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己歸結為「失敗者」的人,對於選擇總是感到恐懼。
人們對世界的認知,與自己的親身經歷密不可分。如果在一個人的經歷中總是遭遇失敗,那麼他對世界的認知就會略顯悲觀,同時對自己的認知就會更加迷離。因為自己總是遭遇失敗,所以對自我的意識越來越模糊,越來越不確信自己的選擇,所以每次在進行選擇時,腦海總是會出現兩種完全相反的聲音。面對這種情況,只有重塑自我、重塑認知、重塑歸因方式,才能夠重新回歸自我。
為什麼會出現兩種相反的聲音?
因為你的大腦認為你總是失敗,所以給你提出了兩種截然相反的建議。為什麼你的大腦認為你總是失敗的,同時你也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原因有兩條:
在以往的經歷中,你的確總是經歷失敗。也就是說,在童年時自己的行為沒有得到父母關注,覺得自己失敗了;在學習中你的成績不夠優秀,你覺得失敗了;在工作中沒有足夠的勝任力,你覺得自己很失敗;你身邊沒有特別要好的朋友,你覺得很失敗;你在感情中被欺騙,受到傷害,你覺得失敗。凡此種種失敗的經歷,對你的認知產生深刻影響,導致你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所以每次做選擇時,一定會出錯,所害怕選擇,腦海中也就出現了兩種聲音。
你在回顧自己過去的經歷時,只看到了自己失敗的時刻。也就是說,你過去其實沒有那麼失敗,大部分情況都是比較符合人們期望的情況。只不過你因為當前遭遇的挫折,使得你聯想到過去相似的挫折經驗。人的記憶具有聯結作用,總是能夠在記憶中找到兩段或兩段以上的相似記憶。記憶對認知產生影響,相似的記憶導致你認為自己總是失敗,其實現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悲觀。
不管是哪種原因,總之你已經不再相信自己的選擇了,所以腦海總是出現兩種相反的聲音。不相信自己的選擇,就會表現的優柔寡斷,甚至會逃避選擇。會傾向於退出所有的人際關係,會將自己帶入一個狹小的,自以為安全的空間。如果你不能夠重新找回信心,找回自我,重塑自我,那麼你未來所要面臨的局面是可想而知的。
如何才能重新找回自我?
接納自己的過去
無論自己過去是成功還是失敗,都已經過去了,對你當前的生活沒有多少參考意義,因為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化。你要學會接納自己的過去,就是要用一種不悲不喜的態度,全然容納自己的過去。你需要每天刷新自己,直到你出現了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你就已經全然接納過去了。有一個小技巧,你可以反覆回想自己過去的成功或失敗,直到不因成功而喜悅,也不因失敗而難過就可以了。
重塑自我
重塑自我,主要方向是重塑自己的定位、認知、信念、歸因等諸多方面。對自己來一個全新的定位,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空間,發現自己的潛在力量和潛在優勢。重新認識自己,給自己足夠的信心。鼓勵自己多去坦誠交往,多去信任別人。堅定自己的選擇,學會對自己負責。明辨是非、明辨善惡、明辨需求。你要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善良的表現,什麼是邪惡的表現;你要明白你真正想要什麼,你要學會克制自己的貪婪的欲望。包括對金錢的貪婪,對愛的貪婪。
你需要建立新的信念,改正之前錯誤的信念。比如對待感情,你覺得別人愛你就應該無條件滿足你的要求,這是錯誤的信念。你要建立正確的信念,別人愛你會在能力範圍內滿足你要求,同時你也要學會滿足別人要求。諸如此類的信念,你之所以總是失敗,就是因為許多信念都是錯誤的。只有建立正確的信念,你才能夠真正地重塑自我。
建立積極的歸因方式,包括內在因素、穩定因素和可控點。無論面對什麼問題,你都要堅信通過自己的能力或者尋求社會支持,都能夠最終得到解決。你需要對生活、對問題有足夠的掌控感。你要明白,你將成為主導自己人生的人。你所面臨的問題,之所以沒有得到解決,原因在於你能力不夠,你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從工作方面入手,獲得一種成就感,其他方面會接二連三的變好起來。
回歸自我
你要明白重塑自我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要摒棄錯誤的信念,建立新的正確的信念。只有給自己一點耐心,多鼓勵自己,從最基礎的安全感、歸屬感、信任感做起,一步一步讓自己體驗到認同感、成就感、掌控感。你需要像是對待一個嬰兒一樣對待自己,不要心急,不要放棄、不要拋棄它。你會發現自己的力量慢慢回來了,你會更有自信的去面對選擇,你會更有自信的建立關係,你會更有自信地迎接未來。
總而言之,過去的失敗經歷告訴你,你的某些信念是錯誤的。你要學會成長,學會改正自己的錯誤信念。只有當你學著改變自己時,你的所有問題才會得到解決。
作者:九霄雲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