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農村大姐賣的樹葉野菜叫「刺爺子」,買回家做湯,真好喝

2020-12-03 三農立評

傍晚到農貿市場買菜,被一種新奇的野菜吸引。

野菜

細細碎碎的葉子裝在一隻飯碗裡,擺放在一張老舊的椅子上。「這是什麼?」

「這是刺爺子,五元錢一碗,你買吧,我會多給你一些,都是我自己在農村大山裡一個一個摘下的,我賣得不貴,採這點玩意可不容易了,看我的手劃的!」她伸出手,手背上有道道傷痕,這時我才注意到,販賣的人是一位年長的農村大姐。

這位大姐面色黧黑,是經年在田地裡勞作留下的印記;留著短髮,鬢角花白。挨著一個小吃攤亭旁側,在簡易的棉墊子上席地而坐。前面放著一個乾淨的編織袋,口沿捲曲,裡面裝著她採集的山野菜「刺爺子」。大姐像寶貝一樣摟著,看得出她對自己的勞動成果很珍愛。我注意到她的身旁放著一棵長刺的小樹苗,大姐說是刺爺子樹,拿給誰栽的,小樹讓我覺得有幾分熟悉。

農村大姐賣野菜

這種長刺的山野菜,我曾經在遼南東部山區見過,也學著當地農人親手採過。早春的樹枝上長出米粒大小的芽團,卻通身布滿利刺,摘了半天,滿手扎得刺痛,收穫只有一小捏,就給了當地人。那時看到的葉芽太小,還沒有展開,也不記得這種野菜的名稱。很奇怪,既不叫刺芽子,也不叫刺葉子,任性地叫作「刺爺子」,難道說它像老爺子一樣倔強威嚴不可冒犯嗎?

太陽馬上要落山,大姐的野菜還沒有開張。五元錢一碗,真是不貴。一種野菜一年之中可食用期也就是十幾天,吃點山珍野味,也算一種享受。我買過之後又有幾位顧客圍觀,詢問刺爺子的採摘,聽到大姐大嗓門的聲音:「我就住在蓋縣萬福最靠裡面的農村,緊挨著莊河,那旮瘩山溝裡多的是,你們要有時間就去採唄,可多啦!」』呵,這位大姐真實誠,毫無隱瞞地告知,而不是誘勸兜售,看她急切地描述唯恐對方不明白的表情,覺得好笑,又可敬。大姐提到的地方距離這裡鮁魚圈有將近100公裡的路程,目測她袋子裡的刺爺子野菜也就是二三十碗,為了在盡短的時間內,趁野菜新鮮度最佳,她是怎樣採好後,急忙碾轉來到鮁魚圈的?

大山裡

依據樹葉的長相和樹枝的形態,百家號作者三農立評猜測:這種叫「刺爺子」的土叫法,學名應該是:刺榆。經過查詢比對,的確是刺榆,並且也不是我以為的只有我們當地才特產,北從內蒙南到廣西的海拔2000米以下的坡地次生林中都有生長分布。刺榆的作用是消臃腫。

按照大姐介紹的烹飪方法,晚飯就做「刺爺子」湯配大餅,據說當地農村正宗的吃法是「刺爺子」湯配玉米面大餅子。

配料:刺榆葉,雞蛋,泡好的黃豆或者青豆,水澱粉,蔥薑末,植物油,喜歡吃肉的加肉丁。(不用加味素哦!)

步驟如下:

一 植物油加熱燒開,放進蔥薑末爆鍋,喜歡辛辣口味的加兩粒幹辣椒,然後黃豆放進翻炒。

二 加水燒開,改小火慢燉,讓黃豆煮熟。

先煮黃豆

三 倒入泡好的水澱粉,輕輕攪動。

四 淋上攪好的雞蛋。

五 關火,趁熱放進刺榆葉,攪拌均勻即好。

後放刺榆葉

小貼士:1 湯汁裡加入水澱粉變成湯羹,味道會更有層次。2 野菜刺榆葉是春天裡新長出的樹葉,很嫩,烹飪時要最後放,不要煮沸時間很長,燙一下即熟,可以保持野菜清香風味和清脆口感。

做出的湯羹味道如何?倆字:鮮美!

