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上廁所小心會猝死

2021-01-09 尋醫問藥

  廁所是我們每天都會去的地方,工作再忙,學習再緊張都會去廁所,俗話說,「人有三急」。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每天都會去的地方其實一直都有安全隱患的。上廁所也會出現 猝死的現象,而且,廁所還成為猝死高發地。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下吧。

  如果我們每天上廁所是6~8次的話,那我們一生中有3年左右的時間都是在廁所中度過的。不過,廁所也是家裡面安全風險最高的地方。根據有關報告,美國每年大概有23.5萬人在廁所裡發生意外從而被送進急診室的,同時近有14%送來的人是需要留院治療的。

  在我國,廁所則是急救人員最常「出入」的救援地點,我國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先生就因用力排便,誘發了急性左心衰,結果在廁所中意外逝世。小小的廁所中最容易發生哪些危險?《生命時報》就此採訪了多位養生權威專家,給您上廁所時「提個醒」。

  廁所成為猝死高發地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發生了多起「廁所猝死」事件:3月,安徽合肥一位近90歲的老大爺拿著收音機上公共廁所,沒過一會,頭便靠在隔板上不動了,急救人員趕到後,確認老人已經死亡;5月初,在浙江義烏打工的22歲曹小姐準備洗漱後去上班,十幾分鐘後,同事卻發現她穿著睡衣躺在廁所地上,已經呼吸、心跳全無;7月,江蘇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50多歲的消化科醫生毛翠華,在家中做完早飯後去上廁所,但久久沒出來,子女查看時才發現她已經倒在地上,經搶救無效死亡……

  很多專業人士說,廁所一直都是緊急情況頻發的地方。一直都從事急救工作的資深急救專家說,「這些年,我們沒少往廁所跑。」廁所不但是急救人員經常「光臨」的地方,還是生活中最容易忽視的危險地方。

  最易發生六類問題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楊保林說:「慢性病誘發急症、意外滑倒摔傷、煤氣中毒、觸電等緊急情況在廁所中很常見。尤其一些突發疾病,有致命危險。」

  起身太快致頭暈

  北京世紀壇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主任羅成華指出,心腦血管病患者如果蹲廁時間過久,排便結束後快速站立,容易誘發短暫性腦缺血,發生頭暈、眼花、摔倒,且年齡越大的人越容易受傷。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專家指出,65歲以上的老年人坐下或離開馬桶的動作很危險,尤其是85歲以上的老人,一半人是在大小便時受傷的。另外,高血壓患者晨起血壓會更高,很多人有起床後就排便的習慣,因此極易在如廁時發生意外。

  憋尿後排尿容易昏厥

  上海長海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曹江指出,憋尿太久後突然排尿也會有危險。因為會造成迷走神經變得過度興奮,同時膀胱排空過快,血液往下走,促使血壓降低、心率減慢,腦供血不足,從而誘發排尿性暈厥。暈厥後,如果病人沒有得到及時救治,就很可能有生命危險。

  大便太用力誘發猝死

  我們在用力屏氣排便的時候,會使得腹壁肌和膈肌強烈的收縮,這樣會使得腹壓增高,血壓驟升的話會導致出現腦溢血的情況。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可能會出現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及嚴重的心律失常的現象,它們兩者都可造成猝死。

  洗澡溼度大影響腦供血

  北京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周衛東告訴記者,廁所是一個密閉缺氧的環境,長時間待在其中,很容易引起大腦和心臟缺氧。另外,浴缸大小、室溫和水溫都會帶來血壓波動。浴缸小而深,水對心臟的壓力就大;洗澡水太熱容易誘發腦溢血;沐浴後如不注意保暖,冷空氣刺激皮膚,血管收縮,血壓就會上升。

  水多地滑摔跤常見

  一般來說,廁所是家中最溼滑的地方,洗澡、洗漱後濺出的積水,一不留神就能讓人摔倒。研究顯示,衛生間最易滑倒的時刻是邁出浴盆或走出淋浴間的一瞬間,受傷比例佔到總數的9.8%。很多老人跌倒後容易出現骨折,本來就有冠心病等心臟問題的人,會因猝不及防的摔倒誘發心絞痛,需立刻急救。

  家電多隱患也多

  有些家庭中廁所放有大型家電,比如洗衣機和熱水器,存在不少安全隱患。洗衣機滲水、電熱水器老化等問題會引發漏電、觸電事故。燃氣熱水器則容易誘發一氧化碳中毒。

  廁所時要「長心眼」

  對此,專家提醒,大家不要把上廁所當成一件簡單事,一定要留個心眼兒,尤其老年人。

  如廁蹲起動作要慢

  中老年人晨起排便時,動作一定要慢,慢慢蹲下去、站起來。老年人常有關節炎,由於膝關節軟骨表面被破壞,常會造成下蹲困難,因此宜 選用馬桶。家裡還可以考慮在馬桶周圍安裝把手,便於老人起坐。

  用力排便要謹慎

  有便秘問題的人,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的老人,要考慮在如廁前先使用潤腸藥物,排便時不能太用力。另外,最好不要憋尿,如果憋得太久,男性最好不要站立排尿,也不要一下子排完,動作一定要慢,不要用力。

