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微的人就不值得同情,不可愛的動物就該死,說好的眾生平等呢?

2020-12-03 路漫索

人之初,性本善。我們人類作為高級動物,歷來是不乏同情心的。對弱小者同情,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情,對身遭不幸的人同情,這都體現了人本性中善的一面。其實,我們的同情心,不止針對於人類,對於動物,我們向來也不缺乏富有愛心之士。

經常聽到有愛狗人士,愛貓人士等等,小動物長得多麼可愛啊,怎能不惹人愛憐呢。但是我們卻很少聽到有愛豬人士,愛雞人士或者愛鴨人士等。我就納悶了,同樣是動物,在人類心目中的地位差距咋就這麼大呢?其深層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我們的愛心和同情心,是有條件的,並不是無原則的。什麼條件呢?對比一下我們愛與不愛的動物的特性,就明白了。滿足以下一些條件的動物,更容易得到人類的垂青,獲得人們的喜愛。

(1)要長得漂亮,或者可愛。比如小兔子,大熊貓,孔雀,海豚等。

(2)假如你長相一般,夠呆、夠萌甚至夠蠢也可以,同樣能激發人們的好奇心,讓人類感興趣。比如鯨頭鸛,考拉,羊駝等。

(3)還有一類是善於與人類搞好關係,能與人類做朋友,比如狗狗,小貓,鸚鵡等。

這下就體現出差別來了吧?長得漂亮的,可愛的,或者會討人類喜歡的,我們對它們總是愛憐有加,充滿同情心的。這些年,我們聽過不少愛狗人士愛吃狗人士發生衝突的新聞,雙方激烈對抗,各執一詞。對於前些年出現的虐貓事件,也引發了愛貓人士的口誅筆伐。

但是我們卻很少聽說有因為人們吃豬肉,吃雞肉而受到聲討和譴責的。為啥?因為那些動物,沒有達到我們人類喜好的標準,或者不符合人類的審美觀,又或者是某些動物太弱小,以至於人類無法意識到它們的疾苦,我們不相信它們也會有感情,也會有痛苦。

而我們人類的審美標準和價值觀,相對於整個生物界來講,就一定是正確的,一定是公正的嗎?肯定不是,所謂的標準,就只是我們人類自己認為對的標準。

我們人類認為不美、不可愛的動物,在它們同類當中,則可能被認為是冠絕天下的。我們喜歡的動物,其它類的動物未必會喜歡,比如兔子和蛇不會喜歡狗,老鼠不會喜歡貓。

我們只喜歡和善待我們喜歡的動物,至於那些長得不怎麼樣,又不怎麼可愛,或者不親近人類的動物,我們對它們的命運,就沒有那麼關心了。它們能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會不會受到人類的虐待和殺戮,其標準主要取決於它們的肉好不好吃。直到哪一天被吃成了瀕危動物,就可以得到保護了。誰讓你長得醜,你醜你就該死。

齊宣王見有人牽牛從堂下走過,問那人牽牛幹嘛去,那個人說殺了牛取血祭鍾。齊宣王見牛嚇得瑟瑟發抖,心有不忍,說放了它吧!僕從說,那不祭鍾了嗎?齊宣王不假思索地說:那就換成羊吧!瞧瞧,齊宣王果然是充滿了仁愛之心,簡直就是個愛牛人士。

其實,對於卑賤的物種,我們也不是完全沒有同情心,對於從來沒有親自殺過雞,或者沒有見過殺豬宰牛的朋友來講,如果讓他親自操刀去殺一隻雞,或者宰一頭牛,他還真不一定下得去手。眼睜睜地看著一條生命死在自己面前,鮮血淋漓,也真是夠慘的。

雖然我們不忍親自殺雞,但是拿著焦黃酥嫩的雞腿時,我們可是吃得比誰都香。君子遠庖廚,眼不見為淨。

「你看孟夫子多麼幽默,他教你離得殺豬的地方遠遠的,嘴裡吃得著肉,心裡還保持著不忍人之心,又有了仁義道德的名目。不但騙人,還騙了自己,真所謂心安理得,實惠無窮。」(引自《王道詩話》,作者:瞿秋白)

《孟子·梁惠王》云:「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由此推而廣之,不只動物我們要分個三六九等,就是對我們人類自己,我們也未必就真的能做到完全平等公正地對待。

我們有時在新聞媒體中讀到這樣的故事,哪個小女孩被壞人給害了,很多故事總是刻意強調這個小女孩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做什麼,媽媽做什麼,總之一般都是高大上的職業。家裡又有錢,孩子長得又漂亮,又乖又有禮貌,學習成績又好。然後還要採訪一下孩子的班主任,採訪一下街坊鄰居,大家無不義憤填膺,情緒激動地譴責歹徒面對這麼可愛的小孩,怎麼就下得去手!

聽到這裡,我們是不是要想一下:

她可愛就不該死,不那麼討人喜歡的,多一個少一個就無所謂了?

