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全職媽媽被忽悠做微商 數萬面膜砸手中沒人買

2021-01-09 網易新聞

陳女士從上家購買的面膜

在家裡帶孩子的年輕媽媽都希望能找到一個既能賺錢又不耽誤照顧孩子的工作,做微商成了不少寶媽的選擇,然而一不小心就可能落入騙子設下的圈套。

日前,多名年輕媽媽向北京青年報爆料,在鬥米APP等網絡上找工作時遭遇對方設計的「套路」,導致數千元甚至數萬元的面膜砸在手中無法售出。

寶媽經歷

找兼職被勸做微商

遭忽悠購進大量面膜

北京房山的陳女士是一名年輕寶媽,她向北青報記者爆料稱,2018年12月31日,她打算找一份兼職工作,在一個名為「鬥米」的APP上註冊後,留下了自己的姓名、電話、求職意向等信息。

「很快就有人聯繫我,說可以在家做微商賣面膜。」陳女士回憶說,對方在電話、微信中稱這份工作簡單、輕鬆,「不用囤貨,只需要花費168元申請做代理即可,每天要做的就是在微信朋友圈發信息,吸引客戶,有人要貨的話,問好數量,由公司發貨,我賺取中間的提成」。

陳女士說,很快就有幾個陌生人申請添加好友,其中一個說是開美容店的,需要大量面膜,覺得「一枝春」的面膜效果好價錢合適。

「對方先是說準備要20盒面膜,但必須先通過微信視頻看貨。」陳女士說,為了證明自己有貨,她立即花費2000多元向上家進了20盒貨。「第二天貨還在路上,買貨的人又追加60盒,我覺得不對勁,要求對方先將20盒面膜款給我,隨後就被拉黑了。」

無獨有偶,住在四川省宜賓市的江女士在2018年11月23日尋找兼職時,同樣在「鬥米」上進行了註冊,之後找到了賣面膜的工作。江女士說,她支付169元成為「一枝春」代理商之後,有陌生人通過微信要求進貨。「一個美容院的人,說先要16盒,後來又加32盒,這些面膜總共價值5990元,我進來貨之後就被拉黑了……」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有些受害者甚至被忽悠購入了數萬元面膜。一名受害者告訴北青報記者,因家中成堆的面膜無處出手,只好在二手平臺上尋找買家,結果發現了和自己有類似經歷的人。「我們互相一聊天,就發現上了同一個當。」一位受害者透露,現在能聯繫上的受害者有10多個,大家建了個微信群,這才發現自稱開美容院要大量「進貨」的人竟是同一個微信頭像。

記者體驗

求職平臺審查缺失

編造名字即可註冊

對於受害者反饋的情況,北青報記者專門下載了求職APP「鬥米」進行瀏覽。找工作前,該APP要求提供姓名、電話、目標職位等個人情況。

北青報記者隨便編了一個「無無無」的名字,留下接收驗證碼的手機號之後,同樣能夠註冊成功。

「我們都是在『鬥米』上留下電話之後,有人加微信或者打電話聯繫,稀裡糊塗成為代理商的。」一名受害者說。北青報記者試圖聯繫「一枝春」面膜的微商想做代理,但由於被多人投訴、舉報,之前的招聘信息已無法找到。

廠家回應

未在「鬥米」上徵代理商

建議受害者舉報

1月21日,北青報記者電話聯繫了「一枝春」面膜位於廣東廣州的生產廠家,一名曾姓負責人表示,他們是廣州另一家化妝品公司,授權代工生產「一枝春」面膜,所以市面上流傳的「一枝春」面膜有兩個生產地址。

該人稱,公司主要使用線上銷售模式,在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上有銷售。但是沒有人在鬥米APP上使用欺騙手段售賣,也沒有在上面尋找加盟代理商,至於是何人所為,他也並不清楚,建議受害者向工商及公安部門舉報。

APP說法

受害者投訴核實之後

將凍結問題商家帳號

北青報記者通過網絡調查了解到,受害者所購買的「一枝春」面膜多為每盒100至200元左右,而在淘寶等相關電商平臺上,每盒(10片)售價約為10元至50元左右不等。甚至在號稱「一枝春」產品的批發網站上,售價只有幾毛錢。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多名受害者已經向鬥米APP進行電話投訴以及網上舉報,工作人員稱會進一步核實,並建議受害者向警方報案。