  洗澡水溫度不能太熱

  洗澡時間不要過長,要保證通風良好。洗澡水溫度以42攝氏度為宜,不要太熱,以免溫度及溼度過高引起頭暈、呼吸困難等,也不能貪涼,全程做好養生保暖。

  衛生間最好乾濕分離

  衛生間的擺設應儘量簡單,讓地面上少些牽絆和阻擋。老人最好不要使用浴缸,因為進入浴缸時必須單腳抬得很高,很容易跌倒。一定要的話,最好在浴盆旁邊或淋浴房中安裝扶手,同時還應配有防滑墊。洗完澡要及時將腳和衛生間的地板擦乾。衛生間的設計最好乾濕分離,家中有老人的家庭,最好使用防滑底拖鞋。

  電器避免「超期服役」

  廁所中的家用電器應購買值得信賴的品牌,不超期服役,一旦發現洗衣機塑料外殼顏色變淺、噪音過大、轉不動、經常滲水;熱水器連接機身的塑料軟管變硬、變暗、開裂,常出現開關失靈、裝置失效等問題都要及時更換。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高壓氧科副主任葛環提醒,家裡的燃氣熱水器一定要有強排風裝置,必須保持空氣流通,還要經常檢查煙囪是否通暢。此外,廁所應儘量使用具有防水功能的插座和開關。

  廁所門最好向外開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周燕眠推薦,廁所門最好設計成向外開的平開門或推拉門。另外,周燕眠建議,廁所門的鎖最好裝成裡外都能打開的兩用型,門上還可以裝個玻璃窗,如老年人發生危險,家人可隨時查看。

  老人用廁所別插門

  賈大成表示,在過去的急救經歷中,常常遇到老人在廁所發生意外,急救車趕到後,首先需要花很長時間破門而入。因此,他特別強調,老人進入廁所,不管是排便還是洗澡,千萬別插門,一旦出現問題可以方便搶救。

  少用空氣清新劑

  很多人喜歡在廁所噴些空氣清新劑或香水,殊不知,空氣清新劑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可能致癌。天津藥物研究院副研究員李紅珠建議,廁所除臭最好使用天然材料,將檸檬片、菠蘿皮和柚子皮放在馬桶水箱上,或在衛生間的稍低處放置一盒打開的清涼油,都能起到除臭養生作用。

  7個小妙招讓便秘遠離你

  老人比年輕人更易受到便秘的困擾。臺北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益程統計,門診中60歲以上的病患,有1/3的人長期受便秘之苦,整天腹脹不適,生活質量大受影響。不僅如此,便秘對於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的老人發病風險更大。臺灣《康健》雜誌最新刊登防便秘7個方法,可以有效幫老人解決痛苦。

  方法一:設定喝水計劃

  水分能讓大腸內的纖維膨脹,製造足夠的便量,也能軟便。「別等到口渴才喝水,」臺灣臺安醫院鄭婷方營養師強調,必須讓喝水變成習慣,如果每小時喝一杯水,整天攝取水分可達1500~2000cc。

  方法二:甩手、快走

  在健康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喝水後可出門快走30分鐘,以輕微運動的方式幫助水分在體內遊走,並加速胃腸蠕動。如果不方便出門散步,至少也應站起來,甩手10分鐘,同樣可達到運動效果。

  方法三:將食物切碎後烹調

  臺北營養專家章樂綺認為,要避免大塊及油炸酥脆的食物,儘量將食材切碎後烹調。臺大營養部主任鄭金寶則建議,將蔬菜切碎,做成水餃、蒸包,不但能將水分留在餃子裡,蔬菜的纖維變得更易吸收,還可加點肉末,營養更均衡。

  方法四:果汁不濾渣

  臺安醫院鄭婷方營養師建議,應儘量按照季節吃水果,用果汁機打成綜合果汁,連水果渣一起吃,不但吃進纖維,還能補充維生素C。不過她也提醒,一天吃2份水果,每份水果約為一個拳頭大,分量就夠了,否則水果甜分高,可能一不小心吃下過多糖,反而增加身體負擔。

  方法五:每餐一盤蔬菜

  長期研究飲食營養的專家歐陽英建議,每餐至少要吃一盤蔬菜的量,才能有效幫助排便。可煮熟後放入果汁機打成泥狀,或簡單地用白水蒸煮,都是不錯的吃法。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主任醫師莊平提醒,便秘的老人不要吃過多豆類,容易引發脹氣。

  方法六:避免燥熱飲食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營養師許雲卿指出,便秘時儘量避免刺激性強、或中醫認為較「上火」的食物,否則會引發燥熱,更難排便。例如經過煎、炸、燻、烤的食物,以及辣椒等刺激性強的東西。

  方法七:避免刺激性瀉劑

  若是排便實在有困難、或臥病在床難運動,可略施瀉劑加速排便。不過老*質較為虛弱,應留意服用瀉劑後的生理反應。儘量避免使用刺激性較強或容易造成依賴性的瀉劑。

  便秘看似小事,卻可能是重大病變的警訊。例如大腸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但大多數病患都有便秘問題,由於沒有疼痛感覺,也不在意,等到病發求醫時往往已經很嚴重。除了大腸癌之外,腸道神經或肌肉方面的病變也可能引發便秘。莊平提醒,若有大小便習慣突然改變、或長期便秘卻找不到原因,一定及時去醫院檢查。

