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即1940年12月19日,寇蒂斯XSB2B-1首飛成功。
這是SB2C「地獄俯衝者(Helldiver)」艦載俯衝轟炸機的第一架原型機,SB2C也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性能最好的單發俯衝轟炸機。「地獄俯衝者」是二戰前美國此類轟炸機的傳統名稱,在SB2C之前,已經有兩種飛機以此命名。「地獄俯衝者」其實是一種美國水鳥,能夠從高處垂直跳入水中捕捉小魚,於是美軍的俯衝轟炸機就以這種水鳥的名稱命名。
XSB2B-1第三架原型機,垂尾面積增大。
SB2C能夠以接近90°的角度進行俯衝,在俯衝過程中,機翼後緣的大型剎車襟翼像傘一樣打開,減速效果非常明顯。據一名試飛員講,打開減速襟翼後,感覺就像「撞到牆一樣」。憑藉精良的設計和強大的1700馬力發動機(後來提升到1900馬力),SB2C擁有了不錯的性能,可以掛載2000磅(900千克)的炸彈。當時蘇聯佩-2雙發俯衝轟炸機可以攜帶同樣重量的炸彈,但最大航程只有1200千米,而SB2C就算不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下,航程也達到了1800千米。
飛行中的SB2C,可以看到機翼後緣帶孔的襟翼,這就是俯衝時需要打開的剎車裝置。
SB2C還可以作為攻擊機使用,機翼上配備了四門20mm機炮,機翼下方還可以掛載8枚127mmHVAR火箭彈。1943年以後,SB2C只安裝了兩門20mm機炮。
機翼摺疊的SB2C,可以減小存放時的面積,讓航母可以攜帶更多的飛機。
機身後部有一個環形機槍座,配備兩挺白朗寧機槍,每挺機槍備彈量2000發,為了便於射手操作,還配備了液壓驅動裝置。二戰期間,蘇聯飛機上沒有類似的裝置,全靠射手的力量轉動炮塔。為了保證飛行時的空氣動力學外形,同時擴大射界,採用了一種特殊的設計:射擊之前,自衛機槍與垂尾之間的頂部蒙皮會像手風琴一樣向下摺疊。
SB2C在「地獄貓」戰鬥機的護航下飛行。注意,飛行員的座椅位置較高,為他提供了良好的視野。
機腹有一個封閉的彈倉,裡面可以掛載兩枚1000磅(454千克)炸彈,或四枚500磅(227千克)炸彈。俯衝時,使用Ju.87「斯圖卡」轟炸機類似的摺疊梯形掛架,讓炸彈躲開螺旋槳旋轉的範圍。SB2C同樣可以掛載一枚2000磅(907千克)的重磅炸彈,但由於炸彈尺寸太大,彈艙門需要始終保持打開狀態。
仍可以飛行的SB2C-5,配備1900馬力發動機,駕駛艙罩沒有框架。自衛機槍處於射擊狀態,後部的蒙皮放下以獲得更好的射界。
為了承受改出俯衝時的巨大過載,機身增加了強度,同時採用了摺疊機翼,以滿足美國航母升降機的尺寸。由於SB2C採用了複雜的設計和多項先進技術,因此造成該機在初期被各種故障困擾,直至1943年夏才前往一線。並在11月11日首次參戰,轟炸日本海軍基地,擊沉一艘驅逐艦,並擊傷兩艘巡洋艦,而自身只損失兩架。
地勤人員正在為機翼的20mm機炮裝填彈藥。
SB2C在太平洋戰場發揮了重要作用,擊沉了數百艘日本軍艦和運輸船。此外,它們還積極參與了兩棲作戰的空中支援行動。SB2C最重要的戰績就是擊沉了日本海軍「武藏」號、「大和」號超級戰列艦。它們投下的炸彈中,有20枚擊中「武藏」,13枚擊中「大和」。
駕駛員艙內的特寫照片,射手艙頂部的圓筒內是充氣橡皮艇。
儘管1000磅炸彈無法穿透這兩艘戰列艦厚達200mm的甲板裝甲,但確實擊毀了許多高射炮,讓魚雷轟炸機的攻擊更加容易。就是魚雷轟炸機投下的航空魚雷,才最終將這兩艘超級戰列艦送進海底。
安全降落在航母飛行甲板上的SB2C,方向舵上有一個日本高射炮打出的大洞。
SB2C的批量生產只持續了四年,生產數量達到7140架。二戰結束時,在14艘美國航母和眾多地面中隊服役。除美國之外,還在法國、英國、希臘、葡萄牙、義大利、澳大利亞和泰國等七個國家服役,其中在義大利服役時間最長,1959年才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