刺榆葉湯羹配大餅

刺榆葉湯配大餅,太好吃了,全家人都喜歡。吃了一頓,還想下一頓。再去市場尋找那位大姐,一直沒有尋見,她可能回家種地去啦?現在正是春耕時節。去過附近若干個農村,特別是山區農村,年輕人基本都傾巢而出了,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在侍弄幾分薄田。

因為買了大姐的一些野菜,被她的純樸坦然感動,是一種熟悉的又久違的「農村」感覺。心裡對她會有幾分記掛,希望再去農貿市場的時候,偶然再看見她;也幻想著某天去他們那個山溝溝裡週遊的時候,能一下子遇見她。這位大姐,您現在很忙嗎?您賣的「刺爺子」野菜,還真好吃呢!(作者三農立評)

相關焦點

  • 毛家飯店野菜賣斷貨!吃不夠還要帶回家自己做
    比起大棚裡的蔬菜,帶著更多春天氣息的野菜成了人們的寵兒。而舉辦第三屆「滿園春色」美食節的毛家飯店則有了幸福的煩惱——店裡特色野菜經常賣斷貨,很多時候不等晚上,中午就被食客搶光了。  一進毛家飯店,入眼是一排編成俏皮的鴨子造型的白竹筐,裡面盛著嫩生生水靈靈的蔬菜,綠意喜人,春筍老臘肉、村婦炸花椒芽、生態茴香球……一道道野菜美食不僅價格親民,品相清新自然,仿佛還帶著田間地頭的露水,讓人恍惚看到那個青翠欲滴的世界。  「真是語言形容不出的好吃。」
  • 這樹不值錢,但樹葉是稀罕物,內含「香味」,有人靠賣樹葉發財
    在農村裡生長著許多的野生植物,有不少野生植物都有著很高的價值,只不過大多數人不了解它們,以至於浪費了它們的價值。在農村裡有句老話這麼說「認識是寶,不認識是草」,確實如此,很多野生植物若是不認識話,就只能當雜草或是柴火了,就比如馬齒莧,它就是一種很好的野草,既可食用又可藥用,不認識的話就只能當田邊的害草除掉,又比如香椿樹,它的葉子是美味的野菜,不認識的話,整棵香椿樹就只能砍來當柴燒了。
  • 農村大集村民賣野生稀罕物,格格燕22元一斤,一條白魚沒人敢買
    小編去皖北淮北農村大集拍攝照片,發現幾位村民在大集上擺地攤賣野生稀罕物,村民說這些野生稀罕物都是從農村郊外河溝裡捕捉的,吃的不是魚飼料,這些「稀罕物」天然野生環保無公害,營養豐富滋補身體功效高,引眾多趕集市民圍觀。
  • 農村最受歡迎的5種野菜,現在最貴的上千元一斤,你吃過幾種?
    我們都知道在農村這個天然的植物園裡,最不缺的就是野菜,而且種類繁多,有些甚至是名貴的藥材。因為野菜不僅好吃,對身體也大有好處,很多時候農民不僅自己吃,還會賣到城裡去,像芥菜蕨菜就會經常見到,除了常吃的薺菜和蕨菜之外呢,這五種野菜在農村也非常的受歡迎。
  • 農村地區的這種野菜,生長在石頭上的野菜,用來煮湯味道很不錯!
    農村地區的這種野菜,生長在石頭上的野菜,用來煮湯味道很不錯!從小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們,對於農村很多的野生植物都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因為很多農村人在很小的時候,就跟隨著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滿山遍野的跑,從小就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認識的野生的植物也就多了,知道它們的名字,它們的作用。在農村,我們了解的最多的野生植物就是野菜了,農村的野草這麼的多,你們都吃過哪些呢?
  • 農村這種長得像西瓜又爛又臭的,叫老鼠瓜,卻是受到很多人喜愛
