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只知道「微醺」,元稹卻用一系列詩表示「醉」的狀態

2021-01-11 駭氏傳奇

對於飲酒來說,要飲得風流,自然是要回味餘韻的,如此這般的話,自然就不能喝得爛醉如泥了,因為,要是喝醉了,便不能體會到飲酒之韻,飲酒之樂了。所以說,體會酒醉之後的餘韻,也是盡可以展現酒中風流的啊。

飲酒可以見風流,只有具有風流人品的人中龍鳳,才能在微醺之後,顯示出自己的風流。當然,醉酒之後,可以顯示出風流,可是,卻不僅僅只顯示出風流,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叫做「酒後吐真言」,一切清醒的時候掩藏、壓抑的人性的醜惡,都會在醉酒之後被顯露出來。世上流傳的好多笑話,都是和醉酒有關的。

貪杯之人,算是很沒有酒品的了,有人曾經總結眾人醉酒之後的狀態,說是有那麼幾種,有的人喝醉了,愛哭;有的人喝醉了,愛笑;有的人喝醉了,愛睡;有的人喝醉了,愛說;有的人喝醉了,愛鬧。但是,不管是什麼樣子,那種狂飲之後的醉態,總不會太美妙的。

飲者盡其量,這才是明智之舉呢,喝酒見人品,所以,不要喝得太醉,微醺便好,而敬酒也是能見酒德的,不宜強灌,隨意便可。

據說,當年孔子的酒量就很大,可是,他卻從來都不亂飲,就像他自己在《論語》裡說的那樣:「唯酒無量,不及亂」。因為,酒能亂性,小飲可以怡情,大飲卻會壞事,要是在自己那三千弟子面前,做出了不好的表率,這孔子,還如何能成為萬世師表呢?

真正會飲酒的人,就像孔子一樣,從來都不讓自己喝醉,所以,也就自然不可能表現出那些酒醉之後的醉態了。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酒之韻味和酒之樂趣。

什麼叫做「美酒飲到微醉中」呢,那是說,飲酒之韻,在於境界和回味,飲酒之後,人有一種既是常人又非常人的感覺,也就是所謂的飄飄欲仙。醉得一塌糊塗,像一灘爛泥,長醉不醒之人,是斷不會有此般體會的。

對醉酒的感覺,最了如指掌的,恐怕是唐朝詩人元稹了吧,他有一系列寫「醉」的詩歌,分別都用「醉」的層次和狀態來命名,如:先醉、獨醉、宿醉、懼醉、羨醉、憶醉、病醉、擬醉、勸醉、任醉、同醉、狂醉。然而,我卻覺得,這些「醉」雖然也都很有意境,但是,都不如「微醉」來得有韻味。

微醉,在酒醉之時,有一種「闌珊半局和微醉,花落中庭樹影移」的閒適和淡雅。而到了酒醒的時候,也不會讓人感到絲毫的不適,「小亭閒眠微醉消,山榴海柏枝相交」,這樣的感覺,只會讓人覺得精神一爽。

