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展館上演跨年保留節目,上海阿姨爺叔們帶著手拉車赴約,供需雙方...

2021-01-17 東方網

原標題:農展館上演跨年保留節目,上海阿姨爺叔們帶著手拉車赴約,供需雙方人手均告急

上午8時15分,距農展館開門還有45分鐘,館外已聚集了一大群上海阿姨爺叔等待開門。

  上海農展館作為上海服務全國三農的公益性平臺,全年檔期滿滿當當,承接了江蘇、江西、安徽、雲南、廣西、黑龍江、新疆、哈爾濱、安慶、本溪、果洛等省市、地區來滬舉行農產品展覽或推介活動,其中地產果品(盛夏)展、金秋農副產品大聯展和新春農副產品大聯展尤為家喻戶曉。此外,許多上海阿姨爺叔們知道,上海農展館每年還有一個「跨年保留節目」——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這一展會的特殊性在於,其舉辦跨越元旦,從2018年12月31日持續到2019年1月2日。而且,這已經是安徽省連續第19年堅持給上海市民送年貨,可見皖貨在上海市民心中的地位。

  昨天上午8時15分,距農展館開門還有45分鐘,館外積雪尚未融化,卻已聚集了一大群上海阿姨爺叔。

  而且,手拉車、大環保袋等,幾乎就是他們的標配。家住徐匯區的徐美娟阿姨裝備齊全,且拖著女兒一同前來採購。徐阿姨說:「去年我單槍匹馬過來,發現自己一個人根本拎不動,所以今年我帶上女兒增加人手。」徐阿姨此次目標非常明確,安徽休寧貢糕、符離集燒雞,以及紅薯粉條是必須要入手的年貨,其餘走走逛逛,沒準還有意外驚喜。

  待9時一到,大門一開,人潮熱氣騰騰地湧入,並熟門熟路直奔主題,一看就非新手。

  在宣城一家腊味展臺,一位姓王的上海爺叔顯然與展臺內的銷售人員已非常熟悉。他詢問價格後,連連點頭,「嗯,講信用,沒漲價」。這位爺叔告訴記者,他已經連續5年來安徽上海農交會了,「這家腊味展臺,同樣的位置,同樣的人,看到十分親切,關鍵是堅持不漲價,阿拉上海人要謝謝安徽!」

  據記者觀察,上海市民下手皆快、準、狠,展臺工作人員則從一開場便開始打包、收錢或微信支付寶掃碼,動作飛快嫻熟。安徽一家非遺產品展臺的工作人員甚至叫來了正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讀大二的女兒前來幫忙,方能應付來自上海市民的「冬天裡的一把火」。


  自2000年起,安徽每年都在上海舉辦交易會,雙方合作交流日益深化。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介紹,前18屆安徽上海農交會,共籤訂投資和貿易項目2200個,總金額達2000多億元。通過持續打造貿易平臺,安徽極大地開拓了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市場。目前,安徽在上海有各類農業經營主體600多家,安徽農產品年銷售額580多億元。上海在安徽投資從事農業生產、加工和貿易的經營主體500多家,共投資150多億元。

  本屆交易會,組委會精心篩選了糧油、畜禽、水產、水果、茶葉、乾貨、手工藝品等12大類2500多種產品參會展示展銷,極大豐富了新年期間上海市民的「菜籃子」和「米袋子」。交易會同樣也是上海採購商的盛宴。在昨天上午的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項目推介籤約活動上,安徽省16個市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代表上臺進行推介,介紹企業優質品牌農產品,32個農業招商引資項目進行了現場籤約。

