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能分床睡,越早越好?李玫瑾教授:至少得到這個年齡以後

2021-01-16 啞鈴媽媽

「孩子都2歲半了,怎麼還沒給他分床睡呢?」

「你家孩子都3歲多了,再不分床就晚了!抓點緊吧!」

寶媽們聚在一起聊天,總會談論到孩子分床的問題。人人都知道,給孩子分床睡太晚,容易影響到孩子的獨立性,會導致孩子太依賴父母,甚至是出現早熟等問題。

不少寶媽只要想到這些害處,就跟風一樣,只要給孩子斷奶了,就想找個合適的機會,趕緊給娃分床睡。寶媽們生怕給孩子分床太晚了,會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

可是,有的寶媽卻忽視了一點,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如果過早的給娃分床,很可能會有更大的害處,使孩子出現性格問題、睡眠問題,甚至是心理問題。

這些傷害對娃來說,也是相當大的呢!

場景再現:「3歲分床,4歲分房,孩子獨立,不喊爹娘。」

為了讓女兒早點獨立,媽媽在欣欣2歲半時,就直接告訴女兒:「從今天晚上開始,你要自己睡了」。

女兒聽了,一邊哭,一邊使勁拱進了媽媽的懷裡。女兒仰著小臉說:「不要,媽媽不要」。媽媽假裝心狠,硬生生把自己的眼淚咽下,用力推開了女兒。

到了睡覺點,欣欣故意賴在媽媽的床上,假裝睡著了。結果,媽媽把她揪了起來,指責女兒「太幼稚了,快起來」。

欣欣被媽媽揭穿了,面子上過不去了,就在媽媽的護送下,去到了另外一個房間裡。

可沒過十分鐘,欣欣就跑下床,跑到媽媽的房間,告訴媽媽說:「屋子裡黑黑的,好像有大灰狼,它要吃人」。

媽媽看到女兒的淚花花,逼著自己板著臉。欣欣無奈,只好抹著眼淚,大哭著離開了。

第二天早晨,媽媽一推開門,她驚訝的發現:女兒抱著一個小棉被,蹲坐在門口睡了一夜。媽媽頓時淚流滿面,心疼的不得了!

不過,為了堅持分床,媽媽仍每天讓女兒獨自睡。

可惜,3歲的欣欣原來很活潑,平時媽媽帶她溜達玩,她都會主動跟人打招呼。但最近的她,變化卻非常大,還整日無精打採,對跟人交流一點興趣都沒有,突然變得很是內向。

但凡媽媽的表情有點生氣,欣欣就會害怕到哭出來。媽媽懷疑,是不是給欣欣分床睡太早了,把孩子嚇到了呢?

