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害怕被拒絕,我們不敢和喜歡的人表白,從而錯過了一段美好的戀愛;因為害怕被拒絕,我們不敢向朋友請求幫助,反而我們患得患失,和朋友漸漸疏遠了;因為害怕被拒絕,我們的人生旅途中錯過了太多美好的風景...…
01
因為害怕被拒絕,我們錯過了人生很多風景
昨天下班後閒來無事,我和同事在辦公室閒聊,有人提議,每人說一件自己最遺憾的事情。
輪到林哥的時候,三十多歲的硬漢,眼神突然很傷感,緊接著眼眶便有些溼潤,但他仍然故作輕鬆地說起了他的故事。
十九歲那一年,他剛上大學,喜歡上了一個同班的姑娘,姑娘各個方面都比較優秀。而他始終覺得自己配不上姑娘,不敢去表白,害怕一旦被拒絕,連朋友也做不成了。
他承認,他很慫,只敢在原地看著姑娘的一顰一笑,從來不敢往前再進一步。
整個大學,他都在猶豫不決中度過,一直到大學畢業,他也沒有和那個女孩表白。
直到去年,女孩給他發了結婚邀請函,他才意識到,因為害怕被拒絕,讓他徹底錯過了自己炙熱的愛情。
她結婚那天,他如約而至,看著站在姑娘身邊的新郎,他突然就哽咽了,除了羨慕,更多的是遺憾。
他說:「最遺憾的,不是沒能和她走到一起,而是當初,自己連爭取的勇氣都沒有,只因為害怕被拒絕。」
人往往就是這樣,越想走近一個人,越想做成一件事,越是不敢邁出第一步。
害怕被拒絕,害怕結局不是自己想要的,而自己,又沒有做好面對一切後果的準備,錯過也就成了必然。
害怕被拒絕,其實存在於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這是對自己的一種不認可,而坦然接受別人的拒絕,才是一個人內心強大的開始。
02
擁有被拒絕的勇氣,才有擁抱幸福的可能
心理學家李雪曾說:「拒絕這件事情,不等於拒絕你這個人,不等於你的要求不合理,不等於我不在乎你,我拒絕僅僅因為我的感受告訴我,現在我不想這麼做。
拒絕的同時,我不會把自己關閉,我依然感受你的愛,理解你的需要,理解自己的需要,讓我們的需要共同創造出愛的方式。」
所以,當別人拒絕我們時,拒絕的是我們的請求,而非我們自身,我們不用感到難為情,也無須有受傷感。
我很喜歡《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整本書金句不斷,有許多都值得敲黑板的地方。但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當屬:
「一切煩惱,都源於人際關係。」
阿德勒的厲害就在於他的洞察一切和一針見血。
仔細想想,我們在生活中的各種煩惱,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在工作中,哪一件不來源於人際關係?
與父母無法和解的關係,與公婆不可調和的矛盾,與伴侶不被理解的苦惱,與孩子無法親密的癥結,與上司不被認可的委屈,與同學不被歡迎的煩惱……
被這些剪不斷理還亂的人際關系所糾纏的我們,分分鐘想逃到無人島,讓自己落得片刻的清靜。
在書中,阿德勒帶給我們很多慰藉,因為人際關係中我們根本不可能不受傷,只要涉入人際關係就會或大或小地受傷,也可能無意中傷害別人。
所以,既然人人都會遇到,也無法逃避,那麼就勇敢地去面對吧,被討厭被拒絕也很正常。承認這個事實才能讓我們內心獲得些許寧靜。
「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而是如果這是我生命想綻放出最美的光彩,那麼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裡走去。
因為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於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03
究竟怎麼才能告別「被拒敏感者」現狀呢?
很多時候,我們沒法做出改變,是因為自己在不斷地暗暗下著「不改變」的決心。
那你究竟是因為什麼成為「被拒敏感者」的呢?
第一,源於童年時的被拒
如果在你小時候,你的父母或者其中一方在任何情況下都拒絕你,當你成長為一個成年人時都會對被拒絕產生高度敏感的排斥和恐懼。因為童年年時遭遇的被拒絕事件,導致你十分缺乏安全感。
如果你無法信任你的父母,那麼,你也很難相信其他的任何人。
童年父母的拒絕,會給你留下一道傷口,你會認為這種被拒絕的事情充斥在你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第二,不夠信任與愛自己
你要先接受你自己,你才能期待自己「可以被其他人接受」的事實。當你打從心底都不喜歡自己,你很難想像到自己也有被別人真正需要的時候。
第三,不能直視自己的缺點
缺點會給你一種根深蒂固的感覺,讓你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每個人的弱點都是不同的,而你總是把「我不如別人......」掛在嘴邊。
造成弱點自卑的最大起因,來源於各種因素對你的情緒的忽視和不重視,所以一定要關注你的弱點給生活工作造成的影響。
所以為了讓自己更容易接納自己,我在空閒的時候會做冥想,在冥想的時刻我會慢慢感知到,有時候人們會對我說的或我做的事表示拒絕,但他們們拒絕的並不是真正的我。
就像有時候你拒絕別人的一些想法一樣,你只是拒絕提出的想法,而不是拒絕那個人。
蘋果 CEO 賈伯斯、籃球運動員科比、傳媒大亨默多克、商業大咖馬雲、明星陳坤和樂嘉等,這一串不同領域不同年齡的世界級名人的共同生活習慣是:每天冥想。
冥想會讓你感到舒服,慢慢地閉上眼睛。你會注意到思緒的流動,只用默默地觀察它們,而不去在意它們。
大約一分鐘後,跟著老師的節奏輕輕地引入你的想法或者困惑,堅持冥想可以輕柔地開啟你的脈輪,使你更加有活力。
這些作用都會在你體內自然發生,因此你只要讓自性當中的想像來感覺,放鬆的讓內在智慧來運作。
任何時候,請接納你自己,簡簡單單的體驗自己的生活,怎麼樣都是最好的。
被他人接受,自己感覺很好,被他人拒絕,自己感覺很好,因為這些都是體驗,唯一去覺察的就是你腦海中的恐懼,並非是拒絕本身在傷害著你,而是你腦海中的信息不斷消耗你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