  除了農產品和農業項目推介、採購商專場等活動外,交易會期間,還有安徽部分市和休閒農業景點將面向上海旅遊部門和旅行社進行現場推介,以拓展上海鄉村旅遊市場。

相關焦點

  • 爺叔阿姨的Costco經濟學
    上海從來不缺排隊搶購的隊伍,因為這座城市有最會計算、最為精明的爺叔阿姨。他們從資源匱乏的年代而來,在一次次的實戰中練就了一身迅速比價的本領。Costco的商品分量很大,但爺叔阿姨的大腦高度運轉,能迅速算出單價,再調取之前積累的信息做比較,一兩分鐘內就能判斷合算或不合算,從而做出買或不買的決策。
  • 上海爺叔真的觸氣嗎?王阿姨說,嫁人就要嫁上海男人
    原標題:周日品「區」| 上海爺叔真的觸氣嗎?王阿姨說,嫁人就要嫁上海男人(附視頻)  兩周前,區情君寫了一篇上海阿姨的故事,王阿姨的老伴——王伯伯看後非常不服氣,「上海只有阿姨好嗎,沒有爺叔,哪來阿姨?」  想想也有道理。儘管外界一直流傳著對上海爺叔們的調侃,說是對上海男人最大的表揚,就是說你「不像上海男人」。
  • 這家讓上海阿姨爺叔都搶著買的商店...
    藏在美羅城後面,門庭略顯低調的匯聯商廈,才是上海阿姨爺叔流連忘返的地方!提起這家國營食品老店,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裡常年顧客排隊買山林大紅腸的場面。一樓堪稱「一站式老字號購物中心」,集齊了南區老大房、哈爾濱食品廠、功德林、新雅、五芳齋、喬家柵、沈大成、杏花樓、紅房子西點等老字號,承載了很多上海人的美食記憶。好消息!好消息!
  • 上海爺叔金鍊子佩戴圖鑑
    今天,我們在路上抓住了十條上海爺叔金鍊子,你即將觀賞的是上海爺叔金鍊子佩戴圖鑑。上海的老字號金店裡,爺叔絕對是主力客源。在老廟黃金第一八佰伴店,上海本地40歲以上的客群佔了六成,並以爺叔居多。也就是說,一根粗細得當、彈眼落睛的金鍊子,是不少上海爺叔養成的必經之路。
  • 上海阿姨爺叔最愛逛的花鳥市場,最近竟然被年輕人佔領了?
    門面看起來不大,其實裡面別有洞天,六排店鋪很耐逛很多老上海人都喜歡來這裡添置花花草草、購買寵物補給。雖然規模不如以前的西宮,勝在種類齊全。除了各色時令花卉,還有不少寵物:烏龜、兔子、龍貓、鳥、小狗、蟋蟀、昆蟲、魚等,常見款和稀有款都有,每個種類的店鋪也不少。
  • 聽上海爺叔講正宗上海閒話!這些快要被「遺忘的詞」,你都會讀嗎?
    儂會得講標準上海閒話伐?老上海人嘴裡的上海話,聽著復古,邪氣有米道額!來來來~今朝上海爺叔教儂講正宗上海閒話!老底子上海人的上海話上海有種喝水叫吃茶 在阿拉上海,「喝」這個動作基本都講做「吃」。喝水是「吃茶」,喝酒是「吃老酒」,喝奶茶叫「吃奶茶」。
  • 臺灣特色美食水果明天起將在上海農展館展銷
    方網記者裘穎瓊11月9日報導:香潤可口的新竹米粉,臺中夜市的排骨酥,臺南當地獨特的黑胡椒香腸,臺灣年節必備的紅豆年糕,蘿蔔濃味的蘿蔔糕,知名景區阿里山的高山茶……明日起至14日,臺灣特色美食、水果將來到上海農展館舉辦的「2011年上海西郊國際特色農副產品迎春巡迴展」上。
  • 鴿子和蟋蟀之後,它們佔據了上海爺叔的心
    原創 姜天涯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收錄於話題#爺叔阿姨百科全書29個文本作者/姜天涯 韓小妮你一定在上海街頭看到過這樣的場景:爺叔悠閒地遛著毛茸茸的小狗。時間不限,從老清老早,到烈日當頭,或者天色漸黑。
  • B站年度彈幕,2020年十個「爺青回」瞬間
    爺青回,原意為「爺的青春回來了」。自稱為「爺」的觀眾們,在飛速變化的時代裡,看到過去熟悉的人或事物時,往日的情懷驀地湧上心頭。裡面依舊是那個熟悉的上海,甚至還能看到陸家嘴20年的變遷。即使畫風變了,但懷舊值依舊給拉得滿滿的。
  • 上海爺叔有話要說!
    前段時間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一家新開的奶茶店因為店名太奪人眼球在網上「火」了一把這個不同尋常的店名上海的朋友請跟我念▽尋~Xi~當時就有不少網友提出質疑開在上海的店鋪取個這樣的店名?也太不合適了吧???為什麼網友意見這麼大?
