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教的故事6 瑤臺歸去看清絕

2021-01-17 小龍躬眾號
曾幾何時,武俠小說風靡兩岸三地,金庸古龍梁羽生的小說洛陽紙貴人盡皆知。隨著古龍作古,梁羽生仙逝,金庸封筆,數十年來武俠小說已再無精品,隨著網絡文學的興起,武俠類作品車載鬥量不計其數,但從文筆到立意大多粗鄙不堪,乏善可陳,那種富蘊文採博引史料的歷史武俠小說已近絕跡。直到2015年,一位臺灣武俠文壇暌違四十六年的名家重出江湖,全新作品《王道劍》甫一面世即獲極大關注。內地一向秉持出版精品讀物的三聯書店發行了這部小說,足見其份量地位。此書的作者筆名上官鼎,兩岸三地的年輕一代對這個名字已非常陌生,但他的本名劉兆玄,在臺灣可是大名鼎鼎無人不知。

縱觀古往今來的武俠小說作家,劉兆玄無疑是其中官居最高位的第一人。他曾經歷任臺灣清華大學校長、交通部部長、行政院長,登臨閣揆位極人臣。卸任官職歸隱書齋之後,他重拾青年時的舊業,時隔四十年後又開始了武俠小說創作。

國民黨空軍司令之子劉兆玄在他十八歲時,與兩位兄弟劉兆藜、劉兆凱一起以「上官鼎」為筆名合作出版了多部武俠作品,在臺灣紅極一時。幾年後三兄弟都投身學術,繼續博士學業,上官鼎之名從此絕跡於江湖。如今的復出讓世人又看到了那個寓俠於史,寓情於俠的上官鼎。這部小說的歷史背景是明初的燕王靖難之役,建文帝的那樁千古懸案。書中的一個主要人物正是全真教世外高人完顏宣明。這個人物原型就是全真教在元朝的末代掌教完顏德明。自這位金國宗室後裔完顏掌教之後,全真教已分崩離析,再無掌教之位。興於金而寂於金,這十八代掌教歷程似冥冥中自有天意安排。


從蒙古大汗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直到元順帝在明軍兵臨城下時逃離大都回歸塞北,其間的九十七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元朝。這段時期對於全真教而言,是一個世紀的煎熬與壓抑。


全真教一代神仙掌門丘處機與他所依仗的蒙古國主成吉思汗同遊天國之後,蒙古人藉助全真教來籠絡原屬金國的北方民眾的任務布局已告完成,全真教的戰略價值已經日漸衰微。


此後的歷任大汗,從窩闊臺、貴由到蒙哥,在奄有華夏半壁的同時,注意力已經轉向西方,而徵服西方的宗教所需,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只具備敷衍留守作用的道教,已成雞肋敝履。而全真教的道士們,從尹志平到李志常、張志敬,歷代掌教都未參透這一玄機。


蒙古帝國疆域圖,忽必烈管轄的原金國與南宋的部分僅是東方半壁。

繼承丘處機掌教位置時已經五十八歲的尹志平,在接過「天下道教令尊」的頭銜後大興土木,廣建道觀,開啟了中原佛道之爭。到他的師弟李志常繼任時,釋道矛盾已然嚴重激化勢如水火。而李志常與下一任掌門張志敬都錯誤地估計了形勢,認為自己一方仍然是那個被大汗奉為神仙祖庭的天下道統正宗,於是幾次遠赴蒙古國都,與佛家當面辯理,結果是必然的滿盤皆輸,落得個庭前剃髮受辱,毀經失地的下場。其後蒙古帝國分裂為四大汗國,忽必烈專心經營東方國土,全力進攻南宋,全真教又燃起了一線復興的希望,直到忽必烈定都北京那年,頒旨延請江西龍虎山的正一道天師張宗演北上大都,敕封國師,而且醮於全真教的大本營長春觀,全真教才知道,他們的時代結束了。正一道第三十六代張天師張宗演。江西鷹潭龍虎山天師府彩塑張天師坐像。中國道教自宋末開始就分為全真道與正一道兩大門派,全真在北,正一在南,二者矛盾重重,此消彼長爭鬥千年至今。元世祖忽必烈在滅南宋的時候,考慮的自然是如何維護南方的穩定,爭取南方半壁億萬民眾的傾心歸附。與他的祖父成吉思汗曾經做過的一樣,宗教自然是最好的工具。獲得江南道眾的精神領袖張天師的支持,遠勝於徵伐江南的千軍萬馬。至於全真教,已是鳥盡之弓兔死之犬,任由其自生自滅去吧。

