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源於我國古代的角牴和相撲,是一項古老的競技體育運動

2020-12-03 文化之本心

摔跤,又稱為摜跤,是我國一項古老的競技體育運動,源於我國古代的角牴和相撲。據古文獻記載,西漢初年,河北古冀州一帶民間流行一種遊戲,稱為角牴,又叫「蚩尤戲」。南朝的任眆《述異記》中記有:炎黃時期,南方有一個蚩尤部落,頭上都長有角,與人鬥時就用角牴,使人無法抵擋。「蚩尤氏耳鬢如劍,頭有角,與軒轅鬥,以角牴人人不能向。」古代冀州便有人西模仿蚩尤部落的這種作戰方式,進行角力遊戲。人們稱這種遊戲為「蚩尤戲」。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繁,為了提高戰鬥力,便把角力的「蚩尤戲」運用於軍事訓練中。

《禮記·月令》中有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將帥講武、習射、御、角力」的記載。可見,當時把角力放在了何等重要位置。但是到了秦代,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禁止民間習武和私藏兵器,不再重視這種以角力來訓練軍隊、提高戰鬥力的作用,僅把它作為一種娛樂遊戲來表演。《古今圖書集成·軍禮部》載:「秦並天下罷講武之禮,為角牴。」《漢書》中也記有:「春秋之後,滅弱吞小,並為戰國,稍增講武之禮,以為戲樂,用相誇視。而秦更名角牴,先王六禮沒於淫樂中矣。」秦時,已經把角牴僅作為宮中一種娛樂遊戲來表演。

《史記》中就記有秦二世在甘泉宮觀看角牴俳優表演的記載。漢代角牴這一遊戲在宮中表演更加盛行。漢武帝就非常喜歡觀看角牴之戲,並讓更多的人都來觀看。《漢書·武帝紀》載:「(元封)三年春,作角牴戲,三百裡內皆來觀。」不僅漢武帝喜歡角牴之戲,漢哀帝也有過之而不及,經常在宮中命表演角牴之戲,甚至忘記了上朝議政。西晉開始,角牴又有了相撲之稱。晉代王隱的《西晉史》曰:「襄城太守責功曹劉子篤曰:卿郡人不如潁川人相撲。」是說卿郡的人沒有潁川人會相撲。唐、宋時期,基本上是角牴和相撲兩個稱法都有。《吳興雜錄》曰:「唐七月中元節,俗好角力相撲。」

在唐代宮廷中還已有了專業相撲表演隊,被稱為「相撲朋」,並成為一種單獨的競技比賽活動。在相撲比賽時,要求相撲手裸露身體,還要擂鼓助興。在《唐音癸角牴圖籤》中有「左右兩軍擂大鼓,引壯士裸袒相搏角力,以分勝負」的記載。唐朝不少皇帝不僅喜歡觀看相撲表演,有的還親自參加相撲活動,以試身手。據史料載:唐玄宗時,玄宗命宮中成立一個「相撲朋」,經常在宮中表演相撲比賽。此外,唐懿宗唐僖宗、唐昭宗也都愛看相撲表演,唐僖宗還經常在內苑與太監來進行相撲比賽。唐朝由於皇帝的重視和推崇,在朝野之間湧出了不少相撲高手。

據北宋調露子的《角力記》載:唐懿宗時,民間有個姓蒙的人很善相撲,被召入宮中陪太子僖宗玩耍,教僖宗相撲。後僖宗繼位,他便進宮中相撲朋。由於他相撲技藝超群,沒有人是他的對手,凡賽必贏,曾獲得皇上的不少獎賞,他也因此得名蒙萬贏。唐朝滅亡,他輾轉各地,後投奔吳越王錢鏐,傳授相撲技藝,很受人們的尊崇。在《角力記》中,所記唐代相撲高手還有浙中李青州,揚州愚子謝健江南姚結耳等。宋代相撲運動可以說更加普及和興盛,又稱為「爭交」。宋人吳自牧《夢粱錄》中云:「角牴者,相撲之異名也,又謂之爭交。」

此時,民間還成立有相撲組織,稱為「相撲社」,專門組織相撲表演和比賽,並立有表演和比賽規則稱為「社條」。在相撲時還有專門的裁判,稱為「部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宋代相撲社中,還有了女子相撲隊員。這在封建禮制森嚴的古代,真是難得,也最引人注目。宋代的宮廷相撲表演隊也更正規,更受皇上重視。宋代宮廷相撲隊稱為」內等子」。他們除了經常在宮廷給皇帝做相撲表測外平時還擔任皇帝的護衛任務。「內等子」每隔三年還要進行一次大的考核,優勝劣汰。凡是在「內等子」裡技藝高強得勝者,還會經常受到皇帝的嘉獎。

