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刺繡手工藝傳承千年,彝繡品種過百,以花衣、套裙、馬褂、包頭、圍腰、花裹背、枕套、繡花鞋等為代表的繡品做工精細、構圖精美、色彩豔麗、韻味十足。在彝繡的世界裡每一朵花、每一個動物、每一件作品都有一個屬於它動人的故事和寓意。
今天,小編將為大家帶來一頂彝族花帽子的故事。
▲ 彝族花帽子
很早以前,彝族婦女所戴的帽子是包頭——將一塊長長的黑布(彝族的老一輩稱之為紗帕)摺疊之後一層層包裹在頭上,在一側紮上兩個小繡球。如果是出嫁的新娘,婚禮當天還要在包頭的另一側插上三支頭花。如今的彝族花帽子,是在彝族歌舞的影響下,不斷演變改進而來的。
▲ 彝族花帽子
帽子下邊緣的小帘子款式多樣,有球型小珠子穿成的串、水滴形和球型珠子搭配穿串 、花瓣或葉子形狀的銀飾……這些小帘子圍繞帽子一圈,寓意吉祥如意、好運連連。當彝族婦女戴著帽子跳起歡快的左腳舞時,它們就會隨著一起擺動,碰撞出悅耳的聲音。
▲ 彝族花帽子
帽子最頂端是十個分布均勻的毛線球,像鮮豔欲滴的花朵。每個毛線球與帽子之間都有一根彈簧連接,輕輕一碰,就會搖擺起來,靈氣十足。十個毛線球寓意彝家姐妹像花兒一樣美麗活潑、團結友愛。
製作毛線球是一項技術活,首先,用鐵絲將十到十一支毛線從中間紮緊;然後,量出毛球的半徑;再從兩頭剪下中間部分。這時候的毛線球還不夠圓,需要師傅用剪刀修整,一個合格的毛線球會被師傅剪上兩三百刀。如果你是一個新手的話,或許毛線球會被你越剪越小,最後以失敗告終。由於繡娘們多忙於刺繡,剪毛球的活多數交給自己的老公或是學徒來做。
▲ 彝族花帽子上的毛線球
帽子的中間就是彝繡的主要部分,為了維持帽子的形狀,繡娘們會選擇硬布做繡布,繡上山茶花、牡丹花、梅花、葫蘆花等,寓意榮華富貴、吉祥如意、平平安安、堅韌不拔、有福有祿等等。刺繡之前,要按照帽子的大小裁剪好布片,再由中間往兩邊畫花樣,最大、最顯眼的一朵自然要放中間。花朵繡好之後,在繡布的下緣選用白布包邊,上緣縫上帶有小碎花的百褶花邊,簡單大方。
▲ 彝族花帽子正前方的山茶花
帽子的內圈稱之為帽箍,是寬度約7釐米的海綿圈,外面包上黑色金絨布,柔軟、吸汗。繡片於帽箍之間用膠固定,帶彈簧的毛線球與繡片之間用針線縫合,在繡片下方均勻地縫上小珠子,背後縫上四串流蘇,一頂招人的彝族花帽子就完成啦,它大約要花費一個繡娘一周的時間。
▲ 彝族花帽子
▲ 彝族花帽子背面的流蘇
待哪家親戚朋友辦喜事,不管是哪個民族,不管青年老少,女性朋友都會穿戴好彝族花衣帽,男士穿上「姑爺藍」,背上弦子,前往東家載歌載舞,伴著彝族左腳調,將每一場喜宴跳成歡樂的舞會,而頭上的彝族花帽子也將給舞會增添了別樣的色彩。
素材來源|火舞大涼山
綜合整理|五彩涼山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臺
若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更多精彩文章請看這裡!
涼山美景,為武漢打call
熱乾麵加油,西昌美味給你紮起!
宅在家裡來一場涼山「雲旅遊」吧!
待一切安好,邀您來涼山看美景、品美食(上)
待一切安好,邀您來涼山看美景、品美食(中)
待一切安好,邀您來涼山看美景、品美食(下)
節前去逛街,感受西昌濃濃的年味兒!
電影版的涼「山」,讓你收穫別樣的美!
一起看一場 涼山獨一無二的SHOW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我們
期待您是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