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惡與憎恨,是人類情感中比較負面的一種。這種強烈的負面情緒、負面感覺和負面念頭,傷己害人。特別是一些毫無道理的自我否定的負面情緒,更是有巨大的心理世界的破壞力。
對於第三者,也許我們可以躲避,不必要做針鋒相對的殊死搏鬥。
但如果這個被憎恨的對象是自己,那有當然如何處之?
一顆不安分的靈魂,憎恨它人世間的軀體,又怎樣在人世間愉快地行走?
案例故事:
老師好。我很容易陷入自我厭惡感,自我否定,自己看不起自己,進一步引發了焦慮,甚至自我憎恨。
我不知道怎麼處理這種自我否定的負面情緒?
舵主導航:分析及建議。
我們非常理解你的這種心情和內心的衝突。情緒和心理念頭上,充滿了對自己的厭惡甚至是憎恨。但是理智又告訴自己這是不對的,至少是沒有辦法迅速消散的。自己還得繼續做自己,又不可能變成希望的人或者樣子。
總之,披著自己這張人皮,內心卻充滿了對這幅軀體的厭惡,還沒辦法擺脫這種困局,是人都會很難受,無奈、無力和挫敗。
以下是一些通常的建議。
首先,培養自我認同感。
如果你有一種自我厭惡的感覺,你可能有一種低自我認同感,並習慣於否定自己。所以長期來說,需要提高自我認同感,看到自己的長處,獲得價值感。
1、理性地認識自己,快樂地接受自己。接受自己並不意味著感覺完美,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了解自己的優點、缺點、性格特點、行為等,必須是一個有價值的人。這不是說要把缺點當作優點來發展,而是在肯定自己是有價值的人的基礎上,接受自己的缺點,盡力改正。只有接受自己,才能有更多的發展機會。認識自己,既不高估也不低估自己,快樂地接受自己是前提。
2、增強自我效能感。為自己設定現實的目標。事實上,為我們設定目標的總是別人。為了滿足這些現實或不切實際的期望,我們常常不得不使自己負擔過重。一個人最需要的是根據自己的喜好為自己找到正確的目標。即使你暫時沒有達到目標,也不要放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真實地了解自己,也才能慢慢培養自信。同時,更多地關注你的優勢,或者你需要改變或者改進的地方。我們總是因為短板或困境停下來,因為我們擔心自己的損失和缺點。我們只從挫折中學習,我們所學到的往往是失敗的經驗。只有關注積極方面,才能不斷更新自我,實現潛能和力量的發揮。
第二,緩解不良情緒。當不良情緒來臨時,找到一種減輕或減輕焦慮的方法。
1、選擇一個健康的方式來發洩你的情緒。跑步、旅遊、聽音樂、冥想、找朋友聊天等都能幫助你擺脫煩躁的環境。
2。改變你看待事物的方式。當一個事件的結果與預測不同時,找到一個解決方案,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俗話說得好,「因禍得福,因禍得福」,凡事都有兩面性,不只是不好的一面。
最後,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積極暗示,未必立即會有自信自強的效果。但是暗示持久了,會影響潛意識,積極信念和感覺會慢慢充斥你的大腦,從而減少負面感覺和負面念頭、情緒等等。
你可以在書籍、臥室和其他常見的地方寫一些名言來鼓勵自己,讓自己相信你是發自內心的最好的人。
結論:
我是彼岸舵主。有句話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窮。我們無法選擇父母,我們也無法選擇身軀。這就是鐵律。人從自然規律中來,從天地中來。天地父母是我們的根本,身軀是我們今生的靈魂居所。
所以,遵從科學理性,不能大腦裡面想什麼就是什麼,就幹什麼,就情緒反應什麼。
人生在世百十年,我命在我不在天。我們遵從生命規則的科學理性,所以,我們敬天地,愛父母,護己身。
尋找方法消除這些自我憎恨感覺和念頭是一個方面。根本的途徑,我們要知道,這些自我憎恨本身,就是一種違反科學理性的外來感覺信號和思維感覺信號的入侵而已。
對待入室搶劫的強盜,我們該如何處置?是個人都知道的。
「情緒主題」延伸學習建議:
如果想徹底成為情緒的主人,享受自在的人,建議多深入關注和學習有關「情緒的高緯度本質及自我情緒控制技術」,相關的概念、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