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變美 鷺鳥歡歌
8月5日,嘉禾縣廣發鎮大塘村老山林,鷺鳥飛舞歡歌。近年,該縣加強生態保護,開展愛鳥護鳥宣傳,積極營造人與自然和諧氛圍。每年3至11月,大批鷺鳥飛抵該縣的山林、溼地棲息繁衍,成為一道靚麗的自然生態風景。 黃春濤 攝
-
安徽:萬餘鷺鳥「身世」成謎 森林公安掛牌督辦
新華網合肥4月23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楊丁淼)北京一家環境公益組織近日起訴安徽省林業廳違反國務院《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合肥市廬陽區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並將擇日開庭。這起訴訟背後,是來自安徽的一萬多隻鷺鳥的「身世」之謎,人們關注的焦點在於,這些鳥類到底是非法狩獵的還是人工繁殖的?
-
合肥唯一斑魚狗棲息地即將消失?
合肥唯一斑魚狗棲息地即將消失? 據安徽省觀鳥協會負責人介紹,這裡是目前在合肥發現的瀕危物種斑魚狗唯一築巢棲息地。然而,記者昨天在現場看到,這個池塘正在被填平,斑魚狗或將面臨「無家可歸」的命運。發現斑魚狗唯一棲息地昨天,記者來到董鋪水庫西岸,但卻沒有看到那個大池塘,而是看到一個高出地面約兩米的土堆。走上土堆,記者才看到一個月牙形狀的池塘。
-
「一點滄洲白鷺飛」,名篇場景嘉興再現,來看一群鷺鳥的棲居選擇
北宋歐陽修名篇裡的場景在嘉興石臼漾水源地再現。他們共同構成了上萬隻鷺鳥生活繁衍的棲息地。秀洲區生態環境分局綜合科副科長王殳屹說道。「我們通過水源地建設,一方面把石臼漾一級水源保護進行防護隔離;另一方面,通過清淤、護岸建設等生態工程,對上遊新塍塘來水進行了治理。」王殳屹說道。
-
江西:「鷺鳥照相館」的人鳥和諧共處
近年來,每年都有白鷺、蒼鷺、池鷺、牛背鷺、夜鷺等不同種類,約30萬隻鷺鳥在象山森林公園棲息繁衍,形成了鄱陽湖畔獨特的森林候鳥景觀。象山森林公園的鷺鳥。象山森林公園周邊的村民蓋起了四層樓房,建起了攝影臺,7家「鷺鳥照相館」每年3月初至7月底日均接待百名遊客。「30年前,第一批飛來的鷺鳥只有3萬隻。」
-
組圖|廬江大漢塘:「水中森林」鷺鳥翔集
安徽日報消息8月3日,廬江縣柯坦鎮大漢塘「水中森林」鷺鳥翔集,美不勝收。盛夏時節,廬江縣柯坦鎮大漢塘「水中森林」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吸引了成千上萬隻白鷺鳥度夏棲息。斜陽西下,鷺鳥翔集歸林時,場景壯觀,美不勝收。(通訊員 王閩 攝)
-
合肥這個地方驚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鶴」!
近日,在合肥董鋪國家溼地公園溼地保育區,出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鶴。趕快和小編一起來看下吧~~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董鋪水庫安徽位於全球八條重要鳥類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通道之上,每年秋冬季節,大量越冬水鳥過境或在安徽越冬,總數達20萬隻以上。
-
「高清組圖」雲南彌勒:生態優美 村景如畫
-08-17 21:04:33 來源: 雲南網 舉報 原標題:【高清組圖
-
白頭鶴今年首次現身合肥 安徽位於「東亞-澳大利亞」鳥類遷徙通道
安徽位於全球八條重要鳥類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通道之上,每年秋冬季節,大量越冬水鳥過境或在安徽越冬,總數達20萬隻以上。而合肥位於江淮之間,溼地資源豐富,歷來備受眾多鳥類青睞。近日,有鳥類愛好者在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溼地保育區拍攝到正在遷徙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頭鶴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白琵鷺,這不僅是自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建設以來首次發現白頭鶴在公園棲息,也是合肥今年第一次記錄到白頭鶴的身影。孫葆根是一名拍鳥愛好者,11月17日7時,他帶上攝影設備前往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拍攝遷徙的候鳥。
-
我家這麼美,歡迎來參觀
