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是指人的頭腦反映客觀現實的過程。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內心活動。人的心理素質,會在人的一生中起著重要作用。以下是中學生心理素質訓練方法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情感疏導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對學生的情感陶冶和情感培養來調動其內在的積極性。情感是人的活動的動機之一,也是組織和協調教育教學活動,改善人際關係,保持群體和諧穩定的紐帶,它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歸屬感和榮譽感,為其成長提供良好的心理環境。一是和家長多聯繫,讓家長轉變教育理念,全方位地多關心、多鼓勵孩子。二是和學生多溝通,了解其內心的想法和愛好,利用一切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與特長,如讓他們在黑板報或運動會上「多露一手」,引起他們在情感上的共鳴,增強其自信心。
自我提示
就是通過學生自我提示,客觀認識自己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要求其寫日記或周記,把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做一番小結。通過此法化解自己心中的煩躁、鬱悶和擔憂。另外,要求其寫出自己喜歡的座右銘、警示語貼在課桌上或家裡,使其在學習時經常能看到,從而提示自己鼓舞鬥志,以增強自己對心理問題的免疫能力。
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解決策略
第一,家庭方面。一是要形成優良的家風。培養孩子正直、誠實、友愛、善良、寬厚等品格,讓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二是不能過分嬌慣和溺愛孩子,要真正關心孩子,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進而幫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使孩子健康成長。三是要正確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要對子女的期望過高,在孩子學習成績有所波動時,給予安慰和鼓勵,而不是打擊和責罵。
第二,學校方面。一是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課納入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安排專業的教師任教,並辦好心理諮詢室,開展心理諮詢活動;二是建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準確掌握和了解中小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特點及現狀,為學校的科學管理提供依據,從而有針對性地對中小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積極開展各項宣傳活動,充分利用黑板報、廣播站、班會等形式廣泛開展心理素質教育活動,讓中小學生學會疏導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提高心理素質。
面對中小學生存在的諸多心理問題,家庭和學校應該共同努力,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有效幫助。
南京新勵成培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