鬥米APP負責接聽投訴的一名值班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招聘或者招商的用戶在平臺上發布消息,平臺會要求商家提供營業執照等各種相關合法信息,如果受害者投訴之後被核實,則會對商家的帳號進行凍結,以等待進一步處理。

律師解讀

如平臺未盡審慎義務

將承擔相應民事或行政責任

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任戰敏律師認為,根據受害者對案情的描述,如果買貨方和賣貨方是一伙人,此行為屬於虛構市場需求,引誘「客戶」進貨,使「客戶」陷入處分財產的錯誤認識之中,並且累計數額較大,涉嫌構成詐騙罪。如果該商品經調查是「三無」產品,則違反《產品質量法》的相關規定,銷售「三無」產品則違反《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因此需要根據違法的具體情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關於該款APP,它的法律地位是「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所承擔的是管理監督義務,也即它作為該中間平臺是否盡到合理義務。

任律師表示,在本案中,根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電子商務法》的有關規定,如該平臺未盡到相關的審慎義務,將承擔相應的民事或行政責任。

最後提醒大家,詐騙都是利用人們貪圖便宜或一勞永逸的心理,因此一定要提高警惕。此外,當權利受到侵害時及時報警,找到責任主體,追究其法律責任。

「鬥米」回應

已經要求設局方退款

將啟動先行賠付機制

昨晚,「鬥米」的工作人員王女士聯繫到北青報記者表示,經調查核實,至少有3名在平臺註冊找工作的用戶向平臺進行投訴。對於用戶稱被騙一事,「鬥米」工作人員已經聯繫微商(「一枝春」面膜銷售方),只要剩餘產品不影響二次銷售,對方將在1月22日晚6時之前將錢款退還給受害者。

如果這一事件沒有得到合理解決,「鬥米」還將啟動先行賠付機制,向受害者進行賠付。「『鬥米』將不斷通過技術手段加強審核,站在用戶的立場,捍衛他們的利益。也希望找工作的人擦亮眼睛,儘量避免上當受騙。」王女士表示,在接到用戶投訴後,平臺已第一時間將微商一方的帳號進行了凍結。

