鵜鶘欲從魚鷹口中奪食 狼狽收場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鵜鶘欲從魚鷹口中奪食 狼狽收場 (1/3)

"← →"翻頁

當地時間2015年2月2日報導,美國洛杉磯,一隻懶惰的鵜鶘試圖從魚鷹口中搶奪食物,坐享漁翁之利,可惜最終失敗了,還濺了自己一身水,非常狼狽。圖片來源:東方IC 版權作品 請勿轉載

發布時間:2015-02-02 08:40:04 【編輯:張越】

鵜鶘欲從魚鷹口中奪食 狼狽收場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鴨與魚鷹爭食的一幕:綠頭鴨敢從鷹爪下搶食,還打得魚鷹狼狽逃走
    而在英國一湖邊,就有攝影師拍攝到一隻魚鷹狼狽的一面,已捕捉到一條大魚,卻被一隻鴨子搶走,還被打得到丟盔棄甲,狼狽飛走。 但這次在攝影師的抓拍中,這隻綠頭鴨變為一隻憤怒的鴨子,變得異常憤怒,異常有攻擊性,追著魚鷹打,跳在魚鷹身上猛啄,還將魚鷹按在水中猛打,仿佛這隻綠頭鴨才是猛禽
  • 美少年叼小魚欲引海鰱躍水 遭鵜鶘「橫刀奪愛」
    視頻中,一位年輕女性在問:「它們(大海鰱)怎麼還不跳呀?」於是少年甩甩頭,想要吸引大海鰱的注意,沒想到,大海鰱還沒躍水,卻引來一隻鵜鶘。鵜鶘一下便奪走了少年口中的小魚,囫圇吞下,引得少年一臉震驚。
  • 誤把鸕鷀當鵜鶘
    在第48條「他馬莫挽,他弓莫牽」的解讀中,作者引用了日本諺語「效鵜之烏」:是說烏鴉不善水,倘效仿善捕魚的鵜鶘,可能被淹死。但在解讀這句諺語時,作者寫到:「用鵜鶘捕魚在東亞一度十分常見,現在中國和日本的一些地區仍保留著這一傳統。」這應該是作者把鸕鷀當成鵜鶘了。
  • 又見魚鷹
    原標題:又見魚鷹沒想到,在皖東來安池杉湖國家溼地公園,我竟遇見久違的魚鷹。先是於岸邊一條小木船上,看見兩隻家禽般壯碩的黑色魚鷹。它倆面對面立在木船中間的橫梁上,不時朝對方伸頭引頸出擊。魚鷹捕魚大概如老鷹抓小雞般輕而易舉,所以人們叫它魚鷹。之後在課本中讀到鄭振鐸先生的《鸕鷀》,知道了魚鷹的學名叫「鸕鷀」。文中說:「不多一會兒,就有鸕鷀鑽出水面,撲著翅膀跳上漁船,喉囊鼓鼓的。漁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進喉囊的魚擠了出來,又把它甩進水裡。」原來,魚鷹是天生的捕魚工具,被人馴化成為人服務的水禽。它脖子上有一隻頗具彈性的皮囊子,用來臨時儲存捕到的魚。
  • 美軍1月欲重啟「魚鷹」空中加油訓練 將引發衝繩抗議
    【環球網綜合報導】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12月30日報導,相關人士透露稱,駐日美軍29日向日本政府轉達意向稱,2017年1月上旬欲重啟「魚鷹」運輸機的空中加油訓練任務。此前因部署在普天間機場的「魚鷹」運輸機發生墜機事故,美軍暫停了該機型的空中加油訓練。事故發生後,衝繩一直反對「魚鷹」復飛。不過,美軍在1月重啟「魚鷹」運輸機的空中加油訓練,必定會招致衝繩方面的強烈不滿和抗議。
  • 海鸚鵡被海鷗口中奪食,看著真是又蠢又心疼
    親愛的小夥伴們,你如何看待海鸚鵡被海鷗口中奪食,歡迎評論留言跟我們分享喲!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由小爪原創。
  • 芬蘭一魚鷹停在樹枝上,突遭到一海鷗偷襲,可能魚鷹佔了海鷗領地
    近日在芬蘭坦佩雷,攝影師Brian拍攝到:一隻魚鷹停在樹枝上,正虎視眈眈看著湖水,卻突然遭到一隻海鷗偷襲,最終魚鷹被海鷗驅趕走,令人感到意外。>停留在樹枝頂端,這也是魚鷹非常好的狩獵位置,有利於發現獵物蹤跡,可卻無緣無故遭到一隻海鷗偷襲,而且海鷗的攻擊非常兇猛,完全不懼魚鷹這猛禽,最終讓魚鷹狼狽逃走。
  • 業餘攝影師拍到海鷗從海雀口中奪食瞬間
    海鷗空中奪食的照片是曾經獲獎的業餘攝影師李·戴維斯拍攝的,當時他正在諾森伯蘭郡法爾恩群島上拍攝海雀。這種大嘴海鳥身高可達到1英尺(約合30.48釐米),它們在法爾恩群島上築巢,主要以各種小魚為食。海雀一次能夠捕獲大量小魚並因此著稱海鳥世界,但也正是這一出色的捕食能力,照片中的那隻海雀才淪為海鷗的搶劫目標。
  • 鵜鶘鳥與龍魚
    故事發生在煙雨濛濛的午後,一隻鵜鶘鳥昂著那隻萬物皆可吞的大嘴,呆萌的出現在畫面裡。而一條龍魚此刻正在經歷一場劫難,它馬上要靈魂出竅了,雖然壽命很長但是也到了投胎的時候了,其實也不算劫難,這是一段感情的糾纏的開始。
  • 漸漸遠去的鸕鷀(魚鷹)捕魚場景,還能見到的機會會越來越少