全真教試圖以儒釋道三教合一來統一全國信眾,但終究徒勞無功。

從此全真教偃旗息鼓,忍氣吞聲地度過了整個元朝,直到蒙元覆滅,明朝建立之後,已低調多年的全真教突然又興旺起來,長春真人丘處機的圖影塑像被大肆供奉,尊為宗祖。


但是供奉的地方卻詭譎奇異,不是道觀,也不是廟堂,而是一種特殊職業從業人士的家廟宗祠內,也不再是邱祖獨享尊位,而是與另一塑像二聖並尊,端坐丘處機塑像旁邊的,非僧非道,非神非仙,而是一位文人史官。這是至今仍被不斷爭議的一宗懸案。



圖書《丘處機大傳》中的馬鈺與丘處機畫像,採自古版。

北京白雲觀是今天的全國道教中心,全真祖庭所在,這裡就是丘處機當年被成吉思汗敕封國師掌管天下道教的長春觀。白雲觀裡的老律堂,原名七真殿,是供奉王重陽門下全真七子的正殿。其中的七尊塑像,除清靜散人孫不二為女流外,另外六人造像本應都是仙風道骨長髯廣須,但六人中唯有居於正中的丘處機塑像沒有鬍鬚。這種不合常理之事,歷來廣受質疑。從前老北京每年正月十九都是一個盛大節日,名叫「燕九節」。因為這天是丘處機的生日。而在某些野史的記載中,這個「燕九」的名稱是後來演化的,起初的名字是「閹九」。

長春子丘處機為求道禁慾而自宮的傳言早已有之。因此在有明一朝,太監們常供奉司馬遷與丘處機「二聖」作為祖師爺。有的說早在王重陽死後七年,丘處機隱修時即為參悟秘籍而自斷陽根,這難說不是金庸創作東方不敗、嶽不群等人物時的靈感來源。有的說是丘處機遠赴大雪山參見成吉思汗時,大汗以美女(甚至有些版本說是公主)相贈,他為表示清心寡欲又無法拒絕大汗,乾脆自宮以示決絕。明朝大文人,傳說中《金瓶梅》與《西遊記》的作者王世貞的 《弇州山人續稿》中說:「元太祖以宮嬙賜丘長春,逼使汙之,長春乃自刃其勢,以示不得汙」;清代文豪俞樾的《茶香室三鈔》中也同樣採用了這種說法:「元太祖尊禮丘長春,欲妻之以公主,遂自腐以告絕」。據清朝著名的筆記《清稗類鈔》記載,「(正月)十九日,遊白雲觀。觀,元之長春宮也,為城外巨剎,花木甚多。俗稱正月十九為燕九,亦稱閹九,又稱會神仙。前數日,遊人已多,而閹人火,以元代丘處機乃自宮也。」

四個版本的電視連續劇《射鵰英雄傳》中的丘處機形象。或許右上的1994年香港版造型最接近丘處機本人?1994年香港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的丘處機,已經是中年道士,但頦下無須。這種傳言是真是假,如今已無從考證,畢竟古人沒有照片影像存留。以理推之,倒也似有可能。道教的全真正一兩派,雖法理相近道統如一,但修煉方式截然不同。全真道以內丹修煉、淨心滌俗為宗旨,要求苦修,教內道士要清心寡欲,終生在道觀持戒修行,不食葷腥不得嫁娶,與出家僧人類似。而正一道則主要從事降妖驅鬼、祈福禳災等世俗業務,因此不必持戒,飲食、婚嫁、居所乃至髮型著裝均無限制。全真教素以嚴格持戒自律為傲,所以在極度困頓艱苦,或是苦修難以參悟玄機的關頭,作出極端的舉動也有可能。丘處機為全真教發展壯大可謂全心全力,自腐殘身而矢志不渝。而全真教在他辭世時登上巔峰,也不枉他的一生苦修了。

2015年下元節期間,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的「乙未年對海外正一道授籙活動」。