宋代詩人楊萬裡的「廣場妙戲鬥程材,才得天顏一笑開」詩句,就是描寫相撲比賽後,相撲手博得皇帝的高興,「天顏一笑開」,當然會有獎賞。宋代還出現了相撲擂臺賽,又稱「露臺爭交」。據《夢粱錄》載:每年的露臺爭交在杭州護國寺南高峰臺舉行,屆時,全國的相撲高手清代善撲營摔跤表演加比賽。在露臺爭交中獲勝者,不僅可以得到馬匹、金銀、錦緞等豐都雲集到這裡參厚的物質獎賞,而且還可以封官。據史載,當時溫州有個叫韓福的人,就因為在擂臺賽中獲勝而被授軍佐之職。關於宋代的相撲擂臺賽,《水滸傳》第七十四回中有山東泰安城的岱廟梁山好漢燕青和另一號稱擎天柱的相撲高手任原的精彩描寫,會讓我們有一個詳細的了解,我們不妨找來原著看看。

到了元、明時期,相撲活動仍較盛行,每年的三屋月二十八日在東嶽泰山廟會上都要舉行相撲比賽。明代又把相撲稱為摔跤作為民間一種遊藝活動已很盛行。滿族人入主中原以後,他們把滿族人的摔跤活動與中原相撲遊藝相結清代士兵在進行摔跤比賽(選自清《吳友如畫寶》)合,達到了巔峰,當時稱為「摜跤」。可以說朝廷上下、宮廷內外、鄉野巷裡,到處都有摔跤活動的身影。清代還把摔跤作為一種練兵項目,在軍中設有善撲營,都是從八旗軍營中挑選出來,是專門培養和訓練摜跤能手的。善撲營分東、西兩營。東營在北京交道口南大街大佛寺內,西營在西四牌樓北小護國寺內。

摔跤人員當時稱為撲戶,撲戶又分為一、二、三級。在撲戶中御撲戶等級最高,他們曾在皇宮為皇帝做過比賽,侍衛皇帝的衛士也從他們中間選拔。自清初順治十三年至光緒二十五年,每屆蒙古王公年班覲時,必於陰曆十二月二十三或正月初五、初六、十九日在中南海紫光閣「捏毯子」,令善撲營摜跤手與蒙古的摔跤能手比賽交流學習。因為當時是在宮中皇帝前做摜跤比賽和表演必須鋪棕毯,所以稱為「捏毯子」或「摔毯子自康熙到同治、光緒年間,凡是任善撲營營長,又稱翼長者,都是摜跤技藝超群的高手。當時皇帝在每年冬至日都要舉行摜跤檢閱和賽事,比賽後,如技藝高超獲勝者,可以受到皇帝的嘉獎。

據傳,清鹹豐年間,有一個叫「神力老王爺」的很善摜跤,當時蒙古有兩位大力士,力大如牛,故一個稱大牤牛,一個稱二牤牛,曾與「神力老王爺」比武摜跤,結果都輸了。當時就有「神力老王爺踢倒大牡牛,摔死二牤牛」之說。清朝被推翻後,民國建立,善撲營也被解散。善撲營這些摜跤手流於民間,他們以表演摜跤為營生,討錢餬口。當時北平(今北京)就有不少摜跤場,僅北京天橋就有好幾個。當時北京還湧現出不少著名的摜跤高手,據《舊都三百六十行》書中所記,其中最有名的個叫寶善林,又稱「寶三」。傳說寶三本人就是撲戶,他父親是撲善營的摜跤高手。另一個最有名蒙古兒童在進行摔跤比賽的是沈友三,又叫沈三。

此外,還有張狗子、熊德山、馬筱泉、李文耀、申鐵殼等,個個膀大腰圓,力大無比。摔跤這一由中國古代角牴發源而來的由遊藝和競技相結合的古老傳統活動,已成為今天正式的體育競賽項目之一,在我國方興未艾,蓬勃發展,每屆比賽都有人榮獲獎項。但是,與把摔跤作為「國技」的日本相比,我們還存在一些差距。相傳日本的相撲活動正是從中國傳入的,我們應迎頭趕上,把這一古老的傳統遊藝活動很好地傳承下來,發揚光大。