  在衛生間裡千萬不能做的這12件事兒

  人一生中有5年的時間是待在衛生間的。洗澡、上廁所、刷牙,雖然每天都重複做著相同的事,但你的養生習慣真的都正確嗎?恐怕不一定吧!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衛生間絕對不能做的6件事情到底有哪些。

  1.衝澡時張著嘴巴。

  淋浴噴頭其實是病菌的溫床,熱水器也是最多細菌藏匿的場所。所以,在衝洗頭部時,最好閉上嘴巴,以免細菌通過水流進入體內。

  2.總是拉上浴簾。

  黴菌最愛生活在陰暗潮溼的地方,而被浴簾遮住的洗浴房就是它的「愛巢」。因此,我們在洗浴後,最好拉開浴簾,打開排氣扇,讓它可以通風換氣,保持乾燥。

  3.馬桶不蓋蓋子。

  上完廁所衝馬桶時,我們總習慣一按下水閘就完事了,其實這樣是不對的,這時候的細菌可能會趁機進入空氣中,所以最好先放下蓋子再衝。

  4.把牙刷放在洗臉盆的檯面上。

  馬桶內的瞬間氣旋最高可以將病菌或微生物帶到6米高的空中,並懸浮在空氣中長達幾小時,進而落在牆壁和牙刷上。所以,牙刷最好放入抽屜或柜子裡。

  5.存放化學用品。

  衛生間裡溼度和溫度較高,有的家庭衛生間沒有窗戶,空氣無法對流,更容易造成空氣汙染。所以,衛生間最好不要存放過多化學用品,各種清潔劑一定要單獨存放。

  6.女性擦私處由後向前。

  別小看了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這樣做很容易導致女性尿路感染。女性擦拭私處最正確的動作應該是由前向後擦。

  7、用塑料紙簍

  家裡的衛生間,還會放一個塑料紙簍。專家說:廁所裡放紙簍會大大增加細菌繁殖的速度,使衛生間變成病毒繁殖場和傳染源。

  他們認為一般的紙質物品,扔進抽水馬桶隨水衝掉即可;那些難以衝掉的衛生用品,可自備方便袋,將其帶出廁所扔進垃圾桶,這樣使衛生間既整潔又減少汙染,完全無須在廁所擺放廢紙簍。

  另外如廁時間越短越好,喜歡在此看書讀報的人,應該改掉這個毛病。

  8、擠牙膏太多

  牙齦疾病會誘發心臟病,該病給心臟健康帶來的危害比吸菸和膽固醇過高更大。

  另外,牙齦疾病還會增加中風、骨質疏鬆、呼吸疾病、糖尿病等的風險。牙膏中有幾種活性成分令人擔憂。

  牙膏中廣泛使用的化學物質「月桂醇硫酸鈉」被認為可能會導致腸胃病和肝中毒;會令口腔更容易潰爛,患口腔癌。牙膏中的研磨劑也被認為會傷害牙齦,令牙齦更易受到侵害。

  溫馨提示:刷牙的時候不要以為牙膏越多越好,不要擠得太多;不要頻繁刷牙,控制一日三次。

  9、放置清香劑

  現在不少家庭喜歡在衛生間放一盒清香劑,使環境變得清新宜人。豈料這些香味也是化學合成物,也可能誘發癌變。曼高斯博士建議衛生間裡最好不要放置除味劑,想保持空氣清新,可經常開窗或使用排氣扇。

  多數家庭都使用消毒水等清潔用品,並常常放置在居室角落或衛生間。它們蒸發後,往往會積聚大量有害氣體。

  在浴室熱水沐浴時,其產生的毒性就更強。某些消毒水還含二氯苯,會刺激呼吸道,使細胞變異而誘發白血病、肺癌等。

  所以這些衛生用品不要堆放在牆角或衛生間裡,放在通風較好的晾臺比較合適,密封為好。

  10、洗泡泡浴

  很多年輕人不喜歡抹香皂洗淋浴,而喜歡躺在浴缸中洗泡泡浴。香皂中的物質多數取自天然物。但是泡泡浴中使用的泡沫劑則不然,它很香,但這香味劑可能會導致皮膚發炎、頭暈;長時間躺在浴缸中令身體接觸泡沫劑,其含有的有害化學成分「泡沫穩定劑」會滲透到皮膚和呼吸到肺中。

  溫馨提示:儘量少洗泡泡浴和使用沐浴露,植物油香皂是不錯的選擇。

  11、濫用衛生紙

  被曼高斯博士列舉的首先是人們天天離不開的衛生紙。他說,衛生紙多為再生紙,為了美化外觀,多數衛生紙添加了染料,包括螢光增白劑或滑石粉。顏色越白的衛生紙,可能加有更多的螢光增白劑或滑石粉。

  而這些添加劑多含有化合物苯;有些質量欠佳的衛生紙,還含有甲醛、大腸桿菌、肝炎病毒等。

  這些物質長期與皮膚接觸可能引發白血病和癌症。因此在購買衛生紙時,一定要選用品質可靠、未經漂白的衛生紙,用紙後再用溫水衝洗養生更佳。

  12、使用洗髮水

  無論是便宜的還是貴的洗髮水,都無一例外地是清潔劑和其他成分的混合物。像泡泡浴中使用的泡沫劑一樣,洗髮水一旦被長期打開儲存的話,其中的甲醛就會與洗髮水中使用的乳化成分一起產生化學反應,形成一種叫做「N-亞硝基二乙醇胺」的致癌物質。

