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三大忌諱:「生人借房,門不避塘,屋上砌牆」,啥意思?

2021-01-14 史學界的9527

有人說俗語是一種有生命的文化形式,因為在閱讀俗語時,總會有一種難以抗拒的情感和魅力。由老百姓創造出來的通俗語言,經過不斷整理和加工最終形成了俗語。不僅是當時社會生活狀態的體現,同時也是人們思想以及習俗的縮影。

「生人借房,門不避塘,屋上砌牆,家敗人亡」,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看過這句俗語。這三樣其實是農村人非常忌諱的事情,因為無論哪一項,都有著「家敗人亡」的危險,不妨學習一下。

生人借房其實指的是孕婦在家裡生孩子,如果大門正對著池塘就很容易出現意外,屋上砌牆就更是一件犯忌諱的事情。

第一、生人借房

相信很多人看到生人借房四個字,都會認為是陌生人想要借自己家的房子。事實上從「生人」兩個字中就可以看出,是別人家的孕婦借房生孩子。

相信在很多地區都非常犯忌諱,因為女人生孩子的時候會流很多血,房主就會認為會給自己帶來血光之災。

在古代社會由於每個家庭的人口都比較多,自己家的人做起來都比較擁擠,就更不會借給孕婦生孩子了。

事實上「生人借房」雖然只有四個字,但是卻道出了農村人的人情世故。一個將要臨產的孕婦,想要借別人家的房子生寶寶,這本身就是一件比較奇怪的事情。

按照現代人的看法,生孩子是一件大事,雖然現在的醫療水平比較高,但也難免會出現一些意外。由於古代社會醫療條件比較落後,所以就很容易出現難產的現象。

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如果在借來的房子中出了意外,都會讓房主感覺到特別彆扭,所以誰也不會將房子借給將要生孩子的孕婦。

而且在很多比較封閉的民族地區,人們都認為女人生孩子會流很多血,這其實是一種非常晦氣的事情。

這樣說對女性不是特別尊重,但是在古代社會,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所以他們寧可將房子借給辦喪事的人家,也不會借給一個即將臨盆的孕婦。

第二、門不避塘

從「門不避塘」四個字就可以了解到,如果蓋房子的時候,大門不避開池塘,那麼就很容易出現一些意外情況。

這主要是因為,池塘的水一般都會比較深,走夜路的人,很容易因為不注意而掉入池塘身亡。如果這種事情頻繁發生,相信一定會讓很多人的心裡不好受。

再加上有很多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如果經常上池塘邊上玩,其實也很容易出現一些嚴重的意外情況。

一旦小孩子掉入池塘,恐怕就是九死一生。這其實既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同時也會讓「門不避塘」的人家,感覺到特別不舒服和喪氣。

所以絕大多數情況下,無論生活在南北地區的老百姓,他們在蓋房子的時候,大門絕對不會對著池塘。

就算是沒辦法必須要面對池塘,也會在大門前面修建一個影壁,目的就是為了將大門和池塘隔開,達到眼不見心不煩的目的。

除了上面介紹的這些原因之外,如果自己家距離池塘特別近,那麼在下大暴雨的時候,就很容易漲水。

一旦水勢比較迅猛,就會湧入家門,這種情況下就會遭受洪澇災害。所以古代人對蓋房子的朝向非常重視,他們根本不會讓大門衝著池塘。

第三、屋上砌牆

「屋上砌牆」 簡而言之就是在,已經蓋好的房頂繼續砌牆。由於過去農村地區都特別貧困,再加上家裡面的人口,這就很容易導致房子特別擁擠。

為了能夠有效緩解這種現象,很多家庭比較貧困的人,就會在原來的房頂再蓋一座房子。

事實上這種類型的房子並不是小二樓,因為在蓋房子之前並沒有把好地基,所以這種所謂的二樓往往都會比較危險。

遇到大風大雨等惡劣天氣時,就很容易導致後加裝的二樓倒塌。如果下小房子的裡面有人住,那麼就很容易導致命喪黃泉。

事實上這個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農村人都住進了二層小洋樓。由於這種形式的房子地基比較牢固,所以根本不需要擔心房子倒塌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也可以有效避免,在「屋上砌牆」的忌諱出現。

