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14天就是新年,家人開始為過年而忙碌著,置辦著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幹的、鮮的、生的、熟的等年貨,不管家的我們則在心裡盤算著,今年過年會有哪些好吃的!
每年春節要準備的吃食可不少,
祭拜的食物,
泡茶聊天的小點心,
消磨時光的炒貨,
還有小年輕的零食,
.....
這些東西,在廈門生活的你,你吃過多少呢?
1|美好寓意的食物
認真的人們對於過年的吃食都有著自己的講究,看似樸實的食物,飽含著人們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願。
「 碗糕 」
碗糕是祭拜時的一種糕點,有些地方又名「發糕」,寓意著「發財」、「發福」和「發家」。過年時為了喜慶還會在碗糕上點紅點或者是貼紅紙。因其發酵製成的緣故,軟糯的碗糕會有一些酸味。
(圖片來源網絡)
「寸棗 」
寸棗是逢年過節「拜拜」時必備的小點心,意味著「甜甜蜜蜜」。小小的寸棗外裹著一層糖衣,咬起來咔呲作響,香脆無比。
(圖片來源網絡)
「炸棗」
「炸棗」的廈門話是(jiko),有些地方稱其為「炸酥角」,因其造型形似金元寶,寓意「吉祥、發財」。箭扣以花生、白糖等入餡,口感香甜,層次感十足的外皮酥脆可口。
(圖片來源網絡)
「血蚶」
生燙血蚶是廈門人年夜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吃完血蚶將殼留下,由家裡的長輩將蚶殼扔到床底,嘴裡還需念著「蚶殼錢,明年賺大錢」。
(圖片來源網絡)
2|泡茶話仙的小點心
過年,一定不能少的是走親訪友這個節目,親戚好友圍坐一桌,吃小點心,泡茶話仙。
「蒜蓉枝」
裹著糖衣和蒜蓉的蒜蓉枝是古早的零嘴,有鹹甜兩種口味,有蔥葉的是鹹口味,沒有蔥葉的是甜口味。麻花外的蒜蓉糖衣清脆香甜,裡面的麻花酥脆可口。
(圖片來源網絡)
「麻荖 」
麻荖是一種油炸點心類的小吃,以糯米、角棕芋、白麻、白糖、飴糖、花生油等為原料製成。胖乎乎的造型,蓬鬆的胚心,外皮微微黏牙,有嚼勁。
(圖片來源網絡)
「貢糖」
貢糖是屬於花生糖的一種,在製作的過程中需要人力捶打使糖質綿密,而「貢」在閩南語中與「敲打」同音,所以稱之為貢糖。貢糖甜而不膩,香酥可口,略微粘牙,還是製作廈門春卷中的一種原料哦。
(圖片來源網絡)
「旺旺禮包」
不知是否因為旺旺的廣告詞太經典,過年時都會買一包旺旺禮包博好彩頭。旺旺系列產品老少皆宜,長輩們拿仙貝或者雪餅當茶配,小朋友吃浪味仙或者小小酥,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
「桔紅糕」
桔紅糕是由江南的糯米製成的方形小白塊,表面裹一層玉米粉,口感糯滑,甜度適中、Q彈爽口不粘牙。
(圖片來源網絡)
「薑糖」
薑糖是老一輩人喜歡的甜食,也是過年祭拜的糖果之一。姜的辛辣混合著糖漿的甜味,外面裹著一層薄薄的糯米紙,老奶奶吃著黏牙的薑糖,一邊喊著咬不動了,一邊笑出了聲。
(圖片來源網絡)
3|消磨時光的炒貨
過年,光明正大地「虛度」,一把躺椅,一罐炒貨,一段下午時光。
「瓜子」
百聯的大瓜子、洽洽的葵瓜子還是記憶裡的味道。最喜歡的是表面上有一層鹽漬的鹹瓜子,鹹香無比,每次都要吃到舌頭髮白才肯罷休。奉上一句忠告——「過年吃瓜子,記得多喝茶」。
(圖片來源網絡)
「堅果」
營養價值高的堅果是很多人的年貨選擇,開心果、杏仁、腰果、夏威夷果、核桃....食用的難易程度如下:腰果<杏仁<開心果<核桃<夏威夷果。
吃堅果最需要耐心了,慢慢開殼,拿出果仁。常有急性子的小孩在媽媽身邊著急地催促,「媽媽,這個可以吃了嗎」?
4|小年輕喜歡的零食
那些被稱為「垃圾食品」的零食,可是小年輕的最愛。
「麗麗薯片」
麗麗薯片是很老的一個牌子,性價比高,現在越來越少見了。薯片有原味、番茄味、燒烤味等口味,波浪形的切片咬起來咔呲作響,鹹香入味,美中不足的是麗麗薯片比其他品牌的薯片油。
「養樂多軟糖」
乍看之下還以為是袋裝的養樂多飲料呢,分為原味和草莓味兩種味道,酸酸甜甜的,個人偏愛原味,軟糖的味道和養樂多飲品相差無幾。
「QQ糖」
有著漢堡、披薩、薯條、可樂甚至是爬行動物等搞怪的造型,看起來很好玩,嚼勁十足的QQ糖吃多了,牙口不好的人還覺得有點酸呢。猜,哪個造型的QQ糖最好吃?
快過年了,
我們沒了拿壓歲錢的渴望,
沒了放鞭炮的熱情,
沒了穿新衣的喜悅,
吃膩了大魚大肉,
卻還留著對零嘴的期待。
「過年,你最想吃什麼呢?」
留言告訴大家,
獲得最高支持的胖友,
送你一份年禮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