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從前線被調回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寫了一首很傷感的詩

2021-01-10 塵世曉書僮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時期最著名的愛國詩人,而且他一生為國為民,心繫天下,平生最大的願望,那就是希望可以收復北方的失地,但是終其一生,這個願望也沒有實現,最終還是成為了人生的遺憾,為此他在彌留之際,還寫下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兒》,告訴了後世的子孫千萬不要忘了國家,一定要堅持下去,等到勝利的那一天要到墳前告訴自己。陸遊這首詩由於情感細膩,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情懷,令人被大家所喜愛。

其實整個南宋時期的文人,他們相對於其它朝代的文人承受了更多的痛苦,這一時期北方大片的領土被金國佔領,只是保住了南方半壁江山,但是對於南宋朝廷來說,卻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要去實現祖國的統一,依舊還是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譬如另一位詩人林升就寫過一首《題臨安邸》,還公然諷刺了當時的南宋朝廷:「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首詩同樣也是膾炙人口,成為了宋詩裡的千古名篇。

陸遊的詩儘管沒有那種尖銳的諷刺意味,可是寫得同樣很深情,也很是傷感,除了前面提到的《示兒》之外,還有這首《劍門道中遇微雨》,那也是情感細膩,描寫得很是憂愁,這個時候的陸遊正好是從前線調回到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內心當真是百感交集,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麼一首傷感的詩作,以此來表達內心的悲痛之苦,還有無奈的感傷之懷,整首詩所以處處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劍門道中遇微雨》宋代:陸遊衣上徵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公元1172年(乾道八年),陸遊正式從前線調回,這使得他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費,內心也是極為憂愁,畢竟對於這麼一位有志向的詩人來說,那無疑是一種打擊,就在前一年,陸遊到王炎的軍幕,駐紮在南鄭,這也是當時的前線,當時他躊躇滿志,原本以為可以有一番作為,可是只不過短短的一年時間,他就被前線調回,離開了南鄭,並且前往四川成都任職。

劍門關也是古代的軍事重鎮,陸遊來到這裡時內心可謂是感慨萬千,想到自己一生的努力,全部都付諸東流,這使得他無比的傷感,從而在這首《劍門道中遇微雨》中,也是把那種感傷之懷,還有對於前途的擔憂,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也就使得這首詩處處充滿了憂愁,字裡行間寫盡了詩人的無奈,想要建功立業,實現人生理想,但現實就是那麼殘酷,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會是一種打擊。

第一二句陸遊就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結合當時的環境,還內心的悲痛,使得這兩句顯得很是傷感;那這兩句也是比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我現在衣服上沾染上了許多塵埃,上面還有許多的酒漬,怎麼也洗不乾淨,對於我這麼一個遠行的人來說,每經過一個地方,那都是黯然失色,讓我內心有了無限的憂愁。這幾句描寫得極為悲痛,也把詩人當時的處境,還有骨子裡的悲痛之苦描繪的淋漓盡致。

第三四句又是回想了過往的歲月,想到自己大半生了顛沛流離,國家又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這也使得他更加的傷感,在這最後兩句中,第一句一上來就反問自己,難道我這一生只能成為一位詩人嗎?正是這一句反問,立馬使得這首詩意境全出,充滿了更濃重的悲痛之苦。我現在正是一個人騎著毛驢來到了這劍門關,可是此時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這當真是愁腸百結。

陸遊很多的詩都是充滿了憂愁,也寫盡了骨子裡的悲痛之苦,在這首《劍門道中遇微雨》中,他正是把過往的歲月,還有人生的無奈,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繪的淋漓盡致,從而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充滿了感傷之懷,而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從這首詩中,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一片真誠。

