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唯一的藏傳佛教寺廟:鎮寺之寶驚呆世人

2021-01-13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妙因寺:吉林省唯一的藏傳佛教寺廟]

妙因寺是吉林省唯一的藏傳佛教寺廟。最早建於乾隆二十年即公元1755年。據資料記載,此寺是郭爾羅斯前旗前世「沙卜隆」雲丹扎木蘇活佛為乾隆皇帝壽辰而化緣籌資興建的。乾隆皇帝敕令賞賜有滿、蒙、藏、漢四種文字匾額——妙因寺。據《佛學大辭典》解釋:「妙因,絕妙之行因,菩薩之大行也。」佛經雲,「妙因斯滿,極果頓圓」,是菩薩修行的最高果位。

乾隆年間,雲丹扎木蘇活佛被納入京師六十呼圖克圖,參加《通力經》值班。此活佛曾轉世六世,每世必朝拜皇帝,受歷朝皇帝賞賜。該寺遠近聞名,香火旺盛,經久不衰,曾有喇嘛80多人。每年6月15日,妙因寺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遠近蒙、漢信教群眾紛紛前來頂禮膜拜,場面異常莊重、熱烈。

妙因寺(圖片來源:文匯網攝影:盧冶)

滄海桑田,悠悠歷史如過眼雲煙。歷經了兩個半世紀的妙因寺,由於種種原因,先後於1954年和1966年兩次遭到破壞而被毀。直至2000年,經吉林省政府批准恢復重建,至2002年7月建成。建築面積6999平方米,佔地面積為60000平方米。

一億三千萬年前的古樹化石

妙因寺最神奇的是,開挖地基時,在深6米多的土層中,出土了一億三千萬年前的猛獁象牙化石和古樹化石,現在猛獁象牙化石存放在寺廟殿堂內,兩棵古松柏化石供奉在寺院平安塔前,是寺裡的鎮寺之寶。

重新修建的妙因寺坐北朝南,主要採用了藏漢蒙結合式建築,依照傳統中軸對稱式格局建成,整體布局莊嚴雄偉,氣象萬千。其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殿。院內有鐘樓、鼓樓、法物流通處、蒙醫診所和東西僧房左右配殿龍王廟外,還有藏式白塔及蒙古族特色的敖包。

妙因寺的恢復重建不僅滿足了當地蒙、漢群眾的信教要求,而且為全縣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整理蒙古族文化、歷史遺產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也對全縣旅遊業的開發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現在的妙因寺已經成為查幹湖旅遊景區的一大人文景觀,每年吸引著省內外數以千萬計的遊客、信眾前來觀光、朝拜。(文:香港文匯網記者盧冶)

