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斤賣不動,產地堆積如山,農民心急如焚,收購商坐地觀望

2021-01-10 這家人談旅遊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後,對水果的需求也增加了不少,一般普通家庭都會備一些在家裡,吃完後再吃一點也成了習慣。果品市場需求增加,也有不少農民從事果品種植。雖然果樹的種植比較辛苦,果樹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精心的管理才能獲得高產,但到了豐收的季節,只要市場行情比較穩定,就可以獲得豐厚的收入。如今果品市場不再像以前那樣單一,隨著物流的發展,南北通透,果品商店、超市裡也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果品,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由於我國地大物博,南北氣候差異較大,而水果的生長特性又會造成一定的地域限制,南方的水果不能在北方種植,南方的氣候相對較暖和,南方的水果品種較多,尤其是熱帶水果,根本不適應北方的氣候,好在現在物流比較發達,北方也可以品嘗到南方的水果。

前些年,南方地區的火龍果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尤其是紅心的,售價相對較高,到了上市季節,就有採購商到產地進行收購,種植戶的收入也較高。而在廣東地區,就有不少農民加入了火龍果種植隊伍,原種植農戶也在擴大種植規模,導致這兩年的產量出現井噴,火龍果市場行情也開始回落。在市場上,火龍果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水果,早期只有白心品種,外皮為紅色,果肉為白色,籽粒為黑色,後來發展成紅心品種,外皮為紅色,果肉為紅色。雖然火龍果含有一個「火」字,但是吃它不會上火,反而會有去火的效果,吃起來清香可口,營養價值也很高。但今年的火龍果卻遭遇滑鐵盧,在廣東某地的產地,有50萬斤火龍果賣不出去,果園堆積如山,市場一片混亂,令果農憂心忡忡

。增產後,市場需求並未增加,而到了大量上市的季節,便為滯銷埋下了伏筆。一般而言,火龍果的保藏時間有限,保藏時間過長,會失去水分,影響水果的品質,為避免造成損失,果農也只能低價出售。本年度的火龍果也算是創紀錄的低檔,如口味較好的紅心火龍果,售價僅為10元4顆,讓消費者享受了極大的實惠。去年底,火龍果以每斤10元的高價上市銷售,今年的降價幅度很大,讓果農們也感到很意外,看來是要爛市了。

農場主算了一筆帳,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把火龍果賣出去,只能保證成本,一畝地比以前少賺幾千元。要緊的是地上的火龍果賣不出去,再放一會兒就爛了,要儘快處理才能避免更大的損失。