對於現代人來說,工作壓力大,精神壓力也大,辛苦了一天之後,要是稍稍酌上幾杯酒,也能起到一種緩解疲勞的作用。但是,不宜大醉,只宜微醉,因為,第二天的一早,又要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要是因為酒醉而惹得頭痛欲裂,這自然不會是什麼美好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元稹沾花惹草,卻求崔鶯鶯複合,崔鶯鶯用一詩回絕,罵出千古名作
    其實唐代時期的才女崔鶯鶯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在被渣男元稹要求複合時用一詩回絕,後成為千古名作。《西廂記》這部描繪崔鶯鶯和元稹的絕響愛情故事文學作品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當初林黛玉和賈寶玉花前樹下共讀的便是這部作品。但有時現實往往比故事要狗血太多,兩人曾經的確是令人羨慕的一對眷侶,但現實中的崔鶯鶯卻是一個被渣男浪費了感情的女子。
  • 二月讀詩,元稹薛濤的愛情索隱,只應長在漢陽渡,化作鴛鴦一隻飛
    只應長在漢陽渡,化作鴛鴦一隻飛。「唐朝元稹《所思二首》 初衣解詩:這是唐朝著名的詩人元稹寫的最後一首情詩。 但是我所知道的53歲的元稹,是寫下了他生命中最後一首情詩。 」庾亮樓中初見時,武昌春柳似腰肢。 相逢相失還如夢,為雨為雲今不知。 鄂渚蒙蒙煙雨微,女郎魂逐暮雲歸。 只應長在漢陽渡,化作鴛鴦一隻飛。
  • 元稹《詠廿四氣詩》裡的小寒物候,天寒地凍時,為什麼喜鵲忙做窩?
    唐朝元稹《詠廿四氣詩·小寒十二月中》 用樹枝在三角形的樹丫上壘好基座,然後一層層用樹葉和泥土壘圍牆,用樹枝封頂。這不算完,內部還有精裝修。 我深度懷疑人類的房屋就是跟喜鵲學的。
  • 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回夢見君 | 白居易與元稹
    元稹是在一個晚上得到了白居易貶謫九江的消息,本來患上重病的他,驚訝地坐了起來,不知如何是好,他坐了很久,燈都快要滅了,人影映在牆上,黑幢幢的。外面的秋雨,被不知道哪裡刮來的一陣暗風,吹進了窗子裡,屋裡更加陰冷了。元稹的詩中,沒有多言他的感受,只是用一個「驚坐起」的動作,向他的同年白居易訴說了他的驚愕之情。二人原本是同在京師做諫官,卻先後因奸人陷害而遭受貶謫。
  • 元稹和白居易七夕詩的異同,哪堪一年事,長遣一宵說
    七月七日一相見,故心終不移。那能朝開暮飛去,一任東西南北吹。握手苦相問,竟不言後期。君情既決絕,妾意已參差。借如死生別,安得長苦悲。 夜夜相抱眠,幽懷尚沈結。那堪一年事,長遣一宵說。但感久相思,何暇暫相悅。一去又一年,一年何時徹。有此迢遞期,不如生死別。天公隔是妒相憐,何不便教相決絕。」
  • 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元稹實際上是唐代具誘惑力的詩人
    千百年來,這首唐代詩人元稹所作的詩被無數人用來歌頌忠貞的愛情。雖然這段婚姻有政治目的,但元稹和韋叢在婚後是不正常的,這是值得讚揚的,雖然韋叢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但在與窮人元稹結婚後,卻會把家裡所有的家務活都安排好,所以元稹在韋叢去世後的幾年裡仍然會記在心裡。
  • 元稹吃白居易的醋,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白居易只好寫千古名作解釋
    《梁州夢》元稹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裡遊。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詩的前注寫道:「是夜宿漢川驛。夢與杓直、樂天同遊曲江,兼入慈恩寺諸院。倏然而寤,則遞乘及階,郵吏已傳呼報曉矣。」元稹說夢到和杓直、樂天二人遊覽了曲江與慈恩院,甚是開心,可惜被亭吏一聲叫喊驚醒,原來他孤零零一人在梁州。天下的事情就沒這麼巧的,白居易當天夜裡也夢到了元稹,也寫下了一首思念的詩。《同李十一醉憶元九》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
  • 唐朝詩人元稹年少成名,始亂終棄,為何詩句被譽為古代第一情詩?
    520快到了,很快又迎來一波表白,又少不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年年月月被引用到爆的情詩,但是你可知道它背後的故事。可千萬別用錯,被罵渣男。這句詩是唐朝一位詩人寫的,可是寫這句詩的元稹可不是如你所想的是一位專情的才子。元稹,生於唐朝,公元779年。
  • 唐朝元稹有詩詞雲: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什麼意思?