    在我們農村,各種各樣的野菜野果都是遍地,即便你是走在路上,也能看到許多未曾見過的野生植物,那麼對於許我們這些在農村的孩子來說,很多都清楚這些野生植物叫什麼?它有什麼的價值,就比如野菜野果就是可以給我們食用的,兒時還喜歡拿野果當零食。
  • 農村大姐校門口賣「竹筒腸」3元一根,孩子圍著買,家長:不反對
    農村大姐校門口賣「竹筒腸」3元一根,孩子圍著買,家長:不反對對於美食可能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小孩子來說,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本身就是嘴巴比較長的,當然也和他們的自控能力有關係,所以說很多小孩子在看到美食的時候真的是沒有一點的自控能力
  • 農村大姐賣「大鍋饅頭」,2元一個,一天500個,食客:滿嘴麥香味
    農村大姐賣「大鍋饅頭」,2元一個,一天500個,食客:滿嘴麥香味。這是一位農村大姐賣饅頭,她在路邊擺了兩口特別大的鍋,而且專門做這種饅頭,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出了幾十年的面試,也是絕對沒有吃過大姐的這種饅頭,甚至是人生頭一次見,這個小吃攤也是特別惹人注意的,特別是這兩口大鍋,對於很多人來說,看起來也是覺得比較新鮮,因為在很多城市裡面也是絕對看不到這麼大鍋,而且也只有在農村才會有吧,就像是以前農村家裡邊做飯的那種大鍋一樣。
  • 農村常見的四大野菜,如今成了搶手貨,全都吃過的,妥妥的農二代
    農村不僅有山清水秀的環境,而且也有非常多的「寶貝」,比如說各種野菜。這些野菜看起來並不起眼,但是它對人的身體健康卻有很多好處。現在的人都比較注重養生,吃膩了大魚大肉,反倒對農村的野菜更加的鐘情了。下面這四種野菜在農村當中非常常見,可現在卻成了搶手貨。
  • 農村這種野菜,像蔥又像蒜,葉子到根都能吃,多吃能防好多病
    不過看到我們回家,爸媽也放下手頭的農活,掛完紙後(上墳的意思),說是要好好給我們做頓好吃的。要做好吃的,就得去尋找菜,本來爸爸說去街上買菜的,但是我們都一致說,要不去地裡找野菜來吃吧。嗯,是的,所以今天就要和大家分享在農村我個人特別喜歡的野菜——薤白(讀音:xiebai)!農村野菜——苦蒜薤白有很多名字,比如小根蒜、野蒜等,而在我老家,村民們管它叫「苦蒜」。
  • 棗莊大姐賣雞湯,一碗10塊錢,一天賣出300碗開門排長隊
    普通人眼裡的美食總是藏在那些小館子裡,這些小飯館雖然不起眼,但是做出來的食物味道,卻很受普通老百姓的歡迎,就是這樣的美食,滋養著每一位普通人。棗莊主營湯類的小飯館很多,羊肉湯館,牛肉湯館,丸子湯館,魚湯館,而這位大姐另闢蹊徑,賣起了雞湯,一碗雞湯10塊錢起,一天能賣出300碗,開門營業就有人排隊。
  • 我與野菜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我愛吃野菜,大概是因為他們是大自然的造化,吸收天地日月精華(光合作用),所以更是滋味無窮。小時候吃過的野菜有很多種,灰灰菜、地菜、野芹菜、馬齒莧、魚香草、汗菜、狗兒秧、苦喇菜、香椿芽、榆錢樹葉、荊菜、野木耳。每一種菜都給我兒時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 農村有種野菜叫「豬牙菜」,有什麼功效?應該怎麼吃?看完明白了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農小專欄,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三農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有種野菜叫「豬牙菜」,有什麼功效?應該怎麼吃?看完明白了農村有種野菜叫「豬牙菜」,有什麼功效?