為何不能在3歲前,就跟孩子「分床睡」?這些傷害,可能難以彌補

李玫瑾教授說:「孩子長到3歲以後,父母就可以嘗試開始和孩子分房睡了,太早和太晚了都不行!」

睡眠方面:分床早,孩子睡不好覺

成年人的習慣被打破,內心會有焦慮感。3歲之前的孩子,更是如此,他們早習慣了在媽媽身邊睡覺,會更加害怕一個人睡。

一旦爸媽給孩子分床太早,孩子天天睡不踏實,不僅抵抗力容易下降,時常會鬧毛病。而且,還很容易哭鬧,更加的不好帶。

孩子身體上的傷害,有時候真的很難彌補。

性格方面:分床早,孩子膽小,容易情緒化

如果給孩子分床太早,早於3歲,孩子還可能會缺少安全感,心裡不踏實,有恐懼膽怯的情緒。孩子會擔心媽媽不愛他了,會離開他,孩子會格外學會察言觀色,討好媽媽。

甚至,一部分孩子還可能因為分床太早,躲在被子裡面一個人哭,變得脆弱敏感又易怒。嚴重的情況下,這會導致孩子焦慮等心理問題,養成孩子膽小的性格。

孩子的這種性格傷害,家長即使發現了,也很難彌補了。

3歲是個「分水嶺」,給孩子分床前,需要先做足準備

準備一:先打「預防針」,告知孩子分床時間

在給孩子分床睡覺前,要先給孩子打預防針,告知孩子分床睡覺的時間。

然後給孩子準備一場類似「成人禮」的儀式,這樣孩子的心裡會更好接受分床睡的事實。

準備二:做足動員,告訴孩子分床睡的意義

爸媽可以告訴孩子,每個在3歲-5歲時分床睡覺的小孩,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勇士」。小孩子們都要經歷這個過程,誰先邁出這一步,誰就是勇者,誰就成功了!

一個成功的小孩子,可以擁有別人的誇獎和讚賞,可以增強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這是值得爸媽驕傲,也最值得孩子自豪的事情。

準備三:增加陪伴,鼓勵孩子加強獨立性

爸媽打破孩子的睡眠習慣,孩子先期肯定會不舒服。這時候,爸媽可以加強對孩子的陪伴。比如,在臨睡前,給孩子讀書講故事,哄著孩子睡著後,再離開孩子的房間。

多鼓勵孩子一個人睡覺,提高孩子的獨立性。當孩子逐漸能做到,一個人安穩入睡了,爸媽適當給孩子一些獎勵,如愛的抱抱、新玩具等,哄著孩子開心就好。

您家孩子多大了?給他分床睡了嗎?