本文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 史建磊_NBJ11331

相關焦點

  • 保姆想貼補家用加入微商 結果數萬元產品砸手裡
    左女士家中價值2.1萬元的滿婷產品「本想多做一份兼職貼補家用,不料卻陷入微商套路,數萬元護膚品囤在手裡無人問津。」左女士向北京青年報記者報料稱,自己被微商「坑」了。落入圈套被邀請做微商代理轉帳一萬多卻不見發貨2018年7月,左女士看到電視上的滿婷面膜廣告,忍不住買了幾盒產品。之後她就不斷接到自稱滿婷公司工作人員的回訪電話,其中一位「護膚導師」還加了她的微信,教她怎樣護膚。
  • 合肥一大學生業餘時間想賺點生活費,做微商面膜代理被騙2萬多
    業餘時間想要賺點生活費,嘗試做微商代理卻慘遭詐騙。日前,合肥瑤海區檢察院就兩起以面膜代理為名實施詐騙的案件提起公訴。據了解,被害人之一李某是合肥某高校的在讀學生,2019年4月18日,因為想在網上做點微商生意,賺點零花錢,遂通過微信添加了一個自稱是某品牌面膜商家的微信號,對方稱只要交199元的代理費,不僅可以給他提供貨源,還能介紹面膜需求量較大的買家。隨後就有自稱買家的人找到她,沒聊幾句就表示要訂貨,李某信以為真,便從商家處購買了24000多元的貨。
  • 野火微商,八大事件窺探微商未來
    原本只是打算將長期堆積的存貨通過微信免費贈送給周圍的朋友,沒想到在朋友圈卻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式的裂變。隨之而紅的微商像神曲《小蘋果》一般,迅速在朋友圈傳播開來。 3、韓束:微商創業者的中國夢 還是面膜,3個月銷售過億,也許在你看來這只是一個夢,然而這卻成了事實。自2014年上線以來,韓束微商短短數月,全國加盟代理商突破兩萬名,繼先後成為電視購物渠道、網際網路電商渠道的化妝品業NO.1之後,韓束再次成為微商市場的化妝品行業先行者。
  • 2014年最火的是什麼,朋友圈裡的微商賣面膜!
    但化妝品行業並非沒有亮點,眾多新創面膜品牌依靠微商渠道爆發出驚人的銷售力,年銷售過億的品牌比比皆是。那麼2015年,微商賣面膜還能掙錢嗎?一、2014年,面膜為何火爆微商微商,目前還沒有一個準確地定義,按多數人的理解,就是在微信、微博、QQ等移動社交平臺上銷售商品的小商家。
  • 微商是什麼?怎樣做微商?微商賣什麼賺錢?
    微商是什麼?怎樣做微商?微商賣什麼賺錢?只有弄清楚了這些內容,廣大微商才可能賺到錢,很多人誤解微商是傳銷,很多以為微商就是朋友圈發發圖就可以賺錢的事,事實並非如此,在當下的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裡,微商是一個行業,現在我們就來共同探討一下這個話題!微商是什麼?
  • 高八度:微商代理們的眾籌品牌
    有調查這樣定義微商與面膜的關係:朋友圈的微商有八成以上都是在賣面膜。而相關數據顯示,國內大大小小的面膜品牌兩年間增長了4倍,目前市場至少有300個面膜品牌。  在這樣的情況下,創立一個新的面膜品牌無疑於走鋼絲,要麼望而卻步,要么半路失足。但偏偏就有一款面膜,尚未面市就引發熱議,產品易經面市4個月內就銷量愈20萬件。
  • 別以為全職媽媽輕鬆,說多了都是淚!細數全職媽媽承受的5大委屈
    在很多人眼裡,做個全職媽媽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沒有朝九晚五,沒有勾心鬥角,沒有職場壓力,每天就是哄哄孩子,上上網,逛逛街,日子簡直爽的不要不要的。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但是我敢肯定沒有一個真正的全職媽媽是這麼想的。
  • 微商是如何做私域流量的?
    最近,梵蜜琳憑藉贊助《乘風破浪的姐姐》出圈了,隨之而來的負面也不斷,俗話說得好,人紅是非多,梵蜜琳也是實錘紅。 它有多紅呢? 經過近幾年微商市場的大浪淘沙和行業洗牌、國家管控,微商市場也逐漸穩定,從下面三組數據可以看到,微商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品類覆蓋多樣、購物主力符合消費人群趨勢。 1.相關數據顯示,微商市場規模早在2016年就達到了3287.7億元,從業人數達3000萬,預計到2020年,中國微商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
  • 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 適合全職媽媽的工作有哪些?
    就是說有小孩的10對家庭中,就有將近6對是有全職父母的存在,這6對中有5對是全職媽媽,一對是全職爸爸的存在。95後,小編計算了一下,也就是不到25歲。說實話,真的是很年輕,但是很多出於各種原因不得不當起了全職媽媽。產後抑鬱伴隨著很多年前的全職媽媽,各種亂七八糟、遇到過沒遇到過的事情都開始出來蹦躂。
