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胡錚 上海市銀行博物館
↑↑↑點擊上方「上海市銀行博物館」關注我們
文│胡錚
當年工行資金市場內一派繁忙景象
1949年以來,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金融工作中最大的弊端是資金供應上的大鍋飯。人民銀行包專業銀行的資金,專業銀行包企業的資金。企業沒有錢就向專業銀行要,專業銀行沒有錢,就向人民銀行要,人民銀行被迫發票子。這種管而不活的「溫吞水」狀態迫切需要改革。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開始走市場經濟的道路,商品市場的發展需要資金市場相匹配,資金市場的建立被擺上了議事日程。1986年8月30日,工商銀行上海分行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短期資金市場,這也是全國首家資金市場,打開了中國金融史上又一重要篇章。
在計劃經濟時期,資金融通的渠道就是計劃渠道,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應當多渠道融通資金才是。貨幣作為一種商品,流通就必須要有市場,建立短期資金市場是一種大膽的金融體制創新和探索。在1986年8月,經過很短時間的籌備,短期資金市場開業,地址選在南蘇州路195弄4樓。這個市場經營兩方面的業務,一是資金的同業拆借,二是商業票據的轉貼現。
據工行上海分行第一任行長毛應樑後來回憶:「這個資金市場來之不易。當時由黃菊同志主持會議,公平競爭,誰先準備好誰先辦,我義不容辭地爭取到了這個權力。隨後我們以最短的時間組建了一個專家隊伍,花了一個多月的準備時間就開業了。我們開業也是很簡單的,比如現在交易所都用電子大屏幕,我們那時則用大圖表,像海報一樣,而且還是手寫的。資金市場開了沒多久,生意就來了,效果非常好。」
當年資金市場使用手寫的圖表
「資金市場的開放不僅得到了總行和市政府的支持,還引起了上海大小媒體和外地媒體的關心。開業第二天就見報了,評價說『金融改革邁出了很大的一步』,海外媒體對此的評價也很高。」
「這個短期資金市場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解決了資金周轉問題,提高了營業水平。當時上海資金方面的問題很難解決,這個市場的開立很大程度上緩和了上海的資金緊張,因此意義是很深遠的。」
當時的市領導胡立教和吳邦國也來視察這個短期資金市場,還興致勃勃地在市場內和員工們合影。但是人們對資金市場的褒貶不一。毛應樑說:「資金市場應該是無形的,但是限於當時的條件,我們建立了有形的短期資金市場,有些人就議論我搞了個市場,有形無形,不倫不類的。但是我覺得有總比無好,能解決問題就好。事實證明了這個市場確實解決了資金困難,增加了融資的渠道,豐富了資金的運用工具,因此在多方面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建立資金市場的創舉實現了兩個突破:一是突破了以往資金只能縱向分配,而現在形成了多渠道、縱橫結合、互相補充的開放模式。廣義上來說,突破了資金統包的大鍋飯局面,走指令性計劃和指導性計劃相結合的道路。二是突破了票據不能流通的限制,為今後公開市場操作邁出了一步。
上海資金市場的成立,成為打破資金條塊分割局面,充分利用資金流通的時間差、行際差和地區差進行資金的餘缺調劑、推動資金橫向融通,切實緩解上海資金緊張的狀況的拓荒者。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進入
「上海市銀行博物館」官方公眾號。
原標題:《有形無形,能解決問題就行! 短期資金市場,攪和那潭融資「溫吞水」》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