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點雞鴨也不行了?專家稱會汙染環境,溫鐵軍:禁止很不合理

2020-12-07 滄海沉雲史

很多人都特別喜歡農村生活,不僅是因為農村的風景好,空氣清新,還因為農村可以養雞養鴨或自己種菜,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要知道,現在城裡的很多食品都不健康,青菜有很多農藥,肉類都是人工養殖的家禽,口感不好,已經失去了原味。

但農村卻不同,全都是純天然的有機蔬菜,家禽也都是自己家裡放養的,特別美味,所以城裡人都嚮往農村生活。

可是不知從何時開始,農村裡也多了很多「規矩」,不能隨便蓋房子,不能隨意開荒種地,甚至農村人想在自己家裡養點雞鴨鵝等家禽也都被禁止了,其理由是會汙染環境。

針對這一現象,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教授表示,如果農民自己都不能在家裡養殖雞鴨鵝的話,是會影響民生的。那麼他為何會這麼說呢?

首先,現在的中國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已經逐步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即便是偏遠山區的農民,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也不用再擔心溫飽問題。

所以農村人在家養殖養雞鴨鵝並不單純是為了溫飽,更多時候是一種「自給自足」的樂趣。因為農村人原本過得就是悠然靜謐的美好生活,種種菜,養養家禽,享受生活帶來的美好感受,這也是獨特的鄉村生活。

可是如果國家禁止農民養殖雞鴨鵝的話,就會破壞農民心中的這份美好,從而影響了民眾的生活,這必然就會引起民眾的不滿,也和國家「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背道而馳了。

其次,農民養殖雞鴨鵝也是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慾,前面也說了,農村人都喜歡過自給自足的生活,而他們養殖雞鴨鵝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讓自己吃得更加健康。

而且農村人向來淳樸,熱情好客,當有親友自遠方而來時,主人家都喜歡拿出自家最好的食材來招待客人,比如自己種的蔬果,家裡養的雞鴨鵝等,隨便就能做出一桌的美味佳餚來招待客人。

可是如果農民不允許養殖雞鴨鵝的話,不僅農民自己不能吃得健康,就是有客人來了,也沒法好好地招待,這豈不是有違他們熱情好客的性格?

再說,雖然大部分農民都解決了溫飽問題,但很多人家裡還是很窮,遠遠沒有達到普通家庭水平,所以很多農民選擇養殖雞鴨鵝來增加家庭收入。現在很多地方都流行農家樂,一些城裡人每到節假日時,總喜歡拖家帶口地去農村遊玩,體驗一把農村生活。

而這就給農民帶去了不少商機,一些農民便會趁機出售自己養殖的雞鴨鵝等家禽,從而增加自己的家庭收入。

這是一個很好的掙錢路子,這樣一來,農民就不用出去打工,他們只要在家裡養殖家禽等,就可以賺錢,還能夠照顧家裡,豈不是一舉兩得?可是如果農民不允許養殖雞鴨鵝的話,他們失去了這部分收入,生活就會變得更加艱難,這不就是嚴重地影響了民生嗎?

此外,國家禁止農村養殖雞鴨鵝等,主要原因就是為了保護環境。可是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出現過養殖雞鴨鵝會汙染環境的說法,環境之所以會受到汙染,其主要原因在於城鎮工業化和汽車尾氣排放導致的,這一點幾乎所有人都清楚。反而農村地區的空氣品質特別好,環境也很好,由此可見,農村養殖雞鴨鵝是不會汙染環境的。

況且,現在的農村人一般只會養殖幾隻或十幾隻家禽,大部分時候只是為了滿足一家人的口腹之慾而已,並不會大量養殖家禽。而且雞鴨鵝等家禽排出的糞便一般都會被農村人用來當肥料,進行廢物資源利用,這樣不僅不會汙染環境,反而能夠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

所以總的來說,農村養殖雞鴨鵝並不會汙染環境,但如果農村禁止養殖雞鴨鵝,反而會對農民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農村生活是人們最適合也最嚮往的一種生活方式,尤其是對於長期生活在大城市且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來說,農村更是他們的一方棲息地,讓他們可以徹底地放鬆和享受生活的美好。而養殖雞鴨鵝則最能體現出鄉村生活味兒,所以溫鐵軍教授認為,為了民生,農村不應該禁止養殖雞鴨鵝。