相關焦點

  • 陸遊的一首詠物詩,構思精巧,令人遐思
    古詩詞中有很多詠物詩,作者或託物寓意,抒發內心的情感;或描摹情態,表達自己對大自然中景物的喜愛之情。比如杜甫就描寫過桃花,也寫過菊花。可是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少陵野老存詩千首,詠物詩也不在少數,卻唯獨不見描寫海棠花的詩作。原來杜甫的母親名叫崔海棠,詩人為了避諱,所以才別有用心。
  •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詩,短短的四句,更是寫出了人生最大的遺憾!
    這也就是為陸遊這些主戰派想要去收復北方的淪陷的失地時,整個南宋的朝廷並不支持,畢竟這些人也不願意打仗,再加上生活在南方這個溫柔富貴鄉裡,自然是有點樂不思蜀的意思。陸遊的那一份愛國情懷與別的詩人不一樣,他不僅僅只是在自己的作品裡抒發一下,而是真正地上到戰場與敵人真刀真槍地作戰。
  • 「立體的畫、無聲的詩」,這是劍門關哪項非遺?
    白龍紙偶「白龍紙偶」又叫「劍門紙偶」,在傳承了幾千年歷史的木偶藝術基礎上,根據木偶的製作特點與民間紙裱工藝,經改革和創新,集雕塑、繪畫、戲劇表演、歌舞表演於一體的綜合民間藝術。它是產生並流傳於川北劍門山區的一種戲曲,歷史悠久。「白龍紙偶」從唐宋的木偶「家官」演變而來,小編掰著手指數了一哈,隨便都是上千年的歷史啊!
  • 這一天下雨,陸遊寫兩首詩,一首抒發壯志雄心,一首卻在賣萌
    在中國歷史上,作詩最多的是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幾乎與《全唐詩》收錄的總量相當。然而,他的詩雖多,質量卻不敢恭維,因此從來沒有誰將他視為詩人。正兒八經的詩人之中,產量最豐的據說是楊萬裡,一生寫下了兩萬多首詩,但存世的只有四千多首。
  • 陸遊:我再渣,也是本朝詩壇的第一大佬
    關於陸遊,小學的課本上就有他的詩。他的名聲很大,寫了很多從軍的愛國詩篇。可是作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小學生,我們沒感覺啊。直到小編我十來歲,情竇初開的時候,在報紙的副刊上讀到他的兩句詩: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才對他產生遐想,沈園成了一個魂牽夢縈的地方。
  • 陸遊因為一個女人,寫下了這兩首情詩,至今讀來依舊令人傷感
    提起陸遊,我想九年義務教育已經接觸過不少他寫的詩了,和我國歷史上另一個愛國詞人辛棄疾一樣,他也是屬於「豪放派」的代表,寫的詞也都是關於有朝一日宋朝能夠擊敗金人還我河山的,比如「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以及「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等詩詞。
  • 李白這句詩明明沒什麼水平,卻被陸遊點石成金,寫成一首愛情名篇
    但本期這首李白的詩好像就不是這麼回事了。李白當年讀完陶淵明的《桃花源》,寫下了這首七言詩,說實話與李白的其它詩作相比,這首詩寫得並不算高明,我們來看一看:露暗煙濃草色新,一翻流水滿溪春。可憐漁父重來訪,只見桃花不見人。在李白平生的千首作品中,這首詩算不上有名氣。詩的前兩句寫景,描寫的是桃花源四周的景色,寫得倒是清麗動人,頗有李白詩仙之風。
  • 陸遊去農家蹭飯,寫了一首詩,開朗明快傳誦千古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人。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公園1165年,時任隆興府(江西南昌)通判的陸遊遭人進言,說他「結交諫官、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於是,朝廷罷免了陸遊的官職。就這樣,陸遊回山陰老家閒居。
  • 陸遊這首詩寫出了人生最大的遺憾,短短的四句,讀來當真催人淚下
    陸遊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愛國詩人,同時也是留存詩作最多的詩人,他一生寫過了三萬多首詩,而且大部分的詩作都非常的經典;可能有人會說乾隆詩作更多,足足有四萬多首,不過他的大部分都是打油詩,自然是無法與陸遊相比。
  • 陸遊最有趣的一首小詩,用一包鹽換回一隻貓,報國中途做個鏟屎官
    提起陸遊,想必很多人想起他的名句:「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分塞外翻塞外聲」,想起他各種各樣的報國事跡。卻很少人知道陸遊還是個愛貓人士,名副其實的鏟屎官。下面,讓我們看看他送給貓的一首詩。
  • 四川劍門關擬裝電梯鑿絕壁 被有關部門制止
    「奇怪,劍門關絕壁上咋有塊大大的『傷疤』呢?它對劍門蜀道今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有沒有障礙?」國慶期間裡,從成都來廣元旅遊的黃先生在劍門關絕壁上發現了一塊長條形的深槽,特意給記者打來電話詢問。黃先生所說的「傷疤」位於刀砍斧削般的「劍門」左側,距陡然中斷的大劍山「門」(豁口)不過百米之遙。「傷疤」呈長條形,猶如一塊淺黃色的豆腐皮「嵌」在山崖上。
  • 陸遊這首經典的七言絕句 最後一句深入人心
    陸遊少年時代就有著這樣的理想,而且他在青年時代,也一度參與了戰場,去到前線衝鋒陷陣,還非常的勇敢,只不過生不逢時,著實是令人痛心,原本是有將帥之才,但是由於當時的南宋朝廷一味地議和,這也使得陸遊根本沒有機會,只在部分裡生活了一年多的樣子,最終從前線調回後方,此後他再也沒有上過前線,一直是生活在故鄉。
