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網紅菜場有位「老外菜販」:想讓市民重新拎起菜籃子

2021-01-16 騰訊網

自從去年改造升級完成後,濃濃的「文藝範兒」讓雙塔市集成為姑蘇古城的打卡聖地。5月14日,蘇州雙塔市集迎來了第一位高鼻梁、深眼窩的老外攤主雷龍,一邊叫賣,一邊嫻熟地幫助顧客挑選蔬菜。

所有的蔬菜以盆栽形式和土壤一起出售,雷龍的菜攤顯得「生機勃勃」,也是市集內唯一售賣有機蔬菜的。5月15日下午1點半,記者來到雙塔市集看到,雷龍賣的有機蔬菜品種很特別,市場上並不多見,包括小松菜、奶白菜、小白菜、烏塌菜、紫油菜、生菜、木耳菜等品種,每盆售價12元。

有機奶油生菜

疫情影響,44歲老外轉行賣菜

站在攤位前的雷龍十分搶眼,對於每一位路過的顧客,他都報以淺淺的微笑,當顧客有疑問時,普通話不太熟練的他只能請來妻子幫忙翻譯。夫妻倆分工合作,妻子主要負責銷售,雷龍承包進貨和售後服務。一位顧客買下木耳菜盆栽後,雷龍熟練地用繩子綑紮打包好。雷龍的妻子介紹說,有機蔬菜的種植要求比較高,用的是有機土壤,不容易生蟲子,大部分種在大棚裡,不需要打農藥,屬於安全健康的綠色食品。空閒時,樂觀開朗的雷龍打著節拍哼起了小曲。

雷龍和妻子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雷龍來自遙遠的古巴,今年44歲,來中國已經10年了,目前住在雙塔街道的祖家橋。雷龍熱愛音樂,多年前受邀來蘇州表演,深深沉醉於蘇州的大街小巷江南風情,愛上了蘇州,並在這裡與來自雲南的妻子結緣,就此在蘇州定居,現在擁有了一雙可愛的混血兒女。

雷龍在菜攤前忙碌

疫情發生後,雷龍已經幾個月沒有演出機會了,原本做旅遊的妻子也無法持續運營,小家庭暫時失去了經濟來源。然而,夫妻倆十分樂觀,立刻「切換跑道」積極自救。雷龍思索良久,喜歡中國飲食讓他萌生了賣菜的想法,也希望通過服務居民認識更多中國朋友。雷龍的妻子告訴記者,做有機蔬菜生意很辛苦,但雷龍不怕吃苦,為保證蔬菜的新鮮程度,他每天四點多起床,驅車一個多小時去遠郊基地進貨,運來本地有機菜放在店面內銷售,菜品新鮮,價格實惠,菜品銷量還不錯。

雷龍展示他的「菜籃子」

支持環保,讓居民「重新恢復用菜籃子購物的習慣」

今年4月,雙塔街道第三聯合工作站的工作人員在走訪社區時,路過雷龍租的房子,房子擺設十分獨特,從屋頂懸吊了不少麻繩,下面繫著各式各樣的竹編籃,裡面擺滿了琳琅滿目的蔬菜水果。走進屋子一看,雷龍麻溜地揀菜稱菜,熟門熟路將其分揀在不同的菜籃子裡。

由於經營場所問題,雷龍的營業執照遲遲無法申請。經過工作站牽線搭橋,雷龍聯繫到雙塔市集的管理方,多次協商、一系列證件審批過後,雷龍終於申請到了準入證。姑蘇區雙塔街道第三聯合工作站站長顧蘇全表示,雙塔市集作為一個蘇州對外的窗口,需要更多元文化的融合,希望更多人喜歡上蘇州這座城市,在這裡安居樂業,也希望更多人通過雙塔市集,講好新時代的蘇州故事。

用網兜為顧客裝菜

雷龍夫妻倆都是不折不扣的環保主義者,記者看到,店裡不用塑膠袋等一次性物品,售賣的菜放置在菜籃子和可循環網兜袋裡,如果有居民菜買得多了拿不下,他就會把菜籃子借給居民,下次再帶來。雷龍笑稱,他的理念就是讓居民「重新恢復用菜籃子購物的習慣」。

