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蔡麗琴
1977年出生的楊生智,湖北枝江人,2001年7月進入勁牌有限公司。工作以來,他憑著自己踏實肯幹的一股「勁兒」,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尋常的成績,目前已是勁牌有限公司白酒工藝技術部經理。2016年,他被評為第七屆「大冶市優秀青年」。
完成制曲項目研究
解決公司發展難題
進入勁牌公司後的楊生智,一直從事基層技術工作,在工作中,他刻苦鑽研,不斷進步和成長,逐漸成為一名專業知識紮實、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作者。為解決公司小曲白酒生產中酒麴無法自主生產、完全依靠外購、不能從源頭上控制產品質量的問題,楊生智被委以重任,擔任制曲研究項目組長,負責對公司酒麴問題進行攻關。
他紮根於公司原酒生產基地,數年如一日奮鬥在生產一線,在楊生智的帶領下,項目組開展了對觀音土曲的深入系統研究,經過無數次的反覆試驗,終於掌握了觀音土曲生產技術,摸索出了有效提高土曲質量的措施,改進了生產工藝,提高了酒麴質量。
在項目開展過程中,楊生智主導完成了影響種曲傳代因素的研究,解決了種曲自然傳代技術難題,通過對種曲與土曲的微生物分析,確定了其中的優勢菌種,採用強化制曲的方法,平衡酒麴微生物種群,提高了觀音土曲的質量;通過對米糠、觀音土、早粳米的質量標準檢測指標及方法的摸索,制訂出了原材料的質量標準,實現了制曲原材料新鮮程度的定量檢測,改變了過去單純依靠感官檢測的不足,填補了國內空白。
楊生智告訴記者,他先後從事過產品開發、工藝監控、制曲研究、工藝研發等工作,「回酒蒸餾實驗是國內小曲白酒同行中的首例,推動了國內清香型小曲白酒生產技術的發展。」
2008年7月楊生智被評為公司年度技術標兵稱號,他完成的《小曲白酒蒸餾曲線的研究》《小曲白酒色譜指標標準體系的研究》分別獲得全國酒類技術創新獎和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
技術路上不斷創新
不安現狀勤鑽苦研
近年來,隨著白酒行業機械化的浪潮襲來,楊生智又帶領團隊開始了制曲新工藝的研發。在試驗中,他不畏失敗,大膽創新,經過4年的堅持不懈,成功研發出了多菌種混合曲。
楊生智向記者解釋道,混合曲生產技術是制曲技術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改變了傳統的制曲生產,實現了土曲的技術升級,進一步提高了小曲質量及其穩定性,提高了車間出酒率和酒質。事實也證明這一點,2013年8月,楓林制麴車間順利投產,多菌種混合曲開始在楓林酒廠生產應用,實現了從原種保藏、菌種製作到最後純種生產中核心制曲技術的突破,並且從原料處理到最後的成品包裝均實現了機械化、自動化操作,生產效率提高50%以上,同時提高了生產過程的穩定性和可控性。
楊生智說道,制曲新工藝的應用,在大幅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改善了生產環境,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體現了公司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同時,制曲新工藝的應用,進一步提升了酒麴質量的穩定性,標誌著公司制曲生產技術又上升了一個新臺階,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技術權威,促進了制曲行業的技術進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談及未來,楊生智堅定地說道,「社會變化發展太快了,技術需要創新,不能安於現狀,而我將不斷學習鑽研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