各位讀者,你們那裡有「生人借房,門不避塘,屋上砌牆,家敗人亡」的說法嗎?你覺得有道理不?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平日裡生活禁忌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在農村,老話說「人到中年,四不貪、三不借」指的是什麼?啥意思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人到中年,四不貪、三不借」,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耐人尋味的俗語老話,每一句俗語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而農村流傳下來的俗語,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言簡意賅,細細品讀能讓人悟出很多哲理。
  • 「借衣不借鞋,借米不借柴」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能借?
    農村流傳的諺語總是有獨到的意味,需要仔細琢磨才能理解淺顯文字下蘊涵的魅力,有些是老祖宗們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有些是風土人情的傳統習俗,有些是封建迷信的風水思想、有些是是非善惡的告誡。小編為大家帶來一句農村諺語的介紹和解釋,讓大家了解一下諺語中所反映的農村傳統。
  • 農村有句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人財散」,這話是啥意思呢?
    而俗語這東西雖然往往被人們稱「俗」,但其實它們一點也不「俗」,不論是從句式的優美程度以及對仗工整程度方面,亦或是不少俗語本身所凝練出來的誨人道理,我們甚至可以稱之為「精」,也不為過之。好了,說了這麼多,今天筆者要為大家講述的農村俗語是「大口對小口,家敗人財散」,這句農村老話兒給人的第一感覺常讓人有點摸不到頭腦,啥又是「大口、小口」呢?為什麼會「家敗人財散」呢?
  • 農村老話說,「目不曬根,口不吞陽」啥意思?對此你怎麼理解?
    對農村人而言,人生中有兩件大事,一是婚姻,二是建房。兩件事都馬虎不得,建房和娶媳婦一樣,事前要經過嚴密的規劃,房子一旦建好,那就是百年大計,不能輕動的。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目不曬根,口不吞陽」,說的就是這方面的忌諱,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對於蓋房子這件事有多重視,想必經常聽村裡老人說的這些俗話就知道了,什麼「做屋不斷層,斷層無後人」,什麼「前山要遠,後山要近」,等等等等,人們在蓋房子前不僅要選擇好打地基的時間,就連房子上梁時間、房屋的布局都格外重視。
  • 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有借鑑意義
    比如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有借鑑意義。 這些規矩可能仔細來看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卻流傳了上百年,我們來看一下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話。這話的意思就說,寧可把屋子借給別人辦喪事,也不能把屋子借給別人當婚房生孩子。大家都知道,對於人生來說,婚喪嫁娶都是必須要經歷的事情,也是人生的大事。過去的人非常重視這件事情,也非常注重這些事情上的一些細節,強調各種講究。
  • 「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滴淚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歡迎來到新一期的本期土味農村!我們都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在數千年的歷史中,俗語文化可謂是獨樹一幟,不僅別具特色,讀起來也朗朗上口。這些農村俗語作為祖先留下的經驗之談,一直深受農民的喜愛與推崇。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財人財散」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口對小口,家財人財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什麼是「滴淚屋」,真長見識
    導言原始人類為避寒暑風雨,防蟲蛇猛獸,住在山洞裡或樹上,這就是所謂的「穴居」和「巢居」(樹上築巢)。經過不斷進化,古人開始營建房屋。我們在買房子,或是新建房子的情況下,都是會有一些忌諱。有的人會看一下風水學,有的人會忌諱房屋朝向,房型,樓房等一些難題。但是,在農村蓋新房子,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由於不但要花很多的人力物力資源,還關聯到對被告方及後代子孫是不是有利,因此 忌諱也會比較多。在農村有句俗話,「家裡有滴淚屋,三年哭一場」,代表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啥意思?