相關焦點

  • 藏在西安城裡的喇嘛寺,陝西唯一的藏傳佛教寺院廣仁寺
    一提到喇嘛,一提到喇嘛寺,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西藏,就是雪域高原,就是布達拉宮。沒錯喇嘛是對藏傳佛教僧侶們的稱呼,喇嘛寺就是藏傳佛教僧侶們修行的寺院。所以喇嘛和喇嘛寺都應該是在藏區才對,之所以說藏區,是因為除了西藏,還有青海以及四川都有藏族聚集區。
  • 哲蚌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教派的三大寺廟之一
    哲蚌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教派的三大寺廟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寺廟,全盛時期曾有1萬多名僧侶。哲蚌寺內建築較多,最出名的包括「甘丹頗章」、「錯欽大殿」、四大「扎倉」和所屬康村。另外,哲蚌寺東南500米的山腰上有一座小寺,叫乃窮寺,是歷史上西藏著名的佛教高等學府,每年考中格西學位的喇嘛多出於此,現在仍是西藏佛學院。哲蚌寺坐落於拉薩市西郊約十公裡的根培烏孜山南坡,視野十分開闊。
  • 藏傳佛教寺廟準格爾召十年修繕後首次開放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藏傳佛教寺廟準格爾召修繕後開放。&nbsp&nbsp&nbsp&nbsp沉靜了十餘年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準格爾召如今晨鐘暮鼓、法號齊鳴、遊人如織。&nbsp&nbsp&nbsp&nbsp記者了解到,2006年當地政府與中國企業滿世集團籤訂了合作協議,經過十餘年努力,不僅完成了恢復性建設,還打造成綜合性旅遊區。
  • 【內蒙古之最】 內蒙古名望最高、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聖地
    導讀: 廣宗寺藏名「丹吉楞」,俗稱南寺。廣宗寺始建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由班自爾扎布臺吉之子阿旺多爾濟遵照師父——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遺願所建。(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哈麗琴 整理報導)  掃描左側二維碼下載內蒙古客戶端,關注更多內蒙古更全、更新的新聞資訊。
  • 雲南最大藏傳佛教寺廟,被譽為「小布達拉宮」,猶如一座莊嚴古堡
    這裡還有一座寺廟,名為噶丹·松贊林寺,是雲南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在雲南有著重要的地位。寺廟位於香格裡拉市區外的山裡,靠山而建,層疊的建築群猶如一座古堡,遠看顯得特別威嚴且有氣勢,讓大家有種望而生畏的感覺。由於松贊林寺的整體仿造布達拉宮的布局,因此也被譽為「小布達拉宮」。
  • 藏傳佛教寺院金頂及雙鹿金輪的含義
    青海塔爾寺有兩個金頂裝飾的佛殿,俗稱大金瓦寺和小金瓦寺。這種金瓦為銅質鎏金,是藏傳佛教所獨有的一種建築裝飾風格,被稱為金頂。除了塔爾寺,在拉薩布達拉宮以及大昭寺等著名藏傳佛教寺院,我們也能看到這種鎏金銅瓦裝飾的金頂,在陽光照射下泛著耀眼的光芒。
  • 東北藏傳佛教第一寺,供64斤純金「大黑天」,失蹤半個世紀成謎
    時至今日,這裡仍保留著許多極具觀賞價值的古蹟,其中位於和平區皇寺廣場東側的實勝寺,是清軍入關前盛京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釋聖寺全稱"蓮花淨土釋聖寺",全寺坐北朝南,佔地7000多平方米,建築宏偉,氣勢壯觀。作為清代東北地區建立的第一座正規藏傳佛教寺院,雖然規模不如最鼎盛時期,但由於地處繁華的城市中心,香火一直鼎盛。
  • 藏傳佛教藝術珍寶:丹薩替造像
    到14至15世紀時成為最富裕、最重要的西藏寺廟之一。 原丹薩替寺規模宏大,整座寺院依山而建,東西向1000餘米、南北向500餘米,總佔地面積約30萬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帕木竹巴修行洞、佛塔、僧舍、經堂、大殿、靈塔殿、辯經場、神殿及望樓等。 丹薩替寺最為讓人驚嘆的是佛塔。
  • 國內十大靈驗的寺廟,你都拜過哪些
    佛教作為我國的宗教主流之一,寺廟分布也是相當之多。各地建起各式各樣的寺廟,其中供著諸天神佛,受人參拜。佛徒遇困,往而拜之,求佛解惑,若有所悟,其心更誠,心之所依,信之所仰。按理說寺廟不應有靈驗程度之分,然則僧人卻有修行高低之差。那些所謂寺廟之靈驗,多是解籤僧人修行深厚,所述得理,從而更得到大眾的信賴所致。久而久之,名氣愈大,所以就盛傳寺廟靈驗了。
  • 從阿拉善三座藏傳佛教寺院,看有別於藏地的內蒙古寺院建築特色
    加上有清一代,蒙古族與滿族之間的特殊關係——除了清初的三藩,蒙古親王是整個清朝時期唯一異姓封王的爵位制度,也決定了蒙古親王府的建築樣式格局等,也勢必也決定或影響到寺院的建築風格等。目前而言,格魯派是蒙古族同胞信奉的主要教派,內蒙古境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以格魯派寺院為主。本文以阿拉善廣宗寺(南寺)、福音寺(北寺)和延福寺(王府家廟)為例,略加對比。
  • 藏傳佛教的「哈佛大學」不在西藏原來在甘肅 還是塊風水寶地