  洗髮水是我們生活中經常使用到的一種日用品,因此它帶來的這個健康養生問題也特別值得關注。

  溫馨提示:購買洗髮水的時候一定要仔細閱讀其標籤中標明的清潔劑成分的含量,選擇含量最少的一種;不要頻繁洗頭,讓頭皮暴露於清潔劑之下;從現在起洗髮所用的洗髮水比之前的量減半;洗髮的時候注意不要讓洗髮水進入眼睛中。

  別讓廁所成致癌地!六大「防癌妙招」

  廁所中的空氣流通性最差,有毒氣體和致癌物隱藏在馬桶和各種各樣的洗滌用品、化妝品中。如何避免廁所成為家中致癌的「死角」?《生命時報》請專家為您提供以下「防癌妙招」。

  「臭一點」反而更健康

  下水道反味、馬桶反味……各種臭味聚集在衛生間中,有潔癖的家庭主婦會忍不住時常噴點空氣清新劑或香水,掩蓋難聞的氣味,殊不知,這些氣味可能成為致癌的一個危險因素。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早在2002年就提醒大家,空氣清新劑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可能致癌。而且,製造芳香劑至少需要5000種化學成分,其中只有不到20%做過毒性試驗。

  鄭州大學化學系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張書勝教授指出,各種空氣清新劑基本上都是由乙醚、香精構成的,「只是通過散發香氣掩蓋異味,給人一種空氣被淨化的錯覺。」今年8月,《大河報》曾曝光,空氣清新劑和劣質香水中可能含「人造麝香」,這是一種已被證實的有毒和致癌物質,會造成肝腎負擔加重、畸胎及腫瘤。

  防癌妙招:用香皂和肥皂淨化空氣。

  天津藥物研究院副研究員李紅珠教大家,將一些小的香皂或肥皂頭放在瓶子裡,再倒進沸水使其溶解。皂水中的游離鹼可吸收臭味中的硫化氫,起到中和作用,從根本上消除臭味。將檸檬片、菠蘿皮和柚子皮放在馬桶水箱上,在衛生間的稍低處放置一盒打開的清涼油,也可起到天然除臭作用。

  用紙擦不如用溫水洗

  大約100年前,美國一家造紙公司無意間發明了衛生紙的時候,肯定沒想到,這種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方便的物品,如今卻給人類健康帶來隱患。

  英國一篇報導甚至指出,有專家呼籲英國應該在2015年以前淘汰衛生紙,讓大家返璞歸真到大便後用水衝洗的時代。

  這篇報導指出,英國人廣泛使用粉紅或淡綠的彩色衛生紙,以及一種有著天鵝絨一樣質感的厚衛生紙,其中的染料和衛生紙內填充的絮狀物是造成肛門癌的重要原因。中國人雖然很少使用這樣的衛生紙,但很多人圖便宜在農貿市場或小超市裡購買的衛生紙也讓人難以放心。全國有10%左右的衛生紙都不合格,存在螢光漂白劑過多等問題。長期使用,其中的苯可能會導致白血病。

  防癌妙招:

  最好的衛生紙是棉漿的,其次為木漿、竹漿、草漿等,購買的時候還要看看包裝上寫的是不是100%原木漿,如果只有50%或30%,就可能添加了其他物質。象牙白色的衛生紙最好。將衛生紙放在驗鈔機下,如果發出藍色螢光,也說明裡面螢光劑過量。那種顏色過白、掉毛、有雜質或顏色發暗的衛生紙千萬別買。當然,最好的養生方法還是排便後用溫水衝洗一下,減少衛生紙用量。

  洗髮水用量要減半

  霸王洗髮水含有致癌物二惡烷的新聞,曾經讓很多人提心弔膽。其實,沐浴露、洗髮水等很多洗護用品中都能發現二惡烷的身影,它主要來自其中一種全球使用最廣、叫AES的表面活性劑。洗護用品裡增溶、乳化、洗滌、發泡、保溼、潤滑、殺菌、去汙、抗靜電等作用,靠的都是它。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測量發現,國產洗髮水中二惡烷的檢出率和含量均高於進口洗髮水,這可能與國內生產工藝落後有一定關係。

  防癌妙招:

  雖然二惡烷對動物存在明確的致癌性,對人類只有可能的致癌性,但美國著名癌症學家曼高斯醫生還是提示,一款洗髮水裡平均含有25種化學物質,買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化學成分最少的。洗頭次數不能太頻繁,兩三天一次即可;從現在開始,洗髮水的用量最好減半;洗髮的時候注意不要讓洗髮水進入眼睛中;洗頭、洗澡之後一定要多衝洗幾遍,一直到身上沒有滑膩的感覺為止。首都兒科研究所皮膚科劉曉燕主任提醒,沐浴露也不要選太香的、顏色太鮮豔的,對孩子來說尤其如此。