相關焦點

  • 中國式摔跤的前世今生:「角牴」到「相撲」,詮釋中華摔跤精神
    摔跤作為人類歷史上最為古老的體育運動形式之一,它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而發展,並在世界各地受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民風民俗的影響而形成眾多流派而中國式摔跤就是其中重要一支。>1.用於提升士兵體魄與士氣的摔跤 中國式摔跤古稱角牴或角力,在我國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是我國最古老的運動形式之一,最早可追溯到黃帝與蚩尤之戰。
  • 角牴:中國古代傳統的相撲、摔跤類運動遊戲
    到了漢代,人們把一切武技性的、爭鬥性的、競技性的活動等都歸於角牴的範圍。漢元帝初元五年曾經下詔,廢除角牴,此後漢代宮廷中便不再有這種娛樂了。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角牴仍然得到了發展。魏武帝曹操,不拘小節,專門下令將腳底相撲列入百戲之中,作為王宮觀賞的遊戲。
  • 轉世史萊姆:男子魂穿異界,教導用屁股相撲簡直不要太驚豔
    雖然再活一世,不為人身,但仍然遵循本心,與人和睦,更是將生前文化廣為傳播,尤其是被大家由相撲演化而出的屁股相撲,簡直不要太驚豔。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妹哦!香豔場面惹人注目,主角大聲辯解;我的本意真的只是正經的相撲運動啊,為什麼會是這樣子的神展開。且看美女相撲,場面勁爆!
  • 《摔跤吧!爸爸》都看了,可這些你知道嗎?
    摔跤是以動制動、以柔克剛、借力巧勝的格鬥技能之一,也是提高人的自衛能力和進行軍事訓練的重要手段,更是人類歷史最悠久的運動之一,目前世界各地有數百種摔跤形式。在我國,摔跤也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觀點認為,最早可追述到黃帝與蚩尤之戰。南朝梁的任昉著有《述異記》,其中記載:「秦漢間說,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鬥,以角觝人,人不能向。
  • 不愛紅裝愛武裝:古代走出閨閣的大家閨秀,都喜歡什麼「運動」?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國古代的女子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日鑽在家裡做女紅。尤其是一些未出閣的女子,更是很少踏出閨閣半步。因此,「弱柳扶風」成了古代女子在現代人心目中的代名詞。但事實真的是這樣麼?其實並非如此。古代走出閨閣的女子們,從事的運動,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現代女子還多。那她們究竟都喜歡做哪些運動呢?
  • 那些喜歡摔跤的中國明星們
    那些喜歡摔跤的中國明星們摔跤(Wrestling),可解釋為摔倒在地上、競技體育運動項目。摔跤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競技體育運動。兩運動員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規則,以各種技術、技巧和方法摔倒對手。蕭敬騰瘋狂迷戀摔跤樂壇搖滾天王蕭敬騰在微博貼出現場觀看美國WWE摔跤的照片,只見老蕭異常興奮,看來老蕭要high翻天了,一向熱情奔放的搖滾王子配搭起血脈噴張的WWE摔角,你有否覺得,真蠻搭的啊!
  • 撓羊賽——古代角牴運動的今天留存
    撓羊賽是一種摔跤,酷似蒙古摔跤,但是卻是漢人的一種體育運動。參賽者上身赤裸,褲子上用麻秧絲固定,一旦麻秧絲斷裂,比賽必須停止,重新換上麻秧絲才可以繼續進行。此運動也表現了摔跤的技巧「柔」的運動,是一種流傳時間很長的體育運動。撓羊賽的總冠軍需要摔倒6名參賽者,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 源於戰爭的「角牴」,為何在秦朝變成「武」、「藝」兼具的娛樂?
    木蔑上繪製的圖案,與今天摔跤運動以及日本相撲運動十分相像,這種運動正是秦朝流行的「角牴」運動。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秦代是一個以法家思想治理國家的朝代,政府對老百姓的要求很簡單,只有農耕與戰鬥兩件事。角牴是兩人相抵較量氣力的一種運動,類似於現代摔跤或者相撲,其淵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在黃帝大戰蚩尤時,蚩尤的手下便在頭上戴著長而尖的犄角,用犄角牴人。這種「以角牴人」的作戰方法就是「角牴」的最早起源。東周時期,每年春天和秋天,政府都會把身強體壯的男丁聚集起來相互較量搏鬥技藝,稱之為春秋角試。
  • [角牴篇]元朝:女子摔跤擇婿
    [角牴篇]元朝:女子摔跤擇婿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30日 11:49 來源:綜合 >  元朝王室起於北方的蒙古族,在遼闊的草原上以遊牧為生,習俗重騎馬、射箭和摔跤,稱這三項為」男子三項競技」。
