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毫無疑問餃子是要排在第一的。
餃子的古代名稱有很多,牢丸、角子、扁食、水包子等等。
餃子的專用名稱是明代開始出現的。
餃子主要是北方地區食用,一般在除夕夜,到十二點的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為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其次是元宵:元宵又名湯圓,在南方比較普遍。用糯米粉合成麵團,然後包入花生芝麻白糖等各種餡料,再放入鍋裡煮食,寓意團團圓圓。
餛飩: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說盤古氏開天闢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才有了宇宙四方。另外就是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寓意年景大豐收,糧食滿囤。
長面:也叫長壽麵,新年吃它,預祝長命百歲。
年糕:春節吃糕的風俗,興於宋代,盛於明代。取其年年高升之意。
其他的一些寓意吉祥的食品還有吃魚,年年有餘;吃雞,大吉大利;吃杏仁,幸福來;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鮮菜,三陽開泰;吃花生,長生不老;吃柿餅,事事如意;吃甘蔗,生活越來越甜。等等。
在清朝的皇宮,皇家頂級宴席滿漢全席的年夜飯上,還必須有一道叫荸薺的小菜上來才能開飯,取其「備齊」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