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啟動修繕在英北洋水師水兵墓

2021-01-10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2月1日電 歷經百年風霜,位於英國聖約翰墓園的五座北洋水師故勇墓已經斑駁陸離、殘損嚴重。昨起,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宣布對墓地修繕啟動公募。

十九世紀末,清王朝風雨飄搖、國勢衰微。為救亡圖存,以曾國藩、李鴻章為代表的湘系、淮系開展「洋務運動」,購軍械、興實業、辦學堂,並將改革重點放在建海軍、強海防。1875至1884的十年間,清政府從英國、德國購置大量船舶,此間也遣專員和水兵赴英國接收軍艦、接受培訓,其中五位水兵因病長眠於異國他鄉。

五位故勇墓位於英國北部港口城市紐卡斯爾市的聖約翰墓園,其中三座墓碑倒塌多年,另兩座墓碑上鐫刻著醒目的漢字:「大清故勇福建福州府候官縣陳受富之墓」、「大清故勇福建福州府閩縣陳成魁之墓」。幾座墓碑與本地人的墓碑相背而立、東望大海遠眺故鄉。

為修復、維護和保養在英北洋水師水兵墓碑,告慰為國獻身的故勇英靈,2016年9月起,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發起「北洋水師水兵墓修繕」公開募集項目,面向海內外進行公開募集。募集目標為47936.26英鎊,達到募集目標後即停止募集活動。

此次公募是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第一個海外公募項目,基金會理事長勵小捷說,這也是一個有情感,有溫度的項目。五位水兵雖未戰死沙場,卻也是為國捐軀。

據悉,墓地的初步勘測已完成,此次募集資金將悉數用於墓碑修復,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官網公布募得資金後擬開展的文物修繕活動和詳細的資金使用計劃。(賈敏)

(責編:湯詩瑤、陳苑)

推薦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湧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詳細】

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文物捐贈入藏儀式首批捐贈文物入藏,標誌著國家南海博物館藏品徵集工作邁出了紮實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個人收藏者捐贈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機構捐贈或意向捐贈1000多件藏品」【詳細】