  • 陸遊最豪邁的一首詩,起句便是名句!卻暗含一個北伐大戰略
    陸遊今天,我們就通過鑑賞陸遊先生的一首慷慨激昂的戰鬥詩來看看陸遊先生為北伐中原提出的戰略構想,這首詩開篇就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詩名叫《觀大散關圖有感》: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二十抱此志,五十猶癯儒。挺長的一首詩,開始的一句「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是流傳千古的金句。我們現在就來鑑賞一下這首詩。一、借前兩句「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二十抱此志,五十猶癯儒。」表明自己的偉大志向和多年來壯志難酬的無盡感慨。
  • 李白在酒席上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贈別詩,只有短短的幾句但很傷感
    正是由於在長安沒有受到重用,李白於是開始了四處遊歷,所以他為很多地方寫過作品,尤其是他的贈詩,寫得最為深情。李白很多的詩都充滿了憂愁,這也是與他的性格有關,一個人時常四處漂泊,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儘管有很多的朋友,但是匆匆一見之後,馬上又是要分別,這也使得他內心很是傷感,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而然充滿了憂愁。在這首《金陵酒肆留別》中,他正是把悲痛之苦,還有感傷之懷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使得這首詩每一句都很傷感,讀來也是令人感慨萬千。
  • 陸遊原來也有動物緣
    陸遊一向給人的感覺是一腔熱血和難得深情。殊不知他是個妥妥的貓奴。這樣的陸遊是不是有點可愛呢。劍門道中遇微雨 宋 · 陸遊衣上徵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提到驢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隱士。但騎驢在古代是一種非常普遍的代步工具,於是驢車應運而生。
  • 論寵貓,我只服宋朝詩人陸遊,看他教你做貓奴,寫的詩都滿滿寵溺
    但是,你絕對想不到,陸遊還是一個「貓奴」,他對貓的喜愛可以說是古今之人獨一份兒,他為貓寫了24首之多的詩篇。王和尚也是愛貓成痴,同為「鏟屎官」,再來看陸遊的詩別有一番親切感。其實,這是一首組詩,《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的第一首詩有這麼兩句「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王和尚以為,這一句詩也很有味道。68歲的陸遊聽著窗外呼嘯的風雨聲,想努力奮起,卻意興闌珊,唯有抱著貓咪,在床上鬱悶。
  • 陸遊為貓寫十幾首詩,古埃及人將貓當神
    詩人陸遊愛貓成癮歷史中愛國詩人陸遊也是不折不扣的愛貓一族,甚至為貓寫過十多首詩,「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可見陸遊對貓喜愛,可謂是與貓同吃同睡,寧願自己挨餓也不餓著自己的貓。陸遊之所以養貓,是因為陸遊喜好藏書,書多了隨之而來的就是老鼠啃咬陸遊的書,陸遊看到如此珍惜的書被老鼠啃壞了一怒之下寫了一首《鼠敗書》由此,陸遊便養了人生第一隻貓小於菟,意思是小老虎。隨之而來的就是陸遊開始喜歡上了貓,可謂是除了寫詩就是擼貓。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以他為首的「江西詩派」,對於宋詩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後期很多的詩人都受到這一詩派的影響;譬如南宋時期大名鼎鼎陸遊、楊萬裡、曾幾等人,那都是這一詩派的繼承者。 這組詩一共有四首,這是其中的第二首,也是寫得最好的一首,當時黃庭堅晚年回到故鄉江西修水隱居,過著一種悠然自得的生活,所以這首詩只是一首很普通的作品,詩人只不過是信手拈來,但是同樣寫出了新意
  • 蘇軾被貶黃州,途中看到梅花,想起自己的遭遇,寫了一首傷感詩
    到達黃州必須要經過湖北麻城境內,在這段旅途中,蘇軾留下了很多的優秀詩篇。在去黃州赴任的途中,到了麻城境內關山,一行人到了看到山谷中一座座古寺錯落有松竹滿山的松樹,傲然綻放的紅梅。初春乍寒時節,春寒料峭。蘇軾見到在這偏僻寒還綻放的梅花,觸景生情。聯想到自己之前神身陷牢獄之災,悲傷的同時又從中得到了一絲慰藉。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有種大徹大悟之感
    當然文學也正是一種情感的渲洩,對於很多詩人來說,他們往往也是能夠在信手拈來之間,便是寫下這世間令人感動的千古名篇,儘管看上去寫得漫不經心,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細膩的筆觸,卻是能夠直抵我們的心靈,這也就是為什麼唐詩儘管過去了一千多年,可是當我們讀起這些作品時,卻是依舊還會感動,還會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