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帝國墳場」之稱的阿富汗先後讓英國、蘇聯鎩羽而歸,最近又是美國要急著從阿富汗脫身,其中一大原因就是阿富汗聖地民族的驍勇善戰與桀驁不馴。
近日社交媒體上一段視頻顯示,在阿富汗塔利班武裝可攜式防空飛彈的威脅下,美國C-17「環球霸王」運輸機不得不變身「俯衝轟炸機」。
塔利班武裝在統治阿富汗期間曾獲得一批數量不明的FIM-92「毒刺」防空飛彈,成為美軍飛機如芒刺在背的最大威脅,諷刺的是這批「毒刺」還是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末通過巴基斯坦交給阿富汗武裝的。
視頻顯示該機在降落坎大哈機場前,翼下四臺普惠F117-PW-100渦扇發動機多次開啟反推,使C-17得以在俯衝姿態下快速降低高度,縮短暴露在可攜式防空飛彈威脅下的時間。
這種「俯衝轟炸機」式降落能讓C-17從10000米高空以不到5分鐘的時間降落地面,期間全靠發動機反推來保證飛機在俯衝中不至於超速解體。只是由於在快速降落中的氣壓變化,搭乘飛機的乘客會感覺耳膜「快爆了」。
C-17的F117-PW-100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配備有氣流反推裝置,能通過安裝在發動機整流罩和尾噴管上的葉柵將外涵道冷氣流和內涵道熱氣流向前排出產生反向推力。不過該反推裝置的設計目的是縮短降落滑跑距離或者在跑道上倒車,被美軍飛行員用於執行快速降落也實在是被可攜式防空飛彈逼急了。
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阿富汗遊擊隊曾發射340枚「毒刺」飛彈,擊毀了269個目標,命中率高達79%,使這種飛彈因這場戰爭中一炮而紅。
當然蘇聯飛機也不是一味被動挨打,發明出「阿富汗降落法」。鑑於「毒刺」的射高3000米左右,蘇聯運輸機被命令以超過3000米的高度向機場進近,接近跑道時再進行大角度俯衝快速降低高速,距離跑道1000米時必須將高速降到100米以下才能安全降落。
由於安-26和伊爾-76等蘇聯運輸機沒有可在空中開啟的反推裝置,所以只能依靠放出襟翼和起落架來限制俯衝速度,在操縱難度上要大一些。2018年3月,一架安-26在敘利亞赫梅尼姆空軍基地降落時為了應對可攜式防空飛彈的威脅而採用「阿富汗降落法」,結果因操縱失誤而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