相關焦點

  • 專家溫鐵軍:農民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被允許了,這是影響民生
    現在很多人年輕的時候在城市裡奔波打拼,到了年紀大了退休的時候就想回到農村,種點蔬菜,養點雞鴨,過一過悠然自得的田園生活。在日常的餐桌上,人們也更加傾向於選擇親自開車去農村購買農民種植的蔬果和餵養養的雞鴨鵝。即便這些食品的價格要比超市中的食品貴上一半。因為這些農民自己種植的蔬菜不使用化肥,養的雞鴨鵝不用肥料飼養,吃的都是五穀,肉質鮮美也讓人吃的放心。
  • 農民養雞鴨鵝汙染環境?專家溫鐵軍怒了:這樣是影響民生的
    農村的生活在很多人眼中就像「世外桃源」一樣,山青水綠花草環繞,養一群雞鴨鵝,三五好友到來時用來招待,不亦樂乎!但是現在連養雞鴨鵝都被指出是汙染環境的存在,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怒了:農民在自家養寫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樣的行為會影響民生的。
  • 溫鐵軍教授:農民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樣是影響民生的
    針對這一問題,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有他的理解:"農村不讓養豬牛羊,現在農民連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明顯是矯枉過正,這樣是影響民生的"。養殖牲畜危及環境?近些年來,隨著美化農村環境的國家戰略大行其道,學術界的不少專家對農戶提出了質疑,觀點認為農戶們的許多日常行為是造成城鄉交界與鄉鎮農村環境汙染的根源所在。
  • 溫鐵軍:農民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樣是影響民生的
    三農專家溫鐵軍曾經針對部分地區禁止農民養點雞鴨鵝都不被允許了的現象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這樣是影響民生的行為,更加會影響老百姓的生活的,而這種觀點,也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認同。
  • 多地出現奇葩規定:禁止農民散養雞鴨鵝!專家:汙染有那麼嚴重嗎
    對此,國內著名的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針對這一狀況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這麼做太苛刻了,並沒有照顧農村的實際情況。第一,養殖成本低,農村社交的家庭必備;「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巨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 人大教授溫鐵軍:農民連養點雞鴨鵝都不被允許了,這是影響民生
    近年來,因為我國的畜牧業的汙染對於環境造成了汙染,並且對人民的生活產生了一定的汙染,在2019年的時候,國家就發布了農村的禁養令。對於很多的農民來說,這個消息不亞于晴天霹靂,畢竟有很多人都是依靠在街上賣點小菜維持生活。
  • 人大教授溫鐵軍:聽說有農村不讓農民養雞鴨鵝,這明顯是過了
    今日,看到人民大學農業農村學院院長溫鐵軍先生的一個視頻,他在視頻中提到:「原來農村說不讓養豬牛羊,現在很多地方甚至還變本加厲,連雞鴨鵝都不讓養,這明顯是矯枉過正了。」他還表示:「農村人自己在家利用優勢條件,在家門口的小池塘養個鴨子,在自家田地裡養點雞,弄點雞蛋鴨蛋改善生活或者增加收入,這不是很好嗎?如果這樣也不行,那勢必會極大影響民生。」
  • 養殖雞鴨鵝破壞環境?專家提議禁養,溫鐵軍教授:這樣影響民生
    對於很多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一年養幾隻鴨子、幾隻家禽已經非常普遍,這樣做的原因無非就是農民覺得自己養的這些家禽比外面的那些賣的要放心。而且自己養還能節省一些這一方面的開支。有些老人養的多,過年的時候幾個孩子都分幾個,花在食物上的錢幾乎就差豬肉和魚了。
  • 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禁止農民養殖雞鴨鵝豬牛羊,民生必受影響!
    眾所周知,溫鐵軍教授是我國真正的三農問題專家。切合實際解讀三農問題,關心農民民生。近日,針對農村地區在禁養豬、牛、羊等大型牲畜後,禁養雞鴨鵝的現象做出分析和解讀。溫鐵軍教授認為,這對農民民生造成了嚴重影響。
  • 農村不要養雞鴨?三農專家:要是農民沒有收入,影響民生