----本文標題《瑤臺歸去看清絕》引自丘處機所作的詞:《無俗念 靈虛宮梨花詞》。此詞本是寫道觀中的梨花的,在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把該詞稱為是丘處機讚頌小龍女的。小說節錄如下:「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苞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萬蕊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才卓犖,下土難分別。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作這一首《無俗念》詞的,乃南宋末年一位武學名家,有道之士。此人姓丘,名處機,道號長春子,名列全真七子之一,是全真教中出類拔萃的人物。《詞品》評論此詞道:「長春,世之所謂仙人也,而詞之清拔如此」。這首詞誦的似是梨花,其實詞中真意卻是讚譽一位身穿白衣的美貌少女,說她「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又說她「浩氣清英,仙才卓犖」,「不與群芳同列」。詞中所頌這美女,乃古墓派傳人小龍女。她一生愛穿白衣,當真如風拂玉樹,雪裹瓊苞,兼之生性清冷,實當得起「冷浸溶溶月」的形容,以「無俗念」三字贈之,可說十分貼切。長春子丘處機和她在終南山上比鄰而居,當年一見,便寫下這首詞來。----
更多本人原創文章,可點擊下面帶有下劃線的文章標題連結直接閱讀。

相關焦點

  • 小龍女被丟在全真教門前,讓人想起虛竹,與丘處機有關?
    郭靖以一己之力,對抗全真教越來越大的天罡北鬥陣,讓全真教顏面掃地,這也為楊過離開全真教埋下了伏筆。這一切,都是因為小龍女十八歲生日的緣故。所以,這小龍女是被人放在全真教門口的。她是被誰丟下的?為何要放在全真教門前?這些都不得而知。不過這個情節有似曾相識,在《天龍八部》裡,虛竹就被丟在了少林寺門前。這是蕭遠山幹的,因為,他知道,虛竹就是玄慈的兒子,所以便將他丟在了少林寺。
  • 郭靖為何一定要將楊過送到全真教,既不親自教導,也不請其他宗師
    郭靖作為楊康的結拜兄弟,在找到其子楊過之後,先是不教其武藝,再是將其送到了全真教。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 那麼,為什麼要送到「全真教」呢?
  • 霍都、達爾巴能大鬧全真教,並非武功高強,只因有位絕頂高手幫忙
    全真教乃是當年華山論劍武功天下第一的王重陽所創,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全真教被譽為「天下武學正宗」,弟子遍布天下,在江湖上勢力極大。王重陽生前收了七個弟子,即「全真七子」,此外還有一位師弟周伯通。
  • 歷史上的尹志平:活了83歲,是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得到元朝支持
    在《神鵰俠侶》中,尹志平雖不是主角,但卻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他是全真教的一個小道士,是丘處機最看重的弟子,比楊康晚兩年入門,得到了丘處機的看重,也是大家默認的下一任掌教,丘處機未來的接班人。他是一個很具爭議性的人物,一方面有俠之大義,但另外一方面又不守清規,默默喜歡上了古墓派的小龍女,並乘人之危玷人清白,侮辱了小龍女。
  • 道教正一教,到底是哪一教
    而今道教教派眾多,有茅山的茅山派,三清派、靈寶派、全真派,以及正一派等等。在眾的教派中,我們最聽到的就是正一派以及全真派了,全真派不難理解,全真派由王重陽創立於終南山,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就描述過王重陽及全真七子的故事,雖然與史實有所偏著,大體上還是差不多的。正一派的起源其實正一派並不是一個單一的道教宗派,而是由多個教派組合而成。
  • 丁真的意外走紅與馬化騰的全真網際網路