相關焦點

  • 北洋水師5座水兵墓孤懸英國百年,中方出資啟動修繕
    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籌備,位於英國紐卡斯爾市的這處北洋水師水兵墓地,在英國當地時間6月21日開始啟動修繕工作。這是自1911年清末海軍將領重修後,106年來的首次修繕。據負責此次工程記錄和監督工作的英國北部華人企業家協會會長戚勇強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在開工之前,現場按照中國的傳統舉行了一個祭拜儀式,以示對先人的尊重。
  • 英國墓園發現五處大清水兵的墓葬,其中的故事讓人感動
    某一年,一名在當地留學的中國學生發現了此處墓地,一邊驚訝於英國居然有中國人的墓碑,在了解墓碑上的文字之後就立馬聯繫了中國大使館,因為這座墓中長眠著的是五名中國北洋水師士兵,其中兩座墓碑上的文字還依稀可見:大清故勇福建福州府閩縣陳成魁之墓、大清故勇福建福州府候官縣陳受富之墓。其餘三座碑文已經不能辨認,但是能確認的這是五個中國人的墓葬,而且五人都是共同前往英國的大清水軍。
  • 躍言:在英國拜謁北洋水師故勇墓,看到一張山東艦照片
    山東艦在海上「愛的魔力轉圈圈」 那張北洋水師故勇墓前祭放著山東艦照片的圖片,被不少網友看到後轉發在NGA、微博、豆瓣、抖音、知乎等多個平臺,一不小心引發了網絡熱議。 北洋水師故勇墓前祭放著山東艦照片的圖片 2017年9月,筆者在英國留學時,曾專程去紐卡斯爾探尋的北洋水師在當地的歷史,記錄下不少照片和文字。現在整理髮布,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這段塵封的歷史。
  • 中日海戰:北洋水師失利 速射炮與布陣是關鍵?
    中新網9月17日電 今天是中日甲午黃海海戰爆發118周年,當年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師為何會全軍覆沒,是裝備問題,還是技不如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通過該戰役分析北洋水師失利的原因,為今天中國維護海洋權益具有借鑑意義。  武器裝備:日軍速射炮是決定勝敗的關鍵?
  • 北洋艦隊覆滅一百多年後,戰艦殘骸重見天日,北洋水師輸的冤嗎?
    清朝末年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清朝官員這才意識到曾經的「天朝上國」此時早已落後於世界,李鴻章等人主張引進西方的技術,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開始了。李鴻章在此期間組建了北洋水師,這是清朝最強的一支海軍,位列世界第九。
  • 中日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是因為北洋官兵貪生怕死嗎?
    戰爭的起因是,日本侵略朝鮮劍指中國東北,清朝為了防止日本以朝鮮為跳板侵略我國,所以派兵保護朝鮮。1894年7月25日,日軍偷襲了由北洋水師兩艘戰艦護送的運兵船,高升號運兵船被日本的浪速艦擊沉,1200多名清軍將士葬身在朝鮮豐島海域。 自此清日戰爭全面爆發,北洋水師主力艦隊齊出,希望在海戰中擊敗日本海軍。然而日本聯合艦隊早有準備,並提前出海尋找北洋水師主力。
  • 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師為何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全軍覆沒
    北洋水師為何會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全軍覆沒呢?北洋水師如此浩大海軍實力,清政府應該打個勝仗,把小日本摁到太平洋裡喝海水,當烏龜。但是戰爭的結果實在是讓國人難以接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的原因究竟在哪裡呢?。北洋水師向英、德購買的定遠、致遠等先進的艦艇,原設計航速為15節,但在黃海大東溝海戰中,日方軍艦航速為18至23節,北洋水師的軍艦平均航速只有7節,遠遠低於日本軍艦。
  • 新下水國產航母山東艦,兩年前被發現,照片放在英國的北洋水師故勇...
    山東艦的照片,兩年前被人放在英國北洋水師故勇墓前。 歷史上的今天,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在山東威海劉公島成立。
  • 銅罐驛天主堂文物保護修繕完成
    ●銅罐驛英雄灣村綜合提升項目一期基本建成,銅罐驛天主堂、明誠書院文物保護修繕完成,李家院子等5個傳統院落57戶農房風貌改造全部完成。九龍報訊(記者 鄔姜)為了更好地知情明政、履職盡責,12月16日,住九龍坡區市政協委員對銅罐驛大英雄灣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展開集中視察。市政協委員、區政協主席鄭和平參加活動。
  • 應縣木塔搖搖欲墜 文物修繕別拖拖拉拉
    按理說,這一代表中國傳統木製建築最高成就的木塔,應該受到最高級別的保護。可是從1991年就已經立項的木塔維修工程,維修方案至今「難產」。  應縣木塔的命運不是孤例,今年4月,位於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武安州遼代白塔修繕滯後、存在損毀問題就引發了輿論的強烈關注,問題也是卡在了維修方案上。
  • 北洋水師究竟是敗在裝備落後?還是觀念制度問題還是李鴻章
