:騰訊50萬元,社會各界愛心人士20餘萬元,總收入共計72萬餘元。而支出僅醫院的醫療費、住院費和在中小保基地的治療費,就已達128萬餘元。尚欠各醫院的醫藥費約為80萬元。
至2013年,根據法院提供的訴訟金額,中小保共計欠費約50萬元。
4·15救狗事件寵物醫院明細
中小保會長蘆荻稱,「當時騰訊表示,願意提供這些狗的醫療和安置費用,中小保才同意接收狗。」
參與救援的一方樂寵控股副總裁閆磊透露,騰訊一開始的確表示會提供後期費用,並希望中小保拿出具體的支出明細和帳單,「中小保對於救援過程沒有具體的方案,管理混亂,拿不出明細,無法說明錢款的流向」。閆磊稱,因為帳目問題,讓企業難以放心再做進一步的資助,騰訊對此失望,退出了救助。而目前樂寵除了給狗提供一些狗糧外,也不再提供其他資助。
騰訊方「4·15」救狗事件的負責人表示,基本認可閆磊的說法。
「這場網友愛心泛濫的大戲落幕以後,誰能想到買單的竟是我們這些醫院?」北京回龍觀城北寵物醫院負責人冀大夫苦笑著說。
「因為這場救援,我們差點倒閉。」北京寵旺動物醫院通州店的負責人劉先生記得,當時他們也接到志願者送來的5隻狗,皆感染了狗瘟。「共產生3.9萬的醫療費,結果只結帳1.1萬。當月房租都交不起,四處借款才撐了過去。」
很多醫院不止和中小保合作過一次。「沒一次欠款完全結清的。」北京寵福鑫醫院的負責人朱先生稱,「中小保成立以來,從來未公布過帳目明細,我們要追問,騰訊和其他愛心人士捐贈的錢款都花到哪裡了」。
很多寵物醫院的負責人對中小保失去了信任,他們表示,中小保以後的所有項目,他們將不再接手。
事件回顧:
2011年4月15日中午,在京哈高速張家灣收費站附近,愛狗人士攔下一輛載有500多隻待宰狗的卡車。此事經微博和志願者組織迅速傳播,大量動物保護志願者和組織趕往現場。一時間,愛狗人士與司機相持不下。
23時30分,數輛警車趕至現場維持秩序,收費站高速公路進出口均已封閉並拉起警戒線。經有關部門調查,運狗車手續齊全,扣車行為不當。在場警車播放「通州公安分局正式告知」,稱志願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行為已經影響正常經營生活,違反了法律,影響了交通秩序。
第二天,經過協商,中華慈善總會下屬上善基金與樂寵控股表示願各出5.75萬元,將狗收購。隨後,這些狗被送往中小保基地安置,一些生病的狗被分散到40多家寵物醫院緊急治療。
(綜合新浪博客、京華時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