  消毒水、洗衣粉不能敞著口

  很多家庭的衛生間也是洗滌用品儲存間,洗衣粉、消毒液等擺著一大堆。在這麼狹小的空間中,各種洗滌劑的揮發物混合在一起,就像人為製造了一個「毒氣室」。曼高斯醫生指出,消毒水的主要成分是氯、酚、醛等物質,它們不太穩定,放久了會發生分解反應。衛生間高溫、高溼的環境更容易促使它們蒸發,瀰漫在空氣中。

  長期吸入會刺激呼吸道,損傷呼吸道黏膜,甚至誘發細胞變異而導致白血病、肺癌等。洗衣粉、洗衣液、潔廁劑則含螢光劑、氯、四氯乙烯等,容易引起皮膚過敏皮膚過敏皮膚過敏皮膚過敏皮膚過敏皮膚過敏皮膚過敏。

  防癌妙招:

  不要過多使用消毒液。各種清潔劑、洗滌劑在使用完後,一定要擰緊瓶口,密封起來。有窗戶的衛生間,最好經常開窗通風;沒有窗戶,就常開排風扇增加空氣流通。

  最好裝個小夜燈

  夜裡上廁所時,迷迷糊糊地打開電燈開關,突然的光亮讓人眼前一花,殊不知,這樣簡單的動作就打開了細胞癌變的「開關」。

  英國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員發現,突然的光亮會打亂了*生物鐘,讓腦部負責細胞分裂的組織受到傷害,引發潛在癌細胞過度反應。

  不過,不用過於擔心,這一研究目前只由英國萊切斯特大學遺傳學教授查拉拉姆波斯·基利亞科在老鼠身上實驗過,他只是想提醒大家,*細胞可能比你想像得更為敏感,有些小事中埋藏著疾病的隱患。

  防癌妙招:

  夜間上廁所,千萬別急著開大燈。最好在廁所裡裝個小夜燈,整夜開著也不會影響家人休息。微弱的光亮既不會讓你起夜時受到刺激,還能避免看不清路而跌倒。

  坐馬桶一定要「短平快」

  坐式馬桶替代了蹲坑,方便了很多上廁所時看書、看報甚至抽菸的人,不過,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防癌科教授袁鳳蘭提醒,坐馬桶時,身體和有毒物質之間形成了一個封閉空間,時間長了,這些毒氣會進入*內,嚴重的還會引發痔瘡、肛門炎、慢性陰道炎,甚至宮頸癌等婦科腫瘤。尤其是坐在馬桶上抽菸的人,更是受到雙重危害。

  防癌妙招:

  袁鳳蘭建議,排便一定要「短平快」,儘量減少和有毒物質的接觸時間。從健康角度來講,蹲坑比馬桶更好一些。

  衛生間7個健康時刻表

  請回想一下,我們每日起床後去的第一個地方是哪裡,而每日休息睡覺之前去的最後一個地方又是哪裡?沒錯,答案是一樣的,都是衛生間。從這個小細節可以看出,衛生間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麼要怎樣做才能利用好在衛生間裡的這段時間,達到養生保健效果呢?

  上廁所:十幾分鐘

  專家指出,由於個體差異比較大,對於正確的如廁時間沒有一個嚴格界定,但一般來說,一次如廁控制在十幾分鐘之內就行了。「在排便時,腸道每平方釐米承受著十幾到幾十公斤的壓力。」專家說,排便習慣不好,比如上廁所時看書,一次排便時間太長,並且經常如此,就會造成腸黏膜下垂,導致習慣性便秘、痔瘡等疾病的發生。

  洗手:至少1分鐘

  為了保證效果,通常洗手時要把握以下幾個環節:一是要用流動的水,用臉盆浸泡是不可取的。二是洗手時間應不少於1分鐘,其中打上肥皂或洗滌液後搓揉時間不應少於30秒。

  三是注意清除容易沾染致病菌的指甲、指尖、指甲縫、指關節等部位,戴戒指的部位更是一個藏汙納垢的「重災區」。四是要防止水龍頭開關成為再次汙染的源頭。洗手前開水龍頭時髒手實際上已經汙染了水龍頭開關,所以洗手時水龍頭開關也要用手打上肥皂沫兒摩擦一會兒,再用雙手捧水衝洗乾淨,然後再關水龍頭。

  刷牙:3分鐘

  牙膏與牙齒接觸不充分,接觸時間過短,將不能完全發揮其功能作用。每次刷牙時間比較好在3分鐘左右,使牙齒處在較高濃度的氟環境下,提高其表面的抗脫鈣、防齲能力。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研究發現,如果不蘸水和牙膏,先用軟毛牙刷幹刷30秒,然後再進行蘸水清潔,則會得到更好的清潔養生效果。此外,左右手應該經常換用,因為總用同一隻手刷牙的人無法讓牙刷夠到牙齒所有的部位。

  洗臉:3分鐘

  洗臉的步驟一般包括清洗、潔面、按摩和衝洗,油性皮膚的人洗臉時間稍長,在3-5分鐘為宜。乾性肌膚的人時間相對短一些,否則皮膚容易起皮、長皺紋,控制在兩三分鐘以內即可。

  熱水泡腳:15-30分鐘

  很多人喜歡用熱水泡腳,一泡就泡很長時間。醫師指出,熱水泡腳的確可以起到舒經活絡的作用,但時間太長則有害無益,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出現胸悶、心慌的症狀。