關於「一萬斤賣不動,果子堆成山,農民心急如焚,要個爛市」的話題,您怎麼看?請到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產地上萬斤滯銷,堆積如山,市場泛濫,農民:怎麼不值錢了?
    但是今年的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很多農產品出現了滯銷情況,讓辛苦種植一年的農民苦不堪言。今年很多往年並不愁銷售的農產品遭遇了滯銷,比如前段時間上市的柚子、蜜桔、核桃等,以及今天要說到的主角-板慄。說到板慄相信大家對它都不陌生,板慄在我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由於板慄對生長環境要求很低,所以在我國南北兩地均有種植。每年在秋末冬初時。
  • 白蝦價格「大崩盤」,產地萬斤堆積如山,養殖戶:真「白瞎」了
    白蝦價格大崩盤,產地萬斤堆積如山,養殖戶:真白瞎了今年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都是非常難的一年,出去打工的農民工早早地遇到停工令的影響,不得不踏上回家的路程,在家裡種田的還是老樣子,沒有什麼特別的提升。
  • 600萬斤賣不動,還有90萬斤壓塘,產地白菜價,消費者:吃不起
    由於牡蠣前幾年也算是稀缺海鮮產品,因為它要在海水環境裡生長,生長環境受到了限制,市場上供不應求,價格也就賣得比較高。有條件的農民看到了商機,利用身邊的資源,紛紛加入到牡蠣的養殖行列中,這也解決了市場的供需矛盾。
  • 這一水果「滯銷」未完,上萬斤再不處理,很快要壞掉,農民太苦了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這一水果「滯銷」未完,上萬斤再不處理,很快要壞掉,農民太苦了!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如今農村人的生活過得也越來越好了。尤其在收入方面,農民覺得在家種地賺錢少,可以到外面打工賺錢。如今大部分家庭的收入來源,都還是要依靠在外打工。雖說城市有很多工作機會,但城市很難容納農村一些中老年人,很多工廠也不願意招中老年人。
  • 幾萬斤挖出來滯銷,堆積如山沒銷路,蔥農:賣不出去咋過年啊
    幾萬斤挖出來滯銷,堆積如山沒銷路,蔥農:賣不出去咋過年啊11月份即將過半,現在正是很多農產品上市的季節。本來農產品上市,對於農民朋友來說是一件高興事,但是今年卻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難題,比如北方的大白菜,價格便宜到一兩毛錢一斤,還有掛滿樹上的柿子,現在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農民朋友真是有苦說不出。
  • 又一水產品名聲臭了,產地堆積上萬斤,消費者不買帳
    除了要品嘗美味之外,還要講究營養搭配,高檔水產品就算價格貴上很多,老百姓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心疼錢,而不捨得買。人們願意花錢消費水產品後,我國的水產品市場需求不斷增長,於是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養殖戶開始參與到養殖一些高檔水產品,來供人們消費。高檔水產品只要農民掌握養殖技術和注意養殖環境,那麼就很容易靠水產品發家致富。
  • 果實已成熟上市,40萬斤積壓樹頭賣不動,價格大跌3元,為何?
    大櫻桃的價格更是跌出天際,往年收購價 25元一斤,但到了今年卻跌到了5元左右,農民的收益不是太好,這也讓人很是頭疼。當地的李子種植面積大,今年的天氣比較好,產量高,很多果樹都被李子壓彎了枝頭,農民對此很是歡喜,但如今李子卻讓人愁苦不已。到了6月下旬,李子逐步的成熟,其口感很是美味可口,讓人吃了後更是喜歡。 但卻沒有太多的客商前來收購,一方面是市場對李子失去了信心,消費者看到後並不願意去購買食用,以至於客商沒有收購的動力。
  • 水果之困:30萬斤芒果滯銷,3000畝西瓜無人問,菠蘿跌到6毛一斤
    而市場中的草莓儘管依舊賣出高價,可果農將價格降低到3元也很少有人收購。這些日子,水果陷入了困局!海南作為我國的最南方,這裡的氣溫常年比較溫熱,適合植物的生長,不需要冬眠,就算是冬天果實依舊在加班加點的生長出來,只要肥料足夠就行。不過如今成熟的果實也多了起來,但瓜果飄香滿城卻沒有人購買,這讓果農的內心很苦,但他們卻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 賣不動的蜜桔,滯銷的紅富士,臨近年底又有水果滯銷
    導讀:賣不動的蜜桔,滯銷的紅富士,臨近年底又有水果滯銷文/一種記錄(原創助農專題,抄襲必究)過去的2020年,可以說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裡,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影響。但在筆者看來,最不容易的還是農民。