  • 日本女人那麼愛美,為何卻願意嫁給身材肥胖、長相醜陋的相撲手?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給大家聊聊日本相撲這項運動。★相撲在日本是一項「高級」的運動,被日本奉為國粹。這項風靡日本的摔跤運動,其實最早出自於中國,秦漢時期叫角牴,南北朝到南宋時期叫相撲,唐朝期間傳入日本,被日本發揚光大。很多人不理解,日本相撲不就是兩個大胖子摔跤嗎?那你還是不了解這項運動。
  • 現代曲棍球運動的「鼻祖」:盛世大唐為何對體育運動情有獨鍾?
    這些都說明蹴鞠這項體育運動在中國古代興起已久,類似的體育運動還有很多。到了盛唐時期,唐人在學習以往體育運動的基礎上了,開發出了一些新的玩法,例如驢鞠、步打球、木射等。這些項目一方面是對以往體育運動的創新,另一方面又增加了體育運動的趣味性,使得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促進了體育運動的興起。
  • 看過《摔跤吧!爸爸》,你知道真實的印度式摔跤嗎?
    前幾年風靡一時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讓很多人對摔跤運動產生了興趣,在影片中父女在奧運會中參加的是自由式摔跤比賽,而在故事中她們從小訓練的,則是典型的印度式摔跤,那麼這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如此相似?在印度這個神秘的國家,吵架都不多見,摔跤這種強對抗的格鬥項目是什麼狀況?
  • 湖南這家企業承建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
    「前幾天,塞內加爾體育部官員打來電話,說競技摔跤場自去年7月移交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十多場正式比賽,塞內加爾人民的摔跤夢、體育夢從此有了紮根的土地。」近日,負責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項目建設的湖南建工集團六公司副總經理李朝向記者回憶起這座場館的建設過程,「雖然過程非常艱辛,但我們還是圓滿完成了摔跤場的建設,向全世界傳播了『中國理念、中國製造、中國速度』,為非洲人民奉獻了一座獨具特色的摔跤場、一座象徵中非友誼的文化體育地標。」
  • 中國古代女子體育的興衰史:一張社會文明開放程度的「晴雨表」
    經濟繁榮、社會進步,人民的精神生活不斷豐富,漢代產生了很多體育休閒項目和競技項目,比如毽子、丟手絹、跳繩、六博、鞦韆、蹴鞠等。從漢代的女子體育項目來看,主要側重休閒性。比如鞦韆,這項休閒活動是由西北地區傳入中原的,最早是皇帝們讓嬪妃在後院蕩鞦韆,作為一種休閒娛樂活動,後來進入民間。
  • 安陽市體育運動學校被命名為國家重點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
    市體育運動學校被命名為國家重點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  市體育運動學校是1985年經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中等體育專業學校,現有在校學生400餘人。該校設體育訓練和休閒體育兩個專業,開設田徑、遊泳、射擊、摔跤、柔道、拳擊、跆拳道、舉重、划船、籃球10個體育項目。
  • 霹靂舞、電子競技首次「入亞」!杭州亞運會緣何變革?
    吸納新興體育運動加入亞奧家庭,正是吸引年輕群體關注的重要手段。電子競技和霹靂舞加入杭州亞運會,彰顯了亞奧理事會和國際奧委會擁抱年輕人、關注年輕人喜好的工作方向。這兩位新「選手」,將為杭州亞運會帶來哪些看點?亞運的試水和變革,又將引發怎樣的「蝴蝶效應」?
  • 我國古代對溫泉的開發利用不止泡澡還包括以下哪一項?11.27螞蟻...
    溫泉裡面有非常多的營養物質,古代的農民就近取材把溫泉的水放冷後就可以直接澆灌農田了。11月27日螞蟻莊園其它題目跟答案這裡也有喲。螞蟻莊園小課堂11.27問題答案1、螞蟻莊園11.27題目一問題:我國古代對溫泉的開發利用不止泡澡
  • 電子競技尚未擺脫誤區 有待健康發展
    」.距離2003年11月28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把電子競技運動列為中國第99個正式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已過去了五年多.這個項目「過河」的情況如何?何慧嫻表示,和網路遊戲不同的是,電子競技是把娛樂性質的玩遊戲與競技比賽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演變成一種具有大眾參與的體育競技運動.它在操作、規則、軟體的內容上,與網路遊戲有本質的不同.
  • 日本史上最重的相撲運動員:一年瘦200斤,如今看著有點「萌」!
    相撲是日本的國技,在我國並不常見,因此我國對於相撲這一項運動了解很少,但如今的網際網路如此發達,通過一些網絡信息或者影視形象,我們了解到相撲運動員一般體型都非常龐大,遠超於常人。而相撲運動員大露羅巔峰時期的體重更是達到292.6公斤,至今在相撲領域中都沒有人能夠打破他的記錄,他是日本歷史上最重的相撲運動員,現如今一年瘦200斤,看著有點「萌」日本史上最重的相撲運動員不過最近日本歷史上最重的相撲運動員大露羅傳來的減肥成功的好消息,在發布的一張照片中,只見他穿著過去的褲子,而褲子的腰圍處空出了三分之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