  水溫也不能太熱,40℃左右比較合適,泡腳時間以15-30分鐘為宜。「如果使用的是電動足浴泡腳盆,那麼20分鐘就夠了,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醫師說。

  手洗內衣:5分鐘

  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醒道,手洗內衣時,時間不宜太短,一般至少要搓5分鐘。現在市面上有專門清洗內衣用的殺菌皂,也可以用內衣皂或肥皂搓洗,這樣才能有效殺死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有害物質。

  洗內衣,特別是內褲比較好要專盆專用,而且,要定期用開水燙一下,或用消毒水進行消毒,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避免細菌的交叉感染。

  洗澡:盆浴20分鐘,淋浴10—15分鐘

  自來水通常用氯來消毒,研究表明,長時間用含餘氯的水洗澡,會刺激呼吸道,引起疾病。

  另外,洗澡時間過長,頭部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易導致腦缺血而發生意外,尤其是老年人,還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正確的時間應該是盆浴20分鐘,淋浴10-15分鐘即可。

  養生須知:上公共廁所九招保健康

  一、最外側的廁位最乾淨

  人們如廁時通常喜歡選擇最安靜的地方,所以公共衛生間內最靠裡、最角落的廁位往往被用得最多、也是最髒的。最靠外面的廁位反而最乾淨,不過其隱私性也最差。當然,您也可以在清潔衛生和隱私安靜之間折中選擇。

  二、儘量使用馬桶紙墊

  別小看公共衛生間提供的薄薄一層馬桶紙墊,它確實能有效抵禦他人留下的有害細菌。要想增強防護效果,您可選擇多墊上幾層馬桶紙墊。

  如果公共廁所裡不提供紙墊,可以用衛生紙墊在馬桶上。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如廁時會蹲在馬桶上,這樣是極其不安全的。

  三、要記得備足衛生紙

  這點其實再簡單不過了,但卻最易被人忽視。上廁所前,要檢查廁所內的衛生紙是否充足,或自備衛生紙。

  四、避免直接用手去衝廁所

  除了自動感應衝水裝置和腳踏式衝水開關之外,其他的衝水開關都極易使人沾染細菌等,最好避免直接用手去觸動開關,可用衛生紙包裹著觸動。

  五、坐便器內投一張紙防迸濺

  如廁最尷尬的莫過於坐便器內的水花濺到臀部,不僅不舒服,還存在很嚴重的健康威脅。如廁前可以先在坐便器裡投張紙巾,可有效減輕衝力,避免水花濺起。不過衛生紙別扔得太多,否則可能導致坐便器堵塞。

  六、便後洗手至少30秒

  便後要認真洗手,儘量用肥皂和熱水,至少要洗30秒鐘,確保雙手直到腕部都洗乾淨。

  七、謹慎使用自動幹手機

  為了節約紙張、保護環境,不少公共衛生間裡都配了自動幹手機。可有的幹手機是需要按下按鈕啟動的,這個按鈕可能就沾了很多細菌。

  此外,幹手機吹出的熱風可能是衛生間內汙染的空氣,反而會把細菌吹到洗乾淨的手上,外出時最好用自備手絹或紙巾擦手。

  2、如廁時玩手機、看書容易引發痔瘡

  讀書、看報兼如廁,不少的忙碌族樂此不疲地在廁所裡開闢「第二戰場」,更有甚者,有些患者曾在裝修房間時,在衛生間安置書架、報架,為如廁營造優美的「辦公」環境。殊不知如廁時間長不僅不衛生,長此以往還會使直腸靜脈長時間受到擠壓,誘發痔瘡。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蹲廁超過3分鐘即可直接導致直腸靜脈曲張淤血,易引發痔瘡,且病情的輕重與時間長短有關,時間越長發病機率越高,久坐廁所的安全臨界線為1小時。因為久蹲不起,會使腹壓增高,容易引起靜脈血回流不暢,導致直腸上靜脈擴張,靜脈群關閉不嚴,靜脈叢壁變薄膨出,經常這樣,就促使了痔瘡的形成,所以縮短如廁時間是預防痔瘡的有利措施。

  【如廁健康小常識】

  1、要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

  健康人直腸內通常沒有糞便,隨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結腸反射,結腸可產生強烈的「集團蠕動」,將糞便推入直腸,直腸內糞便蓄積到一定量,便產生便意。所以把如廁時間安排在早、中、晚飯後為好。

  2、要預防便秘

  正常排出的大便是成形軟便,不幹不稀,排便時不感到排便困難,便後有輕鬆舒適的感覺,這表明胃腸功能良好。如果大便秘結堅硬,就會造成排便困難而延長如廁時間,肛門直腸血管內壓力增高,血液回流障礙。防止大便秘結應注意合理調配飲食,既可以增加食慾,糾正便秘改善胃腸功能,也可以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日常飲食中可多選用蔬菜、水果、豆類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飲食,少吃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等。

  3、要注意日常保健

  學會心情適時放鬆,然後要要保持肛門清潔,每晚睡前溫水坐浴一次。睡眠時宜採取右側臥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從事久坐、久立、久蹲職業的人要經常變換體位,適當地增加活動量,參加工(課)間操。此外,多做提肛運動。方法是(坐、臥、站立均可):吸氣時,肛門用力內吸上提,緊縮肛門,呼氣時放鬆。每次肛門放鬆、緊縮30下,早晚各一次。若能採取胸膝臥位(雙膝跪姿、胸部貼床、抬高臀部)進行提肛運動,則養生效果更好。