菜籃子裡裝著黃瓜、番茄、胡蘿蔔

開業兩天來,市集裡的「老外菜販」吸引了很多市民的關注。顧客李女士表示,種在土壤裡的有機蔬菜看起來綠油油的,非常新鮮,買回去再剪下來,洗乾淨後直接食用,尤其適合做沙拉等各種涼拌菜,吃得放心。記者採訪時遇到一位頭花白的蘇州老奶奶,她了解到雷龍的故事後,專門乘坐公交車前來看望他,購買了一盒有機小番茄,支持他的創業精神,並為他的環保理念點讚。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周曉青 通訊員 梁玉潔

相關焦點

  • 慶鈴600P助力蘇州食行生鮮推進「智慧菜籃子」
    一手牽農民,一手牽市民,蘇州食行生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蘇州生鮮配送的「獨角獸」企業,它採取C2B2F模式,以社區智慧微菜場為服務點,通過大規模的基地直採和集約化的冷鏈配送,直接連通農產品生產基地與消費者,一方面助力鄉村經濟振興,促進農民增收,另一方面又保障了廣大市民「菜籃子」的安全與豐富,是上海、蘇州、無錫等城市「菜籃子」工程的有益補充。
  • | 菜籃子還沒拎過癮秋天就來了
    —— 優雅摩登女人味 ——菜籃子的可能性並不止步於度假風,選擇簡潔有設計感的款式,搭配正式的衣服就不會顯得詭異。—— 法式文藝小清新 ——想當年有一陣子,簡-伯金整日裡和這隻菜籃子廝混在一起,不知不覺就把它拎成了自己的一道標籤,順便也代表了一把「法式風情」。
  • 城市漫步·社群在造|逛菜場:八零後買汰燒眼中的菜場與人情
    城市山民的創始人高平,前媒體人,近年來轉吃素,自己開火,解決吃飯問題,兩人一拍即合,聯繫了一圈她們熟知的放心人士,在城市山民的後院裡,操辦起了小菜場。攤主們以七零後為多,八零後為輔。除了「酒釀阿姨」,很少有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攤主。沒有人拖著父母來幫忙。
  • 疏解之後,北京怎麼保證「菜籃子」?
    儘管北京通過多種舉措降低菜市場整治對於居民生活的影響,但就目前來講,還是有諸多副作用顯現出來。★ 蔬菜直通車體驗不佳 蔬菜供不應求家住望京的市民反映,老菜場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來自新發地的蔬菜直通車,然而在蔬菜直通車買菜經歷卻並不愉快,價格沒比菜市場低多少不算,人還特別多。
  • ...50%蘭陵菜商 「蒼山蔬菜」佔比65% 臨沂人打造蘇州最大「菜籃子」
    「南環橋是蘭陵人和『蒼山蔬菜』的代名詞,在蘇州,南環橋家喻戶曉。」蘇州南環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副總經理、蘭陵縣駐蘇流動黨委書記蔡向雲介紹說,在南環橋市場,50%的菜商是蘭陵人,「蒼山蔬菜」佔據市場的65%以上,多年來,「蒼山蔬菜」佔比一直穩居高位,市場中的蘭陵人逐年增加。據介紹,1989年,如同大多數闖江南的蘭陵人一樣,不到20歲的蔡向雲背起行囊來到蘇州,誓要打出一片天。
  • 金華建成34家放心農貿市場 有效保障市民「菜籃子」安全
    摘要:金華建成34家放心農貿市場,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推進農貿市場「五化」提升,積極創建文明城市,強化農貿市場垃圾分類減量有效保障市民「菜籃子」安全。
  • 寒潮再來,半露天的菜場能頂住嗎
    見習記者 姜昊涵 攝菜場改造拆除了原先的頂棚,商戶和顧客挺擔心 本報見習記者 姜昊涵位於姑蘇區創業街的新莊農貿市場近期完成了改造,這個已建造近30年的農貿市場煥然一新,成了環境整潔優美的「網紅」市集。然而,不少老顧客發現,居民們常說的東側「小菜場」改造後拆除了原先的頂棚,成了一個「半露天」市場。
  • 丁蘭百姓家門口的一站式菜籃子!桃花湖農貿市場,開張了
    12月31日,位於杭州市江幹區丁蘭新城丁橋路和環丁路交叉口,一家全新的農貿市場——杭州桃花湖農貿市場開業了,該農貿市場大力推進超市化、規模化、品牌化、便民化,著力打造現代化民生市場,為杭州市民增進更多民生福祉。上午10點不到,家住丁橋天陽晴朗的70歲張大伯從新市場走出來,只見手裡拎著好幾袋新鮮蔬菜,臉上還樂得合不攏嘴。
  • 盒馬開進老菜場 新舊交融飄出「精緻煙火氣」
    自從上海市政大舉引導菜市場的變革,近年來 「網紅菜場」 輩出,傳統印象中一地汙水、異味飄散的菜場正在悄然變身,不僅阿姨爺叔愛上了買菜,連滬上時髦青年也愛上了去菜場「打卡」。 近日,新零售代表盒馬更是將旗下新業態店盒馬mini開進了華高菜市場,與傳統商販們毗鄰而居,打造出一派共生共榮的新生活氣象。