我們白鷺被譽為「鳥中貴族」,不但外形美麗,而且對棲息地的大氣、水質等環境因素非常挑剔,稍有汙染便會悄然飛去。其實10多年前,嘉興並不在我們遷徙的優選名單中。(二)好在,近幾年,嘉興對生態環境的治理和保護越來越重視,「五水共治」開展以來,嘉興市政府邀請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著眼於提升水源質量目標,應用多級截留、根孔吸收結合的技術治理水源。利用溼地植物、土壤、微生物,在溼地區域水位變幅作用下,對水體中的汙染物進行降解和吸收,使流出溼地原水水質得到較大程度改善,從源頭上保障水廠的供水安全和減輕水廠處理工藝的壓力。
-
肇慶大叔梁煥林,打造生態天湖,吸引數萬鷺鳥來安家
肇慶大叔梁煥林,打造生態天湖,吸引數萬鷺鳥來安家 2019-09-05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Heron Preston 21早春正式開售,鷺鳥元素百看不厭
繼去年來自美國紐約的街頭品牌 Heron Preston 攜手Levi’s 帶來的「MISTAKES ARE OK」合作系列,完美展現了其創造力,讓 Levi’s 再一次打破了常規。
-
林長制從安徽正在走向全國
合肥已實現四級林長全覆蓋,設立林長4584個近日,中辦、國辦聯合印發《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提出確保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長制。這標誌著由安徽率先探索實施的林長制,正走向全國。當前,全省正重點打造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4條生態廊道;而合肥已經實現四級林長全覆蓋。
-
安徽理工大學、安徽師範大學紛紛「進軍」合肥,背後原因是什麼?
合肥,新晉新一線城市,這幾年的快速發展有目共睹。安徽省境內優質的高教資源也基本集中在合肥,在全國知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3所大學均位於合肥。在安徽的其他地市,也有一些在省內比較有名的高校。
-
探訪青城山世界最大水生昆蟲棲息地 這裡何以成為清潔水源標本
藻類等為食,對維持生態平衡及水體淨化具有一定作用,同時也是一些珍稀魚類的食料。沿著味江上山,只聽見水流撞擊巖石發出的譁譁聲,這裡就是剛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最大水生昆蟲越中巨齒蛉的棲息地。因為偏愛潔淨的水源,越中巨齒蛉也被稱為「水質指標昆蟲」。除了越中巨齒蛉,很多對水質要求極高的昆蟲也棲息在這裡。 那麼,這片水源地是如何獲得眾多「水質指標昆蟲」青睞的呢?
-
「宣州區」汪侃督察調研揚子鱷保護區核心棲息地生態修復工作
12月30日,區委書記汪侃到周王鎮督察調研揚子鱷保護區核心棲息地生態修復工作。宣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周王鎮主要負責人陪同。汪侃查看了施工現場後,督促周王鎮政府和施工單位要搶抓有利時機,在保證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一鼓作氣、保質保量的完成揚子鱷保護區核心棲息地生態修復工作。
-
今之東湖,鷺鳥齊飛,這樣的寧德真美
同樣,東湖舒適宜人的環境不止讓人們喜歡,連鳥兒也喜歡這裡,這裡植被豐茂,綠水環繞,鷺鳥飛行,生趣盎然……東湖溼地公園總面積623.8公頃,園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驛站地、各類水禽的理想棲息地,每年記錄到的水鳥數量在2萬隻以上。
-
創投日報 |「啟愈生物」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ClickPaaS 獲數百萬...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融資新聞報導 「啟愈生物」完成數千萬元 A 輪融資,抗體藥物行業投資熱度持續上升 36氪首發 | 用「低代碼」 PaaS 實現企業級應用快速開發,ClickPaaS 獲數百萬美元 A 輪融資 從AI預測性監控決策切入工業人工智慧,「蘊碩物聯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鶴首次現身合肥廬陽董鋪水庫
隨著生態環境日益向好,位於合肥市廬陽區的董鋪國家溼地公園,正吸引著眾多的候鳥在此停歇、越冬。近期,有鳥類愛好者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鶴首次現身合肥董鋪水庫。白頭鶴屬於候鳥,每年冬季都要飛越千山萬水,到溫暖的地方去越冬。
-
白鷺:三亞城市生態的守望精靈
鷺鳥:鷺鳥,簡稱:鷺,也稱鷺鷥,人們喜歡以其顏色直稱:白鷺、綠鷺、灰鷺、蒼鷺等。三亞常見鷺鳥有白鷺、黃嘴白鷺、巖鷺(黑鷺)、蒼鷺、大白鷺、中白鷺、牛背鷺、池鷺、綠鷺、夜鷺等。「天際悠閒百鳥,水中蒼綠蒹葭。」白鷺點點,群山疊翠的三亞,哪有人不曾見白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