    1894年的甲午戰爭可謂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一個分水嶺,此前大清國雖飽受列強欺凌,但那都是成名多年的西洋老妖精、羅剎鬼,輸有輸的道理,但甲午海戰,對手卻是化外小邦,中華上國的小弟,此前,李鴻章主導的洋務運動已經營多年,其苦心孤詣建造起來的北洋水師更是被稱為遠東第一、世界第八艦隊,人員裝備均優於日本,輔以旅順威海衛等超一流的海軍基地
  • 北洋水師的建成,李鴻章之外此人當屬頭功,去世後艦隊降半旗10日
    據《美國海軍年鑑》排名,北洋水師的綜合實力一度排名世界第九、亞洲第一,而北洋水師之所以降半旗10天,則是源於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的離世。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北洋水師的建立,醇親王奕譞功不可沒在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北洋水師乃是晚清重臣李鴻章一手所建,雖說李鴻章在北洋水師的建立、發展和壯大中功不可沒,但水師的成功創建,同樣離不開醇親王奕譞的鼎力支持
  • 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艦炮命中率高於日軍(圖)
    《清史稿》卷二百四十七  中日甲午戰爭中的黃海海戰,以北洋水師的戰敗而告終。然而,當時的戰局並不是很明顯,連日本聯合艦隊都認為黃海海戰不能以簡單的勝敗來概述,情況比較複雜。  1894年9月17日中午12時5分左右,中日雙方的艦隊在鴨綠江口的大東溝交火。當時日本聯合艦隊以吉野號為首,擺出英國教官教的單縱陣,向北洋艦隊靠攏。
  • 河北啟動永年廣府古城修繕工程
    7月2日,工作人員在永年廣府古城修繕城牆經國家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物局批准,河北永年廣府古城修繕工程已全面啟動。在文物專家全程參與下,按照「不改變文物原狀」原則進行修繕,預計2021年4月底完工。永年廣府古城擁有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城牆,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速射炮能救北洋水師嗎?甲午戰前即使換裝,也會被日方火力碾壓
    由於日本聯合艦隊擁有大量速射炮,海戰中以數倍的彈藥投送量壓倒了北洋水師的火力。 因此有些人認為,如果北洋水師能夠在戰前及時換裝速射炮,那麼海戰的結局就會截然不同。然而,有些事實的真相卻更加殘酷。
  • 無錫3年修繕110處各級文保單位 探索建立文物資產風險管控機制
    「三年來,無錫實施了110處各級文保單位、共計150項文物保護修繕工程。今年還將完成15個工程。」步入2021年,《無錫市文物保護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真正迎來收官之時。2018年,錢氏後人搬離,老宅徵收為國有,修繕提上日程。得益於無錫市文保三年行動計劃,去年10月,故居第三、四進正式啟動修繕,錢繩武堂「合璧」指日可待。三年來,東林書院(如圖)、榮氏梅園、南禪寺妙光塔、江陰黃山炮臺舊址、宜興瀛園、忍草庵、龍光塔、張聞天舊居、茂新麵粉廠舊址、泰伯廟、蠡園及漁莊等百餘處各級文保單位啟動修繕。目前,全市文保單位、文跡控保單位完好率達八成以上。
  • 沉艦、軍港與海戰場——考古學視野下的北洋海軍史 東楚網
    致遠、經遠、定遠等北洋海軍沉艦先後被確認;威海、旅順、大沽等軍港要塞的海防設施,均得到地面考古調查之驗證;天津、福州、威海等地的船政設施及水師學堂等遺蹟,作為近現代工業遺產亦已開展文物保護與研究工作。考古新成果為我們從科學與技術層面深入研究北洋海軍史提供了珍貴實物資料。與此同時,以馬漢的「海軍、海防和海權」理念來重新審視北洋海軍,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個研究視角。
  • 市政府關於公布南通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合併文物保護單位和...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經市文化局組織專家進行資料審查、遴選,現公布鍾秀山遺址等22處不可移動文物為南通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核定1處不可移動文物併入現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對原有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稱進行調整
  • 講堂187期實錄 薩蘇 尋找北洋海軍蹤跡
    嘉 賓:薩蘇(民間學者,作家)【要點一】 北洋水師成立後並非花架,而是真正在維護中國在東亞的海權問題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要點五】北洋水師的意義在於它是一個全新的衙門,引進西方體制,兼顧原有體制,於是在海軍得到一種結合,並且給中國後來的發展留下了很多東西。薩蘇:今天能夠有這個機會到這兒來,非常感謝騰訊。因為我能夠利用這個機會在這裡以一個講座紀念大家一個共同的老朋友:李默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