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論語》(中英雙語·誦讀版)新書首發式在北京舉行,來自法國、墨西哥、剛果、印度尼西亞、克羅埃西亞的外國留學生代表與近百名小學生一起,用中英雙語誦讀《論語》經典名句,用一場別開生面的《論語》中外誦讀會宣告國內首本漢英雙語《論語》音頻書正式面市。
首推《論語》音頻書體現傳統出版融媒創新
《論語》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經典,也是國際上傳播最廣的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隨著我國對外交流範圍的不斷擴大,國家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國內外已湧現出學習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潮。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介紹,《論語》(中英雙語·誦讀版)是外文出版社精心策劃的一部面向海內外傳播中華經典文化的圖書,既適合海外讀者通過《論語》學漢語,了解中國文化,更適合國內青少讀者,藉由自己熟知的文化,來學習英語表達,學會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本書由國內外教育界、翻譯界權威專家共同編寫,對這部儒家經典著作進行了深入開發,是一部融通中外、涵養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雙語作品。
同時,作為融媒體時代出版界一次創新嘗試,該書將傳統出版與新興媒體相融合,除了極具中國風的內文版式設計和插畫,還配備了英漢雙語音頻,讀者可通過掃描書後的二維碼收聽英漢雙語版《論語》誦讀,讓古老的《論語》因為藉助現代的技術手段煥發出新的生機。該書在今年5月底美國紐約舉辦的書展上一經亮相,受到了海外書商的廣泛關注。
中外聯手打造"雙語誦讀中華經典"三部曲
《論語》(中英雙語·誦讀版)的編者團隊來自中國和英國兩個國家,均為教育界、翻譯界權威專家。本書主編、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創始人、中國著名英語教育專家與教學管理專家胡敏教授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入研究,在教育培訓行業率先提出全球勝任力的教育理念,倡導未來人才需要具有中國根基和全球勝任力。胡敏教授和新航道集團近年來在研究和推廣全球勝任力的同時,廣開國際視野,又根植於中國土壤,思考著在21世紀的當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給世界帶來什麼?《論語》(中英雙語誦讀版)的問世便是最好的答卷。
本書英譯者保羅·懷特(Paul White),英國著名翻譯家,2007年中國政府"國家友誼獎"得主,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很深的造詣,曾翻譯和潤色過大量的中國文化典籍。他在中國工作30餘年間,已完成《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國道路與中國夢》《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等主題圖書英文版的翻譯改稿工作,累計達2400萬字。2017年8月,保羅獲得了中國出版業面向海外的最高獎項——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本書白話文校注徐國榮教授,南京大學文學博士,現為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一直從事中國傳統文學和文化的教學與研究,開設的《論語導讀》《孟子導讀》《孫子兵法導讀》等課程深受學生們喜愛。
北京語言大學孔子與儒家思想研究所所長方銘教授介紹,《論語》英譯歷史悠久,從19世紀初以來,如馬歇曼、柯大衛、理雅各等傳教士開始,產生了許多優秀的英譯本,中國人辜鴻銘的《論語》英譯本,也廣泛流傳。《論語》(中英雙語·誦讀版)與過去出現的各種版本的《論語》有很大不同,不但《論語》白話文校注的作者具有很好的專業背景,而作為以英語為母語的翻譯者,對《論語》的把握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本書是中外合作傳播中華文化經典的成功實踐,同時也是把專業態度和普及目標完美結合的典範。
胡敏教授透露,《論語》(中英雙語誦讀版)的推出只是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牽頭實施的"雙語誦讀中華傳統經典"三部曲的第一部,之後還將陸續啟動《道德經》《孫子兵法》的編譯和開發工作,整合國內外一流的專家資源對優秀傳統文化經典進行重新翻譯,並結合新時代青少年學習需求進行多維度開發。
雙語弘揚傳統文化為學校德育再增新意
當天的首發式上,一場別開生面《論語》中外誦讀會吸引了與會者關注。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的學生用一幕自編、自導、自演的英文情景劇,講述論語經典名句如何通校園文化浸潤和影響學生心靈;來自北京語言大學的外國留學生則身穿漢服,用中文誦讀《論語》經典名句,贏得全場熱烈掌聲。最後,外國留學生代表與近百名小學生一起帶領全場用中英雙語誦讀《論語》經典名句,更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當前,為了提高學生對傳統經典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在社會上營造一種"學經典、知傳統"的社會氛圍,國家已將《論語》等國學經典進教材、入高考,體現了國家對國學和傳統文化的重視。很多中小學也自發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國學教育活動,收到了良好的反饋。
北京實驗二小黨委書記黃利華介紹,學校一貫以來非常重視國學這份寶貴的育人資源,無論從校園文化、學校課程,還是學校活動都進行了系統設計,並形成了豐富的國學教育實踐成果。學校創意的"100個成語與傳說故事" 線刻造型雕塑,巧妙地分布在校園中,學生可以隨時觀摩與學習; "書法牆"、"孔子對話"、"經典故事"等雕像,及四合院的長廊彩繪包袱畫等校園文化,處處體現出了深厚底蘊的中華民族文化與現代教育文化理念的完美結合。
全國教育大會明確指出,每一名教師都肩負著德育的責任,每一門課程都具有德育的功能,這也引發了學校教育中如何將英語學習與弘揚中國文化有機結合的思考。黃利華表示,中英雙語誦讀版的《論語》為學生用雙語展現中國傳統文化提供了很好的範本。實驗二小願與大家一起,藉此推動學生用中英雙語吟誦經典,用中英雙語傳播經典,為從小樹立學生"中國根基",培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升他們擔任民族復興和強國重任的自信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