    元稹,著名情詩王子之一。他的情詩中,寫給亡妻的悼亡詩尤其情真意切,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題主提到的這兩句詩同樣也是悼亡詩,出自《遣悲懷三首(其二)》: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 一首詩,寫了九個會飲酒的唐朝詩人,其中定然有你所知道的
    那焦遂平常口吃,等到五鬥酒下肚,你忽然就能聽到他的高談闊論,語驚四座。初衣解詩:這首詩寫了九個喜歡喝酒的詩人,有人說,這裡面怎麼有我們都不知道的,沒看過詩的人呢?比如說,崔宗之就沒有見過他的詩,又比如說,明明裡面寫的是八仙歌,你哪裡來的九個?唐朝詩風瀰漫,上至天子,下至野民,但凡識得兩個字的,莫不將詩歌放在嘴邊。
  • 大唐最濫情的男人,想要與前任複合,卻被一詩罵回!
    大唐最渣的詩人,看到這個題目的朋友們應該知道筆者今天說的是哪位詩人了。這個曾經為了已故愛妻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大唐最痴情的詩人,卻被後人抖出了他的不堪的情史。他也直接從「大唐最痴情」淪落為「大唐最渣」的男人。
  • 成年人體面微醺指南:什麼能保留三分微醺的醉意,又有果汁般的清新...
    本文經@三三物色授權發布,原標題:及味 / 成年人體面微醺指南,作者:三三工作室。三三物色已入駐什麼值得買,喜歡ta可以點擊關注三三物色哦。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允許請勿轉載。酒精發明之前,人類如何度過漫長的冬日抑鬱時期?感謝小麥和便利店,讓每個現代人都能隨時隨地都能拉開冷櫃,用一瓶冰啤酒回血。
  • 「春風十裡不如你」:十句被濫用的詩詞,你知道原句出處嗎?
    「春風十裡不如你」是杜牧寫的?「一人飲酒醉」是李白的原創?……詩人們紛紛自證清白:這話真不是我說的。01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裡,不如你。——杜牧《贈別·其一》02一人我飲酒醉,醉把佳人成雙對。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 微醺WeDrink正式更名百調微醺Wana Drink 攜手瀘州老窖百調共同...
    【2020年10月30日】中國知名輕酒精茶飲品牌百調微醺(下稱"微醺")與中國知名白酒集團瀘州老窖旗下品牌百調(下稱"百調")達成戰略合作,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通過品牌聯名、推廣等方式,共同開拓新渠道,攜手打造輕酒精市場先驅品牌。
  • 《醉或死》保持醉酒狀態
    《醉或死》(Drunk Or Dead)這款遊戲憑藉著有趣的遊戲機制從虛擬實境(VR)GameJam大賽中脫穎而出,原本只支持HTC Vive,在後續的更新中也加入了Oculus平臺。現在,《醉或死》將戰場開闢到城鎮中去,並加入了動物殭屍,使遊戲變得更加有趣。
  • 清明節,賞析元稹的《詠廿四氣詩·清明三月節》
    清明三月節》【唐】元稹清明來向晚,山淥正光華。鴽鳥的叫聲裡,似乎知道田鼠的變化;看彩虹的影子,好像一直指向天涯。已識別出風雲的美意;哪用愁布穀鳥來了,收成不好而賒帳。注釋1.向晚:臨近晚上的時候。卸雲帆、水驛魚鄉」……黃昏降臨,涼風微起,精神也為之一振。清明前一陣寒流,讓江南大地又仿佛回到冬日。及至清明一過,黃昏,也就沒那麼微涼。向晚雲霞,映紅天空,一切都極富詩意。走出家門,步入山林,山泉映著華光,「譁譁」地流淌,此時才明白「清明」二字的意蘊。
  • 元稹誇耀自己的新居,白居易恭賀之後卻調侃說,除卻餘杭盡不如
    白居易和元稹都是唐代著名詩人,他們經常詩書往來,相互酬答。元稹當了三個月的宰相就被罷相,被貶為同州(今陝西大荔)刺史,任期一年,後來元稹又奉詔為越州(今浙江紹興)刺史、兼浙東觀察使。越州不僅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而且風景也十分迷人,其山水之美曾讓詩仙李白都稱讚「東南山水越為首」。
  • 「垂死病中驚坐起」的後一句,白居易與元稹的「激情歲月」
    元稹生於779年,白居易生於772年,按理說兩人相隔了8歲,論年齡兩人是沒有很大機會到一起的,要感謝科舉, 兩人於803年,同時登科,並且一起被分配到秘書省任校書郎,兩人就此相識,也就從這一年開始,兩人的友誼延續了一輩子,而從之後他們各自所寫的詩來看,兩人也許到了那種「心心相印」的程度。
  • 史上最渣詩人,喜歡狎妓姐弟戀,靠詩洗白,很多人都被他騙了
    但其實渣男每一個朝代都有,只是他們慣用的伎倆和手段不同罷了,現代的渣男一般就是靠一張嘴各種忽悠,什麼甜言蜜語海誓山盟,反正追到手之前各種發誓,說的跟真的一樣,把姑娘騙到手以後就棄之不顧,溜之大吉了。或者還有一種渣男就是玩弄女子的感情,利用女生的真心去不擇手段地達到自己的目的。那麼古代地渣男又是如何哄騙小姑娘的呢?他們又是怎樣渣的呢?且聽小編為你細細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