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粉絲小朋友的作品。很多孩子,提「寫」變色,讓他寫文章,等同於讓他上刑場。
沒話兒寫,或者,寫出來的東西,假大空,這都是因為他們不會觀察生活,缺乏細膩的情感和深度的思考。
不可否認,寫作是需要一點天賦的,有的人天生敏感,會觀察,有感悟力;有的人天生神經大條,或者情感遲鈍,沒被「開光」,這都可以理解的。
——但是,寫作依然是可以學習的,可以教授的。培養孩子關注生活,體察外界萬事萬物,體察自我心靈的感受,這是一件重要的事,很有意義的事。
這個孩子,就有這樣珍貴的「體察能力」,能對萬事萬物加注自己的情感,並把這種情感表達出來,就是一個會寫作的人。
那一抹金燦燦的回憶
文|合肥 徐鎔宇
七年級暑假的某一天,我在整理小學物品的時候偶然看到了窗外有一棵銀杏樹。我緩緩站起身,走向窗戶,靜靜地望著它。一抹綠意,令我忘卻了初中的煩惱,我看著它,有點熟悉,轉頭看見了整理箱內,有一張小學的畢業照:一棵巨大的銀杏樹,站在小學啟航廣場上,底下是一排排少年明媚的笑臉。記憶如潮水般湧回……
還記得從很早很早以前,我便對這棵樹有了別樣的情感。三四年級的時候,我不愛說話,唯一的朋友便只有這顆樹了。春天,銀杏樹是嫩綠色的,枝繁葉茂,欣欣向榮。魁梧高大,樹幹筆直,洋溢著生機,一抹綠意是校園裡最靚麗的風景。站在板凳上,摘下一片葉子,葉子小巧玲瓏,如翡翠,綠色中仿佛有一束光,是通達,是樂觀,時時刻刻的影響著我的心靈。每次看到它,心情便會隨之好起來。一年四季,我都守著這棵樹,在樹底下寫作業,發呆,欣賞,遠眺……它那碩大的身軀,令我有安全感。每當在樹下坐著,就感覺時間被放慢了,原本熱鬧的學校,便只有一人一樹。陽光透過樹隙傾灑下來,照著我,暖暖的,甜甜的,仿佛連光,都滿是銀杏樹的味道。
五年級,我的性格變得開朗起來,朋友也逐漸變多了,我經常把他們帶到銀杏樹下玩耍,嬉戲,我們一行人坐在樹下,歡聲笑語,輕鬆的氣氛洋溢著,漸漸撒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那時不時爽朗而又稚嫩的笑聲,是我平凡但是快樂的生活。
——但好景總是那麼短暫,六年級了,壓力變得大,負擔變得重,再也沒有時間看望那一棵樹。教室裡,沒有之前的嬉笑,而是凝重,我多少次想再看看那棵樹,但是卻被自己所攔住,「趕快學習去吧。」我總是對自己說。我便只能看著那一棵樹,心中默默的悲哀。
結業測試前的一天傍晚,我來到了這棵樹下,望著這一顆樹,熟悉,卻又陌生,我已經多久沒有來過了啊。這棵樹好像是好幾十年前就栽了的,幾十年的時光,似乎已讓它飽經滄桑,我撫摸著那不平的樹幹,心中陣陣難過悲傷,我不知道畢業後我會到哪去,也不知道他們會在哪裡。我轉過身來,對著銀杏樹小聲地說「朋友啊,要是你有情,看在我陪了你六年的份上,保佑我考試考好啊。」風颳過,銀杏樹搖曳著,仿佛再說「好啊,好啊……」
幾天後,我已經畢業,有幸能回到學校再照一張畢業照,「咔嚓」在拍照聲和歡笑聲中,我們真正的畢業了,心裡洋溢著幸福,喜悅,又暗含著絲絲的悲傷之情。我正準備要離開,卻想起了什麼,我回頭看啊,是那一棵銀杏樹啊,我終究還是捨不得它。手拍拍它的樹幹,看到上面溝壑縱橫,這是歲月的侵蝕。銀杏樹沒有那綠意了,轉換為金燦燦的顏色,風吹過,落葉繽紛,是風的追求,也是樹的不挽留。在落葉中,我看到了美好的回憶,一抹笑容出現在我的臉上,同時也出現了一道淚痕。「照顧好自己「我低頭對銀杏樹說,便不舍的回頭,離開了校園,這個我生活了六年的地方。
時間是多麼的無情,帶走了青春,磨平了稜角。但是我永遠會記得,在記憶的那一個角落,有著一棵承載著我六年時光的銀杏樹……
青青點評
這篇文章,情感真摯,讓我很驚喜。
文章總分總結構明晰,層層清楚。以時間為線索,回憶自己與銀杏樹相處的時光,藉助銀杏,回顧了小學階段,自己的心理歷程,不失為一篇優秀的回憶性散文。
這篇文章教會我們,回憶性散文的一種寫法:以時間為脈絡,藉助某個物品,回顧自己心理歷程,體現成長,抒發情感,表達感悟。
寫作,是用有情的眼光看世界,用文學的語言描摹世界。學生最難得的,就是這樣的品質,初中生,往往對生活裡形形色色的事物熟視無睹,於是,缺乏從生活中挖掘素材的能力,更別說,寫出真正有血有肉,情緒飽滿的文章。能夠觀察世界,對萬事萬物加注自己的情感,這實在是難能可貴!
語言或樸質,或細膩,或生動流暢,但是都能表達出小作者質樸的情感。情以動人,寫出了自己真實感受的文章,就是好文章;能夠在普通的事物中,傾注自己的情感,並表達得細膩生動,就是真正會寫作的人。
加油!
本文讚賞均為學生稿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