    沈錦根的家就在白甸鎮官垛村大泊邊的東南角,這位在水上漂泊了60年的老漁民,堅守著魚鷹的最後部落,在歲月的流逝中,將魚鷹文化吃力地傳承著。100多年前,一批漁民從興化沈侖拖家帶口到河網密布的官莊安家,那時的漁民被人們稱為「魚花子」,十幾戶人家蝸居在官莊小夾溝北河沿上,生活窘迫,度日慘澹。
  • 魚鷹劫
    守著魚鷹的屍體,老陳和他的夥伴愁容滿面,放鷹畢竟是他們養家的生計。      文/本報記者 陳文進 姬生輝 片/本報記者 陳文進      歹徒駕駛摩託艇,掀起巨浪,將放鷹人老陳的小木船拍打得左搖右晃,然後在魚鷹群裡橫衝直撞,五隻魚鷹被摩託艇螺旋槳絞死,三隻被打斷腿……  2月3日,老陳對一天前的這一幕心有餘悸,「在微山湖放了幾十年魚鷹,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兇狠的歹徒,幸虧當時湖上沒有風,否則會有更多的木船被他們撞翻
  • 鵜鶘什麼都想嘗一口,熊和長頸鹿也都被咬,網友:嚇壞廣東人!
    但是貓頭鷹也不算什麼,鵜鶘這種鳥才是真的皮,還是真牛皮!鵜鶘:是的,嘴大就能夠為所欲為!貓咪的貓頭就被鵜鶘直接吞進了嘴巴裡面,別的鳥不都是見了貓怕的嗎?現在有鳥把貓當成食物啦!瑟瑟發抖,遇到了鵜鶘趕緊跑,萬一被吃了呢?心有多大,嘴就有多大呢,這才是大嘴的正確打開方式對嗎?
  • 鵜鶘:長得怪,本領高
    長期以來,物理學家和動物學家一直都很困惑:鵜鶘是怎麼飛起來的?它們實在太大了,成年鵜鶘體重可達14千克,體長1.8米左右,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鳥類之一,但它們卻能飛起來,而且可以一次飛行24小時,不間斷飛行最長距離超過900千米。這對於任何體型的鳥類來說,都是一項令人驚嘆的壯舉。它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儘管鵜鶘有特殊的飛行姿勢,但是這不能完全解釋它們驚人的飛行和潛水能力。
  • 《魚鷹》,小魚鷹追逐大黃箭,看誰能撐到最後?其實很危險
    《魚鷹》,小魚鷹追逐大黃箭,看誰能撐到最後?其實很危險 在這個故事中,只有3個章節,其中第二個章節說的是小魚鷹追逐大黃箭的驚險記事。其實,小魚鷹這麼做是很危險的,這似乎是魚鷹家族天生的一種命運,為什麼這麼說呢?
  • 魚鷹捕魚,傳承千年的古老技藝!
    魚鷹,又名鶚,善遊泳和潛水,活動於湖泊、魚塘等水域環境,主要通過潛水捕食各種魚類為生。天氣晴朗之日,魚鷹盤旋於水面上空,主人一聲令下,魚鷹俯衝而下潛入水中,草繩綁住魚鷹脖子,魚儲藏在喉嚨,魚鷹上岸交給主人,這就是魚鷹捕魚。
  • ...22魚鷹到底是為了啥?|mv-22|魚鷹|印度尼西亞_軍事|美國海軍...
    2020年7月7日,美國國務院批准向印尼出售8架MV-22B「魚鷹」傾轉旋翼機和相關設備,使印尼成為繼日本之後「魚鷹」的第二個外國用戶。印尼此次「魚鷹」採購最令人驚訝的地方就是價格奇高,8架MV-22的總價格達20億美元,單機價格2.5億美元,與2009年美國議員透露的F-22出口價格相同。
  • 「淡定鳥」飛回鵜鶘星 肝臟受傷疑被車撞擊
    考慮到它正在學飛,動物園並沒有對這隻小鵜鶘如成年鵜鶘般作修剪翼毛處理。結果,這隻鵜鶘神奇般出現在前晚10點的內環路中山一路段。好心市民一邊開車避讓,一邊拍照記錄下罕見一幕,同時也有人報警。但當一眾人員上內環高架尋找時,卻發現小鵜鶘不見了。前晚11時許,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西三新大廈地下停車場出口處,一名晚上在此上班的大廈保安,發現停車場內有異常情況。
  • 春節金門觀鳥:魚鷹(鸕鷀)風暴……
    我似信非信,兒時看到的魚鷹總是單打獨鬥,是人改變了它們的天性麼?                   2018年2月18日攝         2月20日記錄附泓瑩物語序號67:魚鷹      認識魚鷹是在龍巖,那時龍津溪澄澈,有肌肉豐滿的石螺,有無數生猛的魚蝦,這款學名叫鸕鷀的魚鷹總是聳肩站在竹排上
  • 鵜鶘鳥叢書(Pelican Books)新LOGO
  • 難得一見的瞬間;欲剪斷陽光的女孩、大嘴鵜鶘吃魚
    (這嘴大的恐怖。)鵜鶘嘴長30多釐米,具有下嘴殼與皮膚相連接形成的大皮囊;喙長,喉囊發達,適於捕魚,但不貯存。(鵜鶘的喉囊是可以收縮的。)二,近在咫尺,卻遠隔天涯!貓心有餘而力不足。據分析,成年貓咪的智商相當於人類的2-3歲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