  • 2018年微商最常見的16種銷售模式你知道嗎?
    不過,這個微商城到底有沒人人買過東西我相信只有微商城的店主知道了。我是看過不少微商城,不過,我卻從來沒在微商城買過東西。這種模式好卻不一定適合任何人。3,陌陌等社交平臺賣貨的模式陌陌和微信一樣,都是一個社交即時通訊平臺。哪裡有人,哪裡就有商家,而這些商家我們給他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微商。
  • 幹微商擦亮眼!青島警方揭秘步步設套的「代理陷阱」
    列車停穩後,帶著手銬、拖著厚重腳鐐的11名犯罪嫌疑人被有序帶下動車,而就在數日前,他們還在一個「流程明確、分工精細」的「公司」裡擔任著各色「職務」,定期領著「工資」,做著不勞而獲的發財夢。張女士是一名全職媽媽,平時在微信朋友圈裡賣些小商品貼補家用。今年年初,她通過微信結識了一名自稱微商的高姓女子,兩人一來二去熟絡起來,就聊起了通過微信賣毛巾的生意,張女士很快被拖進了一個幾百人的購物群,面對精緻的產品照片,加上架不住人多氛圍熱烈,張女士被逐步拖入了一個精心織就的「代理陷阱」。
  • 曾經的「小丸子」張庭成「微商」女王,那「微商」用英語怎麼說?
    今天刷到新聞,稱張庭和她的老公林瑞陽成為納稅大戶,而他們起家發家是靠做微商。咔咔自己從來沒有嘗試過微商的產品,所以也不敢說好或者壞,但是那些每天接二連三,撲面而來的朋友圈廣告是讓我措手不及,無奈。曾經的「小丸子」張庭成「微商」女王,那我們在英語中怎麼說「微商」呢?今天我們來總結一下常見的一些「朋友圈」呀, 「集贊」呀的英語表達哦。01 微商怎麼說?
  • 「確認過眼神,是買貨的人」爆笑微商文案最全合集
    現年頭,誰的朋友圈沒有那麼幾個做微商的?但是,要想吸引大家去買貨不簡單!!所以微商們都集體開了掛,朋友圈文案真的是讓人笑炸!梅小花先去體驗了一番,將這些代購文案分為了以下幾個關鍵詞,從以下關鍵詞出發,再腦補一些瑪麗蘇情節,一個文案就完成了!
  • 揭秘微商梵蜜琳:4000萬搭上《乘風破浪》產品系代工,黃聖依為它站臺
    冠名會為微商後期宣傳提供素材,「微商最缺的是素材,有了節目冠名,他們可以在朋友圈、微博、小紅書等平臺做二次發酵。」 文|AI財經社 徐曼菲 編輯|鹿鳴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
  • 你不一定要做微商,但你要有微商思維
    作者|天涯住在十裡村  來源|十裡村(ID:shilipxl)微商發展至今數年,大大小小的微商項目幾萬個。有的人抓住微商賺到了第一桶金,有的平臺也藉助微商模式成功上市。當然也有的人對於微商模式不屑一顧或看不懂。
  • 手把手教你如何做微商——微商必備的營銷工具大全
    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全職或利用工作之餘做起了微商,經常有剛做微商的朋友來找我推薦微商工具,什麼修圖工具,加水印工具,去水印工具,美化工具,加粉工具,清粉工具等。作為一個技術控,我最近抽空把微商行業經常用到的工具整理了一遍,分享給各位小仙女。
  • 教師做微商難除瓜田李下之嫌
    相信沒有人願意看到一個成天忙於做微商的老師來教自己的孩子,也沒有多少人相信這樣的老師能把學生教好  近日,福建晉江市教育局下發通知,要求違規從事微商等營利性活動的教職員工及時糾正整改,對於未整改的將調查處理。  微商尚屬新生事物,興起時間不久,大概正因如此,對於教師能不能做微商,多數地方尚無明確說法。晉江市明令教師不得做微商,此舉引發爭議當屬必然。
  • 「全職媽媽在家呆著這麼舒服,還想拿工資?」
    著名作家龍應臺也曾說過:母親,原來是個最高檔的全職、全方位CEO,只是沒人給薪水而已。那麼,你對於全職媽媽拿工資這件事是怎麼認為的呢?對此,我自己的觀點是應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的,只是具體情況每個家庭需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水平來定。其實很多人都忽視了全職媽媽的付出,她們犧牲自己的職業前途、人生理想追求、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做全職媽媽。
  • 針對朋友圈各種曬產品和轉帳截屏的微商們,你怎麼看微商的未來?
    有段時間,我家孩兒她娘也被吸引,要創業,工作之餘也天天朋友圈裡發,跟我說這叫微商,還要發展代理,我給潑了冷水,但勸不動,隨她去吧,慢慢自己會消停。果然,慢慢的,不再發了,相信現在很多朋友的圈裡這樣的信息也少多了。其實少多了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主動屏蔽了,還有一種就是「微商」們自己明白放棄了。這就是所謂的「微商」的未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