  • 有一種野菜名叫「跟你走」,「泰山野菜宴」榜上有名
    行至環山路公交站,見車上下來一賣山珍老翁。在城裡,我是農村人,每每見到鄉下來趕露水市場的老者,只要袋中有錢,我從不空手,一是嘗鮮解饞,二是希望鄉親早把家還。老翁柳條籃子裡的野菜論捆論袋賣,1捆1袋就是1盤菜。各種山菜都是精心選擇捆綁袋裝旳,回家清洗一下,即可煎炒、涼拌、做湯、做飯。見我兩眼盯著菜籃看,老翁臉上的核桃紋舒展開來,說:「老師兒,兩元1袋,拿去嘗個鮮!」
  • 實拍農村狗市:5個月金毛只賣200元,男子還要砍掉50元,大姐苦笑
    今天是豫北一個小鎮狗市大集,這裡是郊區靠近農村,吸引了不少周邊城裡人和農村人來這裡看狗。大姐帶來一隻五個月大的狗狗,大姐說買的時候,賣家說是金毛。大姐說自己要去外地工作了,沒法養了,只能帶到狗市,轉讓他人。大姐只象徵性地要價200元,買的狗娃400元呢。
  • 農村這30多種野草野菜,有的讓人厭惡至極,有的卻是餐桌極品
    很多農村長大的娃對農村的野花野草都不陌生,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農村這些野草野菜,有的讓人厭惡至極,有的卻是餐桌極品。看看你認識幾種,這些野菜你最喜歡吃哪一種呢?1、燈籠草它也叫姑娘,秋天田間很多,有紅色也有黃色,經霜後味道甜甜的。
  • 平武野菜「出山」,鹿耳韭、椿芽、刺龍苞不香嗎?
    「春風十裡不如平武野菜」,每年的三四月,平武鹿耳韭、椿芽、刺龍苞、廣東苔等野菜紛紛被大家端上餐桌或送給親朋好友嘗鮮,成為春季平武菜市場上的熱銷「潮流品」。平武地理位置特殊,適合多種野菜生長,市場上的大部分野菜都是村民進山裡採挖,是真正純天然的綠色食品。
  • 農村奶奶大集賣稀罕物,有野生老鱉、格格燕、河螺等讓你大開眼界
    在皖北淮北一農村,奶奶的兒子晚上水溝裡捉野,白天農村奶奶拿到大集上賣,野味種類繁多而且熱銷,有野生老鱉、格格燕、河螺、泥鰍等,讓你大開眼界。圖為奶奶和兒媳婦騎著電動三輪車,車廂裡裝著奶奶的兒子夜裡在水溝裡捕捉到野味去大集上去賣。
  • 農村種植賺錢項目,試試4種常吃野菜,種植好找對銷路賺錢不難
    近些年,農村的野菜非常受大家的歡迎,特別是一些從農村裡面走出去,而在城市裡面生活的人來說,尤其是這樣,因為他們知道農村裡面自己種的那些蔬菜,與城市裡面買的蔬菜的區別實在是區別太大了。農村山上的那些土生土長的野菜,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他,因此,有很多人開始在農村按照野菜的生長環境來種植野菜來銷售,收入非常的不錯。那麼哪些農村的野菜,適合種植呢?小吳為大家分享幾種適合種植的野菜,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種植。
  • 農村「挖野菜」成風,遍地是村民,野生動物沒了,野菜也不放過?
    可是最近幾年上山挖野菜似乎變了,很多人把經濟效益放在了第一位,農村挖野菜賣到城裡的現象越來越多,一時間農村出現了扎堆挖野菜的場景。不光是南方最近幾年北方村民跟風比較嚴重,如今田裡面多了很多挖野菜的村民,有的地方甚至開始了瘋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