    而與此同時,小馬哥也提出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全真網際網路」給予希望,並稱之為「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10月份馬化騰就曾提及過全真網際網路這樣一個概念。之所以急著進入下一幕,是因為百度在移動網際網路可圈可點的不多,所以需要一個新故事去給公司做背書。而近幾年的騰訊,在挖掘新增長點的能力方面似乎有所下降。新聞資訊被今日頭條攜算法「夜襲」,短視頻賽道追隨路線,產業網際網路高調轉型但似乎是比阿里要慢一些,如今「全真網際網路」提出是不是也想早點進入下一場牌局?
  • 有得吃還有得拿,瑤臺長者樂開顏!瑤臺村2020年敬老尊師節
    昨日,值重陽節到來之際,瑤臺小學、瑤臺村老人協會在瑤臺怡苑老人活動中心聯合舉辦2020年瑤臺村敬老尊師節,現場為120多位長者每人送上500元敬老金,同時擺席邀長者共享敬老宴。據了解,瑤臺村敬老尊師活動最初由愛心人士同時也是瑤臺村村民蔡漢炎發起,至今已連續舉辦十幾年,成為了瑤臺村弘揚尊老敬老、尊師重學傳統美德的主要活動之一。今年活動繼續邀請80歲以上的瑤臺村原籍村民(不分男女、姓氏以及是否外嫁)、瑤臺小學退休教師參加。
  • 「布穀」還是「不如歸去」
    據記載,士大夫們又常常將其鳴叫之聲解釋為「不如歸去」,當也是模擬其聲音之義,勸人離開是非之所、歸去田園。因此,被文人們賦予了更多更豐富的內涵。有柳永纏綿的「聽杜宇聲聲,勸人不如歸去」(柳永《安公子》),也有張炎蕭索的「幾回聽得啼鵑,不如歸去」(張炎《祝英臺近》)。
  • 春來秋去飛鏑箭,北往南歸落瑤臺;詠雁五律十首,人字長空碧雲裁
    春來秋去飛鏑箭,北往南歸落瑤臺。過了立秋,意味著秋天將要來了。說到秋天,你可能會想到圓月、秋雨、菊花、楓葉、殘荷等等許多最能體現秋意的景象。此外,一定不會忘了秋雁。雁,也叫鴻雁,是一種候鳥。春來北國,秋去南方。千山萬水的往返途中,傳遞了多少故事。千百年來的古詩詞中,承載了多少文化。
  • 創意手勢舞成圈粉神器,全真光學變色眼鏡走紅抖音
    9月18日至9月27日,國內變色鏡片行業領導企業全真光學攜手九球天后潘曉婷在抖音平臺發起#致敬未來色彩 短視頻互動,掀起一股強勁的全民「致敬」熱潮,引發眾多網友參與。據悉,為期10天的互動撬動了1億多人次的關注,抖音播放量達1億,湧現出4400多條優質短視頻。。
  • 為什麼郭靖要把楊過送到重陽宮,而不是四大高手中一個教楊過呢?
    四大高手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加上行蹤飄忽不定,不太適合教楊過。楊過當時面臨的處境去全真教是一條不錯的道路,只是郭靖沒有預料到後期的變化。楊過還沒有出生就沒有了父親,他出生後沒多久母親也離他而去,少年楊過一直在外流落了好幾年。幸虧郭靖找到了他,把他帶到了桃花島生活了一段時間,一起被帶上島的還有武三通的兩個兒子,大小武。
  • 梅超風和陳玄風聯手,能不能打得過全真七子?黃藥師給出了答案
    千萬別小看了全真七子,他們的武功雖然參差不齊,但如果全真七子七人聯手,再加上天罡北鬥陣,綜合實力是很強的,甚至是不弱於五大高手的。在《射鵰英雄傳》原著中,全真七子就曾聯手和黃藥師有過一場巔峰對決,對於七人的綜合實力,連黃藥師那樣的絕頂高手都覺得頗為棘手,何況是「銅鐵二屍」的梅超風和陳玄風。
  • 江南七怪教十幾年,郭靖武功沒長進,為何馬鈺一教就開竅?
    而郭靖後來能取得那般成就,除了黃蓉的努力外,還離不開一個人的幫助,那就是「全真七子」之首的馬鈺。郭靖身世挺悽慘,還沒出生,父親郭嘯天就被金朝走狗段天德所殺。後來他的母親李萍逃難至蒙古大漠,並生下了他。因為郭嘯天是因丘處機而死,所以丘處機心中很是愧疚。他不願故人之子流落大漠,受人欺凌,所以故意激江南七怪遠赴大漠教郭靖武功。江南七怪雖性格怪異,但卻秉性純良、嫉惡如仇。
  • 遠山依舊,即便日薄西山,亦可釋然歸去
    一重山,兩重山,重重疊疊延綿不絕,山遠天高煙水寒;不經意間,菊花開,菊花殘,雁過江山,攜來楓林如火的色調,卻終不可抹去那片望盡天涯路的懷遠之思。或許,流年的光陰,便因為這樣長短不一的離別與牽念,才有了更為可貴的情感。
  • 如果銅屍陳玄風沒死,加上鐵屍梅超風,鬥得過全真七子嗎?
    那麼如果陳玄風沒死的話,再加上梅超風,兩個人一起能不能鬥得過全真七子?在射鵰初期,全真七子中武功最高的丘處機、馬鈺和王處一就分別折在沙通天、侯通海和靈智上人幾個人手下。在《神鵰》中全真七子去了三個還打不過赤練仙子李莫愁一人,後期的小龍女更是可以一敵五,打得全真五子絲毫無還手之力。而再看黃藥師,除了武功超凡,他本身也是學究天人,天文地理也是無所不精,稱得上一代宗師,桃花島的武功自成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