  結語:上廁所出現猝死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了吧,所以說,廁所是個在日常生活在不被我們重視的卻又是高危險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注意。同時,經常有人出現便秘的現象,大家可以按照小編給大家介紹的7的小妙招試試,能夠有效的緩解便秘現象的哦。

相關焦點

  • 有尿意卻因為各種原因上不了廁所?長期憋尿,小心膀胱要「爆炸」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而憋尿,工作開會不方便去?憋一會兒;路上堵車不方便?憋一會兒;去景區找不到廁所?憋一會兒;夜裡起夜懶得動?還是憋一會兒!憋一會兒這件事兒吧,它說起來簡單利索,做起來卻真的太難了,而且太!痛!苦!啦!
  • 喝酒後出現這些症狀是猝死前兆 肝不好的人小心了
    原標題:喝酒後出現這些症狀是猝死前兆 肝不好的人小心了   現代生活越來越離不開酒,社交和應酬,都需要酒來調劑氣氛。所以喝酒,成為了都市人的日常。但是喝酒猝死的新聞也屢見不鮮。大量喝酒後猝死無疑是個悲劇,怎麼避免悲劇發生自己身上,那就要了解一下喝酒後有致命的症狀會導致猝死。
  • 25歲女演員心梗猝死,心梗,已經盯上年輕人!
    前幾天,《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去世,年僅25歲,疑似因心梗猝死。 一旦真的是心臟問題但沒注意,且牙疼部位需要拔牙的話,麻藥的收縮血管左右很可能會令心肌缺血狀態雪上加霜,嚴重時可導致猝死。 4.腳底疼痛 走路時腳底針刺一樣的疼痛,也是心絞痛的表現。
  • 人在「猝死」前,身體會出現3個「奇怪徵兆」,還拿命別當回事?
    最近,無論是在微博上還是在新聞報導中,新的猝死案例不斷挑戰著人們的神經。突然,像「突然死亡」和「過度工作導致的死亡」這樣的詞出現在人們的眼中,人們開始特別關注突然死亡。"猝死"真的是意外麼?人在「猝死」前,身體會出現3個「奇怪徵兆」,還拿命別當回事?
  • 年輕人為什麼會猝死?
    多數情況下,是心臟,扣動了猝死的扳機。臨床上,猝死分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兩大類,其中心源性猝死佔猝死的70%-80%。數據新聞編輯 李媛 新媒體設計 甲晨晨 校對 李立軍《巴啦啦小魔仙》女主孫僑潞心梗猝死,年僅25歲;時尚博主雅魯藏布江女人,在飛機上因心臟驟停不幸離世。
  • 猝死前身體會有哪些徵兆?該如何急救?
    很多看起來身體不錯的中青年,倒地後卻不省人事,那麼猝死前身體到底會發生什麼,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一、40~50歲是猝死高發期 心源性猝死通常突然發生,往往出人意料,這也是猝死最可怕的地方。
  • 心肌梗死一定會胸痛?60%心梗無胸痛,猝死風險高3倍
    心肌梗死一定會胸痛?無痛性心梗發生猝死的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2.65倍,典型胸痛型心肌梗死發生猝死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3.99倍。白人、男士、年輕的無痛性心梗患者出現猝死的風險相對更高。三、如何才能早發現心肌梗死?
  • 癲癇真的會猝死嗎
    核心提示:  癲癇會猝死嗎,可以說癲癇發作猝死是挺常見的事情。癲癇患者在生活上突然猝死,和事故無關,那麼就可以斷定為猝死。檢屍也找不出別的原因,就可以認定為癲癇猝死。癲癇猝死不多不少,但卻是一個極可能發生的事。
  • 輸液時,不小心把「空氣」輸進血管會發生什麼?身體是不會騙人的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注射大國」,每個中國人一年要掛8個吊瓶,那麼,輸液時,不小心把「空氣」輸進血管會發生什麼?身體是不會騙人的! 一旦液體都輸送完了,瓶內的壓力也就降下來了,如果不及時拔針的情況下,就會導致「回血」,那如果不小心把「空氣」輸進血管會發生什麼?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血管裡進入少量空氣,沒啥事,我們的身體也會對這一部分空氣進行吸收。但是如果空氣達到了一定量,就會形成「氣栓塞」,嚴重時候確實能致人死亡!
  • 喝功能飲料會誘發猝死?專家提醒過量攝入咖啡因有風險
    然而要注意了,最近網上有文章稱,功能飲料在國外已經禁止,並且導致多人猝死。真的這麼可怕嗎?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專家指出,對咖啡因敏感,特別是有心臟病的人群建議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心:對咖啡因敏感心臟受牽連據報導稱,美國發生的幾起飲用功能飲料猝死的案例中,死亡原因幾乎都是咖啡因中毒導致心律失常。咖啡因真的「有毒」嗎?
  • 多位20多歲女性接連猝死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纏上