    那為什麼部分地區現在開始禁止養雞鴨了1,養太多雞鴨浪費糧食中國水產養殖量佔全球總量的61.7%,全球49-51%的豬肉,另外還養著一百多億雞鴨等禽類,可見中國養殖業也是世界最大規模。而很多中國自己種的糧食都是給雞鴨等養殖動物去吃,實在是太浪費糧食了。至於對於國家來講,完全是浪費了很大的一筆外匯,自己已經能夠滿足了,為什麼要去養這麼多呢?
  • 大企業擴張,小農戶禁養!農民不養雞鴨,未來的農村還是農村麼?
    但是你到現在的新農村看一看,還有多少農民可以養雞鴨鵝的?新農村建設之後幾乎沒有,也只有那些沒有大多改動的農村會有一些老人養些雞鴨。現在的農村外觀看起來比之二三十年前確實是太好了,特別是新建的這些農村,統一兩三層小別墅,或者是小區是住宅,道路上硬化做得也不錯,不再是以前的灰塵滿天,泥濘不堪。
  • 禁養又出新規?農民散養雞鴨鵝被禁?專家:雞犬相聞才是農村氣息
    後來漸漸的老家散養的雞,鴨,鵝,豬也都開始實施禁養了,說是有礙環保工作的進行,最近更是連屋邊的空地也不準種爬蔓類蔬菜瓜果,據說是影響新農村建設……」 如今農村禁養又出「新規」,農民散養雞,鴨,鵝被禁,這種鄉村農家味道怕是再難見到了。那麼為啥農村要開始禁止農民散養畜禽呢?
  • 專家提議,農民燒柴做飯太汙染環境,應禁止!看看農民怎麼說?
    文:銀子專家表示,秸稈汙染空氣,不能焚燒,否則汙染大氣,各地禁止焚燒秸稈。暫且不說燃燒秸稈會造成多大汙染,光說秸稈不燃燒該怎麼辦?這對農民來說已經夠頭疼的了。把稻草弄碎放在田裡吧,現有的技術不能製成粉末狀,倘若弄成粉末狀,專家又該提粉塵汙染了吧?因此,斷稈的長度、粗細各不相同,無法及時處理。這給農民二次耕地種麻煩不斷,比如蟲害增加,沒有燃燒殺死蟲子蟲卵,鬆軟的土壤也為蟲卵的生長提供了藏身之處。種植作物還因為土地過於鬆軟,種植不穩定,病蟲害,導致補種、補苗等。
  • 農村老人買回的雞鴨為什麼不殺,有些還養一年半載還餵米糠米飯?
    農村老人買回雞鴨為什麼不殺?是因為市場買的雞太嫩吃起來味道不夠好,還有就是這些雞都是吃飼料長大的含有的激素較多,吃了有害無益。市場買回來的雞太嫩激素太多,所以買回來的雞都會先養得一段時間再吃,主要是把雞內的激素慢慢退掉,其次如果是母雞的話一般都會留出來生蛋,平時就吃雞蛋,養殖的時間長了飼料雞的肉質慢慢就變得結實有味道,與土雞一樣,在農村一個家庭養有30多隻雞,10多隻鴨是很正常的現象。
  • 農村俗語:「雞冷上架,鴨冷下河」,有什麼樣的隱含寓意?
    文/玉濁清農村俗語:「雞冷上架,鴨冷下河」,有什麼樣的隱含寓意?在農村的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同時農村的環境也比較好,因此在這樣的獨天優厚的先天條件下也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植物,並且還特別適合養一些小動物。
  • 農村人為什麼不喜歡養「大鵝」呢?
    為什麼農村農民養雞養鴨,卻很少養鵝?農夫說:養不起!在國家的幫助下,農村不僅經濟條件有了很大改善,一些普遍現象也發生了變化。例如,幾乎每個家庭都曾飼養過一些家禽,但現在仍然很少有家庭飼養它們。同時,也有一個非常混亂的存在,即農村家禽養殖的緊急停止幾乎都是雞和鴨。很少有人養鵝。
  • 農村怪象:以前家家戶戶養雞鴨,為何近些年越來越少了,答案來了
    說起這個養雞養鴨,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實際上農村養殖雞鴨不是說專門搞養殖行業的,基本上很多人養點雞鴨是為了自給自足,比如說下個雞蛋可能自己吃,過年過節了或者來客人也會殺雞,所以在我們農村以前的時候,基本家家戶戶都會養殖點雞鴨鵝等禽畜,雖然數量不多,但是院子裡總是不斷的看到這些雞鴨。
  • 農村又出新規了!散養家禽被禁?雞鴨遍地,牛羊滿山才是農村氣息
    現在的農村已經越來越城市化了,各種東西也越來越先進,但缺感覺好像少了那麼點人情味!以前大家都吃柴火飯,現在都改用電飯煲了;以前都燒炭來取暖,現在都裝空調了,農村都換上了冰冷的電器,卻總讓人覺得少了點什麼。現在就連散養的雞、鴨、鵝都要被實施禁養了!
  • 繼土灶、旱廁之後,又來個農家肥汙染莊稼,農村得罪了多少專家?
    專家建議拆除土灶之後,又盯上了旱廁,為了改變農村環境「髒亂差」的現象,專家又提議拆除農村的旱廁,農村旱廁的拆除是一場和老舊陋習的鬥爭,是改善農村環境、改變傳統生活方式的開始,也是推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必然選擇。如果說土灶和旱廁的改造是為了農村的環境好,我們可以理解,如今專家們又有了新提議,部分專家表示農村肥汙染莊稼,這還是第一次聽說,農村肥到底怎麼汙染莊稼了呢?
  • 塘蝨長出斑斕翅 魚類專家稱可能與環境汙染有關
    塘蝨長出斑斕翅 魚類專家稱可能與環境汙染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