  • 跨年晚會哪家強?網友:小破站的給爺看哭了...
    將近5小時的晚會,雖然也有小的槽點,但依然拿下了2.5億直播人氣峰值,無數年輕人直呼「爺青回」,還沒看的,都快給我去補課!配合彈幕食用更佳,感受下這滿屏的淚目,爺童回~不誇張的說,我可以再看億遍! 03 如果說前面的節目小in是哭著看完的,那麼驚 · 鴻這個節目,我是跪著看完的。
  • 上海爺叔講惹氣的上海閒話!「筷子」怎麼讀?正宗310都會念錯
    , 他是新民晚報的首席記者, 也是一位鑽研上海方言的上海爺叔! 今朝, 爺叔就來為大家講講 他覺得聽上去老」惹氣」額上海閒話。 原來正確的上海話讀音是這樣的~ 聽完漲姿勢了!
  • 各大電視臺又打響「跨年晚會戰」!跨年晚會究竟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Happy New Year不同於以往,如今跨年晚會已經成為每年的必備節目。2021年1月1日凌晨,隨著共計7臺跨年晚會的相繼落幕,微博熱搜榜和粉絲們的熱議話題庫裡無疑又多了很多素材。央視跨年晚會,起航2021,擁抱年輕央視今年跨年晚會的主題是《啟航2021——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跨年盛典》。
  • 住4萬一晚的酒店,4個阿姨打掃房間,有錢任性
    眾所周知娛樂圈是一個「高級社交圈」,其中的明星們也都身價上千萬,對於生活也都是十分的享受,可以說是奢華至極。此前,就有網友在網上曝光出杜海濤、沈夢辰帶著各自父母現身三亞某酒店的照片,據悉這家酒店是三亞最貴的酒店,房間最便宜的也要3000一萬,最貴的則高達12萬一晚,而杜海濤、沈夢辰住的則是4萬一晚的泳池別墅。
  • 跨年晚會為啥沒內味兒了?可能缺「新」了
    跨年晚會的中場戰爭早些年,跨年晚會叫做元旦晚會,節目包括雜技、魔術等,堪稱「小春晚」。2005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大火,超女和兩岸三地的歌手相聚年末,開創了衛視跨年晚會的先河。隨著東方衛視、浙江衛視、北京衛視等的加入,元旦這個並不算真正「新年」的日子,被賦予了更多價值,成為一整年熱點事件、潮流風向、流量明星的「匯報演出」。
  • 彈幕刷屏「爺青回」
    發掘嘉賓的「B站氣質」 在嘉賓陣容方面,B站跨年晚會與其他平臺的跨年晚會有不少重合。周深、郎朗、毛不易、韓紅等嘉賓均參與了兩臺以上晚會的表演,其中周深在央視、北京衛視、江蘇衛視和B站均有演出,是今年的晚會「寵兒」。表演嘉賓的重複容易引起觀眾審美疲勞,但B站在節目設計上頗花心思,發掘出嘉賓們的「B站氣質」。
  • 鄉土散文:爺的手裡緊緊地攥著個車鈴鐺,任誰,也掰不開
    爺不耐煩地瞪了小丫頭一眼,甕聲甕氣地斥責:「小丫頭家,咋餒饞嘴?幽小小的身體不禁往樹蔭裡縮了縮,巴掌大得小臉上,兩顆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盛滿了淚水,她嘴角抽搐了一下,咽下了那口苦澀的淚。麥發爺佝僂著蝦背溜進籬笆院:「丫她娘,去,把丫抱回來!」幽娘在繡花小圍裙上沾了沾手,「咋啦?叔,丫在哪?」慈善的老人搖了搖花白的頭,嘆了口氣,指了指門外。
  • 爺青回!仙劍歌曲再登舞臺,觀眾淚奔,她的表現也很好!
    在今年B站的跨年演唱會上就有這樣一個節目,賺足了觀眾們的眼淚,仙劍的歌曲再次被搬上舞臺,再次想起熟悉的音樂的時候,觀眾紛紛控制不住自己的淚水。 其實仔細算一下,已經過去15年了,15年過後,黃雅莉再次登臺演唱《殺破狼》,觀眾們都直呼爺青回,不得不說小破站是真的敢整啊,這節目也太用心了。
  • 「這個叫手藝,不是叫生意」 上海「小皮匠」興衰史
    他們擺的鞋匠攤,曾經是上海每個弄堂口的標配。不僅解決了居民日常修補的需要,還像是一個露天會客廳、弄堂裡爺叔們的心靈花園。  這是四個鞋匠的故事,也是一部迷你上海「小皮匠」興衰史。  「這個叫手藝,不是叫生意」  嚴勝民(化名)的修鞋攤擺在徐匯區一個地鐵站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