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5 10:30 |浙江新聞客戶端 |共享聯盟嵊州站 陳鏈芳
「這就是用生胚發麵的速凍小籠包,大家可以品嘗一下,味道怎麼樣?」9月11日上午,當記者來到嵊州市鼎源食品有限公司時,總經理呂漢軍正在給前來參觀的客戶品嘗生胚發麵速凍小籠包。記者也嘗了嘗,發現雖然是冷凍小籠包,但麵皮鬆軟,餡料多汁,跟平常現包現蒸小籠包的口感不相上下。
鼎源食品作為一家成立不久的新企業,因為創新研發成功「生胚發麵速凍小籠包」技術,攻克了原先發麵小籠包「冷凍難於發酵,二次回蒸改味」等難題,迅速成為了行業內的「香餑餑」。而該技術的誕生,正是出自呂漢軍之手。
「2018年參加一個小吃節,和許多小吃界的同行聊起來,說速凍小籠包是不錯,但由於先蒸熟後速凍,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口感。」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呂漢軍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要是能夠研發出可直接生胚速凍,蒸熟後還保留蓬鬆感和口感小籠包,一定會大受歡迎。
就這樣,呂漢軍開始了長達一年的研發之路。然而,生胚發麵速凍小籠包製作工藝複雜,製作難度很大,發酵不夠口感就不夠蓬鬆,發酵太過則不易保存。雖然困難多多,但憑著對嵊州小吃的熱愛,呂漢軍從手工製作開始,嘗試了不同品種的麵粉、酵母,調試近百種配方比例,終於,研發成功了生胚發麵速凍小籠包。
「我們叫它為『生胚發麵速凍小籠包』,生胚就是生的生產出來後,直接放入零下40℃的冷庫,客戶直接蒸15分鐘就可以出鍋,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口感。」呂漢軍說。
技術成功了,但要進行自動化生產,呂漢軍又陷入了難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在深圳從事小吃行業近三十年的趙選達。兩人深入交流後,一拍即合,立即成立了鼎源食品,引進自動化包子機進行試驗。
「機器是從北方引進的,但他們以做大包子為主,為了能夠將設備改良成適合小籠包生產,我們又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試驗、校正,才真正實現工廠化流水線作業。」呂漢軍介紹,現在一條生產線,每小時就可以生產3000個小籠包,一天做8小時,就能生產2.4萬個,可以抵24個傳統手工製作工人的工作量,產品質量也有可靠保證。
目前,公司已量產各種不同口味的果蔬小籠包、速凍餃子、速凍刀切饅頭、餈糕等,產品已經陸續發往上海、深圳等地,獲得了當地消費者的好評。對於未來,兩位領頭人也是信心滿滿,他們希望能為嵊州小吃的蓬勃發展添磚加瓦,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16001370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