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好極了」的雀巢咖啡,似乎正在感受「味道苦極了」。新年伊始,雀巢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倒咖啡運動,接棒奶農倒奶。雀巢公司向媒體證實,東莞雀巢咖啡廠銷毀400噸咖啡,被銷毀產品沒有質量問題,因市場退貨、接近保質期而採取此舉,旨在清理庫存。知情人士估算,銷毀的咖啡市場價或達數千萬元。
雀巢的咖啡危機很可能會是其「遠慮」,不同於此前奶農們 「近憂」。後者通過政府扶持補貼、企業配額收購以及市場價格調整等,熬過去也就活下來了,有關部門不會放任上遊資源荒廢、產業鏈斷裂;但雀巢不同,其承認庫存原因或與速溶咖啡整個品類都在放緩有關。其表示,在中國市場正調整產品結構以應對消費者的快速變化。2014年,其對咖啡、即飲和糖果一邊降庫存,一邊改進配方重新上市。
數據顯示,國內速溶咖啡增速已從雙位數下滑到個位數,但整個咖啡消費市場卻處高速增長期,業內人士認為,越來越多80後、90後傾向購買星巴克、太平洋的現磨咖啡,而非曾風靡一時的速溶咖啡。
雀巢咖啡的「難兄難弟」還有奧利奧。其多年來依靠「一招鮮」吃遍天,曾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終於也難逃快消品「喜新厭舊」宿命,其去年銷售大幅下滑。
徐福記、銀鷺、匯源……耳熟能詳的老牌零食飲料都不得不面對消費者難買帳局面;糖果、餅乾、速溶咖啡……外資巨頭、本土老字號概莫能外。
為何一夜間消費者口味開始「變刁」?行業觀察人士認為實為好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選擇少又容易盲目崇拜,日化就認寶潔、聯合利華,食品就買雀巢、卡夫。現在年輕消費族群自我意識大幅提升,口味不符,不買;熱量過高,不買;性價比低,不買;格調不夠,不買。」其認為,食品企業躺著掙錢的日子已經過去,的確要不斷進行本土創新、產品升級,健康新鮮有創意的食品才會贏得市場。
(責任編輯: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