    農村的生活是讓人留戀的,它沒有城市的繁華和喧囂,也沒有深山荒無人煙的空鏡,它更多的是一種愜意,悠然,自在。說到對農村的記憶,每個人心中都能描繪出一幅如詩如畫的風景,是的,農村的田園生活是所有人的最好記憶。
  • 「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滴淚屋是指啥?看完總算明白了
    在這些句子中,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從前在鄉下的房子大多是四合院,即四房一院,圍成一個院子,所以蓋房子不需要砌牆。不過,這四所房子一般都是北房或東房較高,兩邊的房子稍低一些,因為古代東房一般都是由家中長子或較高地位的人居住,所謂「東宮太子」即是此意。
  • 農村老話常說:生不睡柳樹做的床,死不用楊樹做的棺,到底啥意思
    農村老話常說:生不睡柳樹做的床,死不用楊樹做的棺,到底啥意思?在農村,我們經常聽到老人們在樹下給孩子們講故事的時候,常會說到這樣一句話,叫老生不睡柳樹,死不睡楊樹,其實說老人說到生死,是很忌諱的,但是主要是孩子們高興,在這問老人,老人也就豁出去了。
  • 交叉、十字路口的房子貴,農村卻很忌諱,與路剪房居住安全性有關
    #農村生活那些事#之前說過,農村蓋房在選擇宅基地的事情上講究很多。比如忌諱忌諱抬棺路,就是不要一家人自己跑到一個偏僻的地方蓋房子,會很不安全,住起來也有些隱患。而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則是農村很忌諱的一種路段——「剪刀口」,在這種路段建造的房子則被稱為「路剪房」!下文就好好和大家說說,這種房子的好處與不好之處。
  • 農村俗語「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啥意思?老話在理嗎?農村向來不缺少俗語老話,很多的俗語直到今日,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能夠作為日常生活之中的參考使用。有的俗語確實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所以也就有了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
  • 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啥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流傳著許多的俗語,這是先人們智慧的結晶。有些俗語不僅是勸世良言,導人向善;也有些俗語透漏了人情世故,也教會了我們如何生活!對於農民來說,人生不易,前路坎坷,而在人的一生中「何以安家」至關重要,也是在成家立業前需要邁過去的一道彎,在農村,房屋建造有講究,其中就蘊含了多條俗語,今天我們簡要說下以下三則。
  • 生意人愛的高價路剪房,農村卻很忌諱,與鄉村住房構造和交通有關
    之前說過,農村蓋房在選擇宅基地的事情上講究很多。 比如忌諱忌諱抬棺路,就是不要一家人自己跑到一個偏僻的地方蓋房子,會很不安全,住起來也有些隱患。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包含的內容很多,這些俗語的創作者就是民間百姓,多以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短句形式來告訴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古代人對於房屋院落建築的格局非常看重,非常講究房屋的方位與布局,同時對於房前屋後種植的植物也有一定的經驗。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住大房子不好嗎?
    導讀: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住大房子不好嗎?對於農村俗語是農村流行的一種有語言精華沉澱之警示語,主要是祖祖輩輩根據現實情況,或者是經驗總結,或者是長時間的觀察的一些社會現象,但是農村有很多俗語,有些俗語帶著濃重的時代感,就比如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接下來我們就看看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住大房子不好嗎?
  • 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
    導讀: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 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婚喪嫁娶都是人生之中的大事。結婚的習俗也有關於結婚日子的說法,其中就有一句老話叫做「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 迎門半月妻」,啥意思呢?在一些農村地區,對於結婚的時日安排也是有很大講究的,其中就有三六月不宜結婚的說法。這種說法有多種的原因所致,並不單單只是傳統,其實還跟實際情況相結合,所以說這種說法其實也並非是純粹的mi信。也是有一些道理存在的,為什麼說三六月不能結婚呢?首先來說一下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