相關焦點

  • 孩子多大分床睡?李玫瑾:最好別超出最佳年齡,晚了影響成長發育
    當一群媽媽在一起討論的時候,她們的話題也會涉及到孩子是否能分成功床睡。特別是男孩,很多媽媽都希望在兒子有性別開始啟蒙的時候,就開始分床睡了。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多大應該分床睡,最好別超出最佳年齡段!但很多孩子的由於依賴性過於強烈,總是分床不成功,這使得媽媽們感到苦惱,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過:「在孩子三歲之後,可以視情況來分床睡,但最好也不要超過六歲」一般到了孩子三歲左右,他們的自理能力都會逐漸地增強,在語言能力方面也會越來越成熟,所以當孩子懂得自己起床去洗手間、自己會蓋好被子、或者有事的時候能及時地呼喊家長,那麼我們就要著重地讓孩子分床睡了。
  • 孩子多大可以分床?李玫瑾:別超過這個年齡段,晚了影響發育
    生活中,許多父母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小的時候他們為了照顧孩子方便,就會在一張床或一間房裡睡覺。等到孩子有了自我意識後,再想把孩子「趕下床」或「趕出房間」就成為一件困難的事情,他們就像牛皮膏藥,一到夜裡就黏在身上甩不掉。那麼,家長應該如何解決呢?我們不妨聽聽育兒教授李玫瑾的建議。孩子多大可以分床?
  • 李玫瑾直言:孩子分床不要超過最佳年齡,分床晚了會影響成長發育
    到底分床睡,還是不分床睡,多大的孩子需要分床睡覺,家長一定不要錯過最佳時機,錯過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孩子應該幾歲分床睡才是最佳年齡,李玫瑾說:最好不要超出最佳年齡。李玫瑾是有關研究兒童教育心理學的專家教授,在教育訪談中曾提出過這樣的建議:「孩子和家長分床睡最好不要太早,特別是在孩子三歲之前,家長最好還是和孩子一起睡,三歲以後開始著重於和孩子分房睡,至關重要。」
  • 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跟父母分床睡,最好別超出最佳年齡段
    孩子多大跟父母分床睡?李玫瑾:超出最佳年齡段,影響成長發育。面對孩子分床這件事,真是令不少家長頭疼,有的家長頭疼的是給孩子分了好幾次都沒能成功,甚至有的孩子都10幾歲了還和父母擠在一張床上。前段時間小趙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剛生完二寶,小趙正好也探望一下。
  • 孩子多大需要分床睡?最好不要超出最佳年齡,晚了會影響成長發育
    對於很多寶媽來說,到底什麼時候和孩子分床睡可能顯得比較頭疼,因為很多時候可能把握不好這個點。一般來說和孩子分床睡的年齡不要超過這個點,否則對孩子成長將帶來很大阻礙。孩子多大需要分床睡?最好不要超出最佳年齡,晚了會影響成長發育。
  • 李玫瑾:和娃分床睡,最好不要超出最佳年齡,晚了會影響成長發育
    根據研究表明,孩子和父母長期同床,心理年齡較小,對父母的依賴性較強,長大後進入社會也很難適應,因此,父母應該和孩子及早的分床睡,這樣有利於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長,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孩子到底幾歲分床睡最好?李玫瑾直言:最好不要超出最佳年齡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建議:「孩子最好不要和家長太早分床睡,特別是三歲之前,三歲以後開始很重要。」
  • 寶寶多大分床最合適?最好不要錯過「最佳」年齡,過早過晚都不好
    前兩天閨蜜小小給我發消息,問我當初是什麼時候和孩子分床的,還向我討教有沒有分床的秘訣。我這才注意到他家孩子已經快四歲了,確實是應該儘快分床單獨睡覺了。其實關於寶寶多大分床?最合適這個問題,一直有很多的家長在討論,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早點分床睡以後獨立性比較好,也有些家長認為,全部孩子分床睡會讓他沒有安全感應該等孩子自己主動提出分床睡。
  • 寶寶多大需要分床睡?專家:不要超出最佳年齡
    寶寶多大需要分床睡?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媽媽。這類媽媽很細心,注重科學育兒的方式。今天咱們就聊聊這個話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孩子出生後,要不要讓他獨立睡?看過很多育兒類節目,不止有國內的,還有國外的。父母為了追求科學育兒,盲目信奉一些育兒理念,不深究這些方法對不對。
  •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多少娃?李玫瑾:年齡不是唯一標準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二胎政策開放以後,很多寶媽生了二胎寶寶,擔心大寶夜裡睡覺傷害到嬰兒,就開始跟孩子分開睡。但往往會激起大寶的反感,大哭大鬧之後撂狠話,甚至去找爺爺奶奶睡,不願意回家了。「分床睡」或者「分房睡」的問題,不僅僅困擾著二胎家庭,也是很多新手寶媽的煩惱。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無數孩子!分床睡的最好年齡到底是幾歲
    是呀,有多少媽媽抱著同樣的心態,按部就班的計劃著跟孩子分房睡:想借著分床睡、分房睡,讓孩子更獨立;不想孩子太粘人、太嬌氣,想早點和孩子分開睡;「3歲分床、5歲分房」過了這個年齡就更不好分了;聽說國外媽媽,孩子一出生就要自己睡了……這些都是真的嗎?到底有沒有最佳分床、分房睡的年齡?