她長得漂亮就不該死,長得醜的,聽天由命吧;

她家庭背景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本來應該有一個大好前途,就不該死。家境一般,甚至是貧寒的,境遇悽慘、家庭不幸、地位卑微的,難道就應該是賤命一條,就該死?

她學習成績好,有一個美好的前景就不該死。至於那些「差生」,不那麼「優秀」的人,難道本來就是多餘的?

我們面對一個悲慘的故事,總是喜歡先探究一下主人公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這個主人公是否「優秀」,是否值得我們同情。一個平淡無奇的人,是沒辦法激起我們的同情心的。

甚至有時,我們中的有些人,對自己同類的包容和感情,還比不過他(她)的乾兒子,而他的「兒子」只是一條狗,或一隻貓。

有些人,在狗兒子身上花的錢,一個月動輒數千,但是你問問他每個月給父母多少贍養費?

天天給狗兒子洗澡,陪狗兒子散步,哄狗兒子玩,你問問他一年回幾次家看望年邁的父母?

狗兒子拉稀了,慌得連夜打車或開車趕往寵物醫院,自己的爹媽今年生了幾次病可能完全不知道。

有些人,剛看了一部抗日神劇,對鬼子恨得是咬牙切齒,恨不得寢其皮,食其肉,在鍵盤上暢快淋漓地過了一把英雄癮。一回頭,卻跟自己身邊的同胞,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鬥得你死我活;

剛剛在某「貧困山區」慰問完,獻過愛心,轉眼就在高速上犯了路怒症,犯我路權者,雖近必誅!快點收起你那虛偽的愛國心和偽善的情懷吧。

世上本沒有無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切皆有因果,所謂的眾生平等,只是我們內心自欺欺人的一種幻想。我們對世間萬物,都是有條件的區別對待的。