  • 泰安市岱嶽區改造新建6家農貿市場,讓市民的「菜籃子」拎得更穩更...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日訊 小菜場,大民生。農貿市場作為最接地氣的民生保障場所,關係著千家萬戶的「菜籃子」,更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農貿市場事關廣大市民的『菜籃子』和『米袋子』,是確保舌尖上安全的一道最重要的關口,是我們市場監管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泰安市岱嶽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翟志敏介紹說。「結合此次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市場監管局把農貿市場改造提升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傾全局之力全面加強農貿市場經營秩序整治,新建完成了鳳凰路、新城、臥虎山3處農貿市場,對棗行、粥店、樂園3處農貿市場進行了改造提升。
  • 魚臺農貿城即將正式啟用 實現一站式菜籃子購物
    魚臺農貿城即將正式啟用 實現一站式菜籃子購物 2019年08月22日19:16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小菜場,大民生。
  • 「亮百家菜籃子米袋子」開業 市民菜籃子更豐富啦
    2020年8月28日上午,「亮百家菜籃子米袋子」長陽中央城長澤店盛大開業。該店的落成,讓周邊市民消費再添新去處。 「亮百家菜籃子米袋子」是一家重點民生惠民工程,店內業態齊全,品類豐富,一站式採購非常便捷。
  • 拎穩市民「菜籃子」——吉州發展蔬菜產業綜述
    近年來,吉州區將蔬菜產業作為農業三大主導產業之一,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設施蔬菜發展為導向,緊緊圍繞「保供」「穩產」目標,強化政策扶持,培育龍頭引領,優化產業布局,吸引鄉賢返鄉助力,推進蔬菜產業規模化、設施化發展,穩定了中心城區「菜籃子」,推動該區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蔬菜種植面積也從2019年的5000餘畝發展到2020年的9700多畝,年產量達10.9萬噸。
  • 南京鼓樓幕府山街道一菜場添設「寵物寄存處」
    近日,家住幕府山街道雲谷山莊社區的居民們發現,他們常常光顧的眾幫菜市場有了新面貌——地面更加光亮乾淨,攤位排布也比從前規整,此外還增設了「寵物寄存處」和衛生間殘疾人專用坡道等人性化設施,種種細微之處更顯文明之風。
  • 充滿杭州「年味兒」的老傳統 左右杭州「馬大嫂」的菜籃子
    眼下正是市民和餐飲企業備年貨的時候,菜籃子好不好拎,大家最關心。昨天(1月11日),2020年12月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出爐,同比下降了0.1%。曬醬鴨、醃鹹肉……春節的氣氛總是體現在這些充滿「年味兒」的杭州老傳統習俗之中。
  • 蘇州上新了一位「網紅」
    蘇州上新了一位「網紅」 2020年10月22日 19:43:15 | 來源:看蘇州
  • 陪伴蘇州人幾十年的老地方,變了!
    雙塔logo吸引住了 「市集」二字用紅章形式篆刻其間 蘊藏著蘇州的風骨與韻味 今天,蘇州的菜場形態發生了新變化 菜場,已不僅僅是買菜的地方
  • 42公裡的蘇州河岸線成為上海市民又一條「生活秀帶」
    記者昨天從蘇州河沿線各區了解到,這42公裡岸線正成為上海市民又一條「生活秀帶」,隨著硬設施的貫通,部分「軟裝」還在不斷修飾完善中,未來將承載起更多文旅商業功能,為市民遊客帶來滿滿獲得感。活力跑喚醒城市,全民健身有了新去處昨天一早,一場2021年上海城市業餘聯賽「嗨普牛耶」元旦迎新跑,在普陀區蘇州河夢清園環保主題公園開跑。
  • 叮咚、餓了麼、美團都跟「菜籃子」磕上了,網友:一個月沒出門了
    誠然,菜場是最具煙火氣的地方了,可以讓人燃起對生活的熱情。洛平菜場的場長黃義松說,最後還是決定堅持傳統菜場的定位,只是在這基礎上做了工程改造,比如裝修成石庫門上海老弄堂的風格,讓人們來了有走進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