    提起拉卜楞寺,很多人非常陌生。 其實,你有所不知,拉卜楞寺是藏傳佛教界的最高學府,被稱作藏傳佛教的哈佛大學,是一座在藏區具有特殊地位和影響的藏傳佛教大寺院。拉卜楞寺位於甘肅省甘南州夏河縣城拉卜楞鎮西面1公裡處,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共佔地86萬平方米,有各種風格的佛殿、佛堂、佛宮、印經院等建築達百餘座,僧舍有一萬多間,還有眾多姿態各異的佛塔和牌坊以及五百多座僧院,朝聖者終年不斷,最盛時寺內僧侶達5000餘人,電影《天下無賊》曾在此取景。
  • 這座寺廟雖然偏僻,但卻是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和黃教聖地
    我們所說的這座寺廟就是塔爾寺,又名塔兒寺,位於西寧市區西南25公裡的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蓮花山坳中,是青海省首屆一指的名勝古蹟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青海省和中國西北地區的佛教中心和黃教的聖地,整座寺依山疊砌、蜿蜒起伏、錯落有致、氣勢磅礴,寺內古樹參天,佛塔林立,景色壯麗非凡。
  • 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法器 金剛鈴
    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法器 金剛鈴時間:2021-01-06 11: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法器金剛鈴 藏傳佛教,又稱藏語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是指傳入中國西藏的佛教分支。
  • 藏傳佛教藝術東漸與漢藏藝術風格的形成
    1982年至1984年西藏自治區人事局幹部,1984年8月至2005年7月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1989年至1999年度哈佛—燕京訪問學者,2005年8月至今為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漢藏佛教美術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該所目前是全國高校唯一一家以漢藏佛教美術與西藏藝術史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所。研究領域為漢藏佛教藝術史與西藏民間宗教。
  • 內蒙古,它是中國國家地理評選出來的中國最美沙漠——巴丹吉林
    奇峰、鳴沙、湖泊、神泉、寺廟堪稱巴丹吉林「五絕」。受風力作用,沙丘呈現滄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觀。巴丹吉林沙漠佔阿拉善右旗總面積的39%,相對高度200~500米,是中國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寶日陶勒蓋的鳴沙山,高達200多米,峰巒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錯落,沙子下滑的轟鳴聲響徹數公裡,有「世界鳴沙王國」之美稱。
  • 紅和黃:藏傳佛教尊崇的顏色
    紅和黃:藏傳佛教尊崇的顏色在藏傳佛教中,紅黃兩色代表崇高、代表聖潔、代表信仰,是僧人和信眾尊崇的顏色。紅色和黃色是藏傳佛教神聖的僧服之色,藏傳佛教僧人以紅色僧服為主,黃色用於法衣。一些宮殿、寺廟的神殿、重要的佛堂外牆大多都是紅色,以示威嚴。
  • 色達,一個紅色的世界,一個藏傳佛教寺廟比較集中的地方
    其實,色達風光秀麗,是一個是藏傳佛教寺廟比較集中的地方,全部為紅教寺廟,成為了一個特色。色達縣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在甘孜州東北部,與青海交界,海拔在4000米以上。如果想前往這裡,需要注意一些高原反應的方法,如果是女孩子,到達這裡,最好少喝水,否則,你可能不適應這裡的廁所,有點難以接受。去色達旅遊看什麼呢?一是日出,二是天葬,三是紅房,四是夜景。
  • 【六味禪】神秘的故宮藏傳佛教世界
    從永樂到明憲宗、明武宗都熱心藏傳佛教,宮廷內佛事活動頻繁。西藏僧人地位極高。明朝前期留住北京的藏僧常在兩千人以上。京內建了五塔寺、法海寺等不少與藏傳佛教相關的寺院。清帝充分了解藏傳佛教在蒙藏地區的重要影響,把「興黃安蒙」作為鞏固蒙藏邊疆的重要國策貫徹始終。尊崇達賴、班禪、章嘉、哲布尊丹巴等黃教領袖,給予崇高的地位。
  • 城牆根下喇嘛寺,全國惟一綠度母主道場,陝西最著名藏傳佛教寺院
    西安寺院眾多,但藏傳佛教寺院卻很少,近處有城內的廣仁寺,遠處有終南山下上王村南面的密嚴寺,而廣仁寺是最著名的,因其為陝西惟一的藏密黃教寺院,建築風格又極像西藏、青海地區的喇嘛寺,故被稱為「西安離西藏最近的地方」。廣仁寺位於西安古城西北角,西、北兩面與西安城牆比鄰,是全國惟一一個綠度母主道場,國家AAA級景區,距今已有315年的歷史。
  • 此寺廟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比少年寺更傳奇,每天都有武警巡邏
    「少年寺」不光在影視劇中的「出鏡率」高,就連在生活中出現的頻率也高,它幾乎已經成了中國寺廟中的代名詞了。但其實,歷史上還有一座寺廟它在佛教中的地位也很高。甚至是可以和少年寺相媲美的,這座寺廟就是譚拓寺。307年,佛教傳入北京後,僧人們建立了譚拓寺,他是僧人們所建立的第一座寺院。最初,它叫做嘉福寺,寺廟的規模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