相關焦點

  • 不去平等對待眾生,還敢談眾生平等嗎?
    一個人既是一個造物者,也是一個被造者,如果不去平等地看待,對待眾生的態度也就會有所不同,那麼這個世界又何來世人渴望的眾生平等呢?心理學:不去平等對待眾生,還敢談眾生平等嗎?這就是此文筆者要剝離的話題。其實,這個世界之所以有所會不公平,那是因為許多人都不能公平地去對待別人,一個人不能公平地去對待別人,那麼你又憑什麼來享受別人給的公平呢?這體現的不正是眾生平等嗎?
  • 佛說「眾生平等」,是否意味著不必拜佛?
    佛的眾多說教中,在小編看來,最為稱道的當屬「眾生平等」。三界六道十法界,佛說眾生都具有平等無二,本自具足的佛性。因此,只要斷惡修善,生活即修行,那麼人人都有成佛作祖的潛質。但是,眾生平等,是否意味著拜佛是錯誤的呢?
  • 佛說眾生平等,眾生指的是什麼?
    佛說眾生平等,並不是說「三界六道一切有情眾生」享有平等的權利地位!事實上,在物質基礎不對等的前提下,道德永遠只是站在制高點的人的一種施捨!佛說眾生平等,追求的是擺脫物質欲望後,人與人之間平等!馬鳴菩薩編撰的《大莊嚴論》中有這麼一則故事:阿育王賣人頭!
  • 佛說眾生平等,那什麼是「眾生平等」?
    不論你信不信佛,肯定都知道佛教經常說「眾生平等」這個詞,可你真的知道「眾生平等」這個詞的意思嗎?「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佛是開悟的人,人人都是未來佛,所以所有的眾生都能成佛,我們要抱一顆平等心去看待所有的眾生。
  • 佛說眾生平等,平等何解,淺談眾生平等的真正含義
    孩子眼中懵懂而清澈:眾生平等麼?我笑,你這又是從哪學來的。佛說,眾生平等。道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此為聖賢真理,固然不會有錯。可是問題在於,這話是聖賢說得,你說不得。舉個簡單的例子,某位大德說過,眾生皆是佛,唯我是凡人。此話他說是謙虛恭謹,若換你來說,未免顯得莫名其妙。佛祖眼中,我等皆平等。就如你眼中,螻蟻皆平等。
  • 佛家的眾生平等到底是什麼平等
    我們生活的世間,有富人,有窮人;有高智商者,有低能兒人;尤其在這個看顏值的時代,有人生得龍章鳳姿,有人長得醜陋不堪;有人高高在上,作威作福;有人含辛茹苦,卑賤如塵。階層無論你是否承認,都若有似無地存在著,更遑論一切眾生平等。
  • 眾生平等釋疑
    首先說何為眾生。《大乘同性經》裡說:「眾緣和合名曰眾生,所謂地水火風空識名色六入因緣生。」名色是指精神與物質的總稱。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眾生的範圍很廣泛,只要這個世界上存在的,不管它有沒有形體,它都算是眾生。所以眾生不僅僅指人、動物,也包括植物,甚至你信奉的神明等等一切。
  • 何謂「眾生平等」?佛陀所講的眾生又指的是什麼?
    學佛之人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領悟佛陀所說「眾生平等」的精神,佛說眾生平等,講究的是,脫離了物質基礎,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相處。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很難做到「三界六道,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夠平等地享有權利與地位,因為無論任何時候,物質基礎的,不均衡都會使人難以站在平等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 佛教說的眾生平等是什麼意思?
    有人聽到「眾生平等」就會有疑問,明明眾生貧富貴賤不一樣,明明大家高矮胖瘦也不一樣,明明大家善惡美醜也不一樣,哪來的平等呢?眾生不平等,那是因為眾生努力的不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同的業,有不同的結果。
  • letme眾生平等是什麼梗 讓帝平等條約由來介紹
    letme眾生平等是什麼梗?這是什麼意思呢?本篇文章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letme眾生平等梗介紹,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看看。  「眾生平生」本來是佛教裡面的專用語,當它和英雄聯盟職業選手letme相遇後,卻碰撞出了一個啼笑皆非的笑話。
  • 虐待動物事件引起的反思,眾生平等,請互相尊重
    但是這樣的行為一經過曝光,就引起了非常巨大的公眾的憤怒,他們普遍在網上一邊倒的批評這位學生的做法,確實他的行為十分的值得批判,因為相信大家都知道,眾生平等,如果人類不生活在社會群體中,我們也會退化成和低級動物一樣的存在。
  • 原創|寂靜法師:到底什麼是真正的眾生平等?
    《華嚴經覺林菩薩偈》中有句經文「如佛眾生然」,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佛家總結,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從「如佛眾生然」這句找到根據了。全體眾生就是佛,眾生的根本就是佛,佛的枝末就是眾生。枝葉花果的根本是種子,種子的枝末就是枝葉花果。它們是一體的,所以枝葉花果四無差別。
  • letme為什麼叫眾生平等上單 讓帝眾生平等是什麼意思
    鬥玩網(d.chinaz.com)原創:RNG的上單選手letme在2018MSI季中冠軍賽過後就有了一個稱呼叫眾生平等型上單,那麼letme為什麼叫眾生平等上單?讓帝眾生平等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吧。
  • 「眾生平等」是不是一句空話?
    「三世」即是指過去、現在、將來三個世界,每一住世界又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等六道之分,「道」的意思是往來住所。阿修羅、人、天是善道,地獄、餓鬼、畜生是惡道。佛教認為,有情眾生無一例外地要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間無窮流轉。
  • 佛家:眾生平等,我們應該尊敬所有的生命
    我們從這個故事就可以知道眾生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不管是羊還是人,都是一樣的地位。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呢?首先,眾生擁有相同的本性。《大般涅槃經》說:「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前面說眾生主指動物,「有情」也是眾生。所謂的有情,即是有意識。為什麼說所有的生命都是有佛性的?它們有意識是主要原因。
  • 佛說眾生平等,眾生為什麼會有優劣之別?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問題:佛說眾生平等,眾生為什麼會有優劣之別?佛是實語者,非妄語者。可事實上,古今中外有人的地方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平等,甚至被分三六九等。正如大思想家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平等,卻無往而不在枷鎖之中……」那麼在佛眼裡,眾生為什麼有優劣之別?
  • 西遊記,佛祖提倡眾生平等,為什麼卻把動物當坐騎?原因很簡單
    在這些妖怪當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但凡沒有背景的,實力都不咋地,也很容易被孫悟空解決了,而有些強悍的妖怪,都是有背景的,嚴格來說,並不是妖怪,而是某些神仙的坐騎。這些坐騎其實也不是真的自己私自下凡,而是坐騎的主人故意讓他們下界的,讓唐僧師徒經歷劫難,要不然觀音菩薩策劃的九九八十一難就很難湊成了。這些坐騎的主人有來自天庭的,有來自西方的。
  • 禁吃野生動物 向眾生平等的思想邁進了一步
    原文首發 作者: 渡心看到南極氣溫到了20度,雪地被紅藻染紅如血,企鵝也髒兮兮的樣子不再可愛,各種汙染,殺戮,現在終於蝴蝶效應席捲了全世界。處在末法時期的我們,遭到大自然對人類共業的懲罰。才深刻體會到,佛陀提倡眾生平等的慈悲心真的很偉大。人類所接觸的旁生,是指有生命且肉眼可見的動物。
  • 佛教最偉大的一個觀點,那就是人人平等,眾生平等,絕對平等
    禪宗的平等觀與禪宗的真理觀是一致的,都體現了人的主體精神。禪宗所倡導的平等是建立在自主、自尊、自信之上。真正的平等也只有建立在個體的自主性基礎上,沒有自主就沒有平等,同樣的,沒有平等,也就沒有真正的自主。自主和平等是從內外兩個方面對主體的規定。
  • 佛教:眾生平等的含義其實是這個,不要曲解了!
    點擊關注阿宣說事兒,持續獲取更多精彩內容呀「眾生平等」的認知!眾所周知,佛教講求的士眾生皆苦且眾生平等,但是為什麼還要分佛陀菩薩?這個問題士當今所熱議的話題,若是想討論何為「眾生平等」,那就得看你如何定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