    2021年才開始沒幾天,接連幾個「猝死事件」刷爆了朋友圈:25歲的《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橋潞喝酒後突發心梗不幸去世;拼多多23歲女員工凌晨1:30下班回家路上猝死;餓了麼的一個外賣小哥在送單途中突然倒下,後被證實是猝死;擁有百萬粉絲的時尚博主@雅魯藏布江女人在飛機上由於心臟驟停不幸離世......
  • 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猝死
    有時意外就是這麼讓我們措手不及 今天,我們來關注一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猝死,在早上上班的路上,晚上加班的時候,運動的時候…… 清華IT男猝死馬桶;33歲女子健身房猝死;90年出生小夥路邊攤吃麵,心臟驟停猝死等等越來越多年輕人猝死的消息
  • 上廁所時,馬桶裡的水濺到屁股上,會怎麼樣?早了解早安心
    而不管你是蹲便還是坐便,貌似每個人都遇到一個十分尷尬又惱人的事情,那就是坑裡的水花濺到了屁股上,不但有點噁心,還會引起諸多擔心,比如會不會感染上什麼疾病啊?上廁所時,馬桶裡的水濺到屁股上,會怎麼樣?其實,馬桶比很多人印象中要乾淨多了,雖然這樣說可能你心裡還是無法接受,但事實的確如此,有人擔心便便濺水花很髒會讓人生病,還有人擔心衝馬桶不蓋馬桶蓋會讓細菌滿空飛有健康隱患,而研究發現,馬桶裡雖然會有些細菌,但它們並不都會跟著水花飛濺出來,只有非常非常非常不湊巧地濺出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傳染源時,才存在「理論上」的可能讓人生病。
  • 為什麼貓咪上完廁所後,會瘋狂的亂跑?情緒變得激動、亢奮
    大家有看過自家貓咪上廁所嗎?相信那些對貓咪盡職盡責的寵主,一定都見過。因為貓咪的排洩情況,能夠反映貓咪身體情況的,盡職盡責的寵主,為了更好的了解貓咪的身體情況,一定會經常觀察貓咪上廁所的。如果大家經常觀察貓咪上廁所的話,一定會發現,貓咪上完廁所後,總是會瘋狂的亂跑。貓咪上完廁所後,為什麼會瘋狂的亂跑?有些寵主會認為,貓咪是得了病,感到不舒服,才會亂跑的。其實並不是,貓咪它要是突然亂跑,而且叫聲比較悽涼的話,那才說明它是感到不舒服,得了病才會那樣的。
  • 身體出現8個症狀,一定要小心,可能都是猝死前的信號
    23歲打球時猝死猝死相關的消息頻出,並且很多都是年輕人,這種猝死事件不勝枚舉,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那麼,到底哪些人容易猝死?猝死的原因又有哪些呢?在危險來臨前,有沒有徵兆呢?猝死為什麼容易找上年輕人?
  • 猝死發生前,身體會有什麼感覺?5個症狀太危險,早知道早預防
    近日,餓了麼43歲外賣員在送外賣途中猝死,拼多多一名員工凌晨下班猝死,這一件接一件的猝死事件立即引發全網關注。 此時正值冬季,晝夜溫差、室內外溫差大,人體血管彈性也受到影響,是猝死的高發時期。很多看起來身體不錯的中青年,倒地後卻不省人事,那麼猝死前身體到底會發生什麼,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 洗衣服不小心粘上衛生紙 要這樣處理
    原標題:洗衣服不小心粘上衛生紙 要這樣處理 衣服是家家戶戶都要洗的,很多衣服都是自己喜歡的,不能穿一次就扔掉,洗衣服的時候忘了把衛生紙摸出來,結果就出現了衛生紙沾在了衣服上,還弄不掉,有些衣服洗到還掉色,這可怎麼處理呢? 洗衣服衣服粘上衛生紙怎麼辦?
  • 如何教會狗狗在正確的地方上廁所?我是這樣做的
    到了樓下綠化帶,也就是想要它在這裡上廁所的地方,逗留一會兒。由於狗狗這個時候的行動幾乎是不受約束的,所以一開始他會不停地嗅探這個場地的氣味。作為主人我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在等待的時候,要清晰地發出指令「上廁所」,而且要隔一會兒說一次。
  • 貓咪上廁所方式暗示不同性格,第3種最頭疼,但願你家貓不這樣
    貓咪是一種非常神秘且奇怪的生物,它們總是會做出一些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行為,正是因為這樣,人們總是通過一些其它的方法來判斷貓咪的性格和心理,比如它們在上廁所的時候做出的一些行為。,希望你家的貓咪並不是這樣。
  • 好好一個人,卻突然猝死?和什麼有關?猝死越來越常見,要警惕
    但有時,這樣的期許只是願景罷了,有些人看似好好的,平時什麼問題都沒有,卻突然出現了猝死,僅僅只有三十多歲,這樣的突然猝死和什麼有關呢?當前,猝死越來越常見,需要大家提高警惕。說到心臟,就不得不說心臟方面猝死,也是目前最常見的猝死原因,發生意外的人,往往是因為心血管功能異常,導致了死亡,此時,他們會面臨心律失常,心跳速度加快,去年參加某綜藝節目錄製的高以翔就是因為心源性猝死,離開了人世。此外,不良的生活習慣,對人們身體也會造成很大影響,例如抽菸,抽菸過多,對身體會造成巨大損傷,引起心臟方面問題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