  • 分床不要超過最佳年齡,晚了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
    有個同事這幾年剛生二胎,跟我說孩子一定要早一點開始分床睡,剛開始同事剛做新手媽媽,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和寶寶們分床睡,怕孩子會不習慣,害怕一個人睡,到後面就一直拖到了上學的年紀才開始分床睡。現在有了二胎寶寶,同事覺得還是早點讓寶寶自己獨立睡才是好事,所以她決定這次一定要狠心讓寶寶自己睡,不管寶寶哭鬧都得讓他自己提前學會獨立。
  • 寶寶多大適合分床睡?兒科學會給的答案,挺有道理的!
    有個寶媽給蘿爸留言說:「到底寶寶什麼時候開始分床睡比較好?寶寶現在7個月了,我希望分床,但是婆婆一直不讓,為此還覺得我在苦待她孫子,我覺得好糾結啊!」蘿爸想說,其實這並非只是個別寶媽的糾結,而是每一個寶媽在寶寶到了一定年齡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糾結,就算你不分床,當別人知道的時候,也會說孩子都多大了還沒分床睡呢?
  •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多少孩子!孩子最好幾歲和父母分床睡?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多少孩子!孩子最好幾歲和父母分床睡?孩子斷奶,和孩子分床睡可以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難的兩件事情,不僅孩子害怕,家長也頭疼。很多家長想怎麼才能夠陪孩子邁過這個坎?怎麼才能過了孩子心理這一關?孩子最好幾歲和父母分床睡?網上說的「3歲分床,5歲分房」合理嗎?
  • 你被3歲分床,5歲分房的說法坑了嗎?分房睡的最好年齡是幾歲?
    關於分床分房睡,我聽過幾種說法:第一種:三歲分床五歲分房,超過這個年齡再不分房就晚了第二種:從兒童情緒發展的角度,順產的孩子5歲左右分床,上小學前分乾淨;剖腹產的孩子, 7歲左右分床,10歲左右分乾淨。第三種:都是杞人憂天,過去生活條件差,好多人家就一個炕,全家人都在一起睡,哪個長得不健康了。
  • 興趣班報越多越好?李玫瑾教授稱沒必要,家長最好別盲目跟風
    自從做了父母以後,我們就格外關心孩子的一舉一動,特別是在孩子教育的這個方面,格外注重。 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還會選擇讓孩子上興趣班。但是,上興趣班並不見得是一件對孩子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 李玫瑾坦言:當孩子開始頂嘴,父母這樣說,孩子以後會更出色
    李玫瑾教授分析:教授是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專家,她對犯罪心理以及青少年的心理進行研究的很透徹,因此李玫瑾教授對青少年的育兒教育有自己很獨特的想法和意見,並且也多次受邀參加過眾多的育兒節目和講座。李玫瑾教授說到,其實像王女士這樣的家長很多,她們都喜歡控制自己的孩子,想讓孩子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任何事情,但是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我們要知道孩子並不是父母的一個附屬品,如果家長不能夠及時理解這個概念那麼將會毀了自己的孩子,並且在以後的教育中家長要學會端正自己的育兒概念。就像李玫瑾教授說的那樣有些家長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管什麼時候不該管。
  • 李玫瑾教授告訴你:孩子頂嘴時,應該怎麼辦?
    孩子大一點以後,爸爸媽媽最怕的就是遇上孩子頂嘴,家長的權威被挑戰,孩子一句話,能把你肺都頂炸~~~其實孩子頂嘴,並不一無是處,這極有可能是他們一種聰明的體現。但同時家長也不能對孩子頂嘴的行為過於慣著,否則很有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
  • 孩子愛頂嘴,是家長不合格?李玫瑾教授:送你3句話讓娃不再頂嘴
    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欲望,尤其是三歲以後的孩子,每天幾乎都在嘰嘰喳喳的說個沒停。這個時間段的孩子在父母的眼裡非常可愛,因為他們總是會提出各種無釐頭的問題,也會毫不吝嗇地表達出自己對父母的愛意。然而,等孩子上了小學之後父母就會發現,孩子的表達欲望慢慢變成了"頂嘴",父母說一句他們能回十句,這也讓不少家長感到苦惱。
  • 為什麼提倡和寶寶分床睡?其中的好處不止一點,尤其是這個年齡
    關於孩子長大後,什麼時候要跟媽媽分開睡的問題,是很多媽媽非常關注的育兒重點。有一些育兒專家提出:孩子最好在3歲時,就可以和媽媽分床睡,最晚不超過6歲,對孩子有好處。很多家長表示孩子太小,遲一點分房睡也沒關係,其實是錯誤的觀念,那分房睡究竟有什麼好處呢?父母快來看看吧。
  • 李玫瑾教授:若孩子有這3個不良行為,該打就得打,不能慣著
    意思是說,從孩子3~7歲時的性格以及行為習慣,就能夠看出孩子長大後大概的心理狀態。我國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認為:7歲是孩子人生的一個重要分界點,孩子的的習慣、語言、才能、思想、態度、情緒等都要在這個階段打好基礎,如果基礎不牢固,就無法養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