  • 300萬斤黃骨魚賣不動,塘口約60萬斤沒人收,收購商:你降價啊
    在銷售市場上,黃骨魚的價格一般是依據造成、規格型號尺寸來考量,小一些的黃骨魚,淨重在50克下列,一斤僅有十元上下;淨重在150克下列的黃骨魚,價格賣來到12~14元一斤,假如淨重做到了150克之上,價格能夠賣到18~二十元一斤。採用仿天然的的餵養方式,大部分的黃骨魚能夠做到150克之上,具備很高的經濟價值。
  • 水果賣不出,農民損失慘重,批發商卻說:農民自找的,咋回事?
    最近幾年網絡上時常會有一些水果、蔬菜滯銷的報導出現,比如前幾天有媒體報導雲南的洋蔥滯銷,往年能賣到一塊錢一斤的大洋蔥,今年2毛錢都沒人收,其中有一對老夫妻年過70種了5畝洋蔥,原本想借著這5畝洋蔥賺一年的生活費就不需要麻煩子女了,可誰曾想到洋蔥根本賣不出去,每天晚上都想著地裡的洋蔥一宿一宿睡不著覺。
  • 網曝陝西多地黑布林「滯銷」 政府回應稱只是階段性賣難
    楊水琴告說,她和丈夫兩人身體還算硬朗,會定期打藥澆水,疏花疏果,管理的比較好,所以賣的比其他的園子好一些。和楊水琴同村的徐偉老人就是在觀望中錯過了價格好的時候,75歲的他和老伴種了15畝黑布林,現在還有七八畝沒有賣。「價掉的反而還沒有客商來了。」
  • 致富經:一分地養出5萬斤魚
    一個3分大的魚池養了15萬斤的魚!一分地就是養5萬斤,在何永利的5個大棚裡面,養了24萬斤魚,價值70多萬元。  這天來買魚的是一個陝西客戶,這一次他就訂了50萬斤的魚。從陝西到河南來買魚,他就是看中了這種魚存活時間長。
  • 白蝦價格崩盤,產地堆積萬斤無人問津,養殖戶:這回真「白瞎」了
    很多外出務工的農民,就因為這場疫情的原因,使得這一年的收入較之以往大幅下降,更別提那些依靠售賣農作物或是家禽的農業大戶,更是在這一年虧的血本無歸。對於中國人來說,不同品類的蝦都可以做成一道可口的美食。尤其是對於北方地區並不沿海的省份來說,新年宴席上更是有一道以蝦為主的硬菜。因此,蝦的價格一直都是趨於穩定的,對於養蝦大戶來說,養殖蝦也算得上是一個賺錢的買賣。
  • 曾一隻600元搶著買,如今一斤50元,農民養了卻賣不動
    有這樣一種動物,曾經一隻600元搶著買,如今一斤50元,農民養了卻賣不動,這種動物就是豪豬。 豪豬喜歡吃鹽,經常跑到農民的家裡,翻得亂七八糟,農民對此也很困擾。所以很多農民聚集在一起,守在豪豬經常出沒的地方捕獵。捕到的豪豬在市場上很熱銷,價格也很貴,農民也能因此掙到一筆外快。
  • 收購價一斤6毛錢,育苗就要2個月,卻仍有很多農民種植
    不過因為一些產地交通不便,再加上一些其它原因,所以這些蔬菜有很多都面臨著滯銷的困局。即使最終賣出去了,價格也要比去年低很多,所以即使今年豐產了,菜農也沒有獲得豐收。今年很多產地的蔬菜都只賣到了幾毛錢一斤,價格非常便宜。而筆者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種蔬菜收購價格就是一斤6毛錢,育苗就要2個月,卻仍有很多農民種植,這種蔬菜就是芹菜。
  • 一畝地一萬多斤的大蔥,農民高興,消費者無奈
    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今年種植大蔥的農民朋友基本上都發了,可以這樣講,一畝地大蔥的產量基本上都在一萬斤左右,那些客商直接在地頭的收購價格已經達到1.3元一斤,這樣算下來,一畝地大蔥的收入也就13000多塊錢左右,因此,很多種植大蔥的農民朋友,今年也是比較開心的。
  • 果農不解:果子8毛賣不動,5元/斤市民直呼吃不起,差價誰掙了?
    文/豬友巴巴果農詫異:果子8毛賣不動,5元/斤市民直呼吃不起,差價去哪了?金秋十月,百果飄香!入秋後,各種農產品逐漸的上市,不僅豐富了市民的餐桌,也讓辛勤耕耘的農民換來了收穫!可是,對於很多果農來說,今年卻有些無奈,看著掛滿枝頭的果子,心裡卻不是滋味!究其原因,還是收購商給的價太低了,接受了價格,一年的辛苦換不來多少收入;倘若不接受,害怕以後的價更低,更難賣得出去!的確,今年不少果農都遇到了這種現象,比如說,黃桃、蘋果、紙皮核桃,而對於柚農來說,也不例外,遇到了低價賣不動的窘境!
  • 每天60餘萬斤蜜桔銷往全國各地!
    每天60餘萬斤蜜桔銷往全國各地!>青泥鎮的桔農們憑著多年的蜜桔銷售經驗,加之一些農民經紀人靈敏發覺銷售帶葉桔子蘊藏著良好的商機,帶葉桔子在河南、山東等地都很受消費者青睞,積極聯繫外地桔商來鎮收購。金黃的桔子捎帶著桔葉一起出售,色彩更鮮豔,特吸引人的眼球,賣相好。這帶葉採摘桔子,大小均可出售,採摘方便,邊採邊賣,又省卻了藥水浸泡、貯藏等工序,在來年還可節省桔樹的疏枝時間。
  • 城裡買菜難,農村賣菜難,農民嘗試拼多多後,2小時賣菜1萬斤
    況且現在很多小區都封閉了,每家只能隔天出去一個人,想多買點啥還真不太方便。特殊時期,超市的供應也不能同往日相比。一二線大城市還好一點,三四線城市和農村鄉鎮,超市貨品受到的影響不小。不少網友戲稱,以前看都不看的蘿蔔白菜,現在都覺得是人間美味。城裡人在抱怨買